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瑞克聊聊車
-
2 # 天和Auto
乘用車·中國產汽車品牌等級排名
汽車品牌等級一般用幾“線”來區分,結構類似於倒金字塔結構,按照品牌形象、品牌影響力、銷量保有量等引數綜合判斷,表現最好為一線穩定了中國產車的發展其他品牌順延,以這三點為衡量標準排名大致為。
一線品牌:長城、吉利、比亞迪,這三個品牌分別在SUV/皮卡、轎車、新能源汽車三個領域長期維持穩定為銷冠,銷量保有量反應的是量產車質量、質量的優劣決定了品牌形象,所以一線三強當之無愧。
二線品牌:上汽榮威MG、長安汽車、廣汽傳祺、江淮汽車,這幾個品牌的量產車特點是瑜不掩瑕,如榮威這類持續熱銷的品牌但問題不斷,長安汽車也經歷了機油門的暗黑期且為擺脫逆向設計,傳祺汽車有合資車的自持但技術並不領先所以未能持續熱銷;江淮汽車比較另類屬於技術流,量產的汽/柴油發動機表現比較突出,但在乘用車製造的品控方面確實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線品牌:除以上品牌全系在列,中國產汽車品牌有一百餘個但市場基本被這幾個品牌佔據了90%,剩下一百多個品牌在瓜分10%的份額。細化之後在三線也還能分出三六九等,不過這些品牌的結局基本相同,所以沒有必要再細分了。
不過近期已經看到問題或發展狀態較差的三線品牌應該有以下幾個:
力帆汽車華泰汽車川汽Mustang海馬汽車比速幻速昌河汽車哈飛汽車陸風汽車凱翼汽車觀致汽車這些品牌不論銷量保有量還是品牌知名度都可以說非常差,有些已經被收購或破產有些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在三線能持續發展的品牌比較看好東風、眾泰、中興和黃海,隨著熱銷車型的逐漸轉變新能源契合給了眾泰這個企業在二線新能源發力的機會,皮卡車一旦解禁或商轉乘老牌皮卡製造商也能二次煥發青春。
反而是那些垂直乘用車領域但毫無建樹的品牌會持續在三線墊底,最終要面對的只能是被收購或形成低端聯盟;中國產乘用汽車車企最終會剩下3~5家的可能性很大,這些小品牌部分會形成聯盟而大多會成為歷史。
-
3 # 頭條甩鍋
一張圖說明,某些人眼睛裡的一線企業在哪?哦,在最後面站著呢,連位置都沒有。
你們說一張圖說明得了什麼,調侃而已。
我說,調侃歸調侃,為什麼人家不把豐田也調侃了站在最後面呢?
所以說還是根據一些情況和因素來說的。很明顯做這圖的人是按企業的一些特點來排的,而非銷量。
那麼抄作業罰站就很好理解了。中國的山寨品質是無孔不入,各行各業都有,逆向開發屬於山寨的一種,是以一臺市面上在售的成熟的發動機為藍本,在此基礎上的再開發,說句不好聽的話也就是個偽山寨,比起山寨來說好那麼一丟丟,畢竟也是有“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的。
發動機逆向開發,這麼做的最大的好處是省去了發動機研發的時間,按現在的技術這個時間至少是十多年,按以前的科技至少是幾十年,這個就是典型的彎道超車了。
對於國內的企業來說這種能省去這大把的時間,肯定都這麼做,只有一家企業堅持自己正向研發發動機,那就是奇瑞,所以大家可以看看現在這些逆向開發的企業3.0時代直噴發動機在幾年前就製造出來投放市場了,早點的都快5,6年了,而奇瑞的3.0發動機的車型直到今年才正式上市,奇瑞落後其他企業這麼長時間知道是為什麼了吧?但是這種企業才是我們更應該看好的,只有擁有自己的技術才是生存的最有力的保障。
PS:奇瑞三代機2.0T和1.5T剛剛舉行了下線點火儀式,這種很正式的儀式只有在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和專利的情況下舉行才有意義,那些逆向開發的應該是沒臉皮舉行這種儀式,這是穿鞋的默默的打了沒穿鞋的一記耳光。讓你們這些沒穿鞋的天天嘲笑我PPT發動機,還敢笑嗎?
-
4 # 有車時光
由於自主品牌粉絲眾多,區分三線品牌尚且可以,細分到一線、二線就會比較棘手。加之自主品牌起步均較晚,如奇瑞、比亞迪、長城、吉利、長安等品牌,又都曾坐過自主品牌頭把交椅,有過一時的輝煌。隨便一個排行榜,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不過我想說的是,比起後臺看不到的研發實力,終端的銷售數量確實是一個車企整體競爭力的表現。比如奧迪、寶馬、賓士、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林肯等品牌,誰優誰劣呢?但為何BBA又被稱為國內一線豪華品牌呢?毫無疑問,還是誰賣的車多,誰才有話語權!
有了這個評判原則,自主品牌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就細分明顯了。我們將那些百萬級銷量或準百萬級銷量的品牌列為第一梯隊,將50萬級銷量列為第二梯隊,則有以下排名。
第一梯隊:吉利、長城、長安2015年,長安銷量937980輛、長城銷量662475輛、吉利銷量542715輛;
2016年,長安銷量1284545輛、長城銷量1074471輛、吉利銷量765851輛;
2017年,吉利銷量1247516輛、長安銷量1128000輛、長城銷量950315輛;
2018年,吉利銷量1500838輛、長城銷量915039輛、長安銷量861829輛;
長安、長城、吉利在近五年的銷售紀錄中均位於自主品牌的“前三甲”,從這組資料中可以看出,“自主三強”的銷量經常徘徊於“百萬級別”或者“準百萬級別”,其它的品牌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才是第一?
商場是殘酷的,沒有銷量就無法活下去,所以說,任你實力再高、能力再強,如果終端不能得以體現,那也是無能之輩。所以說,銷量才是硬道理!
第二梯隊:奇瑞、比亞迪2015年,奇瑞銷量458337輛、比亞迪銷量455376輛;
2016年,奇瑞銷量617749輛、比亞迪銷量496648輛;
2017年,奇瑞銷量496129輛、比亞迪銷量404788輛;
2018年,奇瑞銷量516346輛、比亞迪銷量500028輛;
奇瑞、比亞迪在國內市場曾有過一時的輝煌,但還到不了那種被“盲目崇拜”的地步。近五年旗下銷量均在50萬級左右徘徊,所以列為第二梯隊並不為過。
不過長安、長城、吉利、奇瑞、比亞迪長期霸國內自主品牌銷量“前五”榜單,也有人將這五個品牌列為自主一線品牌。
第三梯隊:江淮、傳祺、上汽、北汽、一汽、東南這些品牌銷量不是很穩定,以江淮來說,在2015~2017年的強盛期,其銷量直追奇瑞、比亞迪,但到了後來,每年也就20萬的銷量,還不如強盛期的一款江淮瑞風S3的銷量多。
不過,在這裡說一下,如果玩高階品牌或者豪車的話,紅旗可是處於自主一線豪華品牌哦。
第四梯隊:力帆、華泰、Mustang、海馬、幻速、陸風、凱翼、眾泰這些車品牌、知名度還是有的,唯一不足的就是汽車設計上“抄襲”現象比較嚴重,比如力帆的經典前臉(LIFAN)“借鑑”長安CS75的(CHANGAN),陸風LAND WIND和路虎的LAND ROVER很像,眾泰更是毫無節制,把大眾、保時捷等通通“抄哭”。
還有一些品牌,比如力帆、海馬、幻速、觀致、凱翼、華泰等,都已經到了“倒閉”的邊緣,這也是這一波汽車行業“洗牌”將會被淘汰的品牌。
-
5 # 鴻漸談車
我覺得這個排名還真得好好來分一分。畢竟這幾年中國產品牌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們對於中國產汽車的發展有目共睹。好些個自主品牌進步非常大,他們推出的車型,也完全脫離了曾經我們印象中那種山寨廉價的印象。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否認,中國產品牌裡面仍然有一些處於比較落後的位置,車企自身並沒有多大的發展。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關於眾多的中國產品牌,如果真的要區分出一二三線的話,這些不同的品牌究竟要擺在哪個位置上?
