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啟財哥
-
2 # 奔跑者55
清毛宗崗一百二十回《三國志演義》中,描寫曹操去世的章回是“第七十八回·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該回描述了曹操諱忌醫治,頭痛痼疾日益嚴重,自覺天命已盡,召曹洪、陳群、賈詡、司馬懿等人託孤立囑,令待操死後,設七十二座疑冢,不讓後人知其葬於何處。並臨終前安頓其妻妾於銅雀臺。
原文:
操召曹洪、陳群、賈詡、司馬懿等,同至臥榻前,囑以後事。曹洪等頓首曰:“大王善保玉體,不日定當霍然。”操曰:“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與卿等相敘,特以家事相托。孤長子曹昂,劉氏所生,不幸早年歿於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無謀;四子曹熊,多病難保。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卿等宜輔佐之。”曹洪等涕泣領命而出。操令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賜諸侍妾,且囑曰:“吾死之後,汝等須勤習女工,多造絲履,賣之可以得錢自給。”又命諸妾多居於銅雀臺中,每日設祭,必令女伎奏樂上食。又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囑畢,長嘆一聲,淚如雨下。須臾,氣絕而死。壽六十六歲。
-
3 # 讀史看現實
曹操,我們瞭解了他的發家史,就可以發現他是從一個普通士兵,一步一步爬到丞相之位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儘管他沒有皇帝的身份,卻有著行使著皇帝的權力。走到這樣一個地位,他知道這路太過艱險。
他的身份是多重疊加的,他是一個丞相,但我們同時也不能忽視他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因此,他清楚地知道,這一條路充滿著很多的艱險,能走到這一步,除了最基本的實力以外,更多的就是運氣。他能走到這一步,能在歷史上達到這樣一個高度,絕對是天命所歸。他也知道這一路走過來,手上沾滿了多少鮮血,多少殺戮。
因此,曹操在去世前,對妻妾說的這一番話,我們就能理解了。一旦曹操自己去世了,自己這個大樹都沒有了,原來自己的班子就沒有了,自然會樹倒猢猻散。作為他的妻妾,原本就是依附於他,這些人才能活得好。現在他去世了,這些妻子自然就沒有以前那麼受人重視。
所以他這麼說,也是希望妻妾能夠學成一項技能,為自己家人的生活,留條後路過。這也是他臨死前對妻妾最大的囑咐。
-
4 # 狼主1970
操政治軍事才能卓著,文學詩詞亦冠絕一時。起於微弱,依曹氏言出漢高祖丞相曹參之後。
一生明斷果決,智計百出。以一小吏,乘黃巾而生雄起之心;誅董卓更滋龍興之意。舉兵之始,乏財取墓;得挾天子,便令諸侯。遂藉興復之名,電掃中原。天下三分,地據其二。積子孫篡漢資本;留後世臧否難評。
展胸懷臨碣石而觀滄海;乏軍資掘古墓刮盡陰財。布武揚威,橫槊賦詩;縱情聲色,好竊人婦。亦正亦邪,不失真性;將死遺言,撲朔迷離。
掘人墓而慮自身,布七十二疑冢;竊人婦更思己婦,失三從虧四德。臨終相囑後事,子嗣關乎社稷,宜明言實告,息互爭敦睦孝悌,延祚綿長。所遺妻妾,則宜隱喻規行,以勞資自給,乏神竭念,不滋出牆之想。曹公撒手,尚智慮及微,蓋為此也!
當是時操勢正盛,傳位得宜,給養何勞未亡人耕織?衣食豐足,無所事事,閒易生愁。長夜寂寂,多愁善感,足令壽夭。出牆探看,阿蠻所慮。
至若朝代更迭,子孫滅無遺種,妻妾婦女,委身他人,尚何囑歟?
