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司馬遷《史記》裡的本紀都是寫的是皇帝,呂后是劉邦的皇后,為何司馬遷會把她列入本紀呢?
22
回覆列表
  • 1 # 清水空流

    司馬遷把寫入書中的人物分為三等:最高為本紀,入本紀者都是皇帝,如始皇本紀。高祖本紀。項羽本紀。次者為世家,入世家者基本都是貴族高官,如留侯世家,陳涉世家,絳侯世家。再次為列傳。如淮陰侯列傳,刺客列傳,貨殖列傳。

    司馬遷能把呂后放在最高的本紀,充分說明了司馬遷對呂后的認可和讚賞,也證實了呂后的實際的政治地位。在司馬遷看來,如果沒有呂后實際掌控劉邦去世以後的漢朝政局。惠帝也許根本沒有能力來執掌天下政令,可以說,惠帝沒有能力制約那些高官勳貴。但呂后可以。西漢能夠平穩過度劉邦死後的時期,呂后的功績是第一位的。呂后也為文景之治打下了一定基礎。司馬遷對此也是承認的。

    司馬遷能把項羽寫進和劉邦一樣的本紀,說明司馬遷對待歷史是客觀公正的,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能把陳勝寫進和張良一樣的世家,也充分說明了司馬遷的眼光是平視的,沒有瞧不起"反賊"意思和意識。史記作為第一史書是當之無愧的。

  • 2 # 遙望燕園

    按照《史記》的體例,“本紀”是帝王的傳記,“世家”是子孫得到世襲的中原諸侯傳記,“列傳”是帝王和中原諸侯外其他重要人物或家族的傳記。

    可當我們翻開《史記》後,能夠發現,劉邦明媒正娶的妻子呂雉,竟然也出現在帝王專屬的“本紀”中,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漢孝惠帝劉盈沒有自己的“本紀”,沒當帝王的呂雉,反而出現在“本紀”中呢?

    其實有四個原因。

    《呂太后本紀》並非呂太后一人的傳記。

    現存的《史記》中有十二篇“本紀”,通常認為,有十篇或十篇半是司馬遷的作品。

    在這十篇“本紀”中,只有《高祖本紀》和《孝文字紀》是一個人的傳記,其他八篇,都是多人合傳。

    《五帝本紀》是多位上古帝王的合傳,《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秦本紀》是四朝所有帝王的合傳,《秦始皇本紀》是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嬰三人的合傳,《項羽本紀》是項梁、項羽叔侄二人的合傳。

    同樣地,以呂雉的職位命名的《呂太后本紀》,其實是漢孝惠帝和呂太后二人的合傳,形式上頗類似於《項羽本紀》。

    《項羽本紀》是以項羽為主,但開篇是雙主人公,即項梁和項羽,項梁死後,變成單主人公,即項羽。

    《呂太后本紀》也是一樣,開篇也是雙主人公,即漢孝惠帝和呂太后,漢孝惠帝死後,變成單主人公,即呂太后。

    “本紀”中的篇章,多有“名不副實”者。

    在公認的十篇是司馬遷所做的“本紀”中,只有《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高祖本紀》和《孝文字紀》名副其實。

    《五帝本紀》中,除了記載了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這“五帝”之外,還記載了帝摯,雖然只有一句而已,但也是記載了,所以《五帝本紀》勉強說成是上古六位帝王的合傳,勉強說是“名不副實”。

    《秦本紀》其實只記載了秦始皇之前的秦歷史,這與《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很不同,《夏本紀》並沒有把大禹之前的歷史單獨作為一個“本紀”,《殷本紀》也沒有把商湯之前的殷商曆史單獨作為一個“本紀”,《周本紀》也沒有把周武王之前的殷商曆史單獨作為一個“本紀”。

    但司馬遷卻把秦的歷史由秦始皇斷開,一分為二,那麼,人們不僅要問了,秦始皇不應當放到《秦本紀》中嗎?沒有了秦始皇的《秦本紀》,還是名副其實的“秦本紀”嗎?