一線:長城、吉利、比亞迪、長安、長城專注於SUV的研發,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一款H6車型暢銷數年經久不衰,現在已經開始走出國門,在海外建立整車基地和銷售渠道。吉利近幾年推出的車型大多是爆款,尤其是大幅收購海外汽車品牌,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技術實力,更在2018年獲得中國產品牌總銷量冠軍。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成績獨樹一幟,中國產品牌中無一敵手,推出的新能源車型也廣受好評。長安就稍微會差一些,不過,長安也在加緊追趕先行者的腳步,車型整體實力也在不斷提高。
二線:奇瑞、東風、江淮、名爵、啟辰、傳祺、寶駿、榮威奇瑞按理說應該分屬一線品牌,不過,產品銷量拉了後腿,但技術實力並不比上述一線來得差,所以應該認為,奇瑞算上低於一線高於二線的品牌。東風、江淮、這兩個品牌可以認為是中規中矩,沒有太多存在感,但也不至於讓人認為太差。至於名爵,這兩年開始發力,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可以看做是比較有潛力的二線品牌。至於啟辰、傳祺、寶駿、榮威,都有合資廠商在背後撐腰,甚至包括有人認為五菱也應該在列,嚴格意義上不能看做自主品牌,因此,將這些品牌列入二線陣營。
三線:眾泰、海馬、力帆、東南、華泰、陸風、Mustang、等其他全部品牌三線品牌裡面,個人認為,眾泰和海馬是最有潛力向上走的。雖然眾泰有著名的皮尺部之稱,也確實山寨了很多知名車型,可我們不能否認,眾泰的造車實力,或許在研發上沒有多大優勢,但眾泰的綜合實力還是很強悍的。海馬,雖然產品車型與消費者的審美觀向來格格不入,不過堅持自主研發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相信慢慢的也能壯大起來。至於剩下的這些品牌,要麼是清一色的山寨產品,要麼是拿著好幾年前的產品在圈錢,要麼是已經快破產倒閉,我基本上看不到這些品牌繼續存在的意義。
這當中,我少說了紅旗,對於這個品牌,我不予置評。
在未來的中國汽車品牌發展過程中,關於這些二三線車企,等待它們的無非就是兩條路,一、無法維持被收購。二、逆市上升實現逆襲。不過第二條路基本上不太現實,沒錢沒人沒技術,怎麼逆襲?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收購後形成一種聯盟,共同抗衡來自一線的壓力,絕大多數品牌將會被資源整合,而自身消失在不可阻擋的歷史洪流中。
-
6 # 飆車小豬豬
這個標題一看感覺是來搞事情的,因為國內上億車主加上各種車黑、車吹還有層次不齊的車評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跟看法,不論怎麼排肯定會有人跳出來不服,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心中那桿秤才是最正確的,所以這個題目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只能說見仁見智
從個人角度來看,目前中國產品牌其實遠沒發展到可以分那麼多層次的程度,最多不過是分成一線品牌跟其他,如此而已
一線品牌奇瑞、長城、吉利、長安、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寶駿、榮威),這些自主品牌不論從本身底蘊、造車實力、產品影響力亦或市場銷量等方面來看都名列前茅,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品牌的支撐國內中國產品牌很可能會呈現雪崩式下滑
其他品牌剔除上面幾個品牌後,剩餘的中國產品牌包括新能源的蔚來、小鵬等個人認為都可以劃分為“其他”一類,不是說這些品牌不行,只能說要走的路還很長,儘管短期來看銷量還不錯,可基本上都是曇花一現,經不起時間的洗禮,對這些品牌旗下車型個人覺得偶爾嚐鮮還行,拿來當家庭唯一用車還是有些欠妥,用某車主的話來說就是“買了個爹回來,實在折騰不起了”
-
7 # m黑風俠
江淮可以進第一梯隊,除了銷量應該還有技術,綜合排名吧,說江淮乘用車不行的,蔚藍找他代工?大眾找他合作?不懂瞎噴,
-
8 # Sam111599453
保定山寨廠的歷史: 山寨了一個日本CRV的殼子,塞進一個極其辣雞的發動機,動力極其辣雞,油耗無比巨大,因為腦慘數量眾多,所以保定山寨廠,賣辣雞車,猛賺幾百億。這就是保定山寨廠的歷史! 總結: 保定山寨車的銷量,來自腦殘的數量。!!哈哈哈。 所有保定山寨車的共同特點: 動力辣雞油耗高,換擋頓挫剎車長,效能極差價格高,殼子好看大件爛
-
9 # 愛車的娜娜醬
現在的中國產一線汽車品牌,首推吉利,長安,長城。
二線品牌奇瑞,比亞迪,廣汽傳祺,上汽榮威名爵。
三線品牌東南,海馬,江淮,眾泰,東風汽車,一汽汽車,北京汽車等。
有人問,為什麼沒有寶駿五菱,不好意思,它們倆品牌雖然銷量很好,但是是合資的!不算嚴格意義上的中國產汽車品牌!
如果打算買一輛中國產車,強烈建議在七家一線自主品牌中選擇。除非你認為自己運氣好到爆棚,輕易不要碰三流自主品牌的產品,更不要把三流品牌的鍋甩到所有中國產汽車頭上!
個人拙見,未來中國的中國產汽車格局就是吉利、長城絕對統治,他們大概就像中國的通用和福特一樣。外加造車新勢力的存活者(他們正處於雨後春筍的階段)。
-
10 # 汽車情報站點
據說中國產汽車品牌一共有130多個品牌。
我覺得一二線應該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那些品牌,當然也可以按照銷量情況來區分。
首先一線:無外乎吉利、長安、長城
二線可能就是:五菱、上汽乘用車、奇瑞、比亞迪、廣汽傳祺、紅旗、小康
三線可能就是:東風柳州、江淮汽車、東風啟辰、北京汽車、一汽奔騰、東風風神之後的品牌了
不過也有部分車友認為五菱應該屬於一線、畢竟保值率有那麼高
我覺得如果你要買自主汽車的話,只要認準了比較靠前的幾個品牌,那麼都是比較不錯的,畢竟自主汽車今非昔比,不過如果是一些聽都沒有聽過的品牌,還是要留個神,小毛病可能會有點多。
-
11 # 老司機侃侃車兒
我們常常聽說豪華品牌有一線二線的區別,BBA就是一線豪華品牌,而凱迪拉克、沃爾沃、雷克薩斯都是二線豪華品牌,那麼中國產汽車品牌有沒有一線、二線、三線之分呢?
