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攝影的克魯
-
2 # 小蘭愛寫字
控制畫面曝光專家提示:影響畫面的三要素有光圈、快門速度和ISO感光度,它們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學習曝光的前提是能正常曝光,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學習創意曝光。遇到過曝或欠曝的情況下,要善於使用曝光補償解決,除此之外也可手動調節光圈、快門速度、I SO感光度等。1.決定畫面曝光的三要素學習曝光就要學習曝光的三要素:快門、光圈和感光度(ISO)。快門速度是指相機快門從開啟到關閉的時間,透過這個來控制CCD的感光時間,通常我們用分數形式來表示,比如1/500、1/250等,快門速度越快透過鏡頭的光越少,反之越多,相鄰的快門速度之間的進光量相差一倍。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我們平時所說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係數”,簡單地說,F值越大,光圈就愈小,比如F8的光圈就比F5.6的光圈小,光圈越大,能透過的光越多,反之越少,相鄰的光圈之間的進光量也是相差一倍。ISO感光度,顧名思義,它反映的是相機CCD對光的敏感程度,200的ISO就要比100的ISO敏感度高,感光度不僅影響曝光,它還控制噪點,對畫質有影響。那麼,在瞭解了每種要素的含義及特性後再來理解曝光就容易了很多,我們把快門從開啟到關閉,CCD從開始感光到結束的這個過程稱為曝光。為了得到一張好的、滿意的照片,我們需要適當地把快門、光圈和感光度組合起來。下面我們透過例圖來說明。光圈:F2快門速度:1/4000s感光度:ISO160焦距:50mm例圖屬於人像攝影拍攝題材,一般這種題材我們首先使用的是光圈首先模式,以便於人為地選擇較大光圈,得到較淺景深效果,虛化背景,突出人物主體。選擇好了F2的光圈後,由於拍攝時的光線良好,所以設定ISO感光度為160,確保得到良好的畫質效果,並使用點測光模式對人物的臉部亮區測光,相機的測光系統自動給出1/4000s的快門速度。就這樣,恰當的光圈、合適的ISO、足夠的快門速度組合在一起拍攝下了這樣曝光準確的照片。光圈可以用來控制景深的長短,相同的引數下,大光圈景深淺,小光圈景深長,所以在我們需要虛化背景的時候我們一般用大光圈,相反,想要得到更大的景深,就用盡量小的光圈。拍攝運動物體的時候,我們想要凝固某個瞬間,比如運動員衝刺到終點的瞬間,水花濺起的瞬間,一般用快快門速度,這樣我們可以得到很清楚的照片。還是拍攝運動物體,但是我們想要表現主體的動感,那麼我們就可以適當地調慢快門速度,故意讓畫面有些模糊,這樣看起來更有動感,再一個就是我們拍攝水流的時候,慢點的快門可以得到水流如絲絹般的效果。2.正常曝光是最基本的曝光要求學習曝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攝影初學者一開始要做的是從正常曝光開始,因為只有學會了基礎的曝光,能靈活運用曝光的三要素,同時審美昇華,才能將我們後面要提到的創意曝光發揮到極致。這就像一個剛要走路的孩子一樣,只有經過爬行的練習才能過渡到走的階段,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正常的曝光就是選擇適當的光圈與快門組合,以最符合人眼看到的場景,正確還原景物的亮度層次、反差和色彩等。光圈:F11快門速度:1/250s感光度:ISO100焦距:35mm正常曝光的畫面和人眼看到景物場景基本一致,靚麗的色彩、蔚藍的天空、朵朵白雲,有一種大氣的感覺。拍攝風光旖旎的大場景風光照時,一般使用正確的曝光值便已足夠。人像攝影、靜物攝影、人文攝影等大部分情況下使用正常曝光,有時會需要根據被攝主體和環境的變化而隨機應變,曝光補償的使用也是有效地讓畫面獲得正確曝光、豐富的層次與細節的重要手段。3.曝光不足時的相機調整很多時候相機的測光系統並不能達成人願,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偏差,影響畫面的曝光度。比如大面積明亮的雪地,透過前面測光原理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相機的測光系統是以反射率為18%灰為基準測光,所以要是按照相機給予的測光數值進行曝光,那麼必然會出現曝光不足的情況。