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色歸讀
-
2 # 日新錄
原文如下: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大概翻譯如下:
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詢問渡口的位置。長沮問子路:“那個拿著韁繩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桀溺說:“像洪水一般的壞東西到處都是,你們誰能改變它呢?而且你與其跟著躲避人的人,為什麼不跟著我們這些躲避社會的人呢?”說完,仍舊不停忙著田裡的農活。子路回來後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說:“人是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群共處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還與誰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會與你們一道來推行改革了。”逃避社會的隱士,儘管孔子不完全贊同他們的認識和行為選擇。但面對混亂的社會現實,孔子也曾有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公冶長》)的感嘆。當楚狂接輿“風歌笑孔丘”時,孔子不僅不以為忤,而是下車希望與之交談;當長沮、桀溺透過子路規勸孔子當“避世之士”時,孔子雖不贊同,但也沒有有激烈的言辭,只是“憮然”地表達了自己因“鳥獸不可與同群”和因天下無道而推行社會變革的原因。
“鳥獸不可與同群”,是說人有社會化的屬性,不能離開社會與飛禽走獸一起生活。作為社會中人,雖然存在生存壓力,但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退回“脫俗”的自然狀態。孔子積極人世,推行仁道,為建立理想的“大同”社會進行不懈的努力,並因此被嘲諷為“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憲問》)。隱逸避世雖是包括孔子在內的諸多知識分子容易產生的情緒,但由於其責任意識,也決定了他們建功立業、匡正治世的進取精神。而無數事實證明,隱逸避世雖具有重要的凋適作用,但始終沒有也不可能成為一種主流的意識形態。
-
3 # 一蘊o
孔子表達的很清楚,也是積極的,與長沮,桀溺這些隱土不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邦有道,貧且賤者,恥之,邦無道,富且貴者,恥之,這裡也是說君子處世態度,國家有道,不是安貧樂道,而是積極入世,推動歷史進步。邦無道,富且貴者,這無異與是與無道之君狼狽為奸,君子恥之。中庸書中雲邦有道,不變塞焉,邦無道,至死不變。這句話是說邦有道時,不變革,阻擋其中,邦無道則從天之道,積極革命,為天下黎民直至死亡也不改變。
這種態度激勵著大批仁人志士在國家危亡之時,挺身而出。我們偉大的毛主席就是這樣的一位代表人物。
孔子這種思想從哪裡來的呢,是從易經的乾坤二卦中來,乾之九五爻上九爻與坤之六五爻上六爻,就是在表述這個道理。飛龍在天,則黃裳元吉,亢龍有悔,則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就是說當天下太平,邦君有道之時,君子積極參於其中,推動進步,得其黃裳,有極高的社會地位,為天下人樹立表率。當亢龍失位,天下大亂,不知悔改之時,君子則與龍戰於野,至死不變。
-
4 # 金碩果蔬
這是孔子讓子路去打聽道路而引出的話題。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明明知道社會動亂,禮樂崩壞,我也要積極入世,參與變革,而不是消極避世。反映儒家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
-
5 # 歸去來76564325
“子路問津處”究竟在哪裡?是我回答這個問題時把我弄暈的另一個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其他幾位回答者也都很準確。但也有人認為:孔子周遊列國,不知走過多少路程,問過多少次路,打聽過多少渡口,以前都非常順利,而在這裡卻受到一番奚落,這使孔子印象深刻,認為這是避世之人向他們指點心靈上的迷津。所以孔子講學時一再提及此事,被弟子編撰的《論語》記載下來。此不贅述。
在查詢有關圖片時,卻發現“子路問津處”竟然有四處。仔細分析一下覺得很困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這四處分別是:
1.河南新蔡縣關津集“子路問津處”殘碑
2.湖北武漢市新洲區“孔子使子路問津處”碑
3.河南羅山縣小潢河畔“子路問津處”碑
4.河南上蔡縣西南黃埠鎮“孔子問津處遺址”
子路問津在孔子周遊列國途中相信有很多次,但明確記載的只有這一次。
據《孔子年譜》載,此事發生在魯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那年孔子62歲。時間上《孔子世家》所記載與《孔子年譜》基本一致。
但此事發生地點上《論語·微子》沒有記載,《史記·孔子世家》有詳細記載。這就是兩者的細微的區別。在《史記·孔子世家》的此段話之前有“去葉,反於蔡”就是離開葉國(現河南葉縣)返回蔡國,也就是這件事是從葉國到蔡國的途中發生的。所以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孔子使子路問津處”只可能在兩者之間的一處河邊,而不可能是其他偏離太遠的地方。
蔡國在什麼地方呢?
公元前531年,楚國滅蔡國(今上蔡縣)。三年後,蔡平侯復國,遷都新蔡(今河南新蔡縣)。公元前493年在楚國的逼迫和吳國的幫助下,蔡昭侯遷都於州來(今安徽鳳臺縣),稱為下蔡。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
公元前490年發生的這件事只可能是在從葉國到舊蔡國屬地可能經過的地方而不可能是其他別的地方。
葉國在蔡國的西北方向,孔子一行從葉國返回蔡國,只能從蔡國的西面或北面進入,而不可能捨近求遠從其他方向進入。而滿足這個條件的只有現新蔡和上蔡兩處。湖北武漢新洲及河南羅山都在蔡國的南方,屬於楚國,所以孔子一行不可能這樣走。而最可能的只有新蔡和上蔡兩地有可能,但這兩個也只有一處是真正的“子路問津處”,不可能有兩處。
為何其他兩個地方也都認為是“子路問津處”呢?他們要麼有地方誌記載或古代其他相關記錄,而且都認為是孔子從楚國返回蔡國途中發生的事情,而忽略了《史記·孔子世家》是發生在從葉國返回蔡國的這個記錄。如果第一次樹立此碑的是鄉野村夫,則可以原諒,如果是官員立的,相信這些官員不會不知道《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故意忽略此事還是有其他原因?
