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8爪媽媽
-
2 # 王淑俠
小寶寶喜歡看畫片,我們可以多語寶寶買一些帶文字的卡片或畫片,引導孩子識別畫片上的事物並反覆大聲讀,小孩模仿能力強,這樣可以引導孩子說話。
也可以用一些孩子最喜歡的玩具,食品等邊給孩子邊教孩子練習說話。
再一個就是多讓孩子聽音樂,兒歌等讓孩子產生髮音的慾望。
-
3 # 柔美時光
兩歲寶寶處於語言敏感期,總是模仿接觸的人和事物。
給孩子讀故事,和孩子一起閱讀。我們平常說話,並不總是有條理、有邏輯性,而故事能讓他們思維準確而且敏銳,學習說話更容易有章有法。讀故事給孩子聽,指著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下去,即能訓練語言能力,也在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同時,親子閱讀的美妙時光,更能促進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透過書本里的故事學到明辨是非、禮貌、紀律以及和人相處的道理,啟發孩子的智慧,培養閱讀習慣。
-
4 # 李宏彪親子講師
言語在嬰幼兒認知和社會性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對兒童心理發展具有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因此,需要了解這個時期孩子特點才能正確的支援到孩子。
根據語言的結構和技能,兩歲的孩子發音有以下一些階段。
第一,簡單發音階段,寶寶以發出基本韻母為主,很少有聲母。
第二,連續音節階段,指多音節階段,寶寶能夠連續重複地發音,是發音活躍期。這個階段開始主動地用發音引起成人的注意,並能透過發音與成人進行有往來的“交流”。
第三,學話萌芽階段,指咿呀學語階段,寶寶能夠將不同的音節連續地發出,出現了聲調的起伏變化,聽起來是在說話,只是沒有明確的意義和指向。這是言語發展的一個重要準備階段。
因此,我們父母不要焦慮和著急,可以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孩子。平時跟孩子多交流多說話。做以下一些方向,孩子說話就會輕鬆自如。
①孩子詞彙是從所熟悉的事物的名稱開始的,所涉及的詞彙範圍有人、食物、玩具、動物、交通工具等。因此,我們家長把孩子帶出去一定多說話,每次看到公交車帶孩子的家長有些家長做的很好,全程會跟孩子互動,包括推著孩子走路或者抱著孩子的時候需要跟孩子多互動,有語言的交流。
②孩子說話的句子是從單詞句到多詞句發展的過程和從簡單句到複合句的發展過程。因此我們說話不要太長了,一定是一些簡單詞彙,如“汽車、花、草”
之類簡單的開始,孩子慢慢的掌握後再來複合句,稍長一些。不可說的太長了。
⑤要想引起孩子的注意和興趣,必須採取誘導注意的方法,如他的名字(小紅,這是汽車);運用感嘆詞(“哎呀”!快看,這是紅色的花);調整說話的語調(有時高,有時耳語)
⑥採取互動式策略,首先把孩子當成是與我們對話的交談物件;為了表情達意,我們可以遊戲、演示,示範等活動,同時我們把孩子說的內容擴充套件和引申,如孩子說“爸爸”,好好就要說“爸爸上班去了”。
兒童言語交往能力的發展是與生俱來的言語學習潛能與後天教育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需要多和孩子交流互動。
-
5 # 糾結的70後
在孩子2歲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環境、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家長們需要尋找多種途徑來鼓勵和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增加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與孩子說話時,詞彙量要儘可能豐富,語法要正確,多向孩子提問。
1、用細節和問題來作答。當孩子開始與你說話時,通常是從提問或指向某種有趣的東西開始,你可以在回答時加上一些細節。如果孩子說:“看那隻鳥”,你可以說:“是呀,那是一隻喜鵲,它叫的聲音很響,它是喳喳喳這麼叫”。說完了,再問孩子一個自己編的問題,比如,“這隻喜鵲在幹什麼呀,或者它怎麼到這裡來的?”問這類問題都有助於孩子感興趣逐步深入下去,培養孩子的語言詞彙量激增,記憶力增強,說話的能力日益提高,以及對事物進行分辨。
