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慶逢358
-
2 # 真我--風采
書法以二王為正統,誰都繞不過,個人感覺米芾書法在境界上要超越二王,初學行書當以二王 趙孟頫入手,慢慢向米芾發展
-
3 # 狂喜淡墨a
米芾書法淺識
古人對米芾書評價雲:“妙於翰墨,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米自謂其書為刷書,自言運筆迅勁,……研筆如鐵,而秀媚之氣,奕奕行間,風華類得大令(獻之)之神。從個性上屬同,王獻之性高邁不羈,風流冠時,米芾倜儻不羈,世稱米顛,
米芾初期臨唐代諸家,後專學魏晉,始得隨心於手,幾經心追手摹,相傳所臨幾乎以假亂真,同時因性格曠放,得獻之蕭放筆意,常臨獻之書,為他以後的面面出鋒打下了基礎,這其間是謂集字。
米芾之書路是先學唐之法度,中間玩味魏晉,後創自己的四面出之刷體。米芾體,屬於大性情,具有迷戀,玩石玩字畫,玩山水,玩琴棋,無所不玩極致,養性情,有放狂之氣,有四面出鋒,淋漓痛快,不具備酣暢醉顛狀態,怎能縱橫馳毫,得心應手。學米芾須先養大性情。
米芾之筆意,有穩健晉風,須法嚴,極力從法,認為失法為野。故不要輕易刷意情,研磨透晉韻致,所具備的行書之規,寓性情翰墨中。然後入米顛之帖。狀態有顛,筆墨有氣,米芾橫豎點撇捺,無不刷之,但一字筆劃不可盡刷,有穩健之筆佔十有七,刷筆佔十有三,其字有穩健之美又有刷之野宕。
每字每筆,令晉致充健美,鋒刷具意氣。一如溫文爾雅君子醉狂一拳擊。顯狂放不失俊美倜儻。
刷字,即筆鋒起筆有頓,隨之出勁力,筆毫以中鋒豎筆刷下,有側筆左右而刷,達四面出鋒之筆意。有度而行刷鋒。不可筆筆附近都有刷意。米芾有行、草間雜,實為書之氣勢,氣韻,勢來自米芾的刷體,韻來自繼承的晉格。又韻,又勢,致可見於書外了。
此上,屬自己書寫時之體悟。先養性宕,後備晉格,再追摹米格。
-
4 # 寬寬字畫
很喜歡米芾書法。淺談一點對米芾及其書法的認識和了解:
1.米芾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米芾代表作有《蜀素帖》、《天馬賦》、《方圓庵記》、《苕溪詩帖》、《虹縣詩》等。
2.米芾是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集書、畫、鑑賞、收藏一體。其書畫自成一家。米芾個性怪異,舉止癲狂,曾遇石稱兄,人稱“米癲”。
3.米芾擅長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尤以行書最擅長。他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4.米芾的行書成就最高,影響深遠。米芾行書講意趣、重個性。米芾雖然人稱“米癲”,但對書法很是認真。他對書法的結構、用筆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
5.米芾的行書氣勢飄逸超邁、沉著痛快。其書法常有側傾之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看起來跌宕跳躍,駿快飛揚。
米芾書法功力深厚,天真自然,不矯揉造作,比較喜歡。
-
5 # 滄浪之水58179182
臨習米書數年,深感米書之博大精深,實為書法史上第一流作品,米書名家張文平先生是我的領導,書法方面亦多教誨,書法之道,唯勤練多悟,方有進益!
-
6 # 真空妙有無量壽
米芾自謂,"臣書刷字″。後人評說,"八面出鋒″丶"風檣陣馬″。實是"顛″狂之性,形諸筆端。正如李白之詩丶道子之畫丶懷素之狂草,七分八分之天資,三分二分之後學也。
米芾又有"集古字"之語,實為早期學書階段之廣涉諸家法的築基也。如一生集古字,將何以堪?
深剖細研,冷靜思維,米字之成,可歸結論之:承傳有緒,遺世獨立。包蘊古今,顯露自己。
縱觀橫覽,成功者無不是"走正了路子,找準了法子,立定了身子,使出了性子,創出了牌子″。
書法至晉,定於一尊,右軍之位,無可更替。並非人力可強為之事。人能弘法,法不弘人。代有更替,法水長流。米芾不傳古法,無可成就自己。米書仍是右軍法,早雖先學唐人,實是由流溯源。不會"太極架",收放難自如。由"集古字"到"得古法″,才是真正的"上正道"。
米書可以說得右軍之法,合大令之性,最後才能得自己之體。
後世學書之人亦應記取教訓,"不得正法誤十年,最好莫參野狐禪"。
筆者亦喜米書,用過幾年功夫。尤喜《虹縣詩》丶《多景樓》丶《研山銘》丶《蜀素帖》。多有方家認為《多景樓》為後人偽書,餘不為真假辨,只學法養性而已。
-
7 # 上官1898
愚浸淫米元章書多年,走過不少彎路,其中受過一些不確理論影響,如米書尺牘不能刷之類,現終於在反覆實踐中走出迷津,米書《苕溪詩》《蜀素帖》等均系尺牘書作型別,均在刷書範圍之內(附習作)。
-
8 # 麓風軒
現代人學米芾,都喜歡說他的字“八面出鋒”,這固然是他的特色,但是我在多年學習米芾書法的過程中,更注重另一個特點,那就是——險峻!
