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長範兒

    說起來,這是時代的進步,卻是我們這一代家長的“悲哀”。

    自從孩子上學,我在家就很少有自己的時間了,就連週末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還是“時代進步惹的禍”。

    簡單說,就是以下幾點:

    一,放學時間早。以前我們五六點放學,現在小學下午三點就回家了。這也導致了孩子的作業在學校完不成,成了名符其實的“家庭作業”。這也是為什麼抱怨集中在小學家長身上的原因。

    二,家長文化水平提高。除了小學放學早以外,家長能輔導也是原因之一。到了中學你輔導一個試試?

    三,老師放權。因為教學時間縮短(以前自習課多,可以溫習,現在能趕上進度就不錯),老師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和質量,把家長“拖下水”,為了孩子,就受累檢查簽字吧!

    作業多了是一方面,家長要督促孩子提高效率,不然休息時間不夠,長時間接觸手機也是個大問題。

    五,輔導機構增加。現在的孩子不上輔導班的幾乎很少了吧。當然還有各種興趣班,比如我週日幾乎一天都在陪孩子趕場上課了。

    這裡帶來的作業,一樣需要家長協助完成。

  • 2 # 豫西文化教育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

    一、我不知道你怎麼有“孩子的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一說,學校為孩子佈置適當的家庭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的補充,對孩子的課堂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根據我三十多年的教學經歷和經驗,我認為是完全必要的。

    二、關於學生家庭作業的問題,教育部明確規定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作業量:要依據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學校要統籌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各年級不超過90分鐘。在這個範圍內的作業量都是科學合理的,可以對照評估。

    超過規定的作業量,可以向學校領導理智的反映情況!

    三、家長應該正確對待家庭作業,正確的態度和做法是:

    1、家長應該理解老師佈置家庭作業的意義和好處,應該大力支援,不能抱怨,特別是對著孩子抱怨!

    2、家長應該督促孩子按時高質量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家長的職責是督查學生完成家庭作業,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孩子完成作業,不能本末倒置,使孩子養成懶惰的習慣和欺騙老師的不良做法。

    4、孩子在做作業時,家長對孩子遇到的問題可以引導,但不能圖省事直接告訴答案!不能打罵孩子!!!

    5、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教育孩子是應盡的義務,孩子是你的未來和希望,孩子一生的學習時間也就是十二年,錯估了黃金教育時間你可能要用你的一生的努力來償還對孩子教育的失誤!

    最後我呼籲:

    做一個盡職盡責的家長,少一點埋怨,多一點理解支援和勤奮,為了自家的孩子早日成才,做個稱職的家長,現在你少點埋怨將來孩子少埋怨你一點!!!

  • 3 # 教育苦行僧

    實際上,作為家長,現在最頭大的就輔導孩子的作業。無論是純家長,還是我們作為教師的家長,也會遇到同樣的“遭遇”。

    為什麼頭大?

    一是孩子不聽話,孩子的那種理解能力與自己的預期相差太大,真想把孩子的腦袋扒開,把自己的知識直接塞進去;

    二是孩子的作業太多,每天輔導完孩子的作業就已經不早了。家長白天上班,伺候領導;下班後還需要伺候孩子,總想讓自己有所解脫。

    所以,父母與孩子之間,不談學習時兒慈母孝,一談學習時就雞飛狗跳。

    如果是站在家長的角度,我完全可以理解家長內心的這種感受——太難受了!

    但是反過來自己再想一想,家長伺候自己的一個或兩個孩子的學習都會出現這種幾近崩潰的邊緣,那麼想過教師嗎?每天都要面對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這樣的孩子,都需要面對他們不同形色的作業,不同的聽課狀態,以及不同的學習習慣等……

    所以,教師的內心真的是太強大了。

    由於中國的教育資源有限,大班額現象一直存在著,一個教師需要面對很多學生,可想而知,教師對每個孩子的關注程度會怎樣??