2、當孩子的詞彙量逐步增加的時候,你也許會注意到,他的發音和表達能力並不是總是很準確,這是正常現象,那家長們要及時糾正,而且需要孩子長時間的練習 才能有所突破過關。
3、話語推斷。孩子愛提問,如果家長也經常用一些疑問句,孩子也會提出許多類似問題 ,當你要求孩子回答所問的人問題時,事實上在於孩子進行較長的對話,也讓孩子體會到如何提問,如何回答,豐富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4、指示要具體。當父母親向孩子提出某項要求的時候,必須直接確切,不要只說“寶寶,這個房間太亂了。”要加上一句“讓我們把這個房間整理乾淨吧。”讓孩子明白父母親的意圖和要求。
沒有什麼能比與你的孩子交談更令人興奮,聽到他說好奇什麼,關心什麼,喜歡什麼。都是讓你與他共享每一件新鮮的事物,就算只是接觸一些簡單、平常的事情,也會慢慢幫助他擴大詞彙量, 讓他在今後成長路上與人交流時得心應手。
-
6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怎麼教寶寶學說話?父母多做這3件事,寶寶語言爆發成“話嘮”
1.5-2歲是寶寶語言爆發期。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同樣是18個月+,有的寶寶說話十分利索,而有的寶寶說話磕磕絆絆。
逐漸轉換,引導寶寶說話進步
寶寶學語言初期,都是以單字發音、到疊字發音、再到短詞連句、最後到說出完整的句子。比如,寶寶先學會說“ma”、到“媽媽”、再到“媽媽,尿尿”、最後到“媽媽我想尿尿”。
因此,父母在寶寶學會每個階段後,都要增加語言的複雜性,引導孩子逐漸說出完整的話,才能讓寶寶說話有進步。
多對話,讓寶寶學會使用詞彙
很多父母以為寶寶還小,什麼都不懂,等寶寶長大後自然就會說話了,於是經常抱著寶寶自顧地和其他人說話。這就丟失了一個教寶寶學說話的大好機會。
其實,寶寶學說話的最好方法,就是與父母之間的對話。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寶寶能迅速學會新詞彙,並應用在生活中。所以,家長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
(1)學習上,用識圖卡片和寶寶互動。先讓寶寶跟著複述,再提問寶寶這是什麼?
比如,拿一張蘋果的識圖卡,對著寶寶說“蘋果”。下次,再拿出這張圖片時,問寶寶這是什麼?寶寶也許就會說出“蘋果”兩個字。
(2)遊戲上,多陪寶寶玩親子游戲。可以是親子合作或競爭,也可以是你提問,他/她回答、選擇或做出行動。
比如,玩摸鼻子游戲,你提問鼻子在哪裡?寶寶伸出手摸自己的鼻子,並回答“在這裡”。
(3)餵養上,一有機會就和寶寶交流。可以用提問法,求得寶寶的迴應,也可以用引導法,教寶寶學會如何回答。
比如,父母喂寶寶吃飯,可以問寶寶“好吃嗎”,那寶寶一般會回“好吃”。如果寶寶不回答,父母可以引導寶寶說“寶寶,好吃的話,你可以說好吃”並示範一遍給寶寶看,讓寶寶學著模仿一遍。
多去戶外,讓寶寶學習更多新詞彙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寶寶最先知道的詞彙是與身邊密切相關的事情,比如媽媽、吃飯、喝水等。
所以,經過一段時間後,寶寶對周邊事物已經“滾瓜爛熟”,只有帶寶寶多去戶外,跳出熟悉圈,接觸新事物,才能讓寶寶學到更多新詞彙。
對此,家長帶孩子去戶外可以多做這2件事:
(1)帶寶寶多去不同的地方。比如公園、湖邊、超市等。家長每看到一個新鮮事物,就和寶寶分享“今天天空好藍啊”、“這是玫瑰花”、“看,蝴蝶”等。拓展孩子的視野至大自然、小動物、各種生活物品等。
(2)讓寶寶多和不同的人說話。當小朋友、親戚、陌生人等對寶寶說話,不同的語言風格,不同於父母的常規表達方式,能刺激寶寶學到更多新鮮詞彙去表達。比如,寶寶和奶奶相處,就學會說一口流利的本地話。
綜上,透過轉換語言、多對話、多去戶外,一來能讓寶寶多說話、早說話;二來能讓寶寶的詞彙量快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寶寶說話順溜,還會反過來強化寶寶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讓寶寶越來越聰明。