1、“既知平正,但求險絕”,米芾的結字總是無意之中流出這一特點,我認為是跟他的個性相關的,出手總是“筆不驚人死不休”!我們在學米字的時候,把握這一特點,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舉例說明,《宋 · 米芾 · 蜀素帖》“附”字,字勢左傾右翹,三豎畫如三座險絕的山峰,各抱地勢,勾心鬥角,與下圖《宋 · 蘇軾 · 新歲展慶帖》中“附”字相比,明顯具有險絕之勢。
3、再看《宋 · 米芾 · 蜀素帖》中“理”字,這個字彷彿兩塊巨石,頭部想靠,下部各自立足形成支撐點,讓人看了有搖搖欲墜之感。
比較觀察:《唐 · 歐陽詢 · 千宇文》中的“理”字確是平正之法,毫無動態之美。
4、再看《宋 · 米芾 · 苕溪詩帖》中的“戴”字,這個字左下角一短撇,成為整個字的支撐,看上去彷彿一個笨重的胖漢在單足舞蹈,真擔心地上一滑就會重重摔下來!
與《宋 · 蔡襄 · 自書詩》中的“戴”字相比,後者雖然四平八穩,卻沒有險絕之趣,有失於平淡。
-
9 # 老路書法
米芾的書法可以學,但是不要一味的沉迷下去。
取法乎高,僅得其中。米芾的書法來自二王。如果你的一生只在米芾一個人身上下功夫,那麼你就會變得狹隘。
曹寶麟是當代學米書的集大成者。在我看來也就學到了四五分,只有其形無其神。請看上面的“翁”字和“浮”字,行筆和收筆力量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請看上面的“海”,“斜”筆畫撇橫,基本看不出有變化,這樣大師級的人物,如果讓我能看出毛病,那水平就可斟酌了。中鋒行筆的力度不夠,在對米芾的許多評論中,都說他用側鋒行筆寫字,側鋒行筆能寫得那樣鏗鏘有力,也真讓人服了。我等後生晚輩,還是學會用中鋒行筆為宜。
如果我們想學習米芾的書法,還是先從二王下手,學會中鋒行筆,先學會慢,在學快也不遲。
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意見。如果覺得不對,請勿掛懷。
-
10 # 心自閒10
“不知以何為祖”
米芾書法之筆法爽利多變,起始有端,於意想不到處出鋒,遂形成其險峻之勢。
東坡評其“風檣陣馬,沉著痛快”,芾自曰:“臣書刷字”。
-
11 # 江浩書畫工作室
我覺得這個大書法家作品很好,幾乎到達“顛狂″的地步,他的書法幾乎到達了非常好的地步,我個人認為米芾是一個大書法家1,把書法練到了爐火燉春的地步!
-
12 # 謹慎不糊塗
在中國書法歷史中,我認為蔡邕開藝術之先河,以質樸中方正妍美立書法之宗。張芝之書線條奔放變化多端,成書法布白變化之宗。在二位先人的基礎上,“二王”把書法帶入藝術之宗。
中國書法透過百年以上的傳承,可謂名家輩出風格各異。在“二王”以後我獨愛米南陽與趙松雪,米獲“二王”之神,趙得“二王”之形。米南陽為趙佶親點的書畫博士,可謂冠古今之大才。其書八面出鋒變化鬼異不同凡想,字內之功在形字外之功在才。學米字見功力者有,得其神者難見。
-
13 # 翰韻書堂
米芾書法確實好!剛勁瀟灑漂亮有力,真是刷字!說句大膽的話,米字行書當為天下第一,有超過二王的"意思。蜀素貼為天下第一美帖!有這個說法。歷史上,宋代行書也是達到了頂峰,當以米芾為代表。況米字出自二王,有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味道。個人拙見。
回覆列表
謝邀。從你發上來的圖片看,書畫水平委實不低,很進入或書或畫狀態,很見功力,這很可喜。至於四十歲後學習字畫晚否?金農、吳昌碩都應是超過四十歲後才學的畫,字到是在他娘娘胎的羊水湖中就學會划過來划過去的,屬孃胎裡早習善水的胎兒。書畫事,本就是最獨立最自由的藝術,我到是覺得,八十歲後來練習書畫半點也不晚,決定書畫藝術的優劣不是年齡,是人生的綜合修為。書畫除了造型能力外,更注重方方面面的修養,是一門綜合藝朮,勝出者必有多方收穫。黃賓虹八十歲後才開了筆性,才有那些須好看的書畫。米芾的書法,是後天修為加上先天靈性,他自稱其書為刷字,一個"刷"字,道出了其用筆之叛逆,是一類不遵古法起承收的運筆,此奈生平功力之發作。但!他再怎麼刷,也無法掙脫王右軍新草之法網,只能在王氏創立的制度下恣意一下,正因此,米芾的刷筆才得以被認可。能突破約定俗成的圈圈,是非常道。難哪。王右軍就能破常道,立制度,創新草。故,封之書聖。米芾在書法史上是個值得關注的人物,其用筆之法,後學者應各取所需。書畫事,是最孤獨的藝術,不必旁顧他人之說。姑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