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新時論
-
2 # 風吹不倒的秋草
怎麼逼瘋家長的節奏呢?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就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跟他她們一起幫孩子開動腦筋,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學校留的作手工作業,都是開動孩子的動腦能力。家長工作之餘就要跟他她們一起去做。
所以家長放下手機,跟孩子一起度過幼年,童年,讓她他們快樂的度過這個階段,賠他她們做手工,擺積木,發揮他她們的想象能力。一家就一個孩子,家長有時間就玩手機,孩子會感到很沒趣的。特別是在家,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玩的環境,才能有利於孩子更好的成長。
這個階段家長不想付出,將來你會加倍的付出,但也不一定有好的結果。
-
3 # 新思維創意學習
記得2017年馬雲曾在一次演講中指出:讓孩子玩,否則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
幼兒園的手工作業,明明是讓孩子寓教於樂的好事情,為什麼能逼瘋家長?還不是因為家長從小缺乏動手的機會,才造成如今的手殘。
請問家長,您覺得手殘是好事嗎?如果覺得這不是好事,那麼為什麼寧願是認為逼瘋自己,也要讓孩子重蹈您的覆轍?
現在各種免費教程影片要多少有多少,只要家長有心,普通的手藝都可以學得會的。很多同事朋友想不明白,為什麼我要買電動縫紉機,買木工工具,又要買烘焙工具……家裡裝修,窗簾自己做的,衛生間的置物架自己裝的,女兒上大學,被套床單也是我動手的,並不是為了省錢,或許也沒有成品漂亮。
很多事情是一通百通的,我常講做事最重要的是方法論。我不是專業的老師,但是我給孩子講解題目,孩子們都很容易理解。
2007 年,美國北卡羅 萊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玩得比較足夠的孩子,到了 5 歲,他們的智力要比對照組的孩子高出許多。
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另一方面又不想付出努力,很多事情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其實孩子並不需要家長陪伴一輩子,關鍵時刻家長請一定陪著他,那是事半功倍的。你現在的付出,將來都會成倍的回報給你的。
希望家長帶著為孩子的將來著想的向你,轉變觀念,在幼兒時期儘量給孩子創造動手的機會和樂趣,給孩子帶去智慧的體驗。
-
4 # 兒童行為分析廖博士
謝謝邀請!我是一個幼兒園的園長,幼兒園會佈置親子作業,但是也不會很頻繁,我個人認為這是好事情,不管是屌絲家長還是手殘家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親子活動,現在社會很多家長經常以工作忙為藉口,陪伴孩子非常少,把孩子交給了老人,交給了電視,交給了手機,這種隔代教育和人機教育,導致孩子的教育出了很多問題,所以我支援佈置手工親子作業,但不宜頻繁佈置。
-
5 # 小囡媽咪
現在的學校或幼兒園的確會佈置不少手工作業,說是給孩子做的,其實背後真正做的只能是家長。
要說逼瘋家長,我覺得還不至於,其實反過來想,這正是給了家長一個和孩子共同做手工的好機會。
1 做手工很煩很多家長會覺得和孩子做手工很煩,浪費自己的時間,其實不然,在和孩子做手工的過程中,可以與孩子聊聊天,溝通一下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手工做好了,天也聊完了,很多事情都在交談中得到了解決。做手工只是一個交流的途徑,既完成了作業,又能和孩子多了一些親子互動的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2 做手工太難老師給孩子佈置的手工作業,有些看似很難完成,其實一旦你真正做了,會發現還是有步驟可循的。很多作業會配有圖文的說明,根據這個說明來一步步的進行下去,自然而然的就能完成這份作業。
我也是一個不太會做手工的媽媽,但是在和孩子做手工的過程中,似乎也找到了樂趣,自己的手工技能也得到了提高,還獲得了讚揚。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吧。
3 擺正心態有時候心態的調整會給自己減少很多煩惱。覺得手工太難,可以想想老師並不是佈置給孩子一個人完成,班上,所有的孩子都要完成這個手工。沒有創意,可以去網上找一些素材,冷靜一下再想一想,思考一下,或許就有靈光閃現。若實在太累了,不想去做的話,可以麻煩隊友來完成。
總之有很多種方法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盡心的陪伴孩子,看著他們的成長,也是一種幸福。
-
6 # 夢卡拉
隨著“快樂教育”、“蒙氏教育”在全國幼兒園走紅,很多家長都有過陪孩子做手工作業的經歷。這些手工作業,有些是收費的,有些是不收費的。“收費”是因為做手工的材料是特殊材料;“不收費”是因為做手工的材料隨處可取。
“收費”與“不收費”的手工摻雜在一起,總之每逢節假日、活動日、主題日,家長經常會收到幼兒園給孩子佈置的手工作業。
對幼兒園佈置的這些手工作業,家長卻呈現了兩極分化的態度!
