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5後
-
2 # 外賣小牛啊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對曹操的評價我覺得要分三個時期:1.青年時期的曹操:曹操出身低微(宦官之後),為當時清流名教者所不齒。但曹操任性好俠、放蕩不羈,在洛陽北部尉上棒殺蹇圖。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任議郎時,直言進諫、言辭懇切,但多不被採納。在濟南相任上,大力整飭,濟南震動,後“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刺殺董卓失敗後,又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在聯軍各懷鬼胎,懼怕董卓無人西進的時候,獨自領兵與董卓決戰。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曹操,是正面的、積極的!正在朝著:大漢“治世之能臣”的理想努力著,可時代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2.迎回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時期的曹操是不反對當一個“亂世之梟雄”的!此時的大漢王朝已是日薄西山、氣數將盡。
3.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之勢已成,這時候他是有機會稱帝的。“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終未稱帝!可以說:曹操是有大漢情結的!青年時期的:匡扶漢室 一統天下!是其一生的追求!後受時代裹挾,動了取而代之之心,但也始終邁不過自己的初心!
-
3 # 北方糙漢
心非禪代荀文若,目識奸雄許子將。
身苟未亡終篡漢,不知何德比文王。
這是宋代詩人於石口中的曹操。
2011年作家王曉磊出版的作品《卑鄙的聖人:曹操》好評如潮。
還有陳建斌、張豐毅、鮑安國等老戲骨在影視劇演繹的曹操,也有林俊杰那首朗朗上口的《曹操》。是什麼讓這個1800年前的糟老頭子成為21世紀的大IP?讓我們來說說他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最開始瞭解到曹操的時候是在小學學習望梅止渴這個成語,語文老師和我們講曹操帶兵出征,沒有水了 ,士兵們很口渴都快走不動了,曹操就和士兵說:“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那梅子美味多汁,比水的味道不知道好多少。” 士兵們聽後都開始又打起精神,心裡想著梅子,直到走到有水的地方。當時我們老師說希望你們以後參加工作不要遇上這樣的老闆。同學們聽到後都鬨堂大笑,並沒有了理解其中的意思。等現在長大後理解了,但也知道現在是老闆挑你,管你什麼樣的老闆,發工資就行。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家庭環境奠定了他的自信,同時也造成他的性格缺陷。曹操的的性格特點比他的豐功偉績更被人津津樂道,他生性多疑、狠毒、狡猾奸詐,他殺了對他有恩的許攸,殺了聰明的楊修,他那句“寧使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名言,讓人聽到不寒而慄,那為什麼還能造成統一北方的大業呢?第一,他有獨特的人格魅力,雖出生官宦世家,但曹操身上沒有紈絝子弟的享樂之氣,他一心革除弊政,厲行法治,穩定了東漢政局。第二,曹操唯才是舉,知人善任。曹操曾三次釋出求賢令:不論門第高低,只要有才就可以做官。大家都知道,就算是當今社會也是拼爹拼媽拼乾爹的時代,這一求賢令的釋出讓曹操在將士心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動。第三,他知道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鼓勵農耕,大興屯田,使流民生活穩定。他還注意興修水利,使黃河兩岸長期沒有洪災現象。在曹操的統治下,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
無論正史野史,曹操的魅力對我們影響都非常大,也都每個人心中的理解也不一樣。我覺得, 曹操他是活的最明白的人。
-
4 # 歷史小榮
評價曹操我立即想到的是,一代梟雄,且看我細細道來
