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魷魚記

    看畢《見龍卸甲》,雖不如《投名狀》般驚喜,但也沒覺浪費金錢,至少比《江山美人》多些捧場,再差也不會失望啦!

    《見龍卸甲》可謂導演李仁港的傾力之作,原著(?)美術編劇導演一腳踢,果然是地道的“三國迷”!影片借羅平安(洪金寶)之口憶述趙子龍(劉德華)的一生,時間跨度頗大,劉德華在《雷洛傳》後再從青年演到老年,從勇猛演到蒼涼,非常投入,證明他的演技已見巔峰,且較《投名狀》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因此不管他人對劉德華的表演評價如何,還是要為他的勤奮鼓掌!

    觀眾首先就對編導“改史”一環頗多微詞。事實上香港導演拍攝歷史人物總不會“中規中矩”,往往從中加入個人感懷,企圖進行更富奇情的描繪。多年前方令正拍《唐朝豪放女》已將長安才女魚玄機的生平借題發揮,徐克的黃飛鴻系列更不用說,洪金寶執導《一刀傾城》亦弄出大刀王五血戰袁世凱,于仁泰拍到《霍元甲》甚至引起官司......雖然觀眾看片時會不滿一些有悖史實之處,但相比生硬地拍攝生平真事,亦不可否認“野史”的娛樂性更佳,因此我們何不暫時拋開歷史,人家“做戲咁做”,我們亦可當“睇戲咁睇”,不必為娛樂勞氣嘛!

    海報說了,影片藍本來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的《趙子龍兵困鳳鳴山》,但李仁港將其加工,從趙子龍年輕時加入蜀軍當工兵開始,直至老年鳳鳴山孤身力戰魏軍陣亡。影片交代趙子龍的來歷後,很快便進入雨夜趙羅二人率兵偷襲魏軍一場,同時出現軍師諸葛亮(濮存昕)。聽說濮存昕版的諸葛亮惹觀眾笑場,我看片時其他觀眾反應亦如此,雖然李仁港編的戰術對白似模似樣,濮存昕亦演起來表情亦較自然(看來花不少時間背臺詞),但那頂滑稽的帽子和吊兒郎當的吃飯樣還是令我爆出一句:“有冇搞錯?”而當諸葛亮背起竹簍擔傘離開時,我更驚呼:這不是寧採臣嗎?

    夜戰魏軍一場,雖然拍出氣氛,但遺憾三毛的動作設計還是給李仁港“糟質”了。主要是加入太多快剪慢切,不少打鬥都看不清楚,雖然保持李仁港的招牌,但效果覺就跟王家衛拍《東邪西毒》將打鬥場面拍得朦查查一樣,令觀眾有些難頂,對喜歡暴力場面的觀眾來說在視覺效果方面亦難滿足。趙子龍和羅平安戴面具大戰魏軍先鋒,令我想起《唐朝豪放女》中的遊俠,但《見龍卸甲》的面具在臉譜上至少還原歷史,且符合三國時期崇尚的黑色,不像《唐朝豪放女》那樣不倫不類,不過羅平安斬下敵軍先鋒人頭的鏡頭,雖然一閃而過,卻明顯發現那顆腦袋做得很假,編導應若缺乏相應道具,應在鏡位上有所遷就才是。

    接下來當然就是趙雲一生中最著名的長坂坡救主。影片帶出三位“老嘢”劉備(嶽華),關羽(狄龍)和張飛,除了讓關張兩人在大堂與趙子龍對打,還讓三人一同帶兵與魏軍交戰,但這些場面多隻給劉德華一展身手,關張只是陪著耍刀而已,但劉關張都願將大功留給趙子龍這個“無名小卒”,卻有些黐線。事實上,雖覺不應介意,但當看到劉關張面容已快及趙子龍老爸時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來,雖然歷史上趙雲的真實生年有待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劉備不應比他大那麼多!但後來想起《龍城殲霸》都出現黃飛鴻大戰張保仔,忍了~~~~

