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532316554576
-
2 # 夫百說歷史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只要是滅國戰爭 無非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綜合國力包括:一、是否有英明的君主。俗語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更何況是一個優秀的君主了。就好比隋末,群雄並起,瓦崗寨擁有秦叔寶、程咬金、單雄信、羅成等一批猛將,卻也還是沒有統一天下。第二、是否有賢臣良將,其實有英明的君主多能出現賢臣良將。比如漢武帝時期,大膽啟用衛青,霍去病,公孫弘等才成就了自己的霸業。第三國力是否充足,糧草是否能夠供應,兵器是否精良,馬匹是否充足等。最後就是軍事部署了。
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為何東吳擁長江天險還是被滅了?
英明的君主:
東吳方面,吳末代孫皓皇帝,暴虐治國,又好酒色,大興土木,從而民心喪盡。
西晉方面,西晉本就是繼承曹魏比較好的基礎,從晉朝泰始五年(269年)起,晉武帝就籌劃剿滅吳國,於是一面改善內政,開發農業、積存糧食;一面優選將帥,造樓船,練水軍。從這裡看出這兩位君主誰上誰下一目瞭然。
賢臣良將:東吳名將陸遜去世後,國內沒有統兵大將,軍隊訓練荒廢,士兵士氣低落。
晉朝方面:選拔的攻打東吳的將領有一路為鎮南將軍杜預,一路為安東將軍王渾,水路則是益州刺史王濬。
糧草兵器,士兵馬匹:東吳由於大興土木,君主又好酒色,國內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而反觀晉朝,本身就有曹魏的底子。當時魏國的國力已經超過了西蜀和東吳了。再加上現在的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國力更是進一步提高。
軍事部署方面:
杜預一路沿長江西上,奇襲樂鄉城,放火把山,進軍江陵,平定長江上游。杜預共斬殺和活捉吳國都督、監軍14人,牙門和郡守120多人,並把東吳將士家屬遷到長江以北,吳華人紛紛前來投降。 王濬水軍一路勢如破竹,戰秭歸,平建業,聲勢浩蕩,吳國水軍大都投降。就這樣,並未費多大氣力,便攻進建業城孫皓見大勢已去,只好脫掉衣服,命人將自己反綁起來,出城投降。
總之一句話,東吳氣數已盡。
-
3 # 天聖說歷史
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建晉,魏國名實俱亡。而此時的東吳,已經經過了好幾場大的政治動亂,國力衰退,風雨飄搖。最後一位上臺的皇帝是孫皓,他荒淫無度,殘暴嗜殺,致使臣民離心離德,彼時吳國雖然還有二十萬軍隊,又有長江天險做屏障,但人心散亂,軍心不穩,離徹底亡國也不遠了。
早在之前兩年的263年(蜀漢炎興元年,吳永安六年,魏景元四年),因為蜀國在諸葛亮、姜維連年北伐和宦官黃皓專權下,國力日衰,民眾精疲力竭,早已是油盡燈枯,魏國的實際掌權者晉王司馬昭派遣大將鍾會、鄧艾率大軍滅蜀,鄧艾偷渡陰平,率奇兵直搗成都,蜀後主劉禪在主力尚存的情況下,獻國投降,立國四十二年的蜀漢滅亡。
盟友蜀漢滅亡,東吳頓失羽翼,加上呂蒙、陸遜等雄才大略的英才相繼凋零,早已是後繼乏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長江天險。
晉武帝司馬炎登基稱帝后即開始籌劃滅吳大計。晉國的滅吳戰略分為兩部分:一是泰始五年(公元269年) ,晉武帝派大將羊祜坐鎮荊州,訓練水軍,窺視孫吳。
羊祜抵達荊州後,採取輕徭薄賦之策,以安定人心,同時向隔長江對峙的吳軍展開攻心戰,大施恩慧,經常為缺吃少穿、飢寒交迫的吳軍將士偷運衣食,為其排憂解難,他這樣做,使吳軍的離心力大增,尤其是中下層軍官和士卒紛紛偷越長江,向羊祜投降。
另一方面,羊祜整飭軍伍,訓練士卒,準備物資,尤其是在長江上嚴格訓練水軍,以應付東吳境內河網遍佈的地理特點,羊祜為徹底滅掉東吳,整整準備了十年時間。
