回覆列表
  • 1 # 清涼居士7

    日耳曼民族本來就是一個統一民族。以德國為主體,由於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周邊的小國也只依附於德國。二戰以後,德國在霸權國家的利益分配中,被強行一分為二,但德華人對民族的認同從未被分裂過,所以柏林牆一倒,馬上統一。周邊的小國也是基於這種民族認同感,但是原來的國家形態已經存在,所以就繼續保留。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否定他們是日耳曼人,他們不會認可。所以民族分裂對他們是不可能的。

  • 2 # 史海悠遊閭春暉

    所謂德國統一,有個概念問題,就是德國與德意志的區別。這個區別在德意志歷史上曾長期糾葛不清,甚至今天的德國學界還存在爭議。

    在德華人的意識、乃至他們的教科書裡,把德國的歷史大致分為幾個階段,即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東西德、今天的德國。

    其中被德華人譽為“第一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雖然帝國中心及主要的王朝家族都是“德意志人”,例如薩克森、法蘭克尼亞、蘇普林堡、霍亨斯陶芬、韋爾夫、維特爾斯巴赫、哈布斯堡等等,但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也同樣包含了很多非德意志的地方,例如義大利北部、今天荷蘭、比利時所在的低地國家、波希米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等,就連王室中也出現過英格蘭的康沃爾的理查、荷蘭的威廉一世、拿騷的阿道夫一世等非德意志人的君主,因此,雖然幾乎所有的德意志人都團結在神聖羅馬帝國旗幟下,但是這個政權並不能稱之為德國。

    來自勃蘭登堡——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在排除了奧地利、捷克、低地國家、瑞士後,建立的德意志帝國,可稱之為“狹義的德意志國家”,也就是德國。此後德國這一概念的地理意識就以此為基礎。奧地利、克羅埃西亞、瑞士等國,雖然也是以德意志民族為主體,但已不在“德華人”的概念之中了。

    所以說,我們計算德國的統一次數,應該以霍亨索倫家族的威廉一世在普法戰爭後,統一德意志各邦,建立德意志帝國開始。之後出了二戰後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而產生從屬於東西方軍事集團的東、西德政權對立期之外,德國都是處在統一的時期。

    至於題目中提到的各邦獨立的問題,應該主要指相對鬆散的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吧,這有個法統問題,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經過羅馬教廷加冕的,在法統上其凌駕於包括法蘭西、英格蘭國王在內的歐洲諸王之上,而身為帝國藩屬貴族的各公爵、主教們,雖然擁有領地內的絕對權威,但其必須履行對皇帝及王室的效忠承諾,並且其理所當然的世襲,依然要受到皇帝冊封的鉗制。因此,在漫長的中世紀和近代早期,公然反抗皇帝的蕃候貴族很少,也基本遭到了慘敗。相反,皇帝倒是可以加封那些為帝國立下大功的蕃候為國王,普魯士、巴伐利亞、符騰堡等國王稱號都是被皇帝加封的,甚至波希米亞和波蘭的國王稱號,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出於羈糜籠絡的目的而加封的。

  • 3 # 不染品史

    德意志在歷史上為什麼一直處於分裂狀態。

    如果想徹底瞭解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明確“德意志”到底指的是什麼。

    “德意志蘭”主要指的是土地和祖國,而“德國”指的確實政治上的國家形態,也就是二元制下的德意志帝國。

    下面在說一下德國為什麼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公元920年,日耳曼人的東法蘭克王國改稱為德意志王國,開始了日耳曼人一些部落名族的德意志融合過程,這可以看做德意志歷史的開端。

    德意志的發展從一開始就十分悲慘,其統一過程艱苦異常,不僅有內部的分裂分子,還有外部的因素,綜合起來總共是四重強大的分裂因素。

    第一重是國土地理上的。

    德意志王國位於歐洲的中央地帶,素有“中央之國”之稱,在東西兩面都沒有天然疆界。

    它的邊界一直變化不定,或者由於外華人進入德意志蘭,或者更多的是德意志殖民者向外特別是向東方推進。由於周邊都都是其他國家,德意志人的領土擴張主要指向歐洲大陸而不是海外,東擴運動一直升延到波蘭,羅馬尼亞、波羅的海諸國和俄國,這就構成了德意志人同歐洲東西部國家之間的嚴重衝突,特別是同東西強鄰俄法之間的激烈爭奪。