    最後,作為一個教師,一個班主任再談點肺腑之言!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時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因為很多老師同時也是家長。

    但是不是就可以不輔導自己孩子作業了呢?舉個例子。

    我有個女同事,教化學的。今年高考,她的孩子考上了復旦大學。前幾年,她的女兒考上的北京醫科大學,之後又考上了研究生……但是你們知道她媽媽的付出嗎?為了讓孩子的成績不斷提高,她幾乎把高中的知識又學習了一遍,或者說是與自己的孩子一塊兒學習了一遍,邊學,邊探討學習方法,解題思路等。而且她的學習要比孩子的學習超前點,這樣可以方便後期給孩子輔導、點撥……

    你能想象她在培養孩子方面付出的努力嗎?

    所以,任何孩子的健康成長,任何孩子的學有所成,往往是家校共育的結果。尤其是家長在培養孩子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更具有決定意義。

  • 4 # 串串心理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一件事情如果你比當時人用心過分關注,那麼這件事最後就會成人你的事情。 當時人會失去做事情的動力。

    第一:我們做家長工作忙,生活壓力大,沒太多時間陪孩子。在陪孩子學習過程中,就會要求孩子做作業效率高,看孩子完成的不好就會著急焦慮各種催促或代勞。

    第三種,彌補情節。自己曾經上學時一定讓他(她)比爸爸媽媽更優秀,彌補父母曾經的遺憾。

  • 5 # 睿謙趣味數學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當孩子剛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這段時間無論大人孩子都不太適應,不像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吃了晚飯之後就帶著孩子去逛公園、玩耍。這時,老師在整頓了紀律,有了嚴格的生活學習行為規範之後,就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每天白天學習了之後,老師還要佈置家庭作業加以鞏固,得以徹底消化。真正地應了“萬事開頭難”那句話,由於孩子上的是公立幼兒園,不準教小學的知識,剛開始入學時識字很有限,每天晚上的作業都要陪著一個一個地教才能完成。最開始語文學拼音,老師要求每天晚上錄音,檢查是否讀音準確,孩子才六歲,自己讀得好好的,到錄音的時候就會心生恐懼,錄幾遍都無法成功。當時也很鬱悶,但是大家都比如,為了孩子也能釋懷。

    如今的家庭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大家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果光靠老師的大鍋飯要想掌握很好的文化是不可能的,有些老師又要任兩個班級的課,每天每樣課程的課時也很有限,如果家長自己不上心,大部分孩子掌握了,老師就上前面的課了,沒有人會等你,知識講究的是循序漸進,貸上了帳後面想要追上來就太難了。

  • 6 # 侯媽家庭教育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重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這是社會的一個進步,家長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越小,影響會越大。應該說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作業還是重視的,但也有些家長從來不過問孩子的家庭作業,這自然沒起到家長協助老師“齊抓共管”的作用,不利於孩子成績的提高。

    1. 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做事認真的好習慣,孩子的習慣在孩子越小的時候越好培養,孩子好的習慣養成後,父母監督寫作業,孩子也會自覺完成。

    2. 讓孩子端正學習的態度,父母要引導孩子對學習的重視,做作業也是學習的一部分,讓孩子寫作業時要有耐心,要能靜下心來,字跡要工整,父母要給予輔導。

    3. 對孩子回家寫作業要與孩子有一個約定,比如什麼時間是寫作業時間,寫完作業好才能玩,讓孩子對作業有一個好的計劃。

    4. 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和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寫作業,如果孩子不懂的時候可以給予提醒,寫完作業時,一定要檢查一遍。

    5. 給孩子寫作業提供一個好的環境,比如光線明亮,環境安靜無噪音,有利孩子集中注意力,也有利孩子的眼睛衛生。

  • 7 # 公考狀元橋

     對於學生家庭作業,變成了給家長“佈置作業”,對於這個問題,可以談一下個人看法:如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首先,老師給家長佈置作業或者要求協助孩子完成作業,在城區的學校較普遍,在鄉村學校要少一些,近年興起並越演越烈,搞到家校矛盾重重,家長敢怒不敢言,教師搞到怒火中燒,甚至有點恨鐵不成鋼。好在教育管理部門已經認識問題的重要性,對此,陝西省教育廳9月30日釋出檔案稱,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得佈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相信不久,從國家層面,也會出臺相關檔案,明確要求學校不得給家長“佈置作業”,應該作為一項全國性規定,以此促進學校和家庭構建健康的家校關係。