    《秦始皇本紀》雖名為《秦始皇本紀》,但實際上是三人合傳,“名不副實”;

    《項羽本紀》雖名為《項羽本紀》,但實際上是二人合傳,“名不副實”;

    同樣地,《呂太后本紀》雖名為《呂太后本紀》,但實際上是二人合傳,也“名不副實”。

    造成這種名不副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簡潔,沒有遵循“列傳”的命名方式,而是以傳記中最主要的主人公為篇名;二是被用以命名的人,都是“本紀”中真正掌握天下的人,最明顯的便是《秦始皇本紀》,雖然秦二世也是天下之主,但繼位不到一年,天下便四分五裂,二世皇帝大有“有名無實”之感。

    “本紀”記載的是真正掌握天下的人。

    雖然漢孝惠帝是漢高帝名正言順的繼承者,但實際上,漢孝惠帝劉盈繼位後不久,便“因病,歲餘不能起”、“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所以,在孝惠帝登基不久,實際的掌權者就變成了漢孝惠帝的母親呂太后。

    所以,《呂太后本紀》是漢孝惠帝和呂太后二人的合傳,且以呂太后為主。

    同樣的道理也出現在《項羽本紀》中,按理說,咸陽分封時,後楚懷王熊心被尊為義帝,也即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所以熊心應當有單獨的“本紀”啊!

    但實際上,項羽在咸陽主持分封時,違背了楚懷王的約定,把先入關的劉邦封到了巴蜀和漢中,在分封的這一刻開始,真正掌握天下的人便不是楚懷王熊心了,而是西楚霸王項羽。

    當然,楚懷王熊心也從不曾真正掌握天下,只曾短暫地掌握楚國而已。

    其實,不只楚懷王熊心,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不也跟劉盈一樣,是帝王嗎,但也沒有單獨的“本紀”,只是在以實際掌權者的傳記中被順帶提了一下。

    熊心、劉恭、劉弘三人,都是“本紀”只記載真正掌握天下者的最好註解。

    肯定呂太后執政期間做出的貢獻。

    司馬遷寫作的每篇傳記後,都會用“太史公曰”做總結,這既是文章的防偽標誌,也是司馬遷在效仿孔子,對歷史人物進行臧否。

    在《呂太后本紀》後,也有一段“太史公曰”,這段“太史公曰”是這麼寫的: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這段“太史公曰”可以看出至少兩點,第一點便是前邊說過的,《呂太后本紀》實際上是漢孝惠帝和呂太后二人的合傳,第二點便是司馬遷對呂太后執掌天下期間的政績做出的評判。

    在司馬遷看來,呂太后執掌天下期間,最主要的貢獻便是休養生息,使黎民百姓遠離戰亂之苦。

    “休養生息”四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然可能叛亂的諸侯王,都被劉邦消滅乾淨了,但漢朝北部的匈奴和南部的南越,並不消停,但呂太后能為天下蒼生考慮,面對冒頓單于的羞辱,沒有斷然用兵,面對南越趙佗的亂搞,沒有大規模用兵,這都是很艱難的決定了。

    參考資料:餘嘉錫《太史公書亡篇考》,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史記·夏本紀》、《史記·殷本紀》、《史記·周本紀》、《史記·秦本紀》、《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孝文字紀》。

  • 3 # 東野洛

    “成者王侯敗者賊”是一句經典的歷史名言!說的是歷史是成功者書寫✍️的。而西漢後來的皇帝基本是文帝系的後人,而不是呂后兒子漢惠帝后人。呂后死後發生了一次文帝系及功臣集團與呂氏集團的一場火拼。這場火拼的結果大家都清楚,最終呂氏集團幾乎被滅門。當然,呂后及家族有關檔案會被清理,只留下壞的記載,功勞則會被抹殺。《史記》作於漢武帝時期,武帝是文帝的孫子,景帝之子。當然司馬遷寫呂后和呂氏集團的歷史要清楚的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確實呂后傳中記載了呂后惡毒的一面。不過我們從文字中又隱約嗅覺到了司馬遷對呂后政治能力的充分肯定,對呂后統治期間的政治能力的表現是充分肯定的。尤其本紀末尾對呂后的評價算是很高的。問題出來了,為何司馬遷這樣矛盾的描述呂后?為何把呂后列入本紀?因為司馬遷明明知道誅諸呂之亂是一場政治大清洗,卻也不能點破,何況官方檔案記載如此。但是司馬遷卻知道呂后是漢初一位非常優秀的政治女強人,呂氏集團實際上在劉邦反秦滅項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司馬遷只能隱晦、含糊、矛盾的記述呂后傳記。列入本紀是最明顯的對呂后的肯定。同樣司馬遷把項羽列入本紀也充分表達了對他的肯定。所以後世對這種做法不認同。所以東漢皇室拔高《漢書》,貶低《史記》。後世封建王朝也基本抑史記,揚漢書。主要因為司馬遷思想不符合封建王朝正統史觀。

