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子育兒知識分享
-
2 # TT辣媽愛美麗
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孩子身上也都有不同的閃光點,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作為家長要給孩子以肯定和讚美,孩子遇到挫折時,更需要來自家長的鼓勵與支援,那麼如何有效的肯定、支援與鼓勵孩子呢,要注意以下幾點:
1、肯定孩子的行為而不是泛泛的讚美
相信很多家長都誇過寶寶“真棒!”“真聰明!”這樣的話,孩子雖然一時得到了鼓勵,卻不知道自己具體哪裡做的好。
誇獎孩子要告訴孩子具體的內容,比如,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或者等著別人喂,突然一天,自己把飯都吃完而沒有浪費,那麼媽媽就可以說,“寶寶今天表現真好,自己吃飯不用媽媽喂還沒有浪費!為你點贊!”是不是比單純的“你真棒”來的更有說服力,接下來媽媽還可以繼續鼓勵孩子,“以後也這樣自己吃飯好不好?”孩子是不是覺得更容易接受,也更有好好吃飯的興趣呢!
2、支援鼓勵孩子不只是口頭上的,還要在行動中表現出來。
鼓勵、支援孩子不是輕飄飄一句“支援你”就可以了,孩子再小也分辨出父母的敷衍,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困難、困擾的時候,給予孩子行動上的支援更有效。
學業上有困難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資料,找問題,鼓勵孩子有獨特的想法,啟發孩子如何解決困境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要怎麼做,或者以父母自身的經歷給予孩子適當的建議。不要單純的說教更不要一味的批評。
孩子有了想法即使在成人看了多可笑多漏點百出,也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陪著孩子嘗試失敗,直到找到正確的方法。
來自於父母的支援和肯定才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基礎與源泉。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也不會害怕失敗。
3、肯定、支援孩子不要過度
父母渴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積極的態度,什麼事情都亂誇一通,會給孩子一種,自己事事都好,事事都棒的錯覺,長次以往孩子聽不進一句批評的話,甚至會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久而久之,會使孩子向兩種方向發展,一種是玻璃心,害怕被批評,一遇打擊就萎靡不振;第二種情況是使孩子變驕傲自滿、自以為是。
結語
父母在鼓勵支援,肯定孩子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要誇大其詞,孩子取得成績要以事論事的表揚,如果孩子出現不足也要公正的指出。這樣才是有效的肯定與支援。
-
3 # lonely7242
事實上,鼓勵孩子可是有技巧的,只有表揚到了點子上,孩子才會覺得你是真的承認了他的努力,而非只是敷衍。為此,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減少“很好”“真棒”等敷衍式表揚
“很好”“真棒”這種一兩句話的表揚,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成人不自覺地敷衍孩子的方式,這會忽略孩子的具體能力,過於頻繁的話,還會讓孩子沉溺於這樣一種感覺:我做什麼事都很棒,我太完美了。
2、表揚要具體,就事論事
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他什麼地方做對了,什麼行為被肯定和欣賞。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為什麼被表揚,他下次可以繼續做下去。 具體表揚孩子的行為會讓他們明白,哪些是正確的,值得一直做下去。
3、表揚過程而非結果
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獨立完成很多事,對小孩子而言,不管是學畫畫還是會算數,都是一次可喜的進步,但是很多家長只重視孩子實踐的結果,並不重視孩子努力的過程。這樣的表揚就會讓孩子充滿功利心,也會讓他們覺得只有做得完美才會獲得表揚。 因此哪怕孩子做一件事情遇到了失敗的局面,家長也應該給予其表揚和支援,進而幫助他們總結失敗的原因。這樣孩子才可以在提高心理素質的基礎上,不斷改善自己的缺點。
4、表揚不要加入主觀判斷
孩子需要透過表揚來增強自信心。所以爸爸媽媽切莫將孩子的行為和家長自己的心情掛鉤,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做的一切不過是在討好家長歡心,容易打壓他們的積極性。