回覆列表
0-12個月
0-5個月的時候,語言發育基本停留在“聽”的階段。一般情況,3-4月,發出母音,如a ~o,啊~噢~,父母可以微笑著模仿寶寶的聲音,這樣會激發他的興趣。雖然他聽不懂,但在他發出咿~呀聲音時,要及時給予迴應,目光和寶寶對視並微笑。
6個月以後,寶寶通常能發出子音和母音組合,如:ba~ba,ma~ma,很多父母以為這是在叫自己,其實這時寶寶只是機械發音,並不懂具體意義。
8-12個月的寶寶,對講話的注意力提高,一些發育較早的孩子,對一些簡單的語言命令會有反應。有時會含混的發出一些變調音,這時的寶寶還處於適應不同音調的變化階段,可按以下方法教寶寶說話:
1.關於稱呼
從6個月開始,有些發育較早的寶寶,就能發出ba~ba,ma~ma,爸爸、媽媽的音調,這時他還不能把語意進行關聯,這時媽媽,就要指著自己,並看著寶寶說“媽媽,我是媽媽”,其他稱呼同樣的方法進行引導。
2.搖頭表示“不”
寶寶7-8個月後,會透過面部表情進行識別,對一些簡單指令會做出反應,如:寶寶抓媽媽的頭髮,媽媽搖頭表示不可以,並收起微笑,面露不開心的表情,撥開寶寶的小手。寶寶透過這一系列反應,也會逐漸理解,並學會搖頭這類簡單動作。
3.統一事物名稱
這個階段,最好對同一事物,統一稱呼,避免寶寶產生混淆。如:汽車,所有人都要統一說汽車,不要說:車車。
4.識記物品
指認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8個月以後就可讓寶寶看實物卡,或有聲掛圖,圖片要是實物照片,不要用卡通、萌化的圖片,這樣更易識別理解。這一方法其實適用於寶寶學說話的所有的階段,家長要隨時給寶寶指認物品。
1-2歲寶寶學說話
1歲以後,進入了語言發展期,寶寶似乎突然就理解你說的話了。對於家長髮出的指令,已經能做出反應了,通常寶寶在2歲達到語言爆發,不僅能明白講話時的大部分內容,還開始使用代詞。寶寶的語言發育是不同的,會有早晚差異,所以,這個時候只要加強引導和鍛鍊,不用和別的寶寶做比較,可按以下方法教寶寶說話:
1.發音準確
不說兒語,如:“車車、鞋鞋、飯飯”。因為,1歲左右寶寶正在積累詞彙,父母一定要用標準的發音和名稱來交流、示範,隨時指認生活的常見物品和圖片,累積詞彙量!無論是在家、外出,比如看到“斑馬線、紅綠燈、公共廁所、雕塑”等任何物品,隨時指認,並簡單的給寶寶說明這個物品是用來幹什麼的,以便於他理解。
2.語言+動作+場景相結合
和寶寶說話時,語速要放慢,多說短句子,多說他熟悉的事物。在說到具體行為時,要將語言和動作場景相結合,如:踢球時,要邊說邊示範,上臺階時說“抬腳”,方位詞數量詞都可以這麼教,如:“寶寶在門裡面”“媽媽在門外面”,這有助於寶寶對語意產生聯絡理解。
3.多發指令
這個時候家長要減少代勞,讓孩子自己動手,並對孩子多發出指令,如:“把XXXX給我”,“去房間拿XXX和褲XXX”,“吃飯了,坐到椅子上面去,”透過指令提高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要根據寶寶的理解,適當增加或減少指令。
4.識記性別名稱
一問一答,你叫什麼名字?你幾歲了?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讓他在問答中熟悉自己的資訊,熟練以後再以這個方法訓練,爸爸媽媽的名字,並逐漸擴大識記範圍。
5.代詞的使用
很多寶寶對代詞(你我他)容易混淆。如:媽媽說:“你要吃飯嗎”寶寶通常回說:“你不要吃飯”。
所以最初建議換個問法“寶寶要吃飯嗎”,他會回答“寶寶不要吃飯”。在他熟悉理解後,再逐漸加入人稱代詞。
前期可先從“我”開始,頻繁讓他理解,如:我的玩具,我的小車,我的衣服,讓他明白,自己就是“我”,對方是“你”。這一點要完全理解通常需要一定時間,家長不必著急。
6.創造語言環境
要給寶寶創造語言環境,可講故事或放音樂讓寶寶聽,這時並不要求聽完或理解。透過兒歌、詩詞或故事等對提升語言的辨音及韻律節奏是非常有效的。寶寶在上學前往往就是透過聽故事,在提升語言表達的同時,也在學習掌握規則。
最後,再總結一下,教寶寶學說話,除了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耐心,懂得這些道理方法,就要應用到生活場景中,耐心聽寶寶說,還要耐心引導寶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