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怪軟體管家
-
2 # 歷史黑旋風
要是對比一下,我只能說是海大人,什麼是清廉。就是說你按正常的一個法度下不收不義之財,我認為這就是清廉。
那我們就一個個說 ,先說我們包青天包大人。包大人在端州當官時,因為工作出色就升調時沒有拿端硯。人們就說他廉政 ,當時端硯已經出名了是很貴的。在宋朝對文官是很慷慨的有人計算過包青天一年收入折算現在是3000萬。這是一個什麼級別收入,可想而知都那嗎有錢完全可以過富足生活腐敗的事情就可以少些。
再說海青天在明朝時官員的收入很底,海大人的工資之能維持家裡天天吃青菜,所以當時叫他海青菜,有一次老母過生日,海青菜買了兩斤肉都成了國家新聞。
相比一下一個是端硯,一個是青菜。顯而易見海青菜獲勝。
-
3 # 遠錦樓
包拯和海瑞分別是兩個朝代清官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執法如山,不畏強權,為民請命,萬民敬仰的“包青天”。
一個是冒死直諫,為民除害,鐵面無私,一身正氣的“海青天”。
兩個人出身都是貧民出身,都是透過科舉考試做官,都為官清廉,都不畏強權,都流芳百世。
那麼,兩個人誰更剛正不阿,誰更受到百姓的擁戴呢?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先說包拯。
包拯生活在大宋仁宗年間。那宋仁宗可是百年不遇的明君,他重用賢才,體恤百姓,不好戰、不好色、不奢侈。
仁宗時代,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國庫充盈。
包拯的俸祿更是大得驚人,他年薪三百萬兩銀子,可以說包拯靠俸祿養活全家是綽綽有餘的。
你也就明白大宋為什麼很少有貪官的原因了。
包拯執政期間,審理了許多大案要案,鍘美案、狸貓換太子案、襄陽王謀反案……
他也為貧苦百姓伸張正義,民間有“關節不到,就找開封老包”的說法。
包拯與皇帝私交很好,民間有包拯審理狸貓換太子案後,太后認包拯為義子的傳說。
包拯敢於懲治皇親國戚,豪門巨室,肯定與皇帝的鼎力支援分不開的,同時,這也同大宋當時的國情分不開的。
當時,大宋官場有比較寬鬆的氛圍,所有的官員都敢直諫,他們都非常敢說話,有時敢於與還給直接頂撞。
為什麼呢?
一方面,大宋皇帝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從不以言定罪,大臣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另一方面,宋太祖在金鼎上刻下遺詔“不殺文臣及上書言事者”。言者無罪,所有人不會因為上書直諫而被殺頭。
包拯敢於與奸臣豪強惡鬥,但是從沒有犯上,因此,包拯的剛正不阿還是沒有什麼風險的。
那麼,另一位清官海瑞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海瑞生活的大明王朝,皇帝昏庸,嘉靖皇帝不理朝政,迷信於裝神弄鬼的煉製丹藥,重用奸臣嚴嵩,舉國上下一片烏煙瘴氣。
這時,海瑞上書痛斥嘉靖皇帝“嘉靖,嘉靖,家家乾乾淨淨”,並在家準備好棺材,做好了必死的決心。
嘉靖皇帝當然,勃然大怒,把海瑞下獄查辦,海瑞的凜然正氣震撼了老皇帝“你想做比干,可我不是殷紂王啊!”
嘉靖死後,海瑞吐血痛哭,真是忠臣。
在汙濁大明官場,海瑞就是一股蕩濁揚清的清流!
海瑞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嚴懲豪強,打擊權貴,他極其清廉,死後連棺材都買不起,在朋友的幫助下才順利安葬。
海瑞每到一處,普通民眾歡呼雀躍,豪強權貴望風而逃。
海瑞死在南京右都御史任上,他死後,南京市民罷市三天,哭聲震天。
由此可見,海瑞生存政治環境非常險惡,他時時冒著死亡的威脅,他的周圍都是冷箭暗槍,上有昏君下有奸賊,海瑞能在一片汙濁中能為民除害,為民請命,冒死犯上,難能可貴!
