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這種東西還需要塑造嗎?根深蒂固的東西了,進了那個圈子,自然都懂。

    比如,在我們公司裡,主任的座駕一般在15萬左右,廠長的座駕在20萬左右,副總在30萬左右,老總在60萬左右。

    當你升職主任了,不用任何人跟你說,你的座駕多少錢,你自己就懂了,即使你家很有錢,你也只會開15萬左右的車,不會僭越的。

    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文化,不需要什麼東西去塑造,也不用任何人跟你說,進去了你就懂了。

    官服只是身份的象徵,是等級深嚴的外在表現,而不是為了塑造等級觀念,

  • 2 # 劉十勇

    透過官服上的幾個細節,我們可以輕鬆識別清代的親王、郡王、貝勒和各級文臣武將。

    這幾年清宮劇的熱播,也讓我們對清朝歷史上的一些人物有所瞭解,官員與官員,官員與妃子之間的關係是錯綜複雜,除了劇情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清朝官員所穿的官服有點傻傻分不清,官服都很相似,但是官服上面的圖案都是五花八門,那麼今天小編對於清朝的官服給小夥伴們補補腦。

    在封建社會,官階等級制度非常嚴格,清朝很多制度都是沿用明朝的,如何知道清朝官員的品級?除了官帽上的頂珠,和朝珠以外,最容易區分的就是官服面前的圖案,這個圖案又稱“補子”,“補子”早在唐代就有了,但在明代形成了制度化,文官補子用飛禽圖案,武官補子用走獸圖案,清代奉行的是以文制武的政治舉措,所以同品級的文官都比武官大三級,下面我們來介紹下每個品級文官補子的圖案有何不同及含義。

    關於清代的官服制度,很多人都比較熟悉,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補子”,即“文禽武獸”。補子和頂戴的使用讓官員等級一目瞭然,是幾品官便能對號入座。可是,清代與所有封建王朝一樣,也存在著一個龐大的高官體系,他們不是品官,而是王公貴族所構成的特權階層,那麼,這些人又是用的什麼“補子”呢?

    清代的王公貴族包括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和民公、候、伯、子、男、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以及固倫額駙、郡主額駙等。這些人雖然不在清朝文、武官員之列,但又擁有高於品官的爵位,享受著朝廷給予的俸祿和待遇,即便他們不在朝中擔任職務,但在官制服飾中也會為其留有特權。

    通常情況下,文武官員的補子都是方形的。為了顯示其身份高貴,王公貴族們有所不同,他們是圓形和方形並用。其中,親王、郡王、貝勒、貝子所用的補子均為圓補,鎮國公及以下均為方形。

    從清代史籍來看,早在入關之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貴族即已使用帶有蟒紋的補服,其中親王、郡王、貝勒用五爪蟒,貝子用四爪蟒。

    入關後,朝廷對官制服飾進行了變革,王公貝勒官服首當其衝,僅僅位於皇子服飾之後,成為官制服飾中最首要的部分,其補服與補子也遠遠超過其他品官。按照制度,親王至伯爵所用補子分別織繡龍紋和蟒紋。

    親王補子:紋樣為彩繡五爪金龍,四團圓形補子分別位於補服前胸、後背和兩肩處,其中前、後胸補子為正龍(即龍的臉朝正前方),兩肩補子為行龍(即龍的側面)。

    郡王補子:紋樣為彩繡五爪行龍,四團圓形補子分別位於補服前胸、後背和兩肩處。

    貝勒補子:紋樣為彩繡四爪正蟒,二團圓形補子分別位於前胸、後背處。

    貝子、固倫額駙補子:紋樣為彩繡四爪行蟒,二團圓形補子分別位於補服前胸、後背處。

    鎮國公、輔國公及和碩額駙、民公、候、伯、子、男:紋樣為彩繡四爪正蟒,兩團方形補子位於補服前胸、後背處。

    從上面介紹的情況可以看出,清朝王公貴族間的等級差別也是十分嚴格的,官制服飾在紋樣上對這種級別也一定予以體現,哪怕是圖案上的一些微小變化,也成為這一差距的一種標準。如親王所用補子上的龍紋為正龍形象,郡王補子上的龍紋為行龍形象,這樣就將親王、郡王的等級區分開來。

    可見,清代補子上的紋樣確實從每一點變化體現每一個實際問題,使服飾圖案上的額不同之處,都成為劃分等級的標識與工具。

    下面是各級別的服飾介紹!