其實,汽車圈沒有對中國產汽車品牌有明確的劃分,但是我個人認為,自主汽車品牌可以根據銷量、市場影響力、產品質量、技術實力等因素,進行如下劃分。
一線品牌:吉利、長城、長安所謂的一線品牌,都是目前在國內銷量最高,市場影響力最強的三個汽車品牌,它們是2020年國內汽車銷量的前三名,吉利、長安和長城。它們分別在2020年取得了132萬輛、97萬輛和88萬輛的成績。很多人都對於這三個品牌有各種各樣的質疑,但是銷量就是硬道理,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沒有幾把刷子是不可能做到這樣的成績的。
這三個品牌中,吉利是借了沃爾沃的東風,本身技術實力稍弱一點,但是營銷能力、設計能力、質量穩定性都很強。
長城的技術實力被嚴重低估,長城汽車自主研發的3.0T發動機、9速雙離合變速箱、9AT變速箱,在自主品牌中都是絕無僅有的。長城汽車目前各大品牌多點開花,形勢大好。
長安汽車在發動機研發實力方面較強,和有些中國產品牌拿著合作研發的發動機掛羊頭賣狗肉不同,長安的發動機是的的確確自己研發的,同時長安汽車的設計能力、營銷能力和質量穩定性都是值得肯定的。
這三個品牌是目前自主品牌之中,當之無愧的一線品牌,如果將這三個品牌定義為一線品牌,其他品牌距離這三個品牌都還有一定的距離。
二線品牌:奇瑞、比亞迪、傳祺、寶駿、五菱、榮威、名爵、紅旗二線品牌,相對於一線品牌,是各個方面都差了一點,無論是銷量、市場影響力、質量表現等方面,其中有幾個品牌比較有爭議。
奇瑞汽車之所以把它放在了二線品牌,是因為2020年奇瑞僅僅賣出了63萬輛車,和一線品牌差距明顯,而且從技術實力上來說,奇瑞雖然和奧地利的AVL合作研發的發動機表現亮眼,但是在其他領域表現平平。而從營銷能力、設計能力、渠道建設等方面,更是距離一線品牌差距甚遠。
比亞迪2020年賣出了42萬輛,如果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應該是當之無愧的一線品牌,但是一方面,市場對於新能源車型的接受度還不高,比亞迪2020年累計賣出了不到19萬輛新能源汽車,而在燃油車領域,比亞迪和其他一線品牌差距明顯。
五菱汽車雖然83萬輛的銷量非常接近一線品牌,但是走的是價效比路線,缺乏中高階車型。
紅旗作為以上品牌之中唯一一個高階品牌,但是紅旗的銷量表現一般,去年一共賣出了19萬輛,從市場影響力、質量穩定性等方面來說,紅旗今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三線品牌:北汽、東風、大通、奔騰、小康、啟辰、江淮三線品牌,要麼是曾經紅極一時如今已經日薄西山的品牌,比如說江淮、北汽、東風,要麼是一直都銷量慘淡,從未躋身一二線品牌。
其中有很多品牌,可謂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比如說一汽奔騰、北汽、東風,這三家都是國企,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最早獲得造車牌照的,但是躺在合資的溫柔鄉里,不思進取,取得這樣的市場表現,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對於三線豪華品牌的產品,我們建議是不要購買,除非你是特別喜歡某款車型。
四線品牌:Mustang、華晨、東南、海馬對於四線品牌,我建議是碰都不要碰,因為說不定哪天,這些品牌就會消失,就像當初的眾泰一樣。其中華晨汽車已經破產重組,Mustang汽車被老年代步車品牌雷丁汽車收購。東南汽車和海馬汽車的日子如今都不太好過。買這幾個品牌的車型,我只能說是真愛粉了。
以上就是自主汽車品牌大致的劃分,雖然很多人會為有些品牌抱不平,但是要知道,有些品牌之所以成為二線、三線甚至四線,一定是有原因的,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國產汽車本身就沒有合資品牌的先入為主和品牌光環,都是憑藉著硬實力一拳一拳打出來的銷量,未來五年,自主汽車品牌可能會面臨一次大洗牌,到時候很多中國產車企可能都會消失。
-
12 # 將軍142297411
說起國內的一線汽車自主品牌,認為不外乎就是三家,首先是吉利汽車,其次是長城汽車,再者是長安汽車,這三家車企在國內可以說是擁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了,並且公司的市值、資金實力、技術優勢等方面都是比較強大的,說句笑話,正是因為它們是如此之強大,所以在10年內破產的機率相對會很少,當然也不排除任何可能的發生。要知道,這三大品牌的車型在市場上的銷量都是比較好的,並且在海外市場也是深受好評的,不過至於你最終選擇吉利車型,還是長城車型,抑或長安車型,這主要看你自己個人的喜好吧。二線汽車自主品牌則有六個,第一個是比亞迪,第二個是奇瑞汽車,第三個是五菱寶駿,第四個是廣汽傳祺,第五個是上汽榮威,第六個是名爵。朋友可能很好奇,為什麼會將它們劃入為二線品牌陣營中,而不是一線陣營內呢?其實很簡單,是因為這六家車企的銷量、技術、外觀風格、內飾設計等方面都有著別具一致的特點與優勢,但是相對於前面三家一線自主品牌的車企來說,有些略輸一籌,因此將其納入到二線品牌陣營中,因為至少在銷量上這六家品牌的銷量就不如前面的三家品牌。比如說比亞迪這個品牌,在去年產品全陣營的總銷量為42萬輛,儘管它的銷量上和五菱、奇瑞的銷量存在較大的差距,但由於最近幾年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的優勢愈發明顯,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有建樹,給外界一種後來居上的勢頭,倘若比亞迪在後續的日子中繼續保持優勢、百尺竿頭,相信很快就能躍進一線自主陣營中。比如DM-I這款車型在市場上的熱度就是比較大的,甚至被外界看來這是一款能夠顛覆現時燃油車市場的車型。奇瑞在國內的研發能力是很強的,不過遺憾的是,奇瑞的銷量在國內市場中的表現可以說是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上,因此它的營銷策略以及產品的設計方面的提升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奇瑞車型普遍的經濟燃油性以及動力是表現不錯的,只是在產品定位以及營銷方面還需要再加把勁。