    德意志問題一直是一個“歐洲問題”。

    歐洲國家特別是歐洲大國,歷史上一直是討厭德意志統一的。

    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德意志的歷史程序,而邊界的確實更是導致了整個國土的不斷變動,缺乏像中國的中原地區那樣有影響力的存在。

    第二重因素是民族構成中的離心力。

    德意志人遠不是一個單一族民,單一民族的居住地區。其複雜程度比起後世的中國和俄羅斯也相差無幾。下面簡單列舉幾個主要的民族。

    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阿勤曼尼人、勃艮第人、弗裡森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士瓦本人、圖林根人和斯拉夫人全都混合在一起,再加上北歐日耳曼族的波美拉尼亞人拉尼亞人、阿爾卑斯山北的巴伐利亞人、“肅漠”的普魯士人和熱情的萊茵蘭人以及半斯拉去的西里西亞人等,就構成了德意志人。

    他們的存在就像是一個大雜燴一般,不同種族的人操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區,其語言和信仰的不同導致了內部的分裂力量的增長。

    這一點上看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秦朝,但是沒有了書同文車同軌的硬性規矩,這片土地上的人顯然只記得自己是哥特人,汪達爾人之類的單一名族,而不會共同的說自己是德意志人。

    意識形態上的缺失同樣是德意志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分裂乃至亂戰狀態的一個罪魁禍首。

    三是德意志人靈魂上的多重性和分殊性。

    德國自身哲學家尼采曾經對德意志人靈魂方面做過精確的評價。

    他說:“德意志人的靈魂首先是多重性的、多源頭的。混合重疊的。而不是實實在在地建立起來的,這是由於它的起源:德意志民族是多種族民最特殊的混合,也許其佔優勢的甚至是雅利安人之前的種族成分。”

    大致意思是德意志人愛好浮雲和一切模糊的,發展變化的,朦朧的,不應人注意的和隱藏的事物,德意志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存在的,相反他們認為自己是發展中的。

    思想上的迥然不同使得德意志的形成異常艱辛,需要一個足夠的思想啟蒙或是思想大爆炸才能打消這種並不良好的念頭,進而產生德國的統一。

    第四個原因,也是表現在政治形態領域上,最為明顯的一點——不存在著一箇中央王權,而存在著諸候坐大的邦國主義。

    德國與西歐其他國家不同,王權在德意志蘭從未達到中樞地位,神聖羅馬帝國的傳統統治著政治思想。

    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光環環繞下,中世紀的德意志國王夢想建立一個全球帝國。德意志國王的注意力經常是集中於義大利而不是德意志蘭,他們的力量消耗在同教皇的無盡無休的鬥爭之中。

    德意志國王不得不要求其封建貴族給予援助,並對他們作出巨大的讓步。

    與次相反的是法國英國的發展。正當法國君權在同封建貴族作鬥爭中鞏固起來,並使法國成為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的王朝國家,以及進入近代時期後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發生封建主義的崩潰進而形成為緊密團結的民族國家之時,德意志的封建貴族分離勢力反而日益猖獗,王權式微到不起作用的地步。

    德意志蘭到17世紀中分裂為擁有主權的314個邦和1475個獨立騎土領地,中央王權實際上已不復存在。

    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在951年入侵義大利,攻佔了帕維亞,帶上了“倫巴德國王”的王冠。

    961年奧托帥兵越過阿爾卑斯山,重新吞併了巴德邦國,征服義大利大部地區。

    962年2月2日,教皇迫於奧托一世的壓力,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奧托加冕,奧托從此多了一個CROWN,“羅馬皇帝”的稱號。

    這次歷史事件是“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的開始,並一直存在到1806年。

    此後,德意志國王即是德意志人的國王,也是羅馬人的皇帝。但他們顯然將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富庶的義大利更多一些,此後的一些經濟和軍事行動都在以義大利為中心的。德意志只是由幾個封建主進行統治。