    再者,趙子龍救主一場.當他揹著嬰兒在戰場上以一敵百時,我倒想起了《辣手神探》中周潤發抱嬰兒殺出重圍的場面,而他被魏軍武將重錘擊中後,居然還有點《拯救大兵瑞恩》的味道呢!但拍得最誇張的還是趙子龍搶到的那匹“飛馬”,衝上斜坡越過山頭皆是輕而易舉,簡直有些神怪了!除了曹操(劉松仁),影片還出現了他的孫女曹嬰,盡得曹操寵愛,甚至被他帶上戰場觀戰(似乎想訓練她的軍才)。這人物當然是虛構的,但見曹操隨時將孫女帶在身邊,直至趙子龍“殺到埋身”才在千鈞一髮之際將她抱走,未免太危險兼太無腦了.......

    最大“陣象”的當然是冊封五虎上將。不過李仁港當然無興趣拍關羽,張飛,馬超和黃忠,一切風頭皆留給“翊軍將軍”趙子龍(只嫌將“雜號將軍”拍得如此耀眼,反而不順眼)!隨之四將戰死劉備崩殂,都是一筆帶過,作為主角的趙雲終成“三國名將,世譽之‘常勝將軍’”。

    關羽之子關興(吳建豪)和張飛之子張苞(丁海峰)是敗筆兼花瓶,李仁港似乎想強調兩人“年輕氣盛”,卻只見兩人傲慢無禮,為帥印輕易動武,且不說史實中兩人結拜為兄弟,這樣看來已非英雄之舉,而兩人的表現也相當水皮!相反,安志傑扮演的蜀國將軍鄧芝卻相當出彩,後來的鳳鳴山大戰中,甚至開始搶劉德華戲了,足見其演技進步不小。

    最後是拍得極長的鳳鳴山決戰。李仁港拍該場既有佳句又有敗筆----比如魏國將軍韓德(於榮光)先派四個兒子上陣與趙子龍PK,結果一個個成為刀下鬼,就傻得不合情理;魏國大都督曹嬰(MAGGIE Q)作戰時彈奏琵琶,其實有些作狀,看起來像在《英雄》裡扮任盈盈;後來曹嬰在戰場上認韓德為義父,又將蜀軍士兵屍體運回等,亦覺攻心術及反戰題旨皆不完整,有些兩頭不到岸,變成“做戲咁做”;至於韓德戰場喪子後,其子之屍被軍旗覆蓋,一方面嫌生硬炮製煽情,另一方面......就當作殖民地意識的副作用吧!

    趙子龍與曹嬰對戰一場動作無疑可觀,一把弓亦發揮出反擊的妙用,但見“常勝將軍”被女人打得險些招架不住,多少仍感窩囊,事實上今年兩套大片都比較重視女性,陳慧琳和MAGGIE Q先後頂盔掛甲,無論演技優劣,至少表現得很落力,甚至超越不少男性英雄!遺憾的是,影片本已漸現悲壯,場面亦壯觀,卻不時出現怪筆導致笑場,最離譜的當屬在三國時期就用火藥作戰,還設計出“自殺性炸彈”,將火箭往馬身一射就立即自爆,雖很快令蜀軍全軍覆沒,但觀眾亦看得啼笑皆非,並在韓德高喊“大魏國萬歲”時終達幽默極限~~~~還有,我看戰場炸起沙土的場面時,咋感覺蠻像《東邪西毒》中黃藥師劍劈大地那場戲捏?

