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蟀東西
-
2 # 筆下星河
三體確實是科幻小說,但是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一個指導書,針對各國放衛星找外星人的行為提出了委婉的批評。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有過不少悲觀的想法,比如認為人類是病毒。黑暗森林就是延續的這種想法,認為智慧生物是病毒,只要智慧生物能夠突破生存的地球,就能給其他生命帶來災難。
這其實是近代以來地球的一個縮影,戰爭,掠奪資源,大氣汙染,溫室效應,資源浪費,我們已經給地球帶來災難。
智慧生命與非智慧的區別在於,智慧生命有“我”的概念。為了滿足“我”的需要,可以不擇手段,直到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生命之間相互認可。
那麼其實在生命相互認可之前,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比如各種動物絕種。那麼黑暗森林裡的獵手,只有兩個選擇,破壞或者被破壞。
-
3 # 人稱半仙1
三體就是科幻小說。黑暗森林法則成立的最低條件就是僧多粥少,開啟搶資源模式。但是以現在人類所能觀測到的距離還沒發現外星人,這個距離有多少行星?有多少資源?所以要麼黑暗森林法則不成立,要麼人類還只是這個森林中的一隻螞蟻,沒有獵人會在乎一隻螞蟻。等到螞蟻群足夠強大之日,人類能光速旅行並且開始大規模星系殖民時,應該就能揭開謎底了。
-
4 # 無心之使
黑暗森林只是人類歷史上叢林法則的拓展和放大,是否符合宇宙的文明發展規律不好說,因為目前來看人類始終沒有發現外星文明,宇宙空曠的好像只有地球文明存在,這樣的宇宙肯定不會有什麼黑暗森林,當然也可能是其他文明都用巧妙的方法隱藏起來了,只有地球人傻傻的對外廣播自己的存在。小說裡的黑暗森林法則是有很多前提條件的,比如文明星球到處都是,大家所需資源相同且有限,文明之間無法建立有效可靠的溝通渠道,即所謂猜疑鏈等等。如果宇宙無限大資源無限多,文明稀少大家都在掙扎求生,那不但不會有黑暗森林說不定還會建立聯盟互幫互助,大家手拉手共建和諧宇宙
-
5 # 高維腦洞
謝謝邀請,說對了,《三體》就是一部科幻小說。是作者推想的N種宇宙狀態中最後落於紙面被敘述出來的最具衝擊力的一種。人們覺得它震撼、充實甚至真實,觸手可及恰恰說明了作者謀篇佈局和寫作的功力,同時說明了作者超級嚴謹認真的寫作態度。動筆之前大量閱讀、記錄、分析甚至和專業人員一起計算,寫出的東西才會有強烈的畫面感。
但是,無論如何,其寫作並未脫離作為人類所依賴的認知方式、思維方式、邏輯推斷和文化傳統,也會有人類特有的侷限性。“黑暗森林”其實就是基於“猜疑鏈”也就是人類互不信任,互相猜忌這種自然而然的心理/思維傾向推演的理論。人和人之所以互不信任並做出敵對行為則是因為人體的特殊構造: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思維無法直接交流……那麼同類之間不被信任但可以推測,因為大家生活的自然環境都是一樣的,文化環境也有想通之處,索求無非生存發展、榮華富貴、良田千頃、財寶無數……但對於異類,其他文明,我們不知道其索求的方向,也不知道其是否和我們遵從同樣的價值因素,所以更不敢輕易交流,甚至發現既是摧毀。這就是作者為讀者提供的“黑暗森林”觀。同時,支撐這種觀念的宇宙形態也是地球生態圈的翻版。就是假定宇宙中的資源或物質是有限的,(實質是存在迴圈但趕不上文明消耗的速度,比如動植物變成化石再華為石油等燃料需要上億年的時間,但是人類的消耗速度過快,所以不盡快開疆拓土或尋找替代能源,文明就得翻車)各個文明為了搶奪生存空間必須拼盡全力儲存自己,消滅對手。而這種宇宙狀態在已知宇宙是否為真,也有待進一步的觀察分析來確定。
“黑暗森林”只對同維度的文明起效,能夠跨維度或能夠打通/創造更高維度的極高等文明,能夠看見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微妙變化,這個法則對他們是沒有意義的。同時,他們應該已經進化到和大宇宙合一的程度,他們的生存方式,對生命的理解都是我們望塵莫及的,所以不會和我等低階文明爭奪空間、土地、熱核燃料啥的。所以《三體》寫的再精彩,大家也是當小說看即可。如果因閱讀此故事而對天體物理、量子力學、行星動力學、工程技術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絕對是利國利民,好事一樁,哈哈。
-
6 # 網上鋼琴師
小說坑定是小說,黑暗法則裡面提高滅絕其他生命的設定,更適合美國這種霸權、驚弓之鳥的鄭權,真正強大的鄭權是不會採取這種行為的。
-
7 # 深度科幻