5、用肢體語言讓效果倍增
家長的肢體語言,語氣聲調,都能夠加強讚美的作用,使孩子感到被珍愛。所以,在讚美孩子時,粑粑麻麻可以注意以下3點,能使自己做得更好:
(1)看著孩子的眼睛,鄭重其事地誇獎孩子,讓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為意義很重大。
(2)微笑,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內心的喜悅,這樣的獎勵才更真誠。
(3)家長如果能夠擁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撫摩孩子的頭,效果會倍增。
這裡分享一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4 # 2019小二談育兒
給予孩子有效的肯定、支援與鼓勵,對小孩樹立自信心,更好的做好每一件事,是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的。那麼,正如題目所說,如何才能給到呢?這才是關鍵所在。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清楚認識到為什麼要給予。如何才能給到孩子有效的肯定、支援與鼓勵?我認為,家長們首先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為什麼要給予,才能做到如何才能給到。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結合小孩做事風格,小孩更需要父母的肯定、支援與鼓勵,這才是作為家長為什麼要給予孩子有效肯定、支援與鼓勵的原因。舉個例子:就拿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來說吧,在這兒童專屬日子裡,很多幼兒園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這就需要到小孩的配合登臺表演,小孩肯定會跟父母說幼兒園演出要其參加什麼型別的節目表演,小孩向父母說意味著他/她參加表演,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支援與鼓勵,不然,如果是膽子小沒有表演基礎的小孩根本不想也不敢去參加,對此,作為父母必須支援,同時也鼓勵其積極參加,這樣才能給予到。
二、孩子需要肯定、支援與鼓勵。
小孩在身心發育階段,膽量、以及對事物的好壞判斷等都需要加強,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及正確引導,小孩每做一件事,或者在做事情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孩子內心深處在想,需要為其提供幫助的都是首選父母。因此,從幫助小孩樹立做事的自信心出發,必須給予孩子的肯定、支援與鼓勵。舉個例子:讀小學四年級的小明,班上組織開展一次朗誦比賽,小明回家對媽媽說,他很想報名參加,但自己膽小害羞又怕朗誦不好,對於小孩這樣說,作為家長應向小孩說明班上組織開展朗誦比賽的目的,對自己學習帶來的幫助,向其說明主動報名參賽的重要性,教育小孩要克服膽小害羞弱點,主動並積極報名參賽,並向小孩表明自己支援、鼓勵其報名參賽的觀點,對其主動報名參賽不管名次與否,都是對其敢於邁出鍛鍊提高自己能力水平的一種肯定。
三、怎樣才能給到。看題目,要注意這2個關鍵問題。一是孩子需要有效的肯定、支援與鼓勵。二是怎麼樣才能給到。在這我著重說下,怎樣才能給到孩子有效的肯定、支援與鼓勵。首先,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從與孩子交流溝通中獲知其內心想法,瞭解和撐握孩子思想動態,為及時給孩子提供支援與鼓勵奠定基礎。其次,對於小孩自己動手做的事情,作為家長可以多問小孩,向其瞭解做事情過程中是否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及困難,在遇到問題及困難時,瞭解小孩是怎麼應對的,當小孩自己確實解決不了時,希不希望爸爸媽媽幫助等,透過全面瞭解才能有效的給予孩子幫助、支援與鼓勵。再次,如果孩子憑自己努力,去將每件事情完成得很好時,作為家長的應當讓小孩善於分析總結,讓其將獨立完成每件事情的經驗、注意事項以及取得的成效等進行分享,並充分肯定孩子自己的勞動成果。
回覆列表
首先孩子要了解不同階段孩子成長髮展的重點,每個孩子成長年齡段都有其自身的發展重點,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抓住重點,對孩子的成長髮展是很有好處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成年前的六個成長階段:
①依附期(0-18個月)
②探索期(18個月-3歲)
④競爭期(4歲-7歲)
⑤關心期(7歲-12歲)
⑤親密期(12歲-18歲)
第一:依附期
