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西青楊

    孔子在十五歲那年立志從學,三十而立並非三十歲成家立業,而是說思想要有抱負,有報效國家的思想,思想要立起來,這裡的"立"是指學業的根基已經樹立。

    就是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不會被外力所動搖。

    四十不惑,確切的說也不是四十歲沒有疑惑,

    “立”與“惑”是一組對立,界定在於是否懂得行權,

    三十而“立”時通常遇事無權可行,無權則無發言權,對事態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有一個不可動搖的定力。

    孔子的偉大,在於他為我們思考了幾乎所有人生的苦惱和問題,給了我們儘量恰當的答案。不走極端,而是中庸。中庸到極致,也就是合適到極致。追求仁,是每個人應有的追求,也是讓自己更幸福的追求。做到最後,當你和仁合二為一的時候,就能做到孔子“五十知天命,”,七十歲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因此,我們看到了一個大公無私、大愛無疆、大雪無痕的聖人孔子。

  • 2 # 木渡頭

    感覺不能一概而論,什麼而立,什麼是不惑。

    而立之年,人人的目標不同,達到自己預期目標也不同,說不定一生未達到,雖然他的職業高度已經高於他人,但是還未到達自己預期的而立之年。個人認為而立之年是真正的獨立,不在對上輩的依靠而已。

    不惑,應該是不在迷茫,孔子是位聖人,他的一生都在學習,他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就如同我們一樣,每個年齡段的思想都不相同。未真正達到不惑。只要知識沒有盡頭,人類應該一直處於迷茫的,我想聖人也一樣,畢竟孔聖人還未達到宇宙的級別。

    個人拙見

  • 3 # 萬物皆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人生各個階段的思想和人生狀態的總結。這讀書一定要把書讀活,不能讀死了,不然難以讀懂它的真意,讀了也沒有意義。

    每一本書都是在傳達思想,這些思想都是從生活中感悟得來的,我們看書也是在書中學習這些思想。那麼我們看書是為了什麼呢?不就是為了在書中感悟到這種思想,然後把這種思想化為自己的,從而改變自己的思想來提升自己,繼而改變自己的人生。所以讀書改變命運這並不是一句空話,而且要看你有沒有把這些從生活中來的書運用到生活中去。

    孔子所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十五歲的志向是做學問,三十歲確立了生活的目標,四十歲堅定了自己的內心,五十歲瞭解了自然的道理,六十歲能行自然之道而順順利利,七十歲能明白自己身心所需,統一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孔子的這句話說了自己一生各個階段的思想行為,從中你明白了孔子所要表達的思想,那麼當你消化了之後你明白了什麼?你要如何應用到生活當中?

  • 4 # 小橋流水

    《論語·為政》裡面有一段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可以說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理想的階段性總結。從他的學識修養,心性道德來看也大多是做到了。

    對於其中“三十而立”和“四十而不惑”這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是實現了,但是後一個階段是沒有真正的達到目標的。

    “三十而立”意思是說,到了三十左右這個人生階段他能夠立身、立命、立業。在這個階段,孔老夫子確實是做到了。

    少年孔子是一個相貌清奇,才德出眾的人。到了“三十而立”這個年齡階段,他已經是在魯國當官從政而且是有些名氣了。《史記》都有記載齊景公也向他諮詢政務。可以說孔老夫子說他“三十而立”是真正的做到了。

    而他說“四十不惑”,就是說他四十左右歲的階段已經對人生不會再迷惑了,但是事實上這個時期卻是他人生中最為迷惑的階段。

    也正是有了老子給他的贈言,孔子回去後深入地思考,重新審視自己,才感到天地的大道理是多麼的玄妙莫測,才懂得怎樣去立身處世、齊家治國才能夠順應天地的規律。但是這時候已經是他的“五十知天命”了。

    綜上所述,從孔子的一生來看,他“三十而立”是做到了,而“四十不惑”就是沒有達到目標的。

  • 5 # 環球縱橫

    個人觀點認為,孔子30歲時顯然做到“而立”,但40歲“不惑”則見仁見智,看怎麼解釋“不惑”這個詞了。一、我們先看看孔子說的“而立”和“不惑”是什麼意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引用自《論語·為政》

    先看論語中對這兩個詞的解釋,“而立”就是指在三十歲這個時期應該時候做事合於禮,言行都很得當。“不惑”則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就是說遇到了不明白的問題,思考後就能想得通,不困惱。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以孔子對“而立”和“不惑”的標準來說,他顯然三四十歲的時候都能夠做到的。否則如何為人師表呢?

    《孔子》電影劇照1——傳道受業

    二、再以目前世俗的標準來解釋“而立”和“不惑”,孔子能否達成呢?

    孔子對“而立”的要求只是對人行為準則上的要求。而當今世俗的標準,對30-40歲這個年齡段成年人“三十而立”的標準是什麼呢?

    30多歲收入穩定就夠了?不結婚怎麼行?

    30多歲都不生孩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30多歲買不起房?那還要怎麼親朋聚會見面啊?