五菱寶駿也是二線陣營的佼佼者,在國內可以說是“神車”一般的存在的,但為什麼不將它劃入到一線品牌陣營中呢?是因為五菱寶駿雖然銷量都比較好,但單車利潤以及售價都處於市場幾乎最低的水平上,給外界一種“以價換量”的態勢,要知道以價換量這一招行得通的時候,的確能夠為車企帶來短暫的利潤,但誰也不知道,會在哪個時候就不那麼受市場的待見了,因此研發價效比更高的車型應當成為五菱寶駿下一階段的重點。傳祺汽車最近兩年的銷量開始走下坡路,此前先後打造出兩款熱門的暢銷車型,分別是傳祺GS4以及傳祺GS8,但外界看來,傳祺車型的技術造詣並不很深,尤其是傳祺車型所採取的的雙離合變速箱已經成為了許多主流車型所摒棄的裝置之一,目前市場上主要以CVT為主流,因此綜合看來,奇瑞品牌的熱門車型只有區區的幾款,並不是太出彩。至於榮威和名爵都是屬於上汽家族的猛將,尤其是是近幾年接連成功收購了海外的品牌,並使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有所增強。外界看來,名爵和榮威的發展勢頭也是比較強勁的,近年來的新車型也十分貼合年輕群體的需要,同時車輛的駕駛穩定性、內部舒適度以及科技元素等方面都是亮點多多的。
-
13 # 覺主老刀
上乾貨了!本文會比較長,希望看完之後可以讓你對中國產汽車品牌的格局有一個大致認識。
區分一二三線,必須要有一個標準,之前我對中國產品牌做出過這樣的分類點評,大致標準如下:
三線品牌:“攢車車企”,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最主要是沒有自己的發動機和造車平臺。三線車企哪怕現在還能夠苟延殘喘,但是由於缺乏底蘊,即便曾經有一些熱賣車型,賺到了一些錢也不潛下心搞研發。這樣的企業是沒有生命力的。未來大機率會被市場淘汰。代表車企為獵豹、眾泰,主要標誌就是還在使用三菱發動機。
二線品牌:有自己的發動機和造車平臺,但是對比一線品牌,品牌影響力、銷量和底蘊有著明顯差距。比如說江淮、海馬。這些車企有著自己的追求和堅持,也對中國產汽車工業有過切實的貢獻,它們至少是值得尊敬的。但是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這類車企已經很難再現輝煌了,比如說江淮和海馬都走上了代工之路。
一線品牌:有技術底蘊,有品牌影響力,有拳頭產品。我之前曾經把長安、傳祺、榮威都歸為了二線,把奇瑞歸為一線也惹來不少爭議。品牌和車企是兩個概念,就比如榮威,作為汽車品牌我覺得把它歸為二線是沒問題的,可是背後的上汽,你要說它是二線,顯然就不合適了。再有就是紅旗,這個品牌無論如何我都不會給它歸為二線的,這就是一線品牌,就是高大上,不接受反駁。可是背後的一汽,除了紅旗這個寄託了華人信仰的品牌之外,奔騰、森雅(算合資)還真上不得檯面,那麼只能這樣,紅旗是一線,奔騰是二線。
二線、三線品牌,多說無益,本文將對一線品牌,從市場表現、技術底蘊、品牌認可度、發展潛力、產品力這五個層面做出點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需要說明的是,這種點評只能侷限於我的個人認知,因為沒有人會對所有中國產汽車品牌都有深刻的瞭解——很多事情是涉及商業機密的,咱也不可能知道。我只能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
一、奇瑞(包括星途、捷途等子品牌)奇瑞的車賣得還算不錯,入門級轎車艾瑞澤5曾經是中國產轎車的銷售主力,可以和EMGRAND EC7分庭抗禮,直到逸動出來才開始下滑。瑞虎系列的SUV也有不錯的市場認知度,無奈緊湊級SUV市場競爭太過激烈了,像是瑞虎8、瑞虎7,都只能遊走於銷量排行榜的邊緣。而奇瑞也是狠起來連自己都大,作為高階品牌的星途,銷量一般,但是作為低端品牌的捷途卻是不錯,打出了質保10年20萬公里的牌,現在甚至是終身質保,搶了自家瑞虎系列的飯碗。就連口號都誅心——懂奇瑞的,最終都選擇了捷途,還真是內鬥第一名。由於銷量不穩定,而且缺少真正走量的產品,所以給出三星半的評價。
技術奇瑞,並非浪得虛名,作為國內第一家正向研發的車企,奇瑞的研發能力和研發水平都值得肯定。搭載範圍最廣的1.6T放在今天,表現仍舊不弱,之前甚至用它支撐著不少旗艦級車型。(也因為1.6T有點支撐不住,所以奇瑞銷量一直沒起來。)而搭載在星途攬月的2.0T發動機,說是地表最強2.0T有點捧了,不過實際水平的確很高,達到了世界級的頂級水平!
不過變速箱一直是奇瑞的短板,一直採購格特拉格的溼式雙離合,後期和長安青山也有合作。自己家的萬里揚CVT雖說也還可以,不過CVT無法承受大扭矩,也只能在低端車型上用一用。
目前,奇瑞的鯤鵬動力DHT混動即將上市了,具體表現還不得而知,但是值得期待。至少在汽車行業的大轉型中,奇瑞沒有被落下。
奇瑞這個品牌,喜歡的是奉為神明,不喜歡的是不屑一顧。這個分有點不好給。
這個品牌本身是很難向上了——一提奇瑞就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是好事也是壞事。你知道,奇瑞造車是靠譜的,但是你又會認為,奇瑞就應該便宜。也正是因為如此,奇瑞分出了捷途和星途兩個子品牌,希望捷途接地氣,走銷量,而星途可以改變消費者對奇瑞汽車廉價的印象。
個人覺得,星途的車還是不錯的,但是品牌向上的努力,應該是失敗了。
為什麼只給兩星半,是因為我真的不太看好奇瑞的發展。去年釋出的年報,奇瑞平均單車利潤只有16元!甚至都比不上賣玩具車!有很多奇瑞粉絲還說什麼奇瑞多良心——其實這正是奇瑞的隱憂,內部問題處理不好,成本控制不下來,賣的車不少,可是不賺錢,這樣的企業怎麼發展?
說奇瑞賺錢拿來研發了,其實並非如此。奇瑞的車首先賣得不便宜,不能說貴,但是艾瑞澤5和逸動、EMGRAND EC7、秦相比,沒有什麼價格優勢。瑞虎8也不比宋Pro、歐尚X5、博越、GS4等車便宜。說研發的話,奇瑞研發投入是不少,可仍舊比不了比亞迪和上汽,為什麼比亞迪可以把單車利潤做到好幾千元,而奇瑞只有16元?歸根結底還是管理問題,還是成本控制問題。這是我不看好奇瑞發展的原因。
但是奇瑞會倒嗎?肯定不會,因為有粉絲會掏錢支援的,而且這樣的車企是值得尊重的,消費者就不會讓他倒!