    說到這裡,當然不能忘記影片的一條主線,就是趙子龍與羅平安的關係!羅平安同樣為虛構人物,但他亦是貫穿趙子龍一生的重要角色,同時與趙子龍形成命運的對比。起初羅平安雄心壯志,盼望衣錦還鄉,正是“胃口要大,理想也要大”,趙子龍則只盼和平後能有個家,豈料天意弄人,趙子龍終成五將之一,羅平安卻始終原地踏步,而最後趙子龍方覺自己不過是上天的一顆棋子,兜兜轉轉仍未換來自己期待的和平,反終受諸葛亮而制,就表現出“宿命已定,人世無常”的情節主題,同時引出羅平安的嫉妒之心。

    李仁港總算將羅平安一角拍出英雄的挫折與自嘲,有著微妙的荒謬感,及包含悲劇色彩的人情味。不過羅平安的嫉妒卻未夠完整妥善,更多似覺自得其樂,甘被命運左右,所以當他要求陪趙子龍打最後一仗時,觀眾更多仍感覺是他未忘兄弟情,而未能觸及其中的隔閡層面,所以他最後對趙子龍那大段對白聽著有些生硬,還有因嫉妒而做出的一些“出賣”之舉,亦未能與他內心的矛盾妥善結合,搞得有點牽強。

    還有一莫名其妙之處。《見龍卸甲》的旁白應全由羅平安所說吧,但為何在四將戰死處會出現“義弟關羽”一詞呢?難道那段旁白圖突成劉備之言?如果是這樣,豈不是破壞羅平安這位“記載者”的完整性了?

    最後是阿虎式的終結,李仁港改史改成這樣總該到頭了!當看鄧芝與韓德殺得血肉模糊時,我還是怕趙子龍會像《馬永貞》那樣,獨上戰場後腹部插刀仍要死拼。所幸李仁港點到即止,沒有炮製血腥暴力,讓趙子龍在鼓聲中衝鋒後完場,既給觀眾留點想象,亦及時為心目中的“趙子龍”劃上句號,至少不會被許多三國迷口誅筆伐了~~~~不過,雖然趙子龍的死戰已顯出真正的悲壯效果(攝影配樂亦有貢獻,還有不斷出現的閃回片段),但《見龍卸甲》的結局太過草率,幾句旁白便交代出三國最終統一,對羅平安的下場亦全無提及,未免有些馬虎了,我認為至少多用幾個鏡頭拍出祭堂中趙子龍的盔甲,才能真正與趙子龍出戰前對羅平安的囑咐相呼應,可惜趙子龍和羅平安的結局都成了不了了之.......

    綜合而言,《見龍卸甲》仍值一看。

    劉德華表現當然最佳,神態氣質皆俱,當然你別老想著那句“身長八尺,闊面重頤”;洪金寶也不錯,其實他能演出《七小福》和《八兩金》這樣的文藝片,便已證明他拍文戲仍遊刃有餘;MAGGIE Q則拍得驚豔同時身手不凡,她做女打星當然前途無量;安志傑則是影片的驚喜;姜鴻波的純情和俏皮都很自然,可惜出場太少,不但令她與趙子龍的感情沒了下文,更令趙子龍終成"老光棍";至於各位老戲骨,除了劉松仁表情太幼稚,其餘都算盡職,雖覺狄龍持關刀還是有些為難他,濮存昕也太像陰謀家兼臥底而非軍師;吳建豪仍是夠爛,丁海峰扮嫩亦令人反感,如果李仁港不放這兩人進去,相信觀眾會順眼不少......

    幕後方面,攝影和配樂都有水準,鼓樂配得尤其突出,但剪接手法太個人化反失去一些戰爭場面獨有的慘烈;造型設計當然被人罵死,不說飛碟頭盔,清朝辮子,小羅髮型,二撇須等,有些地方的確拍得活象日本戰國而非三國時期,但請相信編導是下過心機的,雖引起爭議,卻非朦查查惡搞一通,事實上許多香港導演拍古裝片在服裝上都有不倫不類之感(《唐朝豪放女》就太東洋式),這當然跟拍攝者受各種條件所限有關,不過誠意是不容忽視的;而影片最大的弱點還是劇本不善,可能是打得太多而且基調太悲,戲味不夠豐富立體,有些情節往往交代得不夠詳細過癮,所以我感覺《見龍卸甲》既充滿高潮,又無甚高潮,且亦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太“摩登”的對白,令人啼笑皆非~~~~~

    不過,只要你不抱著還原歷史的心態去看片,《見龍卸甲》的娛樂性還是很強的,勝過什麼《江山美人》,李仁港已超及格線,劉德華更有佳句,臺前幕後亦都付出心血,你就乖乖地坐著看完吧,不爽的話自己去拍部《新見龍卸甲》,少在那羅嗦!