    這三條標準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並非易事,但眾所周知,對古代人來說顯然壓力並不大。所以說以目前世俗的“而立”標準來說,孔子基本上在20歲左右都已完美達成!

    高曉松曾在節目中如此說,他曾經以為四十“不惑”的意思就是人到了四十多歲,你就都明白了,什麼都懂。而到了四十歲他才發現那些你不明白的事,你都不想去弄明白了。

    所以說,在我們活著的當下,世俗對“不惑”的定義就是“什麼都能懂能得透徹,沒有疑惑了”,顯然這是個極難,甚至是無法做到的目標,當今的知識體量、知識跨度、哲學辯證思維的複雜程度非古時科比。可能只有像高曉松那樣,放棄思考一些想不明白的問題,或許最終徹底把困惱放下才能做到“不惑”。

    高曉松在節目中坦言自己的對“不惑”的理解

    三、孔子“惑”在哪裡?齊景公想起用孔子,但遭到了晏子的阻撓:儒者能言善辯,不受法令的制約;自我感覺良好,不甘居人之下;破費講究禮儀,豈能作為風俗;喜歡遊說乞貸,豈能借以立國;現在禮崩樂壞,若想恢復周禮,幾代難以窮盡,怎可指導民眾?不久,景公對孔子說:“吾老矣,弗能用也。”等於下了逐客令。

    餘秋雨的文章中曾寫到上文這一典型的例子。如上文晏子所說的理由,也就是當時所有的諸侯邦國拒絕孔子的原因。孔子從三十歲到五十多歲的基本狀態就是這樣,他得到了人們的尊重,但得不到重用。

    按我們世俗的標準來說,孔子周遊列國求重用而處處碰壁,顯然是因為他“惑”了,他對自身的能力和定位,以及當時天下大勢、諸侯們的內在需求並不明瞭,最終顛簸勞累、無功而返,做了很多無效努力,還不如停留某地努力治學為好。按我們的觀點,他在五十多歲即沒做到“想明白了的不惑”,也沒做到“心中放下的不惑”。心中的確存有執念!

    《孔子》電影劇照2——周遊列國

    結語

    我們再回到孔子自己對“不惑”的標準——遇事能明辨不疑(就是說遇到了不明白的問題,思考後就能想得通,不困惱)。確實,孔子在遇到周遊列國屢屢碰壁的這個事實之後,以他的智慧,肯定能迅速明晰其緣故。“遇到了困難,並能想得通”,這才是孔聖人對“無或”二字準確的解釋。畢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但按當今世俗的“不惑”標準,如孔子也做不到的話,只能說古時的聖人或許不能理解我們的痛苦罷了。

  • 6 # 人生百年之輝縣

    沒有,這只是他認為的理想的人生狀態。但對他這樣的名人來說,立業,應該在他著書立說廣收弟子,四處傳播他的學說才能稱為他的立業。結合孔子一生,三十歲時並不是他的立業年。當然不惑,應該是經歷了很多事,人生有了一定萬閱歷,能看透人世間很多事,不在人塵事上名和利所擾,老年的孔子應該達到了這個境界了。四十的孔子還為名為官為利所累。所以從孔子的一生經歷來看,他本身並沒有達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 7 # 愛易理愛國客家人乙乙

    孔子說的話是指自己同時也指社會,講的是人一生的思想改變過程。年紀上一個大摡,具體講應該是指兒童時是無知童蒙,少年時代開始有了學習的意識,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象孔子那樣十五歲就發現了人生目標的話,這人的一生肯定是有所作為,絕對不是普通隨波逐流的平常碌碌無為的人。這裡說聖人孔子十五歲就有了人生立項,有了遠大目標。有人可能不信這句話,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孔子說的這句話,可是你到四五十歲也仍然是還沒有立志向呢。換個角度講,一個人如果在少年時代就接受了孔子的這句話,按照立志而去追求,你說說看,孔子的這句話是不是比千金還更有價值。讀書是讀書,以前我也讀過這句話,但也是到了今天才真正接受到了這句價值萬金的金玉良言。三十而立,並不是說三十歲就要成立了自己的事業,而是到了這個年齡段,結婚了有意識不再依靠父母的力量,自己有獨立謀生的思想了。四十不惑,到了這個年齡段青少年時代的各種夢想漸漸已經被生活磨盡,思想回歸到了面對現實,腳踏實地去行事了,沒有了衝動也對社會上的引誘產生了抵抗力,不再那麼好奇心了,比如說以前,一個美女放個電過來,內心氣血翻湧,難以按捺各種對美女幻想,四十而不惑,知道了世間上的各種套路,不以為所動矣!五十知天命,懂得了種瓜得到瓜的道理,也相信這個道理,知道種瓜肯定是不會得豆,這叫知道了社會上事物發展之道理,命運的軌跡已瞭然於胸了。這裡要講的是,這個思想境界是智者才可以知命,不是個智者的,仍然是不知命的,但是相信了自己的力所能及之理,不再對不熟悉的事物進行新的衝動。往後的是孔子自己的思想境界,平常人應該是對應不上的。這裡就不去作解讀。

  • 8 # 無名史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出自《論語·為政》中。

    這句話可以看作是是孔子人生為學進德的自述,也可以看作是孔子以個人經歷為基礎做出的個人總結。

    從其整個生平來看,孔子三十歲時達到而立了,四十歲時卻沒有達到不惑。

    為什麼說孔子三十而立了?

