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先說一個概念,心理健康。好多人對於“心理健康”的概念是有誤區的。普通人認為的心理健康,是這個人很開朗、嘻嘻哈哈,沒有情緒低落、焦慮等表現,人際交往功能等方面都很正常,差不多有這樣的表現,就算心理健康了。
事實上,這樣的理解很片面。
按照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認定的心理健康標誌,有四個方面的要求:
1.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
2.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
3.有幸福感;
4.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國內的心理學家許又新、郭念鋒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三標準”和“十標準”的概念。許又新的三標準是體驗、操作和發展標準;郭念鋒則是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心理活動強度、心理活動耐受力、週期節律性、意識水平、康復能力、心理自控力等指標。
在心理諮詢當中,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是我們經常會在諮詢時常常使用的概念。
這裡說的“心理正常”,是指我們在變態心理學中說的具備正常心理功能的心理活動,或者說是不包含有精神障礙症狀的心理活動;
而心理健康,從靜態角度來說,則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它在某一時段內展現著自身的正常功能;動態的角度則是在常規條件下,個體為應對千變萬化的內外環境,圍繞某一群體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兩個標準差範圍內不斷上下波動的相對平衡過程。
說到這裡,會有一個比較難解釋的專業名詞,常模。什麼是常模?
常模是一種供比較的標準量數,由標準化樣本測試結果計算而來,它是心理測驗時用於比較和解釋測驗結果的參照分數標準。
比如發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標準分常模等。
舉個例子,標準分常模,z =( X-x)/SD,X為原始分, x為樣本平均數,SD為樣本標準差。這個z分數的分佈形態與原始分分佈是一致的。
不說太複雜的心理測量學的概念,用普通人的觀念來解釋,這種心理健康的標準是動態的,它是處於動態平衡的心理過程。
如:你有段時間去工作,說遇到苛刻的老闆,總是被指責,於是你心理開始焦慮、煩躁,悶悶不樂,總覺得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總是想換工作。
這種情況,一般人看到會認為是心理出現了問題,有點不正常了。但對我們心理諮詢師來說,這種情況的瞭解還遠遠不夠,我們不會根據你出現焦慮、煩躁、悶悶不樂等表現,就給你下定義或者評估,你這人就是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不正常。
我們還會從你的節律性、耐受力、自控力、意識水平等方向,來做出更為合理地判斷。
還是剛才的那個例子,你說了焦慮、煩躁、悶悶不樂等表現,我後面接著問,請問你最近還有其他心理不舒服的表現嗎?
然後你說了最近和爸爸媽媽關係相處不好,沒辦法交流,和同學交往等也出現問題,學習學不進去,茶飯不思,還出現失眠。
這段話過後,我們就認識到了你的社會功能部分出現受損的情況、軀體方面出現變化,心理出現了泛化,環境適應能力出現了問題。
像這種情況瞭解越多,得到的資訊更加完善,我們才能確定你心理出現問題的實質。
假如你說了焦慮、煩躁,但其餘的表現如社會功能等狀態還能夠處於正常的表現,而且瞭解到你只是當時的情緒,引發了一系列短暫的反應,之後你經過調節,能夠控制,並且能夠正常生活。
那我們就不能說你出現焦慮和煩躁讓你的心理長時間不健康,也許可能只是當時情緒堵得慌,需要宣洩,於是脫口而出的直抒胸臆,宣洩以後,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
因此,心理健康或者不健康,一定不是靜態的去分析它,而是“動態”。人的活動及個體不是靜止的,一定是隨時處於變化之中的。
倘若主體自身,內外環境發生了激烈變化,動態平衡過程被打破,心理活動偏離正常群體心理健康的常模,此時心理活動就可能變為另一種相對失衡的狀態和過程。
從心理諮詢師本身這個職業的群體來說,大部分優秀的諮詢師,心理都會是“健康”的,因為他們有著更為良好的合理化防禦機制和歸因結論,在思考問題的過程當中,能夠更為全面地去分析自己的問題,能夠儘量讓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維持正常的心理健康常模。
但是,不代表著心理諮詢師就不會出現心理問題。如:親人過世,父母因車禍喪生,諮詢師聽聞訊息以後,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回過神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也不去上班。
這種強大的創傷事件,哪怕是專業的諮詢師,也無法避免這種情緒造成的心理失衡。畢竟,那是自己的親人,親人去世,哪有不哭不傷心和情緒低落的?