此謂道者無言,術之善飾者也!有據講壇而言此者,謂奸雄之可愛,擁大志不脫田舍翁之形,謔笑而稱可愛。想操千百年後,尚欺瞽儒如是,可去其奸偽,稱智後世。
-
5 # 人者仁義也
在歷史記載上,這個分香納履來源於曹操的《遺令》,所謂遺令,也就是曹操臨死之前留下的遺囑,這份檔案是被西晉時期的陸機發現,陸機是三國時期名將陸遜的孫子,出生於吳郡陸氏,吳國滅亡之後,陸機來到洛陽。陸機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曾擔任皇宮的著作郎,他有機會接觸皇室秘閣中的歷史檔案文獻,曹操《遺令》就是陸機無意中在宮內秘閣中發現的,當他看到曹操的《遺令》,不由心生感嘆,寫下了一篇《吊魏武帝文》。而遺令的內容也被公佈,其中有關曹操的妾氏的處理內容如下:
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於臺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帳,朝晡上脯備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婢妾和歌舞藝人都很勤苦,我死之後把她們安置在銅雀臺,好好地對待她們。在銅雀臺的正堂上安放一個六尺長的床,掛上靈幔。早晚供上肉乾、乾飯之類的祭物,每月初一、十五兩天,從早至午就向著靈帳歌舞。你們時時登上銅雀臺,看望我的西陵墓田。我遺下的香料可分給諸位夫人,不要用香來祭祀。各個房的人沒事做,可以學著編織絲帶子和漱鞋子賣。
所以曹操臨終前只有讓他的妾氏們在沒有事情做的時候,可以試著做一些鞋子打發無聊的時間。並沒有叫她們務耕織,而且對於他們的兒子說要好好善待這些妾氏,他安排這些這些妾氏居住在銅雀臺,並且讓她們有時候祭祀自己,並且把自己的香料相當於財產分給這些妾氏。編織鞋子這並不是這些妾氏生活沒有著落,而是怕她們守寡沒有事情幹。
其實從實際上講,這也是人之常情。古代的王侯將相他們的妾氏一般都是很年輕的,我舉一個一個例子,漢高祖寵愛的戚夫人,劉邦當時都五六十歲了,而戚夫人不過是十八歲以上,劉邦去世之後也不過29歲,很年輕的一個女人。再比如宋朝文人蘇軾感慨自己的好友張先在80歲的時候娶了一個18歲的小姑娘,於是蘇軾寫下一首詩:
十八新娘八十郎,
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
一枝梨花壓海棠。
所以曹操66歲去世,他那些妾氏和舞姬才18歲,20歲到30歲,無疑這些女人將會守寡,在古代皇家的待遇生活下她們的壽命會很長,所以漫漫歲月該如何度過呢?那麼沒事的時候編織鞋子賣吧。
但是在曹操去世之後,這些妾氏由於沒有名分,還有一部分供曹操玩樂的舞姬都沒有身份。她們雖然生活無憂,但是受到了曹丕的“照顧”。據《世說新語》記載: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宮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後出看疾。太后入戶,見直侍並是昔日所愛幸者。太后問:“何時來邪?”雲:“正伏魄時過。”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應爾!”至山陵,亦竟不臨。
這段記載的意思是魏武帝曹操死後,魏文帝曹丕把武帝的宮女全都留下來侍奉自己。到文帝病重的時候,他母親卞太后去看他的病;卞太后一進內室,看見值班、侍奉的都是從前曹操的宮人。卞太后就問她們:“什麼時候過來的?”她們說:“正在招魂時過來的。”太后就不再往前去,只是嘆息道:“狗鼠也不吃你吃剩的東西,確是該死呀!”一直到文帝去世,太后竟也不去哭吊。
可以說曹操也沒有預料到曹丕的荒淫無道。
-
6 # 臥聞海棠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真要講透徹的話,甚至可以追溯到魏與晉的興亡成敗,可以說是很大的一個問題。曹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人物了,一方面他殘暴嗜殺、欺男霸女,但一方面他又勤儉節約、任人唯賢。而他之所以會臨終前囑咐妻妾務耕織,就在於曹操本人確實是一個非常崇尚節儉的人,其根源在於,曹氏是出生於非儒家的寒族,而正是這一點,決定了魏晉之際的政權交替過程。
魏、晉統治階級的區別魏的統治階級——不服膺儒教的寒族
曹操雖然到死都沒有稱帝,但毫無疑問是魏國的締造者,死後也被曹丕追封為魏武帝,曹操出生於非儒家的寒族,這是他最大的依仗和賴以成功的基礎,但也是最終魏國覆滅的根源。
曹操
依照陳壽《三國志》中的記載,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單論家境與出生,是很明顯的寒門,曹操自己也“任俠放蕩,不治行業”,這說明曹操並不跟其他世族一樣,研習儒學儒教。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曹操當權後,所推行的政策就很崇尚節儉,《三國志》中說曹操:
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褥取溫,無有緣飾。事實上,節儉之風不僅是曹氏所推行的品行,更是被寫進了法律,史載:
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曹植
曹植的妻子,便是曹操的兒媳。因為穿衣服穿得太好,被曹操看見了,便直接賜死,由此可見,曹操因為出身寒門,所以崇尚節儉之風。因此,臨終前會特意叮囑妻妾務耕織,就不難理解了。
晉的統治階級——服膺儒教的豪族
司馬氏的出身,又與曹氏完全不同,司馬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末漢初時,項羽亡秦之後曾分封十八路諸侯,其中有一路是殷王司馬卬,這便是司馬氏的先祖。其後各路諸侯盡皆歸漢,但司馬氏家族勢力依然儲存了下來,世代服膺儒教,成為世代相傳的豪族。
事實上,自兩漢以來,地方豪族勢力發展得根深葉茂,而這些豪族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家學淵源”,家中世世代代都傳承著儒教經典,遵行儒教君臣、父子的這一套名教禮法。不管內心如何,至少表面上都很重孝、重禮。
司馬懿
大家都學過的那篇古文,李密的《陳情表》中就寫道:“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這亦是晉朝統治階級服膺儒教的佐證。
值得一提的是,服膺儒教的豪族,有一個很大的特點,與曹氏所代表的寒族完全相反,那就是鋪張、奢靡。西晉時期幾個著名的孝子何曾、王祥,位列二十四孝,被封為孝道表率。然而他們在生活中也是極盡奢靡之能事,史載何曾“日食萬錢”,又比如王愷與石崇鬥富的故事也是發生在西晉年間。
魏晉之嬗變——豪族與寒族之爭綜上,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曹魏統治階級出身於寒族,因此崇尚節儉。而司馬氏所統治的晉,則屬於豪族,崇尚奢華。而漢朝的統治階級則與晉類似,上層人物皆是服膺儒教的豪族。曹操想要取代劉氏,就必須摧毀儒教豪族的思想基礎。
所以,曹操在任用人才的時候,也完全拋棄了徵辟制度,要知道,徵辟制度主要是考察一個人的“道德名聲”,而曹操用人則只考慮“才能”,曹操曾先後三次頒佈《求賢令》,明確要求各地方官員,舉薦人才時有才幹即可。
我們不得不說,曹操之舉非常有魄力,不僅在於敢於打破豪族對仕宦的壟斷地位,更在於任人唯才,確實優於任人唯德。但一來難免矯枉過正,啟用一些道德敗壞之人,二來這樣的舉措勢必引起傳統豪族的激烈反抗。
這種反抗,在曹操還活著的時候,豪族們會震懾於曹操之威,暫時蟄伏,但一旦曹操死去,反撲就會來得十分猛烈。
一眾豪族在被曹操打壓之後,無法正面攖其鋒芒,於是轉而團結在一起,支援司馬氏。再加上司馬懿本人堅忍陰毒,遠勝於當時普通的儒教豪族,其生性殘忍、行事毒辣,以至於後世晉明帝提到司馬懿、司馬昭時都感覺臉上無光。
司馬昭
再加上曹操死後,一些原本跟隨曹操的寒族,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也叛變投向了司馬氏,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賈充。賈充本是寒族出生,仕於曹魏,最後卻投靠司馬氏,並當街刺殺高貴鄉公曹髦,為司馬氏奪權鋪平了最後的道路。
結語曹操為什麼臨終前要囑咐妻妾務耕織?相信看到這裡,答案已經不言自明。曹魏的階級,就註定了與傳統的豪族政治天然對立,因此必須塑造與儒教豪族不同的思想與價值觀,豪族奢華,那麼曹魏就需要節儉。
曹魏政權的確立,代表著寒門的勝利,但曹操也無法消滅儒教豪族的勢力,而曹魏的繼任者皆不如曹操般雄才偉略,豪族便聚集在司馬氏的周圍,展開了猛烈的反撲,最終成功奪取了天下,使得豪族再次上位,這便是西晉政權。
晉代魏,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但也是一種必然,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豪族勢力根深蒂固,曹操的政治理念,終歸顯得太超前了一些,天下豪族,皆不允許有這麼一個“不問出身、只論才能”的政權存在。
參考書籍: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回覆列表
估計他只是想著讓妻妾安守本分,不要把心思放到別的地方,干預朝政的話好的話擾亂朝綱,不好的話引來殺身之禍,怎麼都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只有老實本分才能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