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公羊春秋

    戰國時期,七國征戰,各國都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拼命,法家思想也逐漸被各國所沿用。那麼秦國也不例外,為秦國出謀劃策的商鞅,就是以法家思想為基礎,在秦國展開一系列的變革運動。

    商鞅變法,充斥著各種法家思想。商鞅在軍事、經濟等方面的改革,都有法可依,有制可循,用法律和秩序將秦國包裹的嚴嚴實實。

    其實不光是秦國開展了這麼大規模的變法運動,其他諸侯國的變法運動規模也很大。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都使本國國力逐漸壯大。而那時的秦國還正是缺人才的時候,秦孝公廣納賢才,結果商鞅就去了秦國。商鞅到了秦國,受到秦孝公的重用,商鞅自此開始為秦國效力。

    商鞅變法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了貴族勢力,在秦國的經濟、軍事、政治、法律等方面進行大變革,使秦國日益強大。

    後人對於商鞅變法的成就評價很高,都佩服商鞅的才幹。那麼商鞅這麼厲害,他的老師是誰,是誰教會他這些東西的,或者說是誰給了他思想啟蒙。

    其實關於商鞅師從何處,師傅是誰,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經過一些歷史愛好者的分析,他們給出三種說法。

    說法一:公叔痤

    魏國的李悝變法深深地影響了年輕的公孫鞅,他感覺法家的思想真的非常的偉大,於是就拜當時魏國的宰相公叔痤為老師,公叔痤見這位年輕人非常的聰明有才幹,於是向魏惠王舉薦公孫鞅,還向魏惠王說出了“如果不用之,便殺之”的話,可是魏惠王根本不聽公叔痤的話,不相信這位年輕人能有多大作為,於是便對公叔痤的舉薦置之不理。公孫鞅聽說秦國招納人才,於是就去了秦國。

    說法二:屍子

    屍子,原名屍佼,商鞅變法期間,屍子作為商鞅的門客,曾經輔佐商鞅,為商鞅出謀劃策。所以他也有可能做過商鞅的老師。

    說法三:鬼谷子

    鬼谷子的名氣和成就可是比前兩位大得多,鬼谷子的學生都是有記載的大人物,什麼張儀、孫臏、蘇秦、龐涓等等,唯獨沒有商鞅,商鞅的名氣也是很大的,既然沒有記載,那麼這個說法就不太成立了。

    所以說,商鞅是有老師不假,但是他的老師到底是公叔痤,還是屍子,或是另有其人,這都已經是個謎了

    說法三:鬼谷子

    鬼谷子的名氣和成就可是比前兩位大得多,鬼谷子的學生都是有記載的大人物,什麼張儀、孫臏、蘇秦、龐涓等等,唯獨沒有商鞅,商鞅的名氣也是很大的,既然沒有記載,那麼這個說法就不太成立了。

    所以說,商鞅是有老師不假,但是他的老師到底是公叔痤,還是屍子,或是另有其人,這都已經是個謎了

  • 2 # 鏡面看史

    商鞅本人雄才大略

    衛鞅攜李悝《法經》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援下在秦國開展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變法,將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能夠逐鹿中原的大國,出將入相,名揚千古。商鞅本人毫無疑問是偉大的,他讓法家思想成功登上並站穩歷史舞臺,與變法失敗的李悝、申不害等相比,商鞅更能代表法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商鞅以一己之力將法家推上歷史潮流,並隨之擊敗戰國時期的顯學儒墨兩家,他的眼光、學識、毅力、膽魄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商鞅毫無疑問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家、思想家。

    商鞅推行的制度貽害千古

    雖然商鞅本人極其偉大,但是商鞅推行的制度卻貽害無窮。商鞅推行的制度主要就是兩條——君主專制集權和耕戰之法。

    君主專制集權,商鞅透過打擊秦國貴族,將整個國家的權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從而使得貴族對君主的限制徹底消失。戰國前期,國家君主對國民是不能隨意生殺予奪的,因為有大量的貴族進行限制。而商鞅透過消滅貴族,從而實現了君主專制,君主的話就是法律,從而出現了欺君、妄議等等專門為君王專權而設立的法條。

    耕戰之法,耕戰之法即整個國家除了耕地就是戰爭,所有的一切都是為戰爭服務。耕地和戰爭可以立軍功,軍功可以成為貴族。而商鞅變法本身就是為了消滅貴族,所以秦國出現了一個迴圈,那就是透過軍功成為貴族,然後再被消滅。

    透過以上兩條,商鞅變法的所有核心都是為君主服務,戰爭、耕種、消滅貴族,就連商鞅本身因為貢獻而成為貴族,同樣他也被消滅於商鞅變法中,所有的一切,最終的受益人只有一個——君主!