    三十歲之前的孔子是什麼樣,歷史鮮有記載。我們只知道孔子小時候就沒了父母,為了生存一邊做一些兼職,一邊勤奮學習,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像射、御、詩、禮這些技能漸漸都掌握了。據他自己說道:我十五歲就開始勵志學習,勤奮不倦,到三十歲時已經能站立得住了。

    事實也是如此,到三十五歲時,孔子的徒弟已經很多了,成為了一些方面的權威,名聲也越來越大。所以說孔子三十而立確實達到了。

    為什麼說孔子四十不惑沒有達到呢?

    不惑的意思是沒有什麼迷惑了,對於自己的人生、事業等都有自己理性的判斷了,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左右。

    從孔子生平來看,四十歲左右的孔子還在為仕途奔波,主要活躍在政治上,在教育方面還沒有取得後世這樣的高度,專心於教育是在六十歲以後的事了。

    讓我們看看四十歲左右的孔子在幹哪些事兒?

    政治是孔子的抱負,年輕時孔子始終為政治奔波。孔子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政治理想,希望透過輔佐君王來實現,這就需要等待機遇,等待賞識他的君王。

    最開始是魯昭公,但是當時魯昭公只有十九歲,後來被驅逐,孔子也逃亡齊國;

    齊景公對孔子的政治見解有一定的認同,但不知為何,最後並沒重用孔子,魯定公即位後,孔子又回到魯國;

    到魯國後,歷史的車輪總算給孔子一次公職的機會——司寇,此時的孔子已經五十歲了。在魯國當時是季孫氏勢力當道,孔子雖然主導了夾谷之會等大事,算是有功之人,但事過境遷後,孔子沒有了利用價值,便被“拋棄”了。孔子憤而辭職。

    之後又輾轉前往衛、宋、陳、蔡等國,造化弄人,孔子的政治抱負都沒完全實現舒展。直到六十八歲時,才決心轉向教育,在教育上他是好幾個方面的開創者,如今被稱為“孔聖人”就是因為對他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如此看來,孔子的四十不惑並沒有達到。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以看作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經歷的反思和總結,正是沒有完全實現,才有了這種反思的機會,藉以自己的經歷告誡後人。

  • 9 # 舞文弄墨的孫老師

    孔子一生致力於古代文化經典的整理,譬如《詩》,《易》,《禮》《春秋》等,一生致力於禮儀教化。從他做官的不被重視,還有自己為了推行自己的主張,遊歷列國,卻是屢屢受到攻擊,受到責難和圍困,這表明30~40,甚至到40~50這個階段,孔子是不可能達到不惑的。他所說的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只是他理想的生活的狀態。以此而論,孔子一生都沒有真正活得明白,清楚。這由他所推行的思想不和時宜,可以得到例證。

  • 10 # 一書一課雲南

    孔子的偉大,在於他為我們思考了幾乎所有人生的苦惱和問題,給了我們儘量恰當的答案。不走極端,而是中庸。中庸到極致,也就是合適到極致。追求仁,是每個人應有的追求,也是讓自己更幸福的追求。做到最後,當你和仁合二為一的時候,就能做到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 11 # 阿娛奮成

    據我所知而言,孔子30歲之後開辦私學,他收學生了;還有他到各個地方學習周代的禮儀,他為自己制定的第三個任務是開始問政了。這就是其所謂之“立”。而且在未來的二十來年時間裡面,基本做的就是這三件事。自然孔子到40歲而不惑,也正是這樣的立志之後,孔子逐步走向偉大,值得世人學習敬仰

  • 12 # 餘逸遙

    15歲: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20歲: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21歲: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27歲: 郯子朝魯,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後。

    34歲: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於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老聘,問樂於萇弘。

    35歲:魯國發生內亂。《史記·孔子世家》雲:“昭公率師擊(季)平子,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孔子在這一年也到了齊國。

    36歲: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齊景公的賞識,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於,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歲: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齊返魯。吳公子季札聘齊,其子死,葬於瀛、博之間。孔子往,觀其葬禮。

    38歲:晉魏獻子(名舒)執政,舉賢才不論親疏。孔子認為這是義舉,雲:“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

    39歲: 是年冬天晉鑄刑鼎,孔子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40歲: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故自雲“四十而不惑”。

    其實,孔子說自己幾歲如何如何並不需要世俗的認證與肯定,就像他十五歲時立下決心一樣,這是一種非常自我的事情,其本身就是真相。

    看了問題之後我去查了個人簡歷,發現他在說描述自己的一生時,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也在以非常客觀的眼光來審視自己。

    聖人確實是聖人,看上去與你我一樣只是血肉之軀,但思想境界根本不在同一個維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助聽器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