    在十八乃至十九世紀,這種方式的弊端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大。

    民族主義同普泛主義之間,大一統主義同邦國愛國主義之間,自由主義同封建主義之間,以及奧地利同普魯土之間長期而深刻的衝突,正是德意志政治分裂的明顯表現。

    這種政治分裂和緊張狀況的結果阻止了在英國和法國發展起來的那種較正常、較健全的民族主義的出現。綜合起來說,德意志民族發展史上的重大不幸,是政治上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德意志民族是不可能在一個分裂的國家中發展壯大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帶給德意志民族和人民的歷史負面影響可說馨竹難書。

    他不僅使德意志民族成為了羅馬教皇的“乳牛”,而且淪為歐洲實現了統一的民族大國法蘭西,俄羅斯、英吉利、瑞典等的附庸,成為它們爭霸的工具和犧牲品。

    而德意志如果想要從長達千年的分裂走向統一的話,必須要解決政治形態上的分裂,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出現類似於“秦始皇”偉大的君主,統一整個德意志的文化和思想,形成以普魯士為中心的強大向心力,使德意志人知道自己是德意志人,而不是什麼普魯士人或者拿騷人。最後要在歐洲形成一個穩定的疆域,在這片土地上不斷傳播屬於德意志的特有文化,這樣,一個真正的德意志才會建立。

    因此,內部的階級衝突,集團爭鬥,政黨紛爭,家族仇怨在爭取民族統一的大局面前都退居次要。

    德意志人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無數人也為了德意志的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1517年路德的宗教改革,1807年開始的施泰因改革,反拿破崙的民族戰爭,1848,1849年的德意志資產階級革命,同時也都是德意志民族爭取統一的偉大努力。

    而德國的統一是在1871年透過統一戰爭完成的,俾斯麥的也因此在德國乃至全世界歷史上留名。

    他們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回報,一個德國曆史上的“秦朝”出現了”它改變了德意志長達一千多年的分裂狀態,在踢出了奧地利後首次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並基本奠定了德意志在日後的疆域和國民思想。就這一點上說,德意志在此時真正的形成,這也是德意志歷史上的一大進步。

    但是俾斯麥的統一德國,具有一種“自上”的性質,不僅保留了專制主義的君主政體,加強了普魯士王朝和容克在德國的統治,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完成,而且使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和俾斯麥在統一中煽動的民族沙文主義情緒滲入新帝國的各個領域,毒害了德意志民族的肌體。

    一種帶有民族沙文主義情緒的爭霸歐洲的活動,導致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和鬥爭的加劇,隱伏著德國再度被分裂的危險,由此也為一戰二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在歷史上俾斯麥的統一德國可能並沒有多大好處,但對於德意志人民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歡慶的事情,由此,我們才可以說德意志的形成。

    在二戰之後,德國被外力強行分割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在1990年兩個德國的和平統一,形式上是某種平等的聯合,實際上是

    民主德國被合併到聯邦德國,也就是說聯邦德國統一了民主德國。

    中間的原由有三。

    一是聯邦德國戰後的經濟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民主德國的經濟增長卻遠遠趕不上聯邦德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想要談國家統一無疑是痴人說夢。

    這一點聯邦德國的領導人在二戰之後便有遠見的先預知到,並在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支援下飛速發展,在短短十年之中回覆到了站前的經濟水平。相比之下民主德國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許多。

    二是聯邦德國一直高舉著“德國統一”的旗幟,充當統一民族的代言人,而民主德國的領導人早在50年代末起就開始放棄了“德國統一”的旗幟,這顯然不符合人民的願望和歷史的潮流。

    三是聯邦德國雖受西方大國影響,但卻有強大的實力維護自己的獨立和主權而民主德國卻在政治上和外交上一直受蘇聯的嚴格控制,變相的失去了主權,這也導致了他終不可能統一德國。

    一個軟弱的政府是無法實現德意志的統一的,同樣一個經濟和外交上嚴重依靠外人的政府也會在人民心目中失去地位。當歷史的必然到來時,聯邦德國責無旁貸的承擔了這一光榮的使命,並使德意志的統一一直延續到現在。

    一個統一的德國才能在世界上站穩腳跟,也只有一個強大的德國才能維持內部的穩定和民族內部沙文主義的泛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的歌像周杰倫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