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百知匯

    班級文化是指班級成員所共有的相對穩定的思想作風、情感態度、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的複合體。班級文化猶如一隻看不見的手,但時時處處都對其周圍的人產生著影響。浸潤於和諧的文化之中,如沐春風,如浴甘露受益無窮。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理,一種文化育一種人。馮恩洪說:“環境是一種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學生不隨地吐痰,這是一種教育,但我還應該創造一種環境和氣氛,使學生不好意思隨地吐痰。我可以叫學生勤奮學習,我還應創造一種氛圍,使學生置身其間,不學覺得愧對老師,愧對學業。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育。”這種教育就是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具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班主任應透過班級文化建設,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和諧、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以陶冶學生的心靈。那麼,如何營造和諧的班級文化呢?

    一、最佳化班級環境。

    班級環境是指班級師生共享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生活環境,包括主觀的班級環境和客觀的班級環境。客觀的班級環境是學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班級環境建設包括教室的各個角落、四面牆壁、前後黑板、櫥窗報欄、講臺、圖書角、花草動物等教室實物的擺設、佈置,它是班級文化的臉面。這些實物和佈置內容可以承載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對學生的期望和關愛,可以體現班級成員的價值取向、審美觀。班級教室的佈置、陳設等可以簡單地成為“文”,它們於人心靈的影響就是在“化”。班級環境要經過師生有目的的建設,讓其體現班級成員的共同追求,對映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這才能使班級環境成為班級文化的有力支撐,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地影響著班級成員,形成具有本班個性的班級文化。

    班級環境影響人、造就人,環境對學生的薰陶是潛移默化的。優美、高雅、積極向上的班級環境對學生的成長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夠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有助於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班級的向心力。透過觀察、感受、品讀班級環境,往往能知曉這個班級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精神面貌,也能初步衡量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質修養,還可窺見班級文化之一斑。我曾看到這樣的情形:

    這是一所農村小學的某班教室。夏天,當你快要走到班級時,沒有看到班內的學生,就隱隱約約聞到了一股難聞的氣味。走進班裡,看見窗臺上零散地放著學生們各樣大小的水瓶,桌椅下面,鋪好的地磚上有土和沙子,還有啐紙片,書桌上的書也大都打著卷,牆上貼的學生作業展示有的只剩一個角黏在牆上,隨著電風扇的風有規律地擺動,靠近桌沿的牆壁已經被麿出一條淺淺的小溝,好像給圍牆鑲了一條腰線。圍牆也是這兒髒一塊那兒髒一塊的。孩子們的小手、小臉都不潔淨,指甲又黑又長,女生的頭髮也亂蓬蓬的。看到外校的老師,他們有的目光茫然,有的視而不見,還有的同學腳踩著椅子坐在桌上,和同學大聲說笑著……

    同樣是農村學校,一樣的夏天,走進另一個班裡聞到的卻是花草的清香。教室的窗臺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花草,花盆在窗臺上擺放得很整齊。地面整潔,沒有沙土。學生書桌上的書都包著書皮,保護得很好。挨著教室圍牆的兩行桌椅都與圍牆拉開了一定距離,與桌椅高度一致的圍牆上貼上了一圈奔跑的小人圖案,每個小人上寫著學生的名字和學生的奮鬥目標。牆上還貼著同學們的手抄報。引人注目的是,他們的手抄報放在了“一粒得”的袋子裡,為的是方便及時更換。牆上掛著裝裱好的學生的水墨畫作品和書法作品,後牆上貼著醒目的班訓“敬、靜、淨、競”。班內學生看到陌生的客人,都紛紛向老師問好,親熱地打招呼……

    看到這兒,大家對這兩個班都有了第一印象了。由班級環境便可想像出這兩個班級的班風之優劣,班級文化之差別。

    二、完善班級制度。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是大家對制度重要性的認識。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認可並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班級制度是班主任和班級成員一起依據班級奮鬥目標制定的各項班級生活規則和行為規範。班級制度也是班級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資源,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級秩序是靠班級制度來保障的,因此,健全班級規範,完善班級制度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那麼,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班級制度文化呢?