    一品文官用仙鶴,仙鶴不僅美麗超逸,而且高雅聖潔,在故宮,很多地方有仙鶴的銅製品,因為仙鶴是代表長壽的意思,同時也忠貞清正、品德高尚的含義,因此人們也稱仙鶴為“一品鳥”。

    二品文官用錦雞,錦雞別稱“金雞”、代表著吉祥,前程似錦的意思。而且錦雞有八方呼應的王者風範。錦雞尾部羽毛色彩鮮豔,傳說還能驅鬼避邪。

    三品文官補子用孔雀,孔雀羽毛美麗,而且有品性,代表著是大賢大德、吉祥富貴,是古時的瑞禽。

    四品文官補子用雲雁,雲雁飛行時羽毛上聳,代表著堅定忠心,做事情兢兢業業的意思。

    五品文官補子用白鷳,白鷳為人們稱為“義鳥”,取其行止閒雅,為官不急不躁,是忠誠高雅的意思。

    六品文官補子用鷺鷥,鷺鷥古時又稱為白鳥,是一種水鳥,鷺鷥羽毛潔白,寓意廉潔守法。

    七品文官補子用鸂鶒,鸂鶒也是一種水鳥,也是一種吉祥的瑞鳥,作為官員的補子,寓意百官要造福百姓。

    八品文官補子用鵪鶉,鵪鶉之“安”是安全之“安”的諧音,因此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樂業”的象徵意義。

    九品文官補子用藍雀,藍雀亦稱練鵲、綬帶鳥,代表著權力和富貴的含義。

    說完文官,我們再來說說武官

    一品武官補子用麒麟,麒麟是中國古代四大瑞獸,象徵統領仁義之師,又有“武備而不為害”的含義。

    二品武官補子是狻猊,是龍生九子之一,形象如獅子,是能食虎豹的猛禽,代表勇猛的意思。

    三品武官補子用豹子,古人中是很推崇豹子的,有個成語叫君子豹變,意思是君子像豹子一樣,出生時普通醜陋,但經過自己的修養,最終成為像豹子一樣矯健美麗的人。豹子身形矯健,但從不張揚,形容君子的品德。

    四品武官補子用猛虎,虎是百獸之王,自帶王者之氣,在古代很多將軍都被稱為“虎賁”、“虎士”,代表著威猛。

    五品武官補子用黑熊,黑熊高大威猛,但是非常忠誠,代表著陽剛的意思。

    六品武官補子用彪,彪在古代是一種非常神秘的動物,是兇悍殘暴的猛獸,代表著對敵人兇狠殘暴的意思。

    七品,八品武官補子用犀牛,犀牛角銳皮厚,角可制矛,皮可制凱甲,代表著兵器犀利的意思。

    九品武官補子用海馬,海馬傳說與馬的模樣相同,是一種水陸都能行走的神獸,要求軍官不僅能陸戰,還能水戰。

    其實我們所常見的“衣冠禽獸”這一成語跟古代官員官服的補子也有很大的關聯,在現在看來這成語有著貶義的意思,其實在古代,“衣冠禽獸”這成語就是來源於明代官員官服上的補子,剛開始“衣冠禽獸”是讚美的意思,頗有古人羨慕當官的味道,但是到了明朝後期,官員腐敗,宦官當權,文官愛錢,武官又怕死,漸漸的“衣冠禽獸”就有了貶義的意思,平民百姓對那種腐敗無能的文武官員稱之為“衣冠禽獸”。

    清代王公貴族所使用的方、圓補子大多是由宮中內務府專門織造的,即由江寧、蘇州、杭州三處織造局定製生產,因而做工精良,用料講究,尺寸與紋樣也完全按照典制規定而制。正因為有清一代王公貴族所使用的龍、蟒圓補規格很高,所以對其使用和控制一直非常嚴格,非本爵位官員絕對不許僭越戴用。

  • 3 # 我還能說些啥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歷朝歷代為了區別上一級朝政,都會總結前朝經驗,結合自身的民族特點,製作新的官服來顯示皇帝的權威!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任封建王朝,其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充分體現馬背上的民族特點。

    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補服、蟒袍等,但區別級別主要看冠服頂子、蟒袍以及補服的紋飾。

    清朝官服圖案的正式稱呼叫“補子”,它的作用是區分官員級別,以及是文官還是武官。文官的補子圖案為飛禽,武官的補子圖案為走獸。由於清朝奉行的是以文制武原則,所以基本上同個級別的官員,“飛禽”補子的地位要高於“走獸”。比如同為封疆大吏的總督和提督,前者官階為正二品(一般會加上從一品兵部尚書銜),後者官階為從一品,但提督要完全受總督節制。