如果此時你還是像木頭呆瓜一樣,父母去世都不管不問,不焦慮、不難受,還整天嘻嘻哈哈的,開開心心地到處去玩,這種情況,我們還得重新評估你的狀態,是不是情緒淡漠,或者出了問題。
所以說在某種情況之下,焦慮、難受、傷心等其實是一些正常的表現,一種良性的心理過程。當這種心理變化你能夠承受得住,並能夠合理控制,這種心理也屬於正常的狀態。
在談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先說一個概念,心理健康。好多人對於“心理健康”的概念是有誤區的。普通人認為的心理健康,是這個人很開朗、嘻嘻哈哈,沒有情緒低落、焦慮等表現,人際交往功能等方面都很正常,差不多有這樣的表現,就算心理健康了。
事實上,這樣的理解很片面。
按照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認定的心理健康標誌,有四個方面的要求:
1.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
2.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
3.有幸福感;
4.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國內的心理學家許又新、郭念鋒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三標準”和“十標準”的概念。許又新的三標準是體驗、操作和發展標準;郭念鋒則是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心理活動強度、心理活動耐受力、週期節律性、意識水平、康復能力、心理自控力等指標。
在心理諮詢當中,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是我們經常會在諮詢時常常使用的概念。
這裡說的“心理正常”,是指我們在變態心理學中說的具備正常心理功能的心理活動,或者說是不包含有精神障礙症狀的心理活動;
而心理健康,從靜態角度來說,則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它在某一時段內展現著自身的正常功能;動態的角度則是在常規條件下,個體為應對千變萬化的內外環境,圍繞某一群體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兩個標準差範圍內不斷上下波動的相對平衡過程。
說到這裡,會有一個比較難解釋的專業名詞,常模。什麼是常模?
常模是一種供比較的標準量數,由標準化樣本測試結果計算而來,它是心理測驗時用於比較和解釋測驗結果的參照分數標準。
比如發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標準分常模等。
舉個例子,標準分常模,z =( X-x)/SD,X為原始分, x為樣本平均數,SD為樣本標準差。這個z分數的分佈形態與原始分分佈是一致的。
不說太複雜的心理測量學的概念,用普通人的觀念來解釋,這種心理健康的標準是動態的,它是處於動態平衡的心理過程。
如:你有段時間去工作,說遇到苛刻的老闆,總是被指責,於是你心理開始焦慮、煩躁,悶悶不樂,總覺得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總是想換工作。
這種情況,一般人看到會認為是心理出現了問題,有點不正常了。但對我們心理諮詢師來說,這種情況的瞭解還遠遠不夠,我們不會根據你出現焦慮、煩躁、悶悶不樂等表現,就給你下定義或者評估,你這人就是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不正常。
我們還會從你的節律性、耐受力、自控力、意識水平等方向,來做出更為合理地判斷。
還是剛才的那個例子,你說了焦慮、煩躁、悶悶不樂等表現,我後面接著問,請問你最近還有其他心理不舒服的表現嗎?
然後你說了最近和爸爸媽媽關係相處不好,沒辦法交流,和同學交往等也出現問題,學習學不進去,茶飯不思,還出現失眠。
這段話過後,我們就認識到了你的社會功能部分出現受損的情況、軀體方面出現變化,心理出現了泛化,環境適應能力出現了問題。
像這種情況瞭解越多,得到的資訊更加完善,我們才能確定你心理出現問題的實質。
假如你說了焦慮、煩躁,但其餘的表現如社會功能等狀態還能夠處於正常的表現,而且瞭解到你只是當時的情緒,引發了一系列短暫的反應,之後你經過調節,能夠控制,並且能夠正常生活。
那我們就不能說你出現焦慮和煩躁讓你的心理長時間不健康,也許可能只是當時情緒堵得慌,需要宣洩,於是脫口而出的直抒胸臆,宣洩以後,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
因此,心理健康或者不健康,一定不是靜態的去分析它,而是“動態”。人的活動及個體不是靜止的,一定是隨時處於變化之中的。
倘若主體自身,內外環境發生了激烈變化,動態平衡過程被打破,心理活動偏離正常群體心理健康的常模,此時心理活動就可能變為另一種相對失衡的狀態和過程。
從心理諮詢師本身這個職業的群體來說,大部分優秀的諮詢師,心理都會是“健康”的,因為他們有著更為良好的合理化防禦機制和歸因結論,在思考問題的過程當中,能夠更為全面地去分析自己的問題,能夠儘量讓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維持正常的心理健康常模。
但是,不代表著心理諮詢師就不會出現心理問題。如:親人過世,父母因車禍喪生,諮詢師聽聞訊息以後,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回過神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也不去上班。
這種強大的創傷事件,哪怕是專業的諮詢師,也無法避免這種情緒造成的心理失衡。畢竟,那是自己的親人,親人去世,哪有不哭不傷心和情緒低落的?
如果此時你還是像木頭呆瓜一樣,父母去世都不管不問,不焦慮、不難受,還整天嘻嘻哈哈的,開開心心地到處去玩,這種情況,我們還得重新評估你的狀態,是不是情緒淡漠,或者出了問題。
所以說在某種情況之下,焦慮、難受、傷心等其實是一些正常的表現,一種良性的心理過程。當這種心理變化你能夠承受得住,並能夠合理控制,這種心理也屬於正常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