“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不識英雄真面目,橫看成嶺側成峰。”曹操,是個令人爭論不休的人物,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奸賊。英雄和姦臣的兩種說法,都是隻重一面而忽視另一面。英雄注重了“雄”(能力)而忽略了正義性,奸臣則沒有突出能力。因此,我們說“奸雄”是對曹操的最好評價,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又對其事業的非正義性作了論斷。 曹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英雄人物。他才華橫溢,能詩擅賦;他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長期打壓吳蜀聯盟,從而奠定了曹魏集團的軍政基礎。在治世,他會成為一個出將入相的能臣。奈何東漢紛亂,他只能成為一個雄踞一方的霸主。亂世的奸雄,治國的良相,護國的將軍,人中的龍鳳。 這就是曹操。他可能是歷史上性格最複雜、形象最多樣的人。他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奸詐狡猾,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看來,曹操好像有幾張臉,但又都長在他身上,一點都不矛盾,這真是一個奇蹟。實際上,曹操是真實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詐、狡猾、殘忍、暴虐,都表現得從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誠而坦然。這實在是一種“大氣”。 曹操確實是很大氣的。讀他的詩和文,常會感到他的英雄氣勢。哪怕是信手拈來,嬉笑怒罵,隨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種大氣而不顯粗俗。尤其是他的《觀滄海》,是何等的氣勢:“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這樣的詩,確非大手筆而不能作。曹操畢竟是亂世英雄,對於生命的毀滅,他比誰都看得多。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帶點終極關懷的意味的。 曹操實在是聰明。在一個人人都說假話的時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實話實說。這不但因為實話本身具有雄辯的力量,還因為你一講實話,西洋鏡就拆穿了,講假話的人就沒轍了,他們的戲就演不下去了。當然,曹操這樣說,並不完全出於鬥爭策略,還因為他天性愛講真話,說實話。即便這些實話後面也有虛套,真話後面也有假心,有不可告人的東西,也隱藏得很自然,不露馬腳。甚至哪怕是說假話,或者說一些半真半假的話,或者是把假話藏在真話的後面,也講得坦蕩, 講得流暢,講得理直氣壯。可以說,曹操這個人就連撒起謊來,都是大氣磅礴的謊。 對於曹操,不同的人對他有不同評價。
唐太宗評價曹操說:“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毛澤東寫詞讚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毛澤東也曾經說過:“曹操這個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賢納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還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發展農業生產”。司馬光評價曹操說:“以魏武之暴戾強伉,其蓄無君之心久矣。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 易中天評價曹操:“大 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有句歇後語就是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為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體現,他不急於求成,知道韜光養晦,不掙一時之得,深謀遠慮。 但只從曹操的一個方面去評價曹操,這樣不行。曹操在歷史上有他不好的一面,但他也為國家奉獻過,他也有豐功偉績。他討董卓,統一北方所有軍閥,使得北方在三國時期得以太平,而且曹操在統一北方後,為經濟生產的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維繫有著重大貢獻。在內政方面,曹操創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計程車兵下田耕作,減輕了東漢末年戰時的糧食問題。 三國動亂時期,才人輩出,戰亂不斷。袁紹掌握青、冀、幽、並四州,雄霸河北,氣勢強勁,孫策佔據江東,如果沒有曹操這個人,不知當時會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那麼就會加劇當時的戰亂。 別人怎麼看曹操我不管,曹操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曹操的詩歌,還有他的智謀,都讓我欽佩。“駕六龍,乘風而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這就體現了他想一統天下的野心。“周公吐脯,天下歸心。”這說明他希望天下的人才都為他所用。他的《觀滄海》是何等的有氣勢。