     

    除了飛禽走獸的補子外,清朝官服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補子圖案,那就是龍和蟒。多數人印象中都以為只有皇帝的衣服才能繡著龍,其實除了皇帝本人外,還有一些人也能得到這樣的特殊待遇。

    清朝官服上級別最高的是親王補服,圖案為身前身後五爪正龍各一團,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其次是郡王補服,圖案為身前身後以及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排在第三的是貝勒補服,圖案為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團;排在第四的是貝子補服,圖案為身前身後四爪行蟒各一團;排在第五的是鎮國公、輔國公,圖案為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方。上述都是清朝宗室爵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皇親國戚。

     

    除了宗室爵位外,清朝官員能得到的最高級別依次是公爵、侯爵、伯爵,這三者都屬於超品(比一品官級別更高),補服圖案為身前身後繡九蟒。排在其後的是子爵,補服圖案為身前身後繡麒麟(同一品武官)。再後是男爵,補服圖案為身前身後繡獅子(同二品武官)。

    除了少數宗室成員以及獲得爵位的高官外,絕大部分清朝官員的補服不是“飛禽”就是“走獸”。

     

    一品文官補子圖案為仙鶴。仙鶴美麗超逸,高雅聖潔,而且長壽,可達六七十歲,在古代成為仙風道骨和長壽的象徵。在吉祥鳥中,仙鶴地位僅次於鳳凰而居第二。鳳凰象徵皇后,而仙鶴則官居一品。

     

    二品文官補子圖案為錦雞。錦雞亦稱“金雞”、“玉雞”、“碧雞”,是吉祥的象徵。同時也寓意一呼百應的風範。其羽毛色彩豔麗,傳說還能驅鬼避邪。

     

    三品文官補子圖案為孔雀。孔雀不僅羽毛美麗,而且有品性。在古人看來,孔雀是一種大德大賢、具有文明品質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貴的象徵。

     

    四品文官補子圖案為鴛鴦。鴛鴦作為官員的補子,是取其羽毛上聳,象徵堅定忠心;眠宿如有敕令,喻其兢兢業業。

     

    五品文官補子圖案為白鷳。白鷳鳥的形象作為五品官員補子,取其行止閒雅,為官不急不躁,並且吉祥忠誠。

     

    六品文官補子圖案為鷺鷥。鷺鷥亦稱白鳥,陸機《詩疏》雲:“鷺,水鳥也,好而潔白,故謂之白鳥。”鷺鷥是吉祥之鳥。

     

    七品文官補子圖案為鸂鶒。鸂鶒又稱紫鴛鴦,是一種吉祥的瑞鳥。作為官員的補子,寓意百官要造福百姓。

     

    八品文官補子圖案為鵪鶉。鵪鶉之“安”是安全之“安”的諧音,寓意底層官員要讓百姓安居樂業、事事平安。

     

    九品文官補子圖案為練鵲。練鵲亦稱綬帶鳥,象徵報喜,寓意吉祥。

     

    此外,清朝司法體系官員雖然也都是文官,但他們的補服沒有級別之分,補子圖案都是獬豸(一種能分辨善惡忠奸、是非曲直的古代神獸),象徵公平公正。

    一品武官補子圖案為麒麟。麒麟是古代傳說中性情溫和的瑞獸,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以麒麟為一品武官的官階形象,既象徵仁厚祥瑞,又象徵“武備而不為害”的形象。

     

    二品武官補子圖案為獅子(也稱“狻猊”,一種像獅子的神獸)。獅子作為武官補子當是取其威猛雄壯之意。

     

    三品武官補子圖案為豹。在古代神獸排名中,豹在獅子之下,在老虎之上。作為武官補子亦是取其勇猛迅捷之意。

     

    四品武官補子圖案為虎。老虎為百獸之王,自古以來,老虎都頗受將帥的崇拜,比如形容一個將軍非常勇猛往往會稱其為虎將。以老虎作為武官補子是取其勇猛之意。

     

    五品武官補子圖案為熊,取其陽剛之意。

     

    六品武官補子圖案為彪。在古人眼中,彪是一種兇悍殘暴的動物。作為武官補子形象,是取其對敵兇狠殘暴之意。

     

    七品、八品武官補子圖案同為犀牛。用犀牛做武官補子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同時也象徵基層武官要頑強堅毅。

     

    九品武官補子圖案為海馬。這個海馬並非動物世界中的海馬,而是一種能在陸地行走,又能在海上飛馳的神獸。作為最下層武官的補子,寓意底層軍官要能在任何環境中同敵人奮勇作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奶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