    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教育評價制度存在改進的地方或者是有待完善,引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擺脫唯分數論。考試成績不僅成了學生的命根,學生升學要看考試成績,評價一個學生優秀與否,要看考試成績。學生考試成績,升學成績也成了教師職稱評定、績效考核、個人榮譽等的酬碼。

    第二,教師的負擔過重,必定傳遞到學生及家長身上。也是與日俱增,每天有填不完的表格、寫不完的教案、準備不完的彙報以及其他與教學不相關的工作內容等,教師的負擔過重,必定會傳遞到學生及家長身上。要減負,首先該給教師減負。不管是佈置作業過多,教師不批改,讓家長代勞,佈置作業質量不高,過多過濫等問題,除了個別老師素質能力欠妥外,相信很多教師也是被迫無奈。

    第三,錯誤的“家校共育”觀念導致,且這種現象有更多更濫的趨勢,導致家校矛盾更加突出,教師與家長的不信任感更強,溝通更加不暢。學校老師給家長佈置代批改作業(甚至有的作業要由家長代勞)的現象,在中國各地普遍存在,這種做法曾一度被譽為“家校共育”。從實踐效果看,問題多多。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一些學生把家庭作業誤以為是家長該完成的作業。

    第四、教師、家長的職責界定不清晰。教師的職責應該是教學、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批發作業就是教師的職責之一,不能讓家長代勞,更不能要求家長素質整齊劃一。另一方面,作為75後、80後家長,雖然知識文化水平,較以往的家長要高,但對教育工作的規律並不是強項,對老師的教學不能橫加干涉。家長的職責是監督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家校共育”應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要形成培育人才的合力,要各司其職,學校教育的重點是知識教育,以及孩子的素質拓展,而家庭教育的重點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而不是一味關注孩子的學習。

    第五、社會浮躁。社會處於浮躁狀態,造成了教師、家長的焦慮與日俱增。孩子是否完成作業,家長可以監督,以幫助孩子形成好的作息習慣,但具體作業完成得如何,這不應該是家長關心的事,而應該由學校老師負責。這才有利於父母履行本該履行的家庭教育責任,也減少因為輔導、批改孩子作業而產生的焦慮以及親子矛盾。社會浮躁導致了,教師家長誰也不賣誰的帳。

    第六、個別老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沾染上了不良的社會陋習,在家長面前玩權威,甚至對孩子實施冷暴力。家長也該學會換位思考,體諒教師的難處,國家就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使教育資源分配及教育公平進一步提高。

    總之,家庭教育固然重要,學校教育也的確需要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但是,老師不能把學校教育應當承擔的責任甩給家長,命令或要求家長成為孩子的“課外輔導老師”。其次,孩子不是完成作業的機器人。老師要麼不給小學生布置課後作業,要麼佈置的作業應該是精選的、少量的。不該出現“數1億粒米、提交1萬字的觀後感”等低質量、花費大量無用功的作業。否則,就會讓學生淪為完成作業的機器人,並讓家長也捲入其中。一味地、不經精選就粗劣地佈置作業,讓孩子不快樂,並讓家長陪著痛苦的“中國式作業”,必須儘快休矣!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校長、老師應該一同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最大程度地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和精神壓力,讓孩子們快樂成長。

    “家庭塑造人、教師影響人、苦難成就人”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長學校應該形成目標一致的同盟軍,有效溝通、各施其職,減少負面影響,學會換位思考,教師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及師德品質,家長減少負面抱怨,共同遵循孩子成長規律、知識掌握規律,教師與家長就孩子作業而產品生的矛盾就會減少,大家心情舒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胃痛容易得胃癌嗎?日常如何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