    法家之人普遍無師無徒

    按照《史記》,衛鞅入魏,師從公叔痤,但是商鞅本身的思想卻直接出於李悝的《法經》,所以公叔痤並不能算是商鞅的老師。就像李悝師從儒家子夏,但是他們的思想卻與儒家截然不同。法家的人,包括李斯、韓非、商鞅、李悝等等,他們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從不收徒,對老師也基本不管不問,從不主動傳播改進法家思想,這是法家重大的缺陷。與之相比,儒家的荀子、子夏等卻不斷思索各種思想的優劣,教出了李斯、韓非、李悝等法家名秀,甚至於墨子本身也出於儒家的教育,這是儒家與墨家、法家最大的不同。法家本身的思想和戰國其他思想一樣,都有其侷限性,但是因為法家所有人都不收徒,也不傳播改進自己的思想,甚至於法家之人還相互迫害,所以法家思想一無寸進,沒有進化出現代法制思維,反而將中國牢牢地限制在君主專制這個迴圈中,實在是可惜可嘆。

  • 3 # 好玩的國學

    商鞅是一個悲劇英雄,他的變法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改變了歷史的程序。但就像絕大多數改革家的下場一樣,商鞅的下場極為悲慘,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商鞅作為一個偉大的法家思想家和偉大的改革家的歷史地位。

    商鞅本來叫衛鞅,是衛國的一個沒落貴族,因為後來在秦國變法大獲成功,被封為商君,所以又叫商鞅。他年輕時到法家的學術中心魏國求學,在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門客。公叔痤在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做國相,並告訴魏惠王,如果不用,那就直接殺了他,以免為他國所用。公叔痤又把對魏惠王說的話告訴商鞅,讓他做好準備,要麼成功上位做相國,要麼腳底抹油溜之大吉。魏惠王根本沒有把商鞅放在心上,既不用也不殺,商鞅在魏國搞得很失落。

    恰好秦孝公正在四處招攬人才,商鞅就去了秦國。商鞅透過一個太監的關係,見了秦孝公三次。商鞅採取欲擒故縱的計策,前二次與秦孝公大談以禮治天下和以仁治天下的“王道”,要秦孝公學習堯舜禹等上古的先王,行仁義之道以德服人。商鞅眉飛色舞,秦孝公昏昏欲睡。第三次,商鞅祭出“大招”,和秦孝公大談“霸道”,請秦孝公改革政治、發展經濟、強大軍隊,以稱霸天下。秦孝公一下子來了精神,與商鞅手拉手腿並腿徹夜暢談。秦孝公對王道興味索然,而對霸道興趣盎然,這是戰國時期君主們的一個縮影。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為左庶長,主持秦國變法。商鞅先學習吳起,導演了一場“南門徙木,立信於民”的戲碼,命人在南城門外立下一根木頭,承諾如果有人將此木搬到北城門,就賞賜十金。搬一根木頭有如此重賞,人們認為這肯定又是“忽悠”,沒人相信。商鞅又下令將賞金加至五十金。此時有人將信將疑把木頭搬到北城門,商鞅馬上派人兌現賞金。百姓認為官府守信,相信商鞅說話算數,便擁護改革,商鞅的新法得以順利實施。

    商鞅在秦國進行了兩次變法,主要是七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獎勵耕戰,發展農業,這是他變法的總原則。商鞅認為,“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農業是國家的根本。鼓勵百姓積極種糧,糧食種的好,還可以拿多餘的糧食買個官做。一時間,秦華人家家都是種糧大戶,人人都是農業專家。

    二是打擊工商業,讓百姓不要老想著做生意賺錢,老老實實回家種地。

    三是鼓勵軍功發展軍備。老百姓在戰場上殺掉一個敵人,爵位提升一級,分配九畝土地和房子;殺掉五個,就能當上管理五家農戶的村民小組長,以此類推。秦華人本來就彪悍,這樣的政策一出,個個都像冷血殺手無人能敵。

    四是限制舊貴族特權。百姓們殺的敵人多了,官職不夠用,商鞅就限制那些舊貴族的特權,貴族們沒有新功,一律取消貴族待遇。反正要想重新恢復待遇,提敵人的人頭來見。

    五是建立連坐法,用嚴厲的法治統治人民。商鞅規定,以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老百姓互相監視,一家犯法,告發就能晉爵升官,不告發攔腰砍斷。