另外,奇瑞的鯤鵬DHT混動是很值得期待的,如果能把成本控制到比亞迪DM-i的水平,那麼奇瑞翻身仗必然會到來。
奇瑞的車還是不錯的,真能買。轎車的艾瑞澤5價效比差一點,其實也不是它差,主要是EMGRAND EC7、逸動等競爭對手太強,而華人仍舊熱衷於合資品牌,艾瑞澤5銷量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瑞虎系列被捷途給頂了,反證捷途系列的產品力是真挺強的。12萬左右的1.6T+溼式雙離合的動力總成都值得買,而且整車終身質保也可以側面體現產品品質。
高階品牌中,像是星途攬月,TXL等車型也都是力壓同價位合資品牌的存在。只是在15萬以上價位,未來一定是插混的天下,用星途和比亞迪的DM-i比較,底層技術邏輯就吃虧呢。高階向上日後還要看鯤鵬的插電式混動。
二、紅旗紅旗走的是高階,幾乎就沒有低價車,所以銷量肯定不如走量的品牌。不過在20萬以上級別,紅旗的銷量並不算差,在中國產範圍內甚至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像是紅旗H5,上半年賣了四萬多輛,甚至還超過了Passat、亞洲龍。HS5賣了快7萬輛了,比瑞虎8還多。不過紅旗的銷量是近一兩年才起來的,所以評價只能給三星。
紅旗有沒有自己的技術?有!自己的發動機,自己的變速箱全都有,你甭管是請哪的團隊研發的,但是有自主的產權。不過有的技術它不用,比如說變速箱,自己有,但是還買愛信的,就是玩。
還有發動機,18年就研發出3.0TV6的發動機了,機械增壓、200Bar缸內直噴加上可變滾流技術,你也不能說它不夠先進。雖然引數一般,但是可靠性還是不錯的。還有搭載在L5上的V12發動機,十年前就有了,你別拿現在市面上頂級的V12、W12和它比引數,根本就不是一個用途的。總之你不能說紅旗沒有技術底蘊。
但是呢,這個品牌為啥買別人的呢?這就一言難盡了,所以我給它三星。紅旗這個品牌,缺啥都會有的。
我買紅旗,買的是它發動機嗎?買的是它變速箱嗎?買的是它底盤嗎?還是它採購自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都不是,我買它,就是因為它叫紅旗,車中心那一抹紅,夠了!
其實現在汽車工業發展到今天,品質的差距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大。獵豹CS10,這車我肯定不推薦買,可是我表哥開了三年多,除了油耗高,起步肉也沒別的毛病。像是用三菱發動機的東南,歸類只能歸為三線品牌,可是車也沒說就開不住。
你打算花40多個W買A6L,是奔著買車去的嗎?這麼說吧,拿A6L和漢DM比,A6L除了車身大一點以外,全面被漢DM碾壓。那你為啥不買漢呢?你奔著品牌去的,你對車輛效能沒有太多要求,也不太在乎油耗。那你花同樣的錢買個H9有毛病嗎?H9停在A6L旁邊一點都不栽面,我就是支援中國產,有毛病嗎?
紅旗就是天然的高階品牌,這個沒什麼爭議,它也是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產豪華品牌的,並且現在也正在朝著那個方向在走。
從近兩年紅旗銷量增幅也能看得出來,紅旗在一天天向上,發展越來越好。隨著廣大消費者對中國產車的認知水平提升,紅旗會是第一個受益者。
未來,只要不發生大規模質量問題導致口碑崩塌,紅旗的未來是不用擔心的。
價格是產品力的一部分,所以高階品牌,豪華品牌的產品力肯定不會太高。因為有更多的價值在品牌附加值上。
之前說過,2.0T的H9,要30萬出頭,你說車輛本身價效比肯定不高,可是放在豪華品牌裡比較,A6L最低配優惠完也36.5萬,你這個價位買車,買的是人設,買的是氣質,紅旗都能給你!就是穩重端莊大氣,別的都是次要的。
而3.0T的H9,真就沒啥可買的點了,40多萬的售價,對比2.0T,十多萬就是對紅旗的愛。
買紅旗,都是中大型起步,你要知道,你買的是品牌。像是H5、E-HS3這類就算了吧。
三、傳祺(包括廣汽埃安)傳祺算是嚴重被低估的中國產品牌,銷量也曾輝煌過。在四五年前,傳祺GS4一度挑戰過哈弗H6的市場地位,連續盤踞銷量榜前五。可是GS4這款車被菲亞特的乾式雙離合毀了,大規模爆出問題之後,口碑直線下降,以至於傳祺這個品牌也隨之跌落塵埃。
現在GS4依舊是最走量的,上半年買了5萬多臺,月銷8千的樣子。GS3也有2.5萬的銷量。像是GS8,其實產品力是很不錯的,不過半年都沒破萬。倒是M8、M6市場定位抓得很準,基本上月月是MPV領域的前三,不過銷量受限於市場對MPV車型的認知度問題,加起來也半年買了5萬臺。轎車就乏善可陳了,GA8和GS8一樣,市場表現很差,GA6半年才2744臺。倒是傳祺影豹,各方面都值得期待,預計會有機會成為傳祺轎車的銷量擔當。
倒是新能源品牌埃安表現還算不錯,AION Y、AION S在新能源領域的銷量都不錯,先一步建立了市場地位,未來可期。
說傳祺被嚴重低估,主要是在技術層面上。廣汽矩浪動力的發動機其實是世界級的。就比如說新上市的傳祺影豹,搭載的1.5T,有177Ps馬力,最大扭矩270Nm,並且在1500轉就能爆發出來,堪比1.6、甚至1.8T,低功率的2.0T無非也就是300Nm左右的最大扭矩。影豹能達到零百加速6.95S,可見其實力。
像是M8、GS8上搭載的2.0T,有252Ps馬力,最大扭矩390Nm,和奇瑞“最強2.0T”不相上下。
傳祺的弱項也是變速箱,此前GS4就是被菲亞特的雙離合毀了,後來大部分產品都使用愛信的6AT、8AT,不過自主研發的7速溼式雙離合也開始搭載在M6、影豹等車型上了,實際表現還是不錯的,不過耐用性仍舊沒得到市場的檢驗。
而在新能源領域,埃安的動作不斷,包括彈匣電池、快充技術,不停地刷存在感。雖然此前吹牛被院士打臉了,不過人家至少有吹牛的資本,研發切實在做,並且也有成果了。
你即便買了傳祺M8、傳祺影豹,或者GS4,我想你也不是奔著品牌去的吧?