咸寧五年(279年),二十萬晉軍浩浩蕩蕩順流東下 ,直撲吳國國都建業(今南京)。吳軍人數也不少,也有二十萬軍隊 ,但將士普遍厭戰,缺乏鬥志,不論水戰還是陸戰,大都是一觸即潰,無力阻擋晉軍的凌厲進攻。
經一系列鏖戰,晉將王濬率水陸大軍一舉攻破吳都建業的最後一道防線,直搗建業,俘虜了吳國皇帝、暴君孫皓和眾多的文武大臣,晉滅吳之戰前後僅用了短短四個月。然而,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晉國足足準備了十餘年時間。吳國雖亡,卻是魏、吳、蜀三國中國運最長久的一個。
晉滅吳,結束了中國長達百年的分裂與戰亂局面,天下再次歸於一 統。
其實,早在蜀漢滅亡時,東吳已處在唇亡齒寒的危險境地。吳國的一些有識之士早已看到晉國下一步的作戰目標在於吞併吳國,只是由於受長江天險這道天然防線的阻隔,加上力量暫時不夠,正在休養士卒、恢復生產、靜待時機。因而,這些人不斷向吳主孫皓建言,提出清明政治、與民休養生息,加強經濟實力,整軍備戰的建議,還提醒他必須增強長江上游的防禦力量,以遏制晉軍順流東征吳國的企圖。
吳鳳凰三年(274年),大司馬陸抗上書孫皓曰:“西陵、建平乃國家邊陲,處長江上游,容易兩面受敵,若敵軍順流而下,晝夜疾進,難以調集他處兵馬溯江馳援,此乃攸關社稷安危之大事,非比遭受區域性侵犯之小事,臣父陸遜也稱西陵乃國之西門,雖然易守,但也易失。若西陵失守,則荊州必失,應向長江上游增派精兵三萬,使守軍總兵力增至八萬,同時應省去各項雜務,全力防守西陵、建平。不如此,便使人憂慮不安” 。
孫皓這個殘暴昏聵的皇帝,聽不進任何忠臣良將的勸諫,對虎視眈眈的晉國以及晉軍迫在眉睫的大舉進攻威脅,置若罔聞,既不增兵防守上游要隘,也不勵精圖治,加強應有戒備,仍舊橫徵暴斂,驕奢淫逸,為晉軍的勝利進擊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
4 # 東昇6398
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建晉,魏
國名存實亡。此時的吳國應休養生息,歷經圖治,屯兵養精,一舉拿下魏。但卻由於皇帝孫皓荒淫無道,對內殘徵暴斂,對外放鬆警惕,加之東吳連年戰亂,又經歷好幾場大的政治動亂,國力衰退,風雨飄搖。自最後一位皇帝孫皓上臺後,他荒淫無度,殘暴嗜殺,離心離德。因此,雖然吳國還擁有二十萬大軍,又有長江天險做屏障,但由於人心散亂,軍心不穩,最後,在公元274年終於被晉所滅。
因此,要以德治國平天下,始
終和人民群眾心聯心,一切為了人民才能安民心,把國家發展強大,提升國力。正如唐朝大臣魏徵所言,老百姓是水,朝剛是船,水能挺舟也能復舟。所以,東吳的檣櫓灰飛煙滅正是由於脫離了群眾,背離了民心所致。
-
5 # 發條鳥編年史
東吳之天塹,是長江。
魏國如不先滅蜀,那麼水軍進入長江無非要麼透過淮河前行,進長江。或是沿漢水入長江。但這又要面對這兩條水路水量不足,大船無法通行的問題。
所以長江天險讓魏國最捉急的在於他們的大船沒辦法與吳在水上格鬥。
《三國志.蔣濟傳》記載225年曹丕曾將大艦巨船統一造好並駛入淮河,想透過中瀆水挺進長江,讓孫權見識見識大魏的艦隊,結果在行進途中大船就紛紛擱淺了(水道難通,於是戰船千數皆滯不得行)。
曹丕出發前還豪情勃發寫下詩句:誰雲江漢廣,一葦可以航!此情此景,變成了江漢一葦可以航,無奈水路難通行……
假如東吳此刻攻打,那這些船就是現成的戰利品。曹丕當時心態有點崩,打算把船全燒了,幸虧蔣濟排程有方,調引湖水終於把艦隊開了回去(濟更鑿地作四五道,蹴船令聚,豫做土豚遏斷湖水)……仗沒打成,搞了個水利大工程。
等到滅亡蜀漢後,情況不同了。長江上游盡在掌控,晉國王濬直接在上游打造大型戰艦,可以順流而下了(舟輯之盛,自古未有。濬造船於蜀,其木柿蔽江而下)。
吳國二十萬大軍再強,也強不過晉之陸軍,而他的水上優勢此刻完全沒有了。
事實證明,晉國水陸並進,水戰勢如破竹,順江而下。
正所謂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
6 # 袁衛宇
西晉滅吳,準備了10年,從軍事到經濟,從情報到外交,西晉都做了大量準備。西晉的綜合國力遠勝過東吳。東吳所謂的長江天險,20萬大軍,在西晉面前,基本沒什麼抵抗力。