    六是遷都咸陽,做好進攻東方各國的準備。

    七是推行郡縣制,國君的親戚朋友不再搞分封了,而是將全國基層單位全部納入中央政府管理,強化中央集權,為秦國實現統一六國的霸業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改革家的結局總是充滿悲壯色彩。秦國從一個吃不上飯、別人看不起的“矮矬窮”,一下子成為諸侯國中的“高富帥”,成為戰鬥力“爆表”的“冷血殺手”,商鞅居功至偉。但他損害了貴族的利益,再加上為人冷酷,“冷”到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秦孝公去世後,商鞅被誣之以謀反的罪名,商鞅在逃亡的途中,想住個酒店都不行,因為沒有身份證,沒有人敢收留他。商鞅想逃到魏國去,魏國不要,因為商鞅在秦國時,曾經用陰謀詭計坑了魏國太子一把。商鞅最後被施以車裂之刑滅了全族。

  • 4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商鞅: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顧生命的人。

    商鞅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這是我對他歷史功績的瓶頸評價。對他的人格評價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顧生命的人。

    先說政治,他是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他自己的政治實踐證明了當時法家思想的正確性。他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貢獻莫過於實行商鞅變法,而商鞅變法,作為一次偉大的改革,偉大而成功的改革,他極大的推動了華夏文明統一的程序。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最初的基礎。僅此一點,他就無愧於偉大的政治家之稱。

    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春秋戰國時期,秦國之所以接連失敗。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沒有一支強大的戰無不勝的軍隊。而自從商鞅擔任秦國大良造之後。這種惡劣的情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秦國一躍成為軍事強國。開始了爭霸天下的征程。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的商鞅變法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一次完全成功的並且深刻徹底的變法。商鞅變法深刻的影響了整個華夏文明史的歷史程序。無論後世對他的評價,有多麼負面,有多麼黑暗。甚至公然叫囂是商鞅變法,將中國帶入了封建專制的地獄。但是正如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所說的那樣,中國封建社會,中國封建政治制度之所以能夠存在2300多年而不徹底消亡,絕對不僅僅是一個黑暗,專制就可以完全抹殺的。這一評價對於商鞅變法,我想也是可以的。

    商鞅變法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奠定了統一文明統一國家的最初基礎。只要只要中華民族各族兒女還團結統一在一起,那麼我們絕對不可以去詆譭商鞅。如果我們連我們自己的統一的最初的源頭都不承認,那我們統一合理性的又在哪呢?

    他是一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顧生命的人。在春秋戰國時代那樣一個風起雲湧的歷史大時代背景下,如果你不馳騁你自己的理想,引領時代潮流。那麼你只能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而商鞅,他成功的成為了時代弄潮兒。併為此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他成功了,他完完全全的成功了。他的理想至今還在延續,至今還在成功。

  • 5 # 尹匡說說說

    我們看問題不能從主管上去看待,而要從客觀上去看待這個問題,時代不同採取的方式也不一樣,我們不能拿現在的社會眼光去看待戰果時期的商鞅。

    商鞅的變法是最徹底的變法,他把一個貧窮落後,經濟生活將要崩潰的國家拉了回來,富國強兵,為秦國的統一做了巨大的貢獻。

    有人提出商鞅太過冷酷無情,比較殘忍,為了勝利不擇手段,欺騙朋友情誼。但從做法上去看確實是可以認同的,但我們應該考慮當時的一個情況,不能片面的去抨擊商鞅的看法。

    先秦太落後貧窮,窮則亂,各種亂象的社會環境下,沒有一個嚴厲的懲罰措施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連坐制雖不夠仁義,但可以讓家庭之間相互監督牽制,對當時的社會穩定,變法順利進行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的。

    商鞅出師何方,這個是有爭論的,沒有確切的說法。

    有人說是屍子,但卻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

    太史公那裡,明確可以看到作為商鞅老師的人有吳起和李悝兩個人,因為商鞅的立木為信是照搬吳起,而他變法的內容依據,主要是李悝的《法經》。其中,吳起是曾子的學生,李悝則是子夏的學生。曾子和子夏,又都是孔子的學生。“信”是孔子極為重視的東西,顯然吳起對此爛熟於心,包括我們在《史記》中看他對君王的勸諫之言,和曾子如出一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潛伏》中陸橋山的死,餘則成心裡會難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