此前GS4本來已經打開了銷路,可是乾式雙離合導致口碑崩塌,以至於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認知毀於一旦。現在GS4還高居中國產投訴榜榜首。有人問我GS4能買嗎?其實能買,因為大部分投訴都是好幾年前的,車型早就改款了,問題也解決了。可是口碑崩了,後果只能承受。
評分一星半,一顆星是給廣汽的,畢竟背靠大廠讓人心裡踏實,半顆星給M8。希望傳祺可以一點點把丟失的口碑挽回來。
背靠國企,有技術積累,打造新能源品牌也算成功,傳祺沒道理會沒落,只會越來越好。
之所以只給了三星半,是基於我個人的判斷。未來十年,一定是插電式混動的天下,而廣汽傳祺有不錯的發動機技術,不錯的純電產品,就是在混動領域還缺少建樹。
或許並不是沒有,只是沒對外發布,我不知道罷了。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侷限性,我只能根據現有資料做出分析。此前廣汽對外發布的矩浪混動看介紹極有可能是使用豐田的THS,畢竟廣汽和豐田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而豐田的THS混動目前也已經不算先進了,拿給廣汽使用也在情理之中。
在燃油車領域,傳祺的實力是頂級的。代表車型M8、GS8、影豹。GS4雖然經歷過低估,但是光論產品來說,仍舊有和H6一戰之力。
只是GS8面對的競爭對手太強了,這一區間有比亞迪的插混,有摩卡、星瑞L、星途攬月,而且傳祺的外觀設計有點過於保守,並不討喜。但總體來說,廣汽傳祺的產品力是被低估的,市場表現不至於如此。
四、長安市場表現完美,長安逸動系列,常年在轎車銷量榜前十,在合資車霸佔的榜單中能有一席之地著實不易。SUV領域的CS75Plus,甚至一度把H6拉下馬,雖然有點討巧的嫌疑吧,但是銷量哪怕是第二也足以自豪了。像是UNIK、歐尚X5、CS55Plus、CS35……長安可以說是全面開花,僅次於吉利,上半年銷量位列中國產品牌第二,所有品牌第三,甚至超過了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和東風日產。
長安藍鯨動力,打造了中國產發動機的“品牌”,雖然引數虛標被批評,但是技術水平是不容置疑的。1.4、1.5T的發動機基本上就是同排量的標杆。變速箱的研發也非常均衡,長安青山的溼式雙離合不僅自用,還外供給奇瑞、江淮、上汽、廣汽、北汽等車企。只是在低端CVT車型上,採購加特可的CVT和Sylphy同款,耐用性比較差。
而在新能源領域,長安的建樹不多。雖然釋出了基於藍鯨平臺的IDD混動,不過從紙面上看,技術水平並不算先進。而純電領域一樣是長安的短板,目前純電車型屈指可數,而且以入門級代步車為主。
長安並沒有什麼品牌附加值,不過品牌信任度還是不錯的。一輛奇瑞,一輛長安,一輛吉利,你應該不會因為品牌去選擇長安,更多還是考慮的產品本身。這也是中國產品牌的尷尬——消費者會認為大眾“高階”,卻總覺得中國產低端。
長安的現狀不錯,不過未來是否還能持續地走上坡路,我目前持悲觀態度。
和廣汽一樣,目前長安存在兩個問題,第一是在混動技術上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因為它的燃油車賣得太好了,船大難掉頭,很難迅速轉型。比亞迪談DM-i對傳統燃油車的顛覆,而長安在燃油車領域一樣是被顛覆的物件。第二是國企的體制束縛,雖然國企有國企的優勢,但在決策效率上是肯定不如私企的。未來傳統汽車行業都要面對新勢力、新資本入場的挑戰,屆時市場瞬息萬變,對長安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長安的產品都賣得不錯,不過產品力,我只能給到略高於同級別合資車的評價,總體來說並不算突出。像是低價位的逸動Plus,CVT版搭載的是Sylphy同款的CVT,故障率很高,並不值得推薦。溼式雙離合版本要穩定得多,不過落地已經接近十萬了,完全沒辦法和秦Plus DM-i相比。
CS55plus價格還算厚道,可是CS75Plus利潤率就顯得很高了。引數虛標的問題放在一邊,1.5T版本比H6差不多貴了一萬,如果不是華人迷信6AT的話,恐怕75P的銷量不會這麼好。2.0T的落地價格更是逼近了宋Plus DM-i的價位區間。
而UNIK,麋鹿測試的表現就不說了,過交叉軸的時候後備箱自動開啟且無法關閉,明顯是整車抗扭剛性不足。對比同級別的星瑞L、摩卡、星途攬月和唐DM-i,真的沒什麼優勢。
倒是歐尚X5、X7的價效比不錯。值得考慮。
五、吉利(包括領克)吉利的銷量不用說,目前中國產車第一名。產品線全面開花,轎車EMGRAND EC7、星瑞上半年加起來十五萬輛。繽瑞也買了三萬多輛。SUV更是堅挺,博越月銷常年上榜,半年買了12萬輛,繽越也有6萬6的銷量。包括遠景X3、X6,豪越,雖然看著不起眼,上半年平均也都有兩萬多的銷量。下半年星越L上市,表現也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領克06半年賣了2.6萬,領克01買了2.3萬,05也有1.3萬。領克03買了3.4萬,哪款都不弱。要知道,領克是吉利的高階品牌,利潤率要高得多。
這是吉利的短板,也是隱憂。此前吉利的思路就是以收購為主,缺少自己的研發經驗。雖說收購來的技術也是技術,可沃爾沃的老本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目前在燃油車領域,憑藉沃爾沃的發動機,像是星瑞、星越L以及領克還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可是底蘊不足的短板已經開始突顯。
沃爾沃本身就不是以技術見長的車企,它大部分發動機技術還有著福特的影子。而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後,其實在技術上的收穫並不多。
吉利不算高階,但是現在已經漸漸突破低端的印象了。像是星瑞、星越L,被戲稱為小沃爾沃。包括旗下的領克,也是中國產自主高階品牌裡比較成功的一個。
吉利現在是全盛時期,未來是否能夠持續輝煌下去?還是一個未知數。吉利的優勢在於借沃爾沃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可是沃爾沃的營養已經被吸收的差不多了。一局牌,吉利的好牌打的差不多了,取得了領先,可是接下來還有什麼牌可打?我不知道,所以並不太看好。
看吉利在19年釋出的新能源技術路線佈局,沒有重點也沒有特色,預計未來吉利的轉型會遇到很大困難,很有可能用技術落後的增程式來填補自己插混佈局缺失的空白。
吉利的產品力還是可圈可點的,星越L、豪越、EMGRAND EC7,包括領克的全系非三缸,都非常值得考慮。只是現在新能源的崛起,無形中給燃油車畫了一條上線,以至於超過15萬,燃油車的競爭力明顯下降。吉利也是一樣,產品在插混的打壓下也會持續下降。比如說領克09的燃油版,如果沒有插混攪局的話,會非常值得期待,可是放在一群零百5秒左右,油耗不到6L的怪物裡,也就沒什麼優勢了。
六、長城(包括WEY)哈弗H6連年銷冠,已經成了街車,隨處可見,上半年一年就賣出小20萬輛。大狗、M6加起來也有十萬的銷量,初戀、F7、H9,加起來也有小十萬了。只是長城不出轎車,屬於一枝獨秀。