大部分家長對於幼兒園安排的手工作業的看法,:
1、 讓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更多了,很有意義;
2、 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是不錯的鍛鍊方法;
3、 經過與孩子共同做手工作業,孩子更願意和家長溝通了。
但也有部分家長對幼兒園安排的手工作業比較反感:
1、 手工作業太費時間,家長本來就不多的休息時間都被佔用了;
2、 手工作業雖然比較有趣,但是太頻繁了;
幼兒園的手工作業,其本質並不在於逼瘋家長,而是讓家長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孩子,但卻在無意中影響到了很多疲於工作的家長。
故做此建議:幼兒園在佈置手工作業時,不要強求必須完成,讓家長更合理的選擇陪伴孩子的時間;將部分手工作業使用者外運動替換,增加娛樂的豐富性。
-
7 # 飛飛教育
我不認為手工作業能逼瘋家長,如果真有家長因此瘋掉,那是家長本身有問題。
第一,多動手可以靈活大腦。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科學證明,兒童多動手可以促進大腦皮層的分化和成熟。動手能力越強的孩子,大腦越靈活。
第二,親子手工促進親子關係
現代家庭中,有的父母很忙,陪孩子的時間很少;有的父母即便稍有空閒時間也都交給了電視和手機,很少關注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老師佈置了手工作業,迫使家長們靜下心來考慮一下陪陪孩子,在同孩子一起做手工的過程中,同時享受一下親樂趣。
第三,瞭解一下孩子的實際動手能力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會認字會做數學題,學的知識很多就是聰明,就是優秀,對動手能力的培養覺得無所謂。生活中包辦代替,很少讓孩子動手做事,這些得不到鍛鍊的孩子動手能力大多比較差,但父母並沒有察覺,真到陪孩子做親子手工的時候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確實“手笨”,這樣及早覺悟,多讓孩子動手還為時不晚。
-
8 # 朵拉成長樹
1.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
要用家中廢舊物品做出一件“藝術品”來,首先得需要思考這些東西能做成什麼比較合適,塗什麼顏色比較好看,成品做出來大概是個什麼樣子等等,家長們還沒動手前就已經開始挖空心思,燒盡了腦細胞。但是你想想這不正是鍛鍊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嗎,雖然作為家長已經都是成年人,但成年人就只有看看手機電視,不需要鍛鍊大腦了嗎?這個時代節奏變化太快了,好多人認為工作了有家庭了就不需要學習,不需要進步了,這樣的思想不僅會讓自己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也會影響到孩子。所以和孩子一起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吧,你們可以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創意,這個思考和交流的過程不論對孩子還是家長的思維力和創造力都是非常好的一種鍛鍊,何樂而不為呢?
2.鍛鍊動手能力
想好了要做什麼後,就要開始準備材料動手了。做手工多很多成年人來說都比較複雜了,更別提才三四歲的幼兒了。但這不意味著就不讓孩子參與了。家長可以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比如幫忙收集材料、塗顏色、畫簡單的畫等等,不要苛求這個年紀的孩子畫的多麼好,他們能夠動手就已經非常棒了。這些簡單的小事都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鍛鍊到了家長。有不少自認手殘的家長們最後也都做出了不錯的作品呢。
3.培養成就感和自信心
一件手工的完成其實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從計劃、構思、找材料,到動手製作、修飾,到最後完工、上交作業,不管做的怎麼樣,讓孩子們參與其中每一步,最後完成這項“工程”,孩子會有強烈的成就感。自己的作品帶到學校展示給同學和老師,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大大增強。
4.增進親子關係
在手工製作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的交流互動,不也正是培養感情、增進親子關係的過程嗎?放學後回家有爸爸媽媽陪著做手工,其實在孩子的眼中這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能讓家庭關係更加融洽。想像一下,一家人一起做手工其樂融融,和家長玩手機孩子看電視,這兩種境界,你更願意選擇哪一種呢?