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增加曝光補償,以提升雪的潔白,表現層次感。另外,還可以透過降低快門速度,增大光圈,增加ISO感光度來處理欠曝的畫面。需要注意的是,曝光補償的提升不能過度,一般的相機都會有+3EV和-3EV的曝光補償量。光圈:F8快門速度:1/250s感光度:ISO100焦距:80mm因為選擇的是光圈優先,根據現場光線和被攝體的亮度情況進行判斷,增加了0.7EV的曝光補償,快門速度由1/160s降低到1/100s,畫面實現了正確曝光。以白色或淺色為主的拍攝物件,通常都需要設定一定的曝光補償,例如白色的雪地通常需要增加2擋的曝光補償,白色花卉需要增加1擋的曝光補償。尼康單反相機使用原廠的G型、D型鏡頭拍攝時若選擇了矩陣測光,則可以使用3D彩色矩陣測光進行測光,即相機可以偵測拍攝物件的色彩並自動考慮曝光補償設定曝光引數。4.曝光過度時的相機調整實際拍攝中,也經常會遇到曝光過度的情況,當然也可以藉助曝光補償降低曝光量,還原正確曝光的畫面。不過有時即使曝光補償降低-3EV也未能全面地彌補過曝的畫面,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建議攝影初學者使用M擋拍攝,從容地提高快門速度、減小光圈或是降低ISO感光度以校正曝光。光圈:F8快門速度:1/250s感光度:ISO100焦距:50mm以光圈F8,快門速度1/1000s,ISO感光度為100的組合拍攝完第一張照片後發現畫面曝光過度,雲層和水面等的細節都已喪失。不選擇使用降低曝光補償,而是將撥盤撥至M擋,人為調節快門速度,將快門速度設定為1/250s,其餘的引數不變,然後拍攝,多次嘗試,得到了這張曝光準確的畫面。調節光圈、快門速度,還是控制畫質的ISO感光度,則需要根據所要表現的畫面內容和主體來決定,只要記住變動這三者中的任何一個引數,曝光都會相應的變化,如果是遞變,那曝光也會跟隨遞變一個級別。5.包圍曝光儘管現在數碼相機的測光技術日臻完善,但由於光線條件、被攝主體的千變萬化,仍可能會有測光偏差。為了防止因測光失誤而錯失重要拍攝畫面,數碼單反相機多具備自動包圍曝光功能,自動包圍曝光通常是拍攝三張照片:即正常曝光、減少曝光、增加曝光。其做法是先按正常測光值曝光一張,然後在其基礎上減少和增加曝光量各曝光一張,若仍無把握,可設定不同包圍增量進行拍攝,可按級差為0.3EV、0.7EV、1EV等來調節曝光量,每張照片的曝光量均不相同,從而保證總能有一張符合攝影者的曝光意圖。光圈:F4快門速度:1/1250s感光度:ISO100焦距:50mm透過對比可以看出,在包圍曝光拍攝的三張照片中,不增加EV值拍攝的照片曝光最合理,雖然連續拍攝了三張,但是這對於在追求重要畫面準確曝光的拍攝中,相機的自動包圍曝光功能幫助獲得想要的曝光效果。一般的單反相機都設定了正負0.7EV的自動包圍曝光,在實際拍攝時,相機將按照正常測光值拍攝一張、-0.7EV曝光拍攝一張和+0.7EV曝光拍攝一張的方式進行拍攝。如果設定的是連拍則一次按下快門即拍攝三張,如果是單拍,則需要按下三次快門才會拍攝完這個包圍曝光組合的照片。當關閉電源或閃光燈閃光就緒時,設定的自動包圍曝光值將會自動取消。6.曝光補償是矯正測光失誤或創意曝光的有效手段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都具備曝光補償的功能,它可以解決一些特定的拍攝環境中會存在測光不準確的問題,也可以營造創意曝光的畫面。曝光補償通常在P、S、A擋和一些創意模式下才能使用,其原理就是調整光圈大小或者快門速度高低,比如在光圈優先模式下設定了曝光補償,則相機會調整快門速度來實現拍攝者設定的曝光補償以達成想要的曝光效果。光圈:F8快門速度:1/500s感光度:ISO100焦距:150mm逆光下的剪影本身就是創意曝光的良好題材,它拋開景物的明暗層次和線條,選擇體現環境特有的色調和氣氛,顯示攝影作品的獨特魅力。例圖中向太陽周圍區域測出一個反射光的光值,並對眼前的草對焦,還不以此為滿足,再將曝光補償降低0.7擋來曝光,獲得了具有特殊氛圍的畫面。“曝光補償”鍵曝光補償通常是以“+”和“-”標識,普通數碼相機曝光補償的範圍在3擋以內,高階的單反相機可以達到5擋。曝光補償可以按1/3EV、1/2EV或1EV進行調節。透過合理利用曝光補償,可以塑造非正常的曝光效果,比如故意曝光不足或者曝光過度。此外,在M擋下,曝光補償是失效的,這是因為在M擋下,與曝光有關的引數都是由拍攝者自行設定的,相機的測光系統實際上已經被迫下崗了。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3 # 記錄運城農村生活