古人的錯誤已經產生,而今人依然沿襲這些錯誤,不但沽名釣譽,而且唯利是圖,因為可以為旅遊增加看點,獲得經濟收入。
“子路問津處”到底在何處,期盼方家指點迷津,以正視聽。
附:《論語·微子》和《史記·孔子世家》對子路問津的記載(黑體為史記獨有記載)
(孔子)去葉,反於蔡。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
6 # 王德軍的家國情懷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這句取自《論語-微子篇第十八》,這一篇講了好幾個隱士的故事。這句話就是講的長沮、桀溺兩人一起耕田,孔子經過過那裡,讓子路去打聽渡口。長沮說:"那駕車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自己該知道渡口〔在哪裡〕。"去問桀溺。桀溺說:"您是誰?"〔子路〕說:"是仲由。"〔桀溺〕說:"是魯國孔丘的徒弟嗎?"〔子路〕回答:"是的。"〔桀溺〕說:"〔世上紛紛亂亂,禮壞樂崩,〕如滔滔的大水瀰漫,天下都是這樣,你們和誰去改變這種現狀呢?而且,你與其跟隨躲避人的人,還不如跟隨避開整個社會的人呢。"一邊說一邊不停地撥土覆蓋播下的種子。子路回來告訴〔孔子〕。孔子悵惘地嘆息說:"〔人〕與鳥獸是不可同群的,我不同世人一起生活又同誰呢?假若天下有道,我孔丘就不參與變革〔現實的活動〕了。"
其實是這兩個隱士勸孔子當下世道這麼亂,你再怎麼努力也是沒用的,還不如暫避一時。而孔子雖然也羨慕他們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卻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世道越亂,自己就越要入世,儘自己最大努力挽救文化薪火,正所謂“鐵肩擔道義”是也!
-
7 # 吳家阿郎
這句話是取自《論語·微子》篇。
原文是: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櫌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這段故事在《論語》中都是奇葩的存在,因為很少有《論語》片段像這麼多字的。要知道《論語》都是字字珠璣的精華。
這段話為什麼要存在?而且要留在論語中大寫特寫。原因是批評當時賢達為了自己所謂的清譽,為了保護自己的性命,眼瞅著生民活在水生火熱當中而不去幫助生民改變。
儒生最早不是保守派,是改革派,準確的說是改良派。他們崇尚為生命立命的志向,而反對賢達之士學鳥獸藏於山林,不敢正視問題。
人畢竟是人,人應該活在自己的“人類動物園”而不是鳥獸的“動物園”。這就是儒家的觀點,也是孔丘的觀點。
所以叫不同群。
插句題外話,若是一旦遇到問題就逃避,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大的講,譬如國家遭受外敵侵略,統治者不拿起武器抵抗,而是學著鴕鳥,把頭藏在沙子裡,會發生什麼呢?
小的講,譬如人有小病,不正視小病,小病結果成了大病,人自己會發生什麼呢?再說這篇用《微子》二字作篇名,為何要用微子呢?
微子是誰?是賢達逃避界鼎鼎大名的先祖之一。
可是微子並沒有真正逃,看著殷商的胡亂作為,他反擊過,阻止過,但是失敗了,所以才選擇了逃離,可是某種意義上他沒有逃離,他是帶著力量藏起來的,他等到有機會了再出來,為生民立命改命。
而商王朝滅亡後,微子出來做事,建立了大宋國,就是最好的例證。
由篇名而知。孔丘,他之赤子心可嘆可佩啊!
回覆列表
“鳥獸未可同群也,非斯人之徒誰與?”這是《論語·微子》中孔子說的一句話。要正確理解,我們先看看上下文:
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尋問渡口在哪裡。 長沮問子路:“那個執轡駕車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指著桀溺)說:“那位是知道渡口的人。”
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
桀溺說:“(當今需要改變的人)像洪水一樣到處都是,(改不勝改,)誰能改變呢?你與其跟著(孔丘那種)躲避壞人的人,為什麼不跟著(我們這些)躲避壞社會的人?”鋤草而未停下。
子路回來後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悵然若失地說這句話——“鳥獸未可同群也,非斯人之徒誰與?”
意思是:飛禽和走獸不能相互結交而同群,而我生而為人,不去結交那些作為同類的人,去結交誰呢?
聯絡上下文,其大概意思就是:天下有道的時候,我老人家(孔子)就不做與人結交以改變人的事情了;現在是沒辦法,這事我不做就沒人做了。這種心態,頗有點釋迦牟尼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架勢。釋迦牟尼成佛後,也曾抱怨過“眾生剛強難化”,不過,難化也要化,苦些累些而已,孔聖人的境界在某種意義上與釋迦牟尼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