另外WEY的市場表現也算可以,坦克單列出來了,坦克300基本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坦克600、700、800也都露面了,很值得期待。這些高階車型未必走量,可是貢獻的銷售額,一臺頂低端車四五臺。
新能源領域,長城的尤拉品牌定位奇準,抓住了女性的心理,黑貓白貓好貓,市場表現都不錯,不過近期接連爆出電池安全問題,應該重視。
長城還是挺有料的,H6火爆之後,長城一直很重視研發。其1.5T、2.0T發動機,一直是標杆級別的。比如搭載2.0T4C20B發動機的F7X,零百加速能做到6.6S。發動機最大馬力224Ps,最大扭矩385Nm,堪稱強悍。第三代H6,雖然效能並沒有太出眾,不過很好地兼顧了燃油經濟性。
長城是最早實現模組化造車的車企之一,檸檬平臺、咖啡平臺和坦克平臺都各具特色。現在,3.0T的V6發動機也將面世,搭載在坦克600上,這款6Z30 3.0T發動機能夠提供260kW最大功率,1000rpm即可爆發出340N·m的扭矩,1500rpm時可以迸發出500N·m的最大扭矩並持續到4500rpm。完全不遜於世界級的主流水平。
而變速箱,長城的七速溼式雙離合的表現一直是頂尖的,換擋邏輯清晰,速度快,傳動效率高。就連雙離合不可避免的頓挫也控制得非常不錯。現在9DCT也量產裝車了,後面還有9AT。
混動方面,檸檬DHT即將搭載在咖啡平臺的車型上,紙面資料基本拉滿,就看造價和耐用性了。
長城、哈弗、尤拉、WEY、坦克,以及WEY平臺下的咖啡系列。長城旗下的品牌每一個都不弱,都極具特色,有很強的辨識度。H6不僅僅是銷量擔當,同時也是品質擔當,保有量那麼高,仍舊有不錯的口碑,側面反映了哈弗的品質。
而長城WEY系列作為高階品牌,表現卻不如領克。並不是WEY弱,而是下面的哈弗太強了,高階並沒有明顯優勢。不過最近摩卡、瑪奇朵等車型上市,讓我們看到了WEY這一品牌的生命力。
坦克系列從WEY中獨立出來,不過就憑一臺坦克300,就已經紅遍全網。作為硬派越野品牌,坦克未來可期。
尤拉針對女性使用者,痛點抓得非常準,在女性群體里拉足了好感。多品牌運營這一塊,長城是極其成功的,之所以給四星,是因為品牌的溢價水平還不算高。另外,長城系列使用者也沒表現出很高的品牌粘度。
長城是一家非常均衡,也非常全面的車企,我看不到其中有什麼短板。有技術儲備,有針對新能源的佈局,也已經做好了轉型的準備。新平臺層出不窮,燃油版塊很強,混動也不弱,純電也早早佈局,佔據了一席之地。此外,長城全球化佈局做得也比較早,俄羅斯圖拉工廠已經建成,並在厄瓜多、馬來西亞、突尼西亞和保加利亞等都建有KD工廠。
總結起來,長城,包括WEY、尤拉、坦克系列,值得買的產品非常多,不過超值的卻不多。H6、H9、摩卡、坦克、尤拉售價也都不低,它絕對對得起售價,可是並沒有給你佔了很大便宜的感覺。
七、比亞迪早期的比亞迪,憑藉F3火過一把,賺到了第一桶金,不過此後的銷量就一直是不溫不火。每一款車型都是上市熱賣幾個月,然後就後繼乏力。比如說此前驚豔車圈的第一代插電式混動唐、秦,到後來MPV車型宋MAX。直到漢上市,王朝系列才算改變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雖然銷量不算出眾,但是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的地位不可動搖,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的認知度提升,比亞迪的銷量一定不會是短板。
後來降維打擊的秦Plus DM-i,更是產量決定銷量。雖然比亞迪目前的銷量一般,但是近半年來增勢明顯,預計產能全面提升後,秦Plus DM-i一定能殺入緊湊級轎車的排行榜,奪冠霸榜可期。宋Plus DM-i的表現也值得期待。
比亞迪內部有個詞兒叫“技術魚池”,技術研發出來未必能馬上應用,沒關係,魚池裡蘊養著,慢慢最佳化,慢慢成長。時不時掏出一手來,那就是驚世駭俗。比如說之前的刀片電池,憑藉超高的安全性和接近三元鋰的體積能量密度,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拉了回來。DM4.0的DM-i掏出來,更是讓合資燃油車瑟瑟發抖。發動機曾經是弱項,可是驍雲1.5L自吸拿出來,熱效率43%,成為量產車之最。變速箱有自己的溼式雙離合,不管是平順度還是故障率,都控制得非常不錯了。ECVT更是把變速箱行業逼到了死角。
全世界唯一一家擁有三電核心技術,自己能產晶片,整車工藝,除了玻璃和輪胎全都能自己造,這樣的車企,給超五星不過分吧?
早在六年前,2015款唐就實現了3500W的外放電,開啟了“營地模式”,而今天,新上市的插混威蘭達,還在以1500W的外放電功能作為噱頭。遠端解鎖,遠端開空調,包括遙控駕駛,這也都是比亞迪玩剩下的黑科技。零百加速4.9S,百公里油耗3.8L,你不得不承認,比亞迪這些年來一直走在前面。
亮出來只是冰山一角,技術魚池裡還有什麼,又會給我們怎樣的驚喜?技術方面我給了比亞迪五星半,屬於超五星的存在,大家沒意見吧?
比亞迪的認可度是嚴重的兩極分化,喜歡的奉之為神,不喜歡的打死也不會考慮。不過話說回來,喜歡比亞迪的大多數都是車主,都開過,或者有過很深的瞭解。而不喜歡的,直接聽到名字BYD就勸退了。
雖說比亞迪這個名字不夠上口,不討喜,但是不能否認,王朝系列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你可以不買,可以不喜歡,但是不能瞧不起。因為同價位的車,說崩你就崩你,連尾燈都看不到,你憑啥瞧不起人家?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比亞迪不叫比亞迪,或許憑它的技術實力和產品,銷量早就爆了。就是盯著這個不討喜的名字,比亞迪依舊靠王朝系列實現了逆襲。秦Plus DM-i,說要顛覆燃油車,真的並非一句空話。漢、唐旗艦車型更是讓中國產車在合資車型面前揚眉吐氣。
可以看到,比亞迪的品牌認知度在不斷提升,而且這是比亞迪靠產品一點點扭轉的印象,分數我只給了兩星半,正好是五星的中間。主要是因為,目前為止,這個品牌並沒有給產品加成,相反,很多人表示,如果比亞迪改個名字的話,一定買。所以……你懂得。
又是一個超五星,因為比亞迪的上升勢頭太明顯了。從資本市場的信心就可以看出來。比亞迪的市值僅次於特斯拉、大眾和豐田,位列第四,在中國產車中位居第一。要知道,比亞迪是一家傳統車企,早早就被股神巴菲特看好,我說比亞迪未來前途無限,誰贊成?誰反對?
從技術的角度也看得出來,燃油車依然窮途末路,低效能高油耗,在插混面前,除了價格有優勢以外,簡直一無是處。而比亞迪甚至把插混價格打到了十萬級。這就如同給燃油車劃了一條生死線,過十萬元者死!現在秦Plus DMi產能不足,如果產能上來,現在的合資燃油車有一個算一個,必然退出十萬級市場。
這就是技術上的降維打擊。未來十年,在純電技術成熟之前,必然是插電式混動的天下。在8年前,插電式混動就只有比亞迪一家在搞,而現如今呢?正經造車的車企,誰家旗下沒有插混車型?哪怕是宣傳真混動不插電的豐田,也出了插混車型。別忘了,是誰憑藉一己之力達成今天的局面?插混又有誰搞得過比亞迪?
這就是我推崇比亞迪的理由。現如今插混是可以完全取代純燃油車的,而插混領域比亞迪有著多年的積累,早就豎起了專利牆。我們總說中國產超越合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那合資在插混領域超越比亞迪就是一夜之間嗎?