相機控制曝光有全自動,程式自動曝光和全手動曝光。
如果是新手建議全自動,入門級建議程式自動,也就是光圈優先或者速度優先。
專業人士肯定就是純手動曝光了,
曝光的控制儘量低一檔比較把穩,因為後期可以稍做提亮,如果曝光過一點可能會損失部分細節。
個人建議,曝光的控制儘量低一檔最佳。新手直接拍全景,後期方便裁剪重新構圖。
-
4 # 黃吉凱
曝光由快門與光圈的相互關係確定,將決定照片的亮度。曝光是決定照片最終效果的關鍵因素! 曝光是用於表示照片整體亮度的術語。照片的亮度由影象感應器所接收到的光的總量決定,而光圈和快門就起到了調整光量的“調節閥” 的作用。快門採用速度表示,相當於光線之門開啟的時間。而光圈則表示門開啟的大小。可分別透過對兩者進行調節來控制光線透過量。為了獲得合適的亮度,需要對兩者進行聯動調節,可採用高速快門配合大光圈以得到正確的亮度,同樣也可採用低速快門配合小光圈來獲得同樣的亮度,從曝光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認為這兩種做法的結果是完全相同的。
-
5 # 光線的本子
如果手機拍照也算是攝影的話,那我就來分享一下手機攝影時的曝光控制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用手機抬手拍,而不會正確地掌握正確曝光。舉幾個例子:
1、最近幾天,很多城市和地區都下了大雪,很多朋友興奮地拍了雪景分享到朋友圈,但是有沒有發現拍下來的雪地畫面是灰濛濛的,而不是理想的白色,那就是因為畫面的環境光太亮,手機鏡頭自動模擬了一個曝光引數,造成曝光不足,因此拍雪地,要加曝光。手機開啟相機功能,輕點一下螢幕,會出現一個“小太陽”符號,上下拉動就可以看到畫面變亮或變暗,這就是調整曝光引數。
2、在拍日出日落的時候,把手機對著太陽處的天空,會發現手機給出模擬曝光值會上升,造成畫面偏亮,這個就需要人為把曝光指數降下來,這樣才可以得到一張細節完美的照片。
3、選擇好測光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能夠保證畫面內容細節保留得最豐富。在對準淺白色(較亮)的物體進行測光時,則畫面會變得較暗。在對準黑色(較暗)的物體進行測光,畫面會變得較亮。對準既不深也不淺的物體進行測光時,則畫面上的明暗關係就比較接近人眼所看到的。手機輕點螢幕來選取物體進行測光。在拍攝手機微距時,那就只能選取測光的主體來進行對焦和測光,保證主體曝光引數最最佳化而忽略背景。
-
6 # 柳侍墨
攝影時控制好曝光,應該是每一個攝影愛好者的必修課吧?
控制曝光的最起碼要求是——不過曝、不欠曝。攝影作品過曝容易發白,欠曝容易發黑,這是常識;當然,也不是說所有過曝和欠曝的照片都是廢片,毛病輕的還是可以通過後期修圖的方法治過來的。不過呢,如果是前期能夠完成的事兒,儘量別給後期加活兒。
攝影作品發白或者發黑都也不好看。白的厲害,或者黑的徹底都不能算是有美感。所以正確的曝光很重要咯!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感光度。決定曝光的直接因素是光圈+快門+感光度。三者缺一不可。
“準確的曝光”和“正確的曝光”是不一樣的,講直白一些,“準確的曝光”是根據攝影創作者的需求來確定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曝光”。有時候,為了營造氣氛,攝影創作者需要讓畫面暗一些,就會在“正確的曝光”的基礎上欠曝一點;同理,為了能讓照片看上去更明亮一些,也會在“正確的曝光”基礎上加一些曝光。
回覆列表
我覺得只要談攝影談到曝光,繞不開一個東西,就是RAW格式,欠曝或過曝兩檔範圍內後期基本都能調整回來。
當只用jpg格式拍攝時,那就看要拍的主體是什麼,保證主體曝光正確就好。比如拍人時,你用點測光測得臉部曝光引數後,在加2/3檔或1檔曝光,基本是正確曝光。再比如你拍攝漂亮的晚霞,首先就要保證晚霞曝光正確,不能過,而不是保證地面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