這時候孩子完全依附父母,離開父母他將無法生存,父母不斷地、適時地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如:盡力令年幼的孩子感到飽足、乾爽、舒適、安全。
同時,父母也應不斷、適時地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如:父母應經常以柔和平緩的語氣與孩子說話,經常對其報以微笑、理解的迴應,令孩子感受到自己處於安全與關愛之中。 對依附期的嬰幼兒,經常擁抱和撫摸肌膚,無論對其生理成長或心理成長都有著特殊的意義。這種直接的肢體接觸,是維繫嬰幼兒與母體的連線、傳遞關愛最有效的手段。依附期良好的親子交流,是奠定孩子在未來世界中具有安全感的基礎。
第二:探索期(18個月—3歲)
在這一時期,孩子開始好奇地探索周圍的世界,這時孩子心靈方面的唯一渴望,仍是與父母在一起,只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孩子就感到安全,他(她)便會左右走動,大膽探索周圍的一切。
探索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支援與鼓勵,需要父母支援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行為。孩子需要父母觀看與肯定他們所從事的一切探索,父母對他(她)所做出的努力,應以面部表情、聲音及各種動作,給孩子以溫暖的迴應。
在這一時期裡,孩子口中的“為什麼”非常重要。當孩子提問題時,父母不可忽略不答或隨便打斷,這意味著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蒐集資訊、展開學習。
對於這個身體、智力尚發育不全,同時探索慾望又極強的小生命,安全問題顯得十分重要。父母仍要留在他們的身邊,為了保護孩子免遭身體方面的傷害,各種安全防範措施,父母應在此階段考慮周全。
第三:認同期(3歲-4歲)
在這一時期,經歷前面兩個階段之後,孩子已經熟悉並習慣了父母和周圍的環境,這時,孩子便開始尋找自我,尋求自我認同。
在前面兩個發展階段他頭腦中的主要問題是:“你是誰”和“這是什麼?”。 而這一階段中的問題則是:“我是誰?”孩子逐漸開始形成自我意識,經過不斷體驗,學會一套自我表達方式。
這時,父母對孩子的表現,不應該橫加否定或不予理會,父母應該成為一個熱心的觀眾與聽眾,與孩子積極互動。
同時,父母也應該在孩子尋找自我的過程中,以淺顯適宜的方式,與孩子分享一些基本的價值觀。讓孩子既有機會了解基本的行為規範,又能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我,同時給孩子提供一個充分的自我創造空間。
第四:競爭期(4歲-7歲)
在這一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新體驗的需求和責任感的需求,逐漸開始顯現。 他開始蓄勢待發,準備測試個人對世界的影響力,驗證個人的能力,他會盡情品嚐新體驗的樂趣,勇於體驗任何新事物,敢於冒險與競爭。
這時正是孩子進入托兒所、幼兒園開始正式學習的年齡。孩子會設法找到自己在孩子群體中的地位,對驗證自己的能力深感興趣,他從此進入了競爭與比較的世界。 孩子與父母間融洽而親密的關係,是令他放心大膽測試個人極限的心理基礎。
在這一時期,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熱心鼓勵與協助,隨時滿足其心理需求,充分支援孩子強烈的好奇心與競爭意識,適時迴應與認可孩子的自我表現。
父母對孩子的任何新體驗應予以嘉許,對孩子的任何努力應予以讚賞,對孩子的任何成就應予以肯定。
當孩子受到暫時的挫折時,父母應該讓孩子感覺到絕對的心理安全,以鼓勵孩子再次探索,提高再次體驗的勇氣。
第五:關心期(7歲-12歲)
這一時期孩子對社會的認識焦點,是與其他小朋友之間的友誼。他在家裡,通常是以父母的呵護為主,同時,這一時期的孩子開始認識到,小朋友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
因此,孩子開始在乎自己與其他小朋友之間的情感關係,在乎自己是否被其他小朋友接納和喜愛,開始發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孩子基於強烈的友誼需求,逐漸培養出關懷他人的能力。
第六:親密期(12歲-18歲)
這時候,培養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思想交流的能力,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因此,父母與孩子間要坦誠相處,彼此分享內心真實感受,孩子自然會體驗並學習到如何創造親密關係。
這一時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對於孩子的青春期生理問題、心理問題,主動給予正面指導。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言行舉止,關注孩子可能受到的外來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