首先申明觀點:《三體》當然是一部科幻小說,他的作者就是中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先生。但要說到黑暗森林是否科學,則比較複雜。事實劉慈欣先生創造的“黑暗森林”理論是對主流科學界爭議的一個藝術加工,並不能說它完全的科學或者不科學。事實上人類對與是否主動和外星人的聯絡,或者說劉慈欣所設想的“黑暗森林”到底存不存在這一命題的爭論,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在進行,而且參與辯論者的級別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
上世紀70年代是人類宇航事業大發展的黃金時期,人類對外星人的好奇也到達了高潮。1974年為慶祝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完成改建,時任該計劃發起人的“法蘭克·德雷克”同其好友“卡爾·薩根”一起透過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傳送了人類的資訊,這就是著名的“阿雷西博資訊”。
法蘭克·德雷克和卡爾·薩根這兩位都是非常知名的嚴肅科學家,兩人都是和外星文明接觸的支持者,在自己的學術領域都有重要的貢獻。譬如說法蘭克·德雷克,這老爺子是美國著名的天體學家及天體物理學家,上世紀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並創立了搜尋外星文明的德雷克公式。而卡爾·薩根也不逞多讓,也是上世紀著名的科學家、天體物理學家,還是一個知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我們對他比較熟悉的作品就是上世紀80年代風靡全球的紀錄片《宇宙》,以及著名科幻小說及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接觸》(有的電影名翻譯為《超時空接觸》)
在法蘭克·德雷克和卡爾·薩根兩人私人傳送過“阿雷西博資訊”之後,1977年美國宇航局又先後傳送了帶有金唱片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二號(如上圖),以期待和外星人建立聯絡。基本上在這一時期,人類主流的科學家對外星人的認識都比較單一,並不認為宇宙中存在邪惡的文明,他們認為一個邪惡的文明終將自我毀滅,不可能走向宇宙,這種觀點在卡爾·薩根的著作《接觸》中有直接的體現。
但在這兩次和外星文明聯絡之後,很多科學家、科幻小說家、甚至政治家、社會學家迅速進行了反思,強烈反對這種天真的行為,他們的主流觀點大致和劉慈欣先生總結的“黑暗森林”理論差不多。比較知名的有:英國天文學家,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馬丁·賴爾、科幻小說家大衛·布林、包括剛剛去世的霍金先生,都是和外星文明接觸的反對者。因此說霍金贊同劉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論並不嚴肅,而是這種論戰在科學界早已有之,並非只是科幻小說家的想象,只是普通人不知道而已。劉慈欣先生只不過是對以上觀點進行了總結歸納,以普通人更能接受的形式進行了總結說明。
黑暗森林理論是否正確?答:無論正確與否現在都已無可挽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今天討論黑暗森林理論正確與否已經沒有意義,因為人類因為各種原因傳送的電磁波早已以光速傳向太空。從1936年納粹第一次電視實況轉播奧運會開始;到1974年法蘭克·德雷克和卡爾·薩根發射的“阿雷西博資訊”;再到1977年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號……雖然在這之後,人類簽署公約主動停止了這種主動冒險行為,但就現實而言已無可挽回。如果宇宙中真有黑暗森林,那麼人類座標的暴露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裡面比較有意思的是阿道夫·希特勒,納粹德國在1936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舉辦了一場奧運會,並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進行了電視直播,在開幕式上,阿道夫·希特勒進行了“熱情洋溢”的演講。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們實況轉播的強電磁波第一次以光速飛向了整個宇宙。所以在卡爾·薩根所著的《接觸》中,人類接收到外星人第一個資訊就是希特勒的演講。神一樣的外星人自然不知道希特勒是誰,他們向人類傳送希特勒的演講只是想告訴人類:我接收到了你們的資訊!