可以說,海瑞才是古今第一清官,他比包拯更剛正不阿!
-
4 # 人在平凡中沉倫
鍛清廉之德、煉正潔之光
回顧歷史
中國有句古話,叫“立業先立德,做事先做人”,這與鍛清廉之德,煉正潔之光,講的同樣是這個道理。當今社會經濟浪潮風起雲湧,各種利益誘惑交織不斷,重申對清廉之德的要求更具有普遍意義,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君不見,一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熱映熒屏,久演不衰;人民公僕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的事蹟震撼人心,影響甚廣。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廉潔永遠是人民的期盼,廉潔永遠是少年的守則。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看著我們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樣的純潔,那樣的堅定。在這樣的純潔面前,哪怕說錯一句話都是對他們的褻瀆;在這樣的堅定裡,更多的是對家長的執著和無比的信任。我們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也是今後各條戰線的主力軍。而在這個沉重的包袱上,我們應該學會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教自己。因為我們正處於身心發育、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很容易受到腐朽現象的侵蝕,而且這種不良意識一旦形成,以後就難以糾正。現在,某些電視節目充斥著對燈紅酒綠生活的渲染,部分書刊上堆積著對奢侈生活的描寫,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也是父輩們的“迎來送往”。而我們的先人又是怎麼做的呢?那就是把“廉潔自律”這四個字深深地刻在心頭。“(楊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秀才王密為昌那個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密愧而出。震性工廉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楊震公正廉潔,不謀私利的品質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為人之本——不貪不歪,清廉正直。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這首詩,想必是家喻戶曉的。而正是這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唐詩,卻深刻地表達了詩人于謙的堅強不屈,潔身自傲。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峭巖中。這首詩,是詩人鄭板橋閒遊時看見風中的竹石觸景生情,所大發感慨,而寫下了這篇名詩——《詠竹》。區區二十八個字,卻真情地表達了自己的雄偉志向。他,清正頑強,廉潔自律,剛正不阿,堅定高尚。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整首詩,以淡梅為線索,寫出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內在氣質,表達了詩人王冕的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與兩袖清風的優秀品質。
一代清官包公的故事熱映熒屏,久演不衰,他為官清廉公正,婦孺皆知……他的一生,身居高位,廉潔無私,痛恨貪官汙吏,皇上御賜的三把鍘刀,已斬了不計其數的人頭,那些都是在廉潔面前永遠也抬不起頭來的人。到了晚年,包公擔心後人會出不肖之徒,於是在家中立了塊石碑,上面鐫刻著著名的《誠廉家訓》以警誡後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後代子孫中有貪汙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後代,甚至死後,也不能葬如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包公用一生的精力傳承了一種廉潔奉公的精神,用一生的無畏書寫了一曲蕩人心滌的正氣之歌,清正廉潔在他身上將永遠深入人心。
回顧歷史,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愛戴,他們的精神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被久久頌揚。清廉之風歷歷在目,廉潔之人更是不勝列舉。
再看今朝
古語有云:“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到此,不禁想到了我們偉大的周總理。談到周總理,就要從他的一件睡衣說起。周總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補,補了再補,已經磨得無絨,仍捨不得丟棄。一件襯衣舊得換了袖口領子,一件衣服補得已經顏色不一,他還在穿,當別人要求他換新的時候,他總是說“舊的還是可以穿的”。