  • 2 # 鍾左權解說

    《三國之見龍卸甲》,劉德華撐起來的一部戲。之前是因為聽到誰誰誰(忘了是誰)說過劉德華在這部戲當中的表現相當出色,很值得一看,所以才跑去買回來,也打破了n久時間不買中國產片的記錄。

    片子一開始就覺得無論從色彩和人物造型上和《投名狀》那個滾滾而來的相似啊,亂世出英雄,一朝名天下。趙子龍從隻身救阿斗那場打鬥中聞名天下,很快成了蜀國五大名將之一。又有綽號“長勝將軍”。可惜在古稀之年再次隻身赴戰場,壯烈犧牲。

    片子看起來挺引人入勝的,就是到了結局的時候,實在難以讓人接受這就是結局,當趙子龍跨騎提槍,衝向曹櫻大軍之後,影片瞬間終結,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這不是開玩笑吧,一部電影只有兩個事件構成,且沒有起碼的交代,包括海報上的這個趙子龍造型,也只在片中出現了一次……感覺上片子真的只表現了兩個事件,一個是趙子龍單闖魏軍營,救出劉禪,二是他年邁之軀堅持北伐,在鳳鳴山壯烈犧牲。除此以外,就是少得可憐生平的片段,他有了軍中的大哥,回鄉看了一場皮影戲,娶了放皮影戲的姑娘做媳婦……僅此而已,到了最後都沒有再出現 那個可憐的皮影戲姑娘,她不會一輩子只見了她老公那一次吧……

    中國產大片中的很多很多都像《三國之見龍卸甲》一樣,孤零零的由幾個(或一個)明星,幾場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打鬥大戲來撐起整部影片,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可謂是始亂終棄,錯漏百出。於是觀眾爽過幾個大場面後總是帶著受騙上當的感覺回憶。於我來說,感到費解的地方是:導演能把那麼複雜的打鬥大戲都拍得華麗完美,毫無缺憾,為什麼就不能稍微用心一點在劇力上呢

  • 3 # 谷哥說娛樂

    趙子龍被稱為常勝將軍,他的戰績一生沒有打過敗仗,也是三國所有武將中唯一一個得以善終的人。然而在劉德華版本的見龍卸甲裡面,趙子龍結局卻令人擔憂,因為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被曹操的孫女曹櫻帶著十萬大軍重重包圍,到結局也沒有說明他到底有沒有被抓到!

    年過六旬的蜀漢名將趙雲為了幫蜀國收復中原,統一天下而再度出山,卻在鳳鳴山上被魏國大軍包圍,迎來人生中的最後一戰。回思往事立殘陽,一幕幕征戰中的血雨腥風,一陣陣軍旅間的嬉笑悲慼,紛紛湧現在這老將軍的眼前。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完全脫離了歷史的根本,諸葛亮本來和趙雲關係很好,在這裡諸葛亮卻把趙雲當初誘餌,寄望曹嬰和趙雲的大戰,能讓他暗渡陳倉,用全軍在三個時辰裡攻下魏國涼州六郡。

    更有趣的是曹操竟然還冒出來一個叫曹櫻的孫女上演了她爺爺當年長坂坡圍堵趙雲的一幕,只能說純屬虛構。

    看這部電影主要還是看劉德華的演技,不得不說他演的非常好,但是劇情卻和三國根本無關,至於見龍卸甲裡面的趙雲結局如何也之後看劇情怎麼安排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黨準備入手一部手機,到底等mate30Pro還是直接入手S10+?不帶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