卡爾·薩根的這種設想非常合理,我們按時間推算,人類傳送最早的電磁波也就是希特勒的演講迄今為止已經在太空中傳播了83年,已經覆蓋了83光年的距離,但人類迄今為止並沒有收到外星人的回覆,至少說明在距太陽系40光年之內沒有外星人。(注1936年距今83年,人類要想接收到外星人的資訊需要➗2)
結論:那麼黑暗森林到底正確不正確,是否科學呢?答:至少在現階段我們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因為迄今為止人類並沒有發現任何外星生命,也並沒有接收到任何智慧的資訊。黑暗森林理論有一個關鍵的設定,那就是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文明,宇宙中的資源已經處於明顯的不夠用的狀態。但這一點和人類的觀測嚴重不符,因為人類並未發現宇宙中資源處於短缺的狀態,大量的恆星能量被白白的浪費。迄今為止,人類觀測了不下億計的恆星,還沒有發現一顆恆星有戴森球狀態。因此從常理推斷,宇宙中即使有其他我們沒有觀測到的外星文明,也不會像《三體》歌者那樣,上來就要毀滅人類,畢竟我們是整個宇宙為數不多的珍稀物種,宇宙那麼大何必非要和我們過不去?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外星文明進行理性研究確實非常有必要,但也完全沒必要因此而過度擔心,宇宙浩瀚無垠,還有很多我們不瞭解的秘密。人類努力就好,千方百計的提高自己的科技,改善自己的文明,讓每一個人過上快樂的生活才是當前最重要的。
-
8 # 時間的河Omnis
實打實的科幻小說,這可是能殺入歐美視野的中國產頂級科幻。
“黑暗森林”的依據往小了說其實就是博弈論。
回覆列表
《三體》作為一部劃時代的科幻小說,不僅僅極大的提升了漢語科幻文學作品在世界科幻領域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開創性地引入了三體問題成功將小說置於所謂“硬科幻”的軌道之上,之後的“黑暗森林法則”,以及“降維打擊”,都呈現出人類思維面對宇宙無限性的重大突破,對世界科幻文學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並將之延伸至一種未來世界對宇宙的哲學思考。
三體問題是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它是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因為其每一個運動週期的運算將疊加出下一個週期的運算難度,因此具有不可準確預測的模糊性。三體世界在這樣一種模型下出現的恆紀元和亂紀元,導致三體世界的極度混亂,從而衍生出一種迥異於人類的思維模式。在宇宙尺度上,這種極端生存環境下的生命,基於個體求生和種族繁衍的本能,必然會第一時間接受“黑暗森林法則”背後的普遍性邏輯:猜疑鏈。
在所謂的宇宙社會學基本公理中,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這就意味著,如果暴露自我,就有可能被另外的文明所覬覦——生存法則的第一條不是取得勝利,而是自我隱蔽。因為宇宙提供的無限可能性中,永遠包含著被更高文明摧毀的機率。最重要的,人類所尊崇的善與惡的基本判斷標準,在宇宙尺度下是不復存在的。正因為如此,黑暗森林法則才上升為宇宙法則,不以種族、文明的意志為轉移。
這一法則的提出,並不屬於科學範疇。而是生命在浩瀚宇宙中的一種存在價值——在《三體》中,這一法則基於文明清理的成本被充分壓縮排人類的視野,可以在光年為單位的空間中進行,比如“降維打擊”,這樣就使得“黑暗森林法則”具備了一種想象力中的合法性,也為《三體》不斷展開的星際戰爭奠定了堅實的,自洽的理論基礎。
讓我們再次重溫劉慈欣在原著中讓人類頓生敬畏的這段話: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