-
9 # 顧媽媽來了
本來計劃著帶些孩子出去玩,結果重慶電閃雷鳴加狂風大作,我和娃就提前把老師“佈置的手工作業”完成了。
可以看看細節。
6歲的孩子已經有一些基本的畫,剪,折的能力了,所以老師留這樣的作業肯定是好處大於壞處的。
如果家長害怕自己孩子做的不夠好,就全部代勞,那就沒了“作業”的意義。如果全部交給孩子去做,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傷,畢竟他的年齡肯定做不出來這麼複雜的手工。所以“合作”就非常重要了。
這是我和6歲的兒子,4歲的女兒一起合作做出來的。
一、總體概念,設計。設計者是6歲的兒子,因為是他的作業,我們都要聽他的,我和妹妹可以給他提一些建議,採納多少要看他自己。
先看看他的設計圖。
黑色的部分是有“平面圖”“側面圖”“材料解釋”
只有他自己看的懂了吧但是他解釋給我聽的時候,我就明白了他的意圖。還有第二頁的設計圖,是草地上的一輛卡車。
二、準備工作然後我們三個就開始整理材料。紙箱,妹妹生日蛋糕的盒子,彩紙,爸爸感冒藥的盒子,水彩筆,剪刀,雙面膠……我們先列出需要的東西,沒有的東西可否替代,還出去買了2張綠色的硬卡紙。孩子像找寶藏一樣,我們不停的問哥哥,這個箱子可以用到嗎?他告訴我們太大了,太小了……
三、合作與參與建立模型的時候,我讓他們做些簡單的剪紙,貼不乾膠的工作,房子的大模型是我幫他們做好的,除了大模型,細節基本都是他倆做的,他們先剪下來大部分,我再幫他們修改一下。貼在他們要的位置。
哥哥說“妹妹在玩鑽洞洞的遊戲”。這個妹妹是我畫的感覺和哥哥畫的也差不多。
這是他的動物農場,長頸鹿是妹妹的傑作,其他的都是哥哥的作品。
其實我是非常樂在其中的。家長能積極的理解這種“家庭作業”,並且把這樣的事情“利益最大化”,反正也不能出去玩的時候,在家裡玩這個也是不錯的選擇呀。
現在事逢節假日,活動日,主題日,學校和幼兒園回讓孩子做一些有關主題的手工作業,完成這些作業又要與眾不同,真是讓自認為是屌絲手殘的家長們燒腦呀!
回覆列表
本來做手工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因為手工鍛鍊的是孩子們手、腦並用的方式。但是很遺憾的是,每次一到過節,特別是像5.1,10.1等節日,學校或幼兒園就開始佈置孩子假期作業。一般就是根據節日的特徵來做與眾不同的手工作業。主要是考察孩子動手方面的能力。
但這個任務一出,難倒了不少家長。既要做手工,還要與眾不同。雖然是讓孩子做,但實際上是考家長的智商。同時家長還不能代替孩子完成,必須引導孩子去完成。
這需要家長平常培養孩子觀察生活的能力。多注意生活中的細節,告訴孩子如何去捕捉生活中的不同點;同時還要求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孩子,陪伴他們一起完成這個手工作業。所以,很多時候家長會比較累。孩子完全是按照家長的意思辦事。
所以,讓孩子獨立思考並動手很重要,一次兩次可以引導幫助,但是時間長了,就要靠自己去完成了。家長不能時刻包辦。不然每次學校佈置的任務其實大部分是家長完成的,明明是在培養孩子,卻變相的在考察家長。做得好,做得有創意,家長有面子,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表揚,則認為家長很棒。反之,家長差勁。
家長間的比拼時不時在在現在的孩子教育中時刻上演。學校次數弄多了,家長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改進及應對,真的有可能會逼瘋家長。所以,做事得慢慢來,不能急於求成。注意培養的是孩子,引導是關鍵。不然累死的是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