  • 4 # 賽麥大弘

    《史記》給呂雉立的傳是《呂太后本紀》。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稱為呂后,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任然沿用。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憩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呂雉雖然不是皇帝,但她執政雖然只有15年,但這是漢朝非常關鍵的15年,她若不調整與民休憩的政策,漢朝也可能與秦朝一樣二世而亡。雖然她對人殘忍,將戚夫人製成人彘,殺皇子,殺功臣,這都是她的家事,她沒有對老百姓有害的地方,對於老百姓來說,不論誰坐在最高位置,只要不禍害就行。呂雉是漢高祖劉邦之後最偉大的政治家,這是漢朝之幸,是老百姓祝幸。所以,司馬遷以過人的膽識和眼光,在男權至上的時代,能給予一女人這樣高的評價,也是不易。

  • 5 # 歷史趣談人

    提到呂后我們第一時間就想到她的狠毒,其實呂后在中國歷史上也算得上是大有作為的女政治家,為劉邦建立大漢和建國初期的政權穩定功不可沒,功績並不亞於武則天。

    呂太后當政十五年,推行約法省禁、與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幾件大事:叫各郡縣推舉優秀農民,予以勉勵,減輕賦稅,改秦稅什收其伍為什伍稅一;允許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遷徙他鄉的農民回到家鄉,並歸還田宅,官吏不得因其過去有不法行為打罵或歧視;釋放奴婢,回鄉從事農耕,官吏不得干涉;裁減大批軍官士卒,轉業還鄉,優先給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廢秦時因株連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使邊境安定。這些政策的實施,緩和了內外矛盾,刺激了生產發展,增強了漢王朝的國力。

    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雖然後人對呂后是贊毀不一,但由此不難看出歷史對呂后的施政是給及了極大的肯定的。呂后當政內,創自劉邦的休養生息的黃老政治進一步得到推行。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後的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後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後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慾,從不勞民。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 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司馬遷也把呂后單獨做《本紀》

  • 6 # 希望星晨58298869

    司馬遷作為歷史學家,有“目盡青天懷今古”的氣度,有辯證唯物史觀,他對政治家呂雉的的評價,是從實際出發、揹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上,呂雉是大有作為的女政治家,早先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為建國伊始穩定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政的十五年,西漢生產力持續發展;所以太史公以帝王的身份看待她無可厚非!

    1.呂太后當政十五年,倡導“約法省禁”、與民生息的政策,獎勵耕作,減輕賦稅,準允因動盪而顛沛流離的農民回到家鄉從事種植業,還歸還田宅,禁止官吏歧視曾經逃亡現在又迴歸鄉里的農民,並釋放奴婢,解放了生產力。

    2.推行裁軍政策,鼓勵將官士卒轉業還鄉,並予以妥善安置,並大赦天下,釋放囚徒,這些對症下藥的舉措,減輕了財政壓力與百姓負擔。

    3.廢除了秦朝時的嚴峻苛法,主張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使邊境安定,緩和了內外矛盾,使生產力得以持續發展,增強了國力。

    4.她知人善人:相繼重用蕭何,曹參、陳平等開國功臣,從民之慾,無為而治,從不勞民;西漢於她治下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呂后統治時期,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都有輝煌的成就,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基礎,司馬遷鄭重其事,為其做《本紀》就非常好理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個不愛陪娃的爸爸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