    (一)制定全員參與的班級制度。

    校有校紀,班有班規。有了班規,班集體建設就有了制度的保障。班規的制定,是全班師生共同的事情,不能由班主任一人說了算,要由班級全體成員一起討論,共同決定。陶行知說過:“有的時候學生自己共同所立這法,比學校所立的更加易行,這種法律的力量也是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從始到終,心目中都有他在,平日一舉一動,都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響。班規的制定,可先由學生參照學校的規章制度,結合本班實際情況起草,然後小組討論,擬出草案,再在班上透過,最後才定下來。制定班規的過程,是全班師生共同學習,不斷提高認識,逐步達成共識的過程。學生自己制定班規,他們就會自覺地認真執行,把班規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有了班規,就要堅決執行。為了確立制度的權威性,一位老師有一天故意遲到幾分鐘。他一踏入教室,就看到同學們詫異的表情,好像是說:“老師從不遲到,今天怎麼了?老師您還記得我們的班規嗎?‘遲到者要寫一份300字的說明書或者罰唱一首歌’。我們班的“法律”對您有用嗎?”老師看透了大家的心思,對同學們說:“今天,老師遲到了,按班規該受處罰,我就給大家唱一首歌吧。”唱罷,大家熱烈鼓掌。從此,每個同學都嚴格遵守班規,不敢輕易違反。

    (二)班級制度建設要以人為本。

    皮亞傑說:“外部制約強加給學生的紀律只會停留在學生精神之外,基於相互尊重和合作的紀律才能植根於學生心靈。”班級制度是教育手段,但絕不以制約、管束學生不良行為作為目的的。積極的、富有激勵性和引導作用的班級制度比嚴厲的懲罰手段更為有效。

    一位班主任老師為了促進班級學生各項行為習慣的養成,就和班幹部一起商量制定了一個班級扣分方案,約束學生的行為。這一招剛開始的時候還真靈,紀律、衛生、放學路隊的流動紅旗都來到了這人班。可是漸漸地,老師發現了一人新的問題,以往同學們對老師、班幹部的信任、友好、熱情被冷漠、厭惡和恐懼所取代,同學之間也變得互相猜忌,互挑別人的缺點。於是班主任決定停止使用“扣分”方案,召開班委會商討,將“扣分”變為“加分”。凡是學習好、紀律好、行為習慣好或沒有受到違紀批評的學生都可以另若干分,來證明自己的自律能力強。這一決定立刻就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一段時間過去了,班級不但又得了紀律衛生的流動紅旗,而且同學之間的關係更融洽了,班級又成了一個團結、和睦、友愛的大家庭。

    “加分”和“扣分”,雖然只有一字之差,效果卻迥然不同。站在欣賞的角度,尊重每一個個體,就能激勵學生,促進學生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而用懲罰和命令的手段來強制管束學生,只會讓你的學生與你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馳,結果也許會適得其反。

    三、鍛鑄班級精神。

    班級精神,是整個班級的師生在努力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積澱、整合、提煉出來的,反映了一個班級全體師生共同的理想目標、精神信念、作風和行為準則,是在班級中隨時隨處都可以感覺到的,被全體師生認同的一種精神力量,最具有內在性,是班級文化的核心,也是是班級體的靈魂。建立班級的精神文化,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集體輿論和班級風氣是滋養學生心靈的沃土,因此,我們應該著力營造健康的集體輿論,培養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鍛鑄班級精神,促進學生茁壯成長。

    (一)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

    集體輿論就是在班集體是佔優勢的、為多數人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馬卡連柯指出:“集體輿論的監督,能夠鍛鍊學生的性格,培養學生的意志,能就學生個人的行為培養起有利於整體的習慣,能培養學生因為學校,因為自己是個光榮集體的成員而自豪的精神。”實踐證明,正確的集體輿論能夠弘揚正氣,促進健康、進步的因素,克服消極的影響,糾正錯誤的思想,從而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激發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形成良好的班風。