縱觀世界各國,有那一位國家總理能像周總理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又有哪一位總理將廉潔之風推向極致。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當年在國務院會議門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真實寫照。在國務院會上,人們不止一次的聽到總理拒絕裝修修會議廳的建設,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許裝修。”在1959年,大躍進的氣氛下,水利部未報告請示,興建了一座水展覽館。一次會議上,總理突然轉過頭問水利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聽說你在水庫修了一個相當高階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說:“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總理聽後,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輕地說了一句:“真沒想到你們會做這種事。”錢聽後,羞愧得無地自容,心裡像刀割一樣難受……水利部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500多萬的建築,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作部一個研究所,並向中央寫了一個深刻的檢討報告。“以銅為鏡,以史為鑑。”周總理用一件件小事,一個個不經意動作,發揚了清正廉潔的氣節,讓我們一次次感受那剛正不阿的最高境界。周總理與那種精神將永遠在我們的心中。“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的剛烈之氣令人佩服;“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的正直之軀令人敬仰;而廉潔奉公的楷模,一塵不染,兩袖情風的好乾部——孔繁森,更是讓人為之傾倒
有道是:“為官不貪乃英豪,一心為民為俊傑。”她——任長霞,只是一個公安局長,卻敢於“虎狼”搏鬥,她只是一位巾幗,卻有一種男子氣概。她一心一意位人民著想,對待惡人絕不手軟,對待親人像對待親人一樣,她們天勞累奔波,她愛民如子……在百忙之中也要抽空去看看人家大娘,卻讓家人等了半天才照好了一張全家福。她總把工作放在首位,把人們的事情當先,卻一連三年沒回家過年,她孩子夢夢瞞著家人跋山涉水,獨自騎車,千里迢迢,只為給媽媽送上一頓餃子,不幸的是半路還摔了一跤。等見到她,不明事實的她卻大罵孩子一頓,盛上餃子才明白,母子擁抱在一起……然而她在前往鄭州破案途中不幸遭遇車禍,因公殉職,鄭州市二十多萬人前來弔唁。她雖然離開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清正廉潔將永遠在她身上閃耀著光芒。青山隱隱,綠水迢迢,我站在廉潔門口,窺見那門內流轉的是柔中有剛,勾勒出兩袖清風的韻致;梧桐細雨,西窗紅燭,我站在廉潔門口,窺見那門內流淌的是含人心旌搖動的正直與不阿。
要求我們
“清正廉潔”四個大字,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精神,大到中央黨委,小到地方百姓,無不對清正廉潔重視有加,推崇之至。因為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表著一種剛直不阿的正氣,還擁有著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讓我們一起用行動,從點滴做起,將廉潔傳承萬代,將正直流芳千古,讓清正廉潔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因為我們是中國的希望。作為一名大學生,也是一名預備黨員。我們即將踏入社會,所以我們應該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嚴謹的管束自己。這是應有我們的基本守則。
就讓我們把鍛清廉之德,煉正潔之光,自律廉潔之心這幾個個字,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心頭吧!
回覆列表
包拯和海瑞都是中國古代清官的代表人物!包拯的黑臉和月牙,已經成了中國民間大公無私的代表影響,但如果說到清廉的話,還是海瑞更勝一籌!
清廉,清白廉潔之意。“廉”被中國古代封建士大夫奉為立身處事的根本。為官清廉,自古至今都是中國官員的根本為官之道!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體察民情,革除弊政,積極反對貪汙和奢侈;禁饋贈,懲貪官,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審理積抑,昭雪了許多冤獄。海瑞生前儉樸到一般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張破席上,蓋著夫人的舊裙……
海瑞不僅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儉樸,清苦之行舉朝第一。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七十四歲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於官舍後,死後僅餘葛幃舊衣,賴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殮。同鄉蘇民懷檢點其遺物,只有竹籠一隻,內有俸金八兩,舊衣數件而已。故海瑞深得百姓擁戴,發喪之日,百姓送者夾岸,灑酒而哭的人百里不絕,被百姓呼為“海青天”!當時有一個叫做王世貞用九字來評價海瑞:“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
相比較來說,包拯的清廉是建立在他的工作能力上的,更突出的是在擔任開封府府尹的為民請命和辦事能力,是說他本人官身很正,可以做為官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