又是一個超五星。不服來辯。
秦Plus DM-i,10.58-14.58萬,零百加速7.3S,油耗3.8L,綠牌可以純電行駛,市區能充電,幾乎可以不燒油。同價位動力能進八秒的有幾個?CIVIC?名爵?影豹?星瑞?還是Golf?不用一個個比,再問一句,油耗4L以內的有幾個?COROLLA雙擎?LEVIN雙擎?Crider混動?兩者同時能達到的有誰?再問問誰能純電行駛?誰有綠牌?沒有!秦Plus DMi目前就是無敵的存在,以至於我們車評人都沒別的車可推了,我最多能想出一個傳祺影豹,運動風格適合年輕人,最起碼定位明確。
漢DM,漢EV是厲害,不過畢竟是純電車,長途出行還是有短板。插混才是王道!漢DM,22萬的售價,你看看奧迪A6L、BMW5 Series都行不行?零百加速4.7S的有幾個?同時油耗能做到6L以內的有幾個?純電後驅,混動四驅。50萬以內,真的沒有對手。
唐DM,可以說最適合自駕遊的車型。有動力,有四驅,有極強的脫困能力,有外放電功能,實現營地模式。後橋差速鎖,除了底盤離地間隙不夠高以外,越野能力不遜於大部分硬派越野。當床車你可以開一夜空調無需擔心油耗和一氧化碳中毒。當房車又有足夠強的牽引力,還能給房車提供電力……
給超五星有意見嗎?其他車型,你基本上都能找到同價位的替代品,而比亞迪的車,真的很難。
以前我也按照一二三線來劃分中國產品牌,不過感覺還是不夠準確,就一線品牌來說,目前的格局應該是一超多強。比亞迪從市值方面也看得出來,厚積薄發,現在正在噴發階段,在新能源領域的積累已經到了收穫的時候。而長城、長安、吉利,則屬於多強之中的第一梯隊,奇瑞、廣汽包括沒有點評的上汽、紅旗,則屬於第二梯隊。
不過這也都是暫時的,汽車領域,時刻有資本在進場,也隨時有車企被淘汰。不說瞬息萬變,至少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新能源領域,如果誰率先解決了電池問題,研究出充電5分鐘續航1000公里,而且還不起火不爆炸的新電池,那必然能給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
14 # 玩車情報局
中國產汽車一線,三線,三線品牌大盤點!奇瑞比亞迪屈居二線!
眾所周知,豪華品牌有一二線的劃分,BBA是一線豪華品牌,而雷克薩斯是二線,還有一些豪華品牌,比如說謳歌、英菲尼迪,只能算作三線豪華品牌。在國內市場銷量慘淡,那麼中國產汽車品牌,如何劃分一二三線呢?該按照什麼標準去劃分呢?
有的人按照銷量,有的人按照價格,有的人按照技術實力,但是我個人覺得,中國產品牌一二三線品牌,應該這麼劃分。
一線品牌:長城、吉利、長安、比亞迪一線中國產品牌,其實就四個,也是目前銷量最高的四個自主汽車品牌,這其中長城吉利一直是自主汽車品牌銷量的前三甲,銷量表現一直是比較穩定,長城的技術全面開花,多個子品牌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未來有可能成為銷量第一的自主汽車品牌。吉利穩紮穩打,一直在吸收沃爾沃的技術,但是在自主研發實力方面表現一般,可能會出現後繼乏力的情況
而長安最近有退居二線品牌的趨勢,一是發動機雖然多為自主研發,但是引數和實際表現並不能完全對應,二是在新能源領域表現平平,網紅車型較為激進的設計也容易讓人審美疲勞。
而比亞迪強勢崛起,憑藉著DM-i技術,7月份獲得了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第一的成績,而且受限於產能,大量的銷量沒有得到釋放。因此,比亞迪雖然2020年的銷量只有41.63萬輛,但是今年的銷量成績應該會有一個大幅提高,足以躋身一線品牌。
這四個品牌,就是我心目中的一線自主品牌,其他的品牌,無論是市場競爭力,還是銷量,都難以和這三個品牌相提並論。
二線品牌:奇瑞、寶駿、五菱、榮威、名爵、廣汽傳祺、紅旗、領克、魏派二線品牌都是有一定的技術實力和市場銷量,但是都無法和一線品牌相抗衡的汽車品牌,它們都算不上是一線品牌,沒有一個品牌,可以化進二線品牌之中。有人說,銷量代表不了一切,但是事實上,銷量能夠反映很多問題,比如說質量穩定性、市場口碑、技術實力等等,絕對不是一句營銷能力強就能概括的。
二線品牌第一個有爭議的品牌就是奇瑞,很多人認為奇瑞是自主品牌技術實力最強的,但是奇瑞的問題也很明顯,發動機技術是和奧地利的AVL合作研發的,設計水平太差,總設計師據說是南韓人,營銷能力太弱,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做的不好,因此,奇瑞2020年只取得了44.9萬輛的銷量,和一線品牌相距甚遠。
另外就是紅旗,有人說,紅旗的均價比其他品牌都高,很簡單的道理,雷克薩斯比奧迪均價高,是不是雷克薩斯就是一線品牌,奧迪就是二線品牌呢?紅旗的低端車型售價早已經跌破20萬,算不上豪華品牌,只能視作自主高階品牌。2020年紅旗汽車的銷量僅僅20萬,相比領克高不了多少,如果把領克排進一線品牌,我想很多人都會反對。
廣汽傳祺,曾經無限接近一線品牌,2017年,廣汽傳祺的年銷量突破50萬輛,一度超越奇瑞和比亞迪,但是因為拉胯的雙離合變速箱、車型換代慢、產品競爭力弱、質量穩定性一般,傳祺的銷量直線下滑,2020年總銷量為29萬輛,銷量近乎腰斬。
以上這幾個品牌,都屬於生存無憂,但是很難向上突破成為一線品牌的汽車品牌,目前看,它們都沒有衝擊一線品牌的希望。
三線品牌:東風、北汽、小康、奔騰、江淮、啟辰這些品牌雖然處境比寶沃、眾泰要好一點,但是很有可能,被市場淘汰。這其中,東風、北汽、奔騰都是屬於國企,都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汽車品牌,曾經是最早擁有乘用車製造資質的,也是最早和國外先進的造車技術接觸到,但是很遺憾,缺少自主創新的能力,其中北汽的情況要稍好一點,和麥格納和華為的合作,讓北汽本來稀爛的新能源汽車口碑,有可能扭轉。但是東風已經是苟延殘喘,2020年乘用車累計銷量僅僅70180輛,基本在靠合資車支撐。奔騰2020年8萬輛出頭的銷量,也是慘不忍睹。
至於四線品牌,就屬於淪為倒閉邊緣或者已經倒閉的品牌,比如說海馬、寶沃、眾泰、陸風等等。
以上就是自主汽車品牌的一二三線劃分,你同意這個劃分嗎?有沒有補充的呢?
-
15 # 帝三明
中中國產一線品牌:吉利、長城、比亞迪、奇瑞!
中中國產二線:紅旗、傳祺、某暗
中中國產三線:北汽,一眾新勢力!
我關注一線品牌,剩下的關注的少!
回覆列表
當前,個人意見,綜合評定來看,第一梯隊有 吉利、長城、長安、榮威、奇瑞、比亞迪、紅旗、五菱、寶駿;第二梯隊有中華、眾泰、奔騰、江淮、北汽、大通、中興、名爵、陸風、長豐、東南、海馬;第三梯隊有力帆、華泰、哈飛、福田、昌河、納智捷、啟辰、Mus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