    集體輿論需要有個陣地,一位班主任在黑板報的一角開闢了一個“討論區”,作為班級的輿論陣地。教師節前夕,同學們圍繞“你認為怎樣的教師節禮物是最好的?”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討論區裡寫滿了大家的心裡話:“上課時老師嗓子有點啞,送一盒‘金嗓子’,一定很好。”“老師教我們都教老了,我長大了要發明一種吃了會變年輕的藥,送給老師。”“以前我常常不認真做作業,教師節快到了,我要認真做作業,讓老師高興,這不是一樣好禮物嗎?”“我想對老師說:‘老師您常感冒,您工作這麼忙,要注意身體啊!’”以後,許多同學們關心的問題都上了“討論區”,如“班委會的改選”,“穿校服好不好、”,等等,在班幹部的帶動下,每次討論都取得了圓滿的結果。

    正確的集體輿論,就是創設適宜學生髮展的心理環境,形成好事有人誇,錯事有人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作風。良好的集體輿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會對班級每個成員產生強有力的影響,使他們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和班集體聯絡起來,從而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直接關係到體全班的榮譽。所以,正確的集體輿論是良好班風形成的基礎和支撐力量。

    (二)培育優良的班風。

    班風是班級的“名片”,它反映了班級的“性格”和“氣質”,代表著班集體的形象。班風是指班級的作風和風氣,是班級大多數成員的思想認識、情感意志和精神狀態的綜合反映,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和精髓所在。良好的班風對全班學生具有極大的同化作用,使他們必須約束自己,以適應班級體的良好氛圍。

    1、榜樣示範為良好的班風提供精神引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重視榜樣的力量歷來是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班級教育中,榜樣的巨大影響和感染力可以使學生自主自覺地改變認識,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調整自己的行為。常言說,只有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熱情,才是真正的教育。榜樣教育就是這樣的教育。在班風形成過程中,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引領者,就應該為班級形成凝聚力發揮自身的榜樣示範作用,為形成積極、良好的班風提供精神引領。同時,班主任還要善於發現、培養能夠促進班級主流價值觀形成的學生個體或群體。因為一個班級良好風氣的發展,往往還取決於班級成員或班級學生群體的優秀品質的影響。

    一位老師所帶班的班訓是“建設班級,發展自我”。在一次大掃除結束後,老師正在組織大家小結,忽然,有個學生站了起來,說:“王曉明把牆角的垃圾裝進塑膠袋,送到垃圾房。”王曉明是一個拈輕怕重、懶得做事的人,今天做了一件事,肯定是實在不好意思“遊手好閒了”。老師顯得意外高興,立即拿來一張紙,大筆一揮寫下“喜報”,並當著同學的面貼在教室裡。此後的幾周,同學們都開始行動,個個爭先,搶著得“喜報”。

    2、在特色活動中培養優良的班風。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培養優良班風的重要機制之一,能為班級成員提供充交往、相互瞭解的機會,而這些交往、互動是學生、集體發展的基本機制。透過活動,能使學生學生正確處理人與人、個人與班級、班級與學校、學校與社會等關係;透過活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透過活動,可形成良好的班級秩序;透過活動,可讓學生進一步認同班級的共同目標,從而為班級文化的不斷形成奠定基礎。

    為了培養孩子們“團結向上”的精神,我們可以因勢利導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如“繪畫小能手”“卡拉OK大獎賽”“衛生小衛士’”節約我最校棒“才藝展示我能行等各種比賽。平時成績不好的同學,在各種活動中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喜歡。活動的開展為同學們提供了展示才華,彰顯特長的舞臺,激發了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這對於實踐“團結向上”的班級精神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豐富的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樞紐,為學生的互動交往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學生的價值取向也在活動中逐步形成。

    總之,和諧的班級文化具有強大的感染浸潤作用,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班級的良好氛圍,氛圍愈濃,文化就越濃。和諧,如春花燦爛,沁人心脾,和諧給學生以寬鬆的學習空間,給學生親密的交流空間,和諧的班級就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使每個同學都可以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的學習、生活、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癌症晚期好多醫院都不收,他們就不考慮他們疼痛的時候怎麼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