一、兩國對比
1.國力對比
晉武帝登基後,經過10幾年的勵精圖治,創造了“太康之治”,西晉的經濟社會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比三國亂世強太多。文化、經濟、軍事都有明顯的提升。百姓安家樂業,君臣團結一心。天下太平,四海歸心。
反觀東吳,在孫皓的治理下,民生凋敝,百姓度日如年,人民窮困不堪,東吳的經濟社會條件遠遠落後於西晉。
而孫皓自己則窮奢極欲,完全不顧百姓死活。而東吳的君臣關係,則是極度僵硬。孫皓為人殘暴,一言不合就殺大臣。導致文臣武將和孫皓離心離德。孫皓甚至還對江東士族展開屠殺,導致士族對東吳徹底失望,厭棄東吳。
2.軍力對比
西晉準備伐吳的軍隊有20萬,而西晉統兵的大將如羊祜、杜預、王睿也都是一代名將。他們謀略過人,戰法超群。他們在任上時,有針對性的進行軍事訓練和軍事演練,西晉滅吳時,西晉軍隊的戰術戰法,就是按照他們平時演練那樣進行的,非常順利。
更關鍵的是,羊祜、杜預、王睿這些將帥得到了晉武帝的絕對信任,這些將帥也非常晉武帝。
反觀東吳,由於士族被孫皓大量屠殺,導致東吳可用的將領幾乎沒有。唯一能抗衡西晉的,只有陸抗。而孫皓非常不信任陸抗,幾次想滅陸抗三族,只是礙於陸抗的家族勢力不敢動手。
陸抗病死後,西晉立刻啟動滅吳之戰。
二、滅吳之戰
公元279年11月,晉武帝派遣6路大軍,水陸並進,進攻東吳。六位統兵將領分別是鎮東將軍司馬伷、安東將軍王渾、平南將軍胡奮、鎮南大將軍杜預、龍驤將軍王濬、廣武將軍唐彬。
以上六位統兵將領沿長江兩岸,從水路和陸路聯合發起攻擊。作戰區域涵蓋了中上游和下游的廣大區域。從重慶到湖北,再到安徽、江蘇,聲勢浩大。
由於作戰有力,部署得力,晉軍幾乎沒遇到像樣的抵抗。東吳軍隊幾乎是望風而逃,而西晉軍隊則是所向披靡。
公元280年2月,東吳末帝孫皓出城投降,東吳滅亡。
結論:東吳的滅亡,不是亡于軍事,而是亡於政治和人心。在西晉滅吳之前,東吳當時已有敗亡之像,西晉伐吳只是提前讓東吳滅亡而已。所謂的長江天險,20萬大軍,根本無法阻擋西晉滅吳的步伐。
-
7 # 呂小汪
當時的背景
公元276年(天璽元年)晉滅吳的戰前準備就基本完成。只是因為後方鮮卑作亂,賈充等反對立即伐吳,使伐吳戰爭拖延了下來,讓吳國得以苟延殘喘。
經過與結果公元279年(天紀三年),晉武帝下令伐吳。 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 公元280年(天紀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西晉實現了統一。
原因解析東吳之滅亡我們可以從天時,地利,人和,三點來逐一分析
①天時
首先真的算大勢所趨,本來雖然說魏蜀吳三國鼎立,但是憑實力來說,蜀吳兩國加起來也比不上魏國,而晉朝繼承了魏國的全部勢力之後,又吞掉了蜀漢,已經佔據天下十分之八,雙方的重量級早已經不對等了,對吳的戰爭本身就是一場不公平對決。
②地利
東吳所倚仗的所謂長江天險,在平蜀之後,已不復存在,長江已經不再是東吳可以恃靠的天險了,西晉反而擁有了順江東下的順流優勢!,
孫權晚年為了抑制東吳士家大族勢力以太子之位為誘餌,在二宮構爭中沉重打擊了以吳四姓為首的世家大族勢力,但同時也嚴重削弱了東吳自身的實力,也為東吳滅亡埋下了隱患。 其次:孫吳方面孫皓性情殘暴,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對大臣太過苛刻,導致君臣上下離心,最後:東吳最後一位擎天柱石,陸遜之子,大司馬大都督陸抗,在六年前去世,從此東吳再無一位可以拿得出手的名將
總結東吳末期既無地利,亦不得天時,更無所謂人和,什麼都不佔,能活那麼長時間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西晉揮了揮手,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就此滅吳。
回覆列表
陸抗之後吳己無將,孫皓殘暴,民心盡失,君臣離心離德,晉軍一至則兵將全跑,降旗盡豎,失德失民如此不敗焉有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