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就能說明曹操有常人不能有的智謀。望梅止渴,表現了曹操的聰明才智。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大軍,這說明曹操能征善戰。赤壁之戰雖然敗了,但是他能很快的穩住軍心,這說明他治軍有方。在關鍵時刻他知道休養生息,這說明他能審時度勢。但是,我不可否認,曹操在歷史上有過暴行,他曾以為父曹嵩報仇為由,屠殺徐州和從雍州、涼州逃難過來的手無寸鐵的百姓十幾萬,“泗水為之不流。” 戰爭是殘忍,而百姓是無辜的,他們不應該成為軍閥之間征戰的犧牲品。曹操的此舉確實為他在後人的心中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形象,也在自己心中留了陰影。對於曹操是政治家這一點,我覺得有些不對,他屠殺百姓十幾萬,這點說明他不是真正的一個政治家。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乃真英雄也!他大氣、深沉、豁達、豪爽、灑脫、風趣、機敏、隨和、詭譎、狡詐、冷酷、殘忍,實在是一個極為豐富、多面,極有個性又極富戲據性的人物。所以,曹操既有奸詐的一面,又有坦誠的一面。他的奸與誠統一於“雄”,他的善與惡也統一於“雄”。 曹操就是曹操,他從不隱藏自己想一統天下的野心。一直以來,世人都知道曹公想統一天下,成就霸業。天下賢士都去投靠,赤壁之戰時,曹操擁有水陸兩軍百萬,良將千員,謀士就更不用說了。
這就是曹操。遇事審慎,臨危不亂,且多有決絕之舉。初平元春正月,袁紹等官員連兵討伐董卓。曹操在丹陽招幕兵丁四千餘參戰。走到龍亢發生兵變,叛卒火燒曹操帳篷。倉促之間,曹操沉毅冷靜,敏銳決斷,手持利刀奮殺數十人,鎮定了局勢。 這就是曹操。胸襟博大,樂觀宏達,且多在危難之中見精神。勝不驕,敗 不餒是他勇武氣質的又一大特色。徵烏桓迷走沙漠生死攸關,唯曹操能想出使將士望梅止渴而戰勝自我脫離險境的妙策。這種置生死於度外的樂觀精神正是玉成一世英雄的根基。赤壁大戰,曹氏慘敗,狼奔豕突之中仍能不失將帥之風範,笑指江山,暢言地利,高度集中地體現了曹操的鴻鵠之志。
這就是曹操。性格的複雜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現和融合。所採取的手段和措施又是非法理性的獨斷專制殘酷無情。曹操渴仰賢才,廣納善良,不止一次地下過招賢令、求言令,確實給當時人妖莫辨的汙濁社會吹進一股清新之風,讓有報復於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線希望。曹操用人唯才,對蔡瑁張允賣主求榮,一時利用,但心中早有處置;而對張遼等人的棄暗投明,他慧眼識才,對其重用;更在晚年時期重用司馬懿。曹操廣屯田,修水利,倡節儉,輕徭薄賦,抑制豪強,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無休止的爭權奪利,無意義的軍閥傾軋又慘殺了大批降卒和勞力,更深地加重了百姓的痛苦,阻滯了社會的進步。 這就是曹操。曹操多才多藝,不僅在軍事上是一個統帥,在文學、音樂等等藝術方面也多有自己的創見。曹操是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先頭兵,他應該有一個輝煌的結果,無論是內容和形式都應該是充實的圓滿的,但是他矛盾的本性決定了他在關鍵問題上決斷的底氣不足。當時的天下大勢,的確需要曹操來作一個果決地亮像,倘若果真如此,後來的歷史必然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曹操卻沒有這一點真勇敢,他是牢牢立足於舊基礎上的花朵,徒有燦爛之色,根子卻是腐朽的。所以,曹操的鞭撻宇內只不過是清掃歷史殿堂的必然行為,他本人充其量不過是個盡責的“傭人”,一個新舊中接力長跑時期轉換過程持第二棒的中間接手而已。這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一,關東義士首起兵。屯田數載就黎明,官渡一站挫傲軍。豪氣萬古觀滄海,漫漫長路短歌行。千古霸業傳百世,唯有英雄堪比君。”曹公啊曹公,你走了,你在人們心中確實一個紛爭,你留給世人的有事一個接一個的迷。可悲啊!可嘆啊!
回覆列表
“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這句話出自三國時期著名的一代梟雄,曹操。
事實的確如此。
《三國志》對他的評價,是魏蜀吳三國君主之中最高者,
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三國志·武帝紀》
孫權:“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魏書》
裴松之:“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於操為甚。”《詩品》
唐太宗:“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元稹:“曹瞞篡亂從此始。”
劉知幾:“罪百田常,禍於王莽。”《董逃行》
魯迅:“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