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邁克爾學投資
-
2 # 期貨匠人李瑞
我認為題主的問題應該這樣問:應該如何理解數字貨幣市場投機風險?
一字之差!意思差之千里!
先來聊一下投資和投機的區別:
著名股市啟蒙讀物《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對投資和投機的區別有如下解釋:投資者和投機者之間最現實的區別,在於他們對待股市的態度。投機者的主要興趣在於預測市場波動,並從中獲利;而投資者的主要興趣在於按合適的價格購買並持有合適的證券。
作者以證券為例,觀點適用於一切市場內外各種交易型別產品。
細化來看投資和投機的具體區別:
A、首先,兩者的出發點不同!投資重點在“資”!這個“資”的意思是資本,可以理解為目標標的的內在價值!投資者們看重的是投資標的的價值權重!期望他能夠在適應市場需求、經濟需求以及政策需求的大背景下,未來有不錯的上升表現。投資,以資本為基礎,並有無限創造資本、創造價值的可能!
投機重點在“機”!這個“機”的意思是機會,可以理解為目標標的的外在價值!其實,我更願意認為這種外在價值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投機的出發點和目的都是對財富的一味追求,投機者,更多的是透過發掘或者製造市場波動來達到獲利目的!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創造資本、創造價值,但更多本創造出來的是虛無的經濟泡沫,泡沫的存在在行業初期有兩性助長的作用,能夠提升行業活力,促進行業增長!但是中後期帶來的卻是諸多的破壞性後果。
B、其次,兩者的時間週期不同!
投資者更為關注的是標的的價值成長,他們更為從理性的角度出發!認可時間成本在投資過程中的位置。
而投機者更為關注的是標的的市場波動,並且是短期的市場波動!因為,時間越長,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越多,這會讓投機者們難以把握!投機者們更擅長的是短期內跟蹤熱點或者市場走向,快進快出,或者透過自身能力主動造勢推升市場波動!並且從中搶佔先機,快速獲利!
個人認為,以上兩點就是投資和投機的主要區別。
那麼,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數字貨幣市場裡,很難定性它是一種有投資價值的標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
美其名曰“數字貨幣”,其實更多人稱其為“虛擬貨幣”。雖然名字叫“貨幣”,但實則是“偽貨幣”。
1、沒有法律許可!國家政策不允許!甚至明令禁止!
2、違背市場經濟規律!
3、難以創造出價值!
4、沒有市場需求!
5、由少數人群、機構創造、主導!
6、沒有實際價值,泡沫嚴重堆積!
......
可以這樣講!數字貨幣只不過是“信仰”“數字貨幣”的極少數人群用來蠱惑廣大“投機”大眾的一種工具!真實的現象不過是操盤者、莊家不斷收割不明所以的散戶投機者資金的一種手段!
當然,這種方式披上了一個華麗的外衣“數字貨幣”!
所以!“數字貨幣”市場里根本就沒有任何投資風險!因為它和投資基本不挨邊!
但是!“數字貨幣”市場裡存在在巨量的投機風險!因為它就是由大量投機者們聚集、炒作起來的巨大資金泡沫!
是泡沫,結果就是顯而易見的!各個“炒幣”投機者們應該深有體會!
這幾天是在為高位被套的各種幣而擔心?看著自己網上賬戶裡資金不斷縮水而恐懼!懊悔!
還是貪婪的期望在幣價下跌,尋找大底,進行新一輪的投入!
投機市場裡!賺到錢的,無限渴望繼續賺更多的錢!虧掉錢的,更加無限渴望賺到錢!
賭徒心理......
現在時間是2018年6月13日下午4點26分!這裡繼續預判一下!
各位意見如何?
-
3 # 幣勝課
數字貨幣市場的投資風險有很多,上面也有很多答案了。因為最近對交易所的監管一直在加強,所以我講一講交易所方面的東西。
由於Tether對穩定幣近乎壟斷的地位,它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公司,之前就因為不斷增發USDT而受到各方議論。此外,長久以來對加密貨幣交易所Bitfinex和Tether發出質疑的匿名博主Bitfinex`ed就曾指出USDT的發行與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主流加密貨幣的價格有某種關聯。
根據Cointelegraph的BTC和ETH價格指數顯示,在增發2.5億美元Tether的一小時內,比特幣大約上漲了120美元左右,以太坊上漲了10美元左右。這次又有學者透過研究發現,Tether可以透過某種模式來操控比特幣的上漲。
一位曾經發現金融市場上存在欺詐行為的教授表示,在去年加密貨幣的價格暴漲中,至少一半的上漲可能是由價格操縱行為推動的。
德克薩斯大學金融學教授約翰·格里芬和研究生阿明·沙姆斯的論文很可能會引發一場關於比特幣的爭論,其關注點在於,相比投資者的真實需求,去年的暴漲有多大成分是由幾個大玩家的秘密行為而影響。
當時許多業內人士都表示擔憂,他們認為Bitfinex的活動是推高價格的原因之一。
Bitfinex是該行業規模最大,監管最少的交易所之一,該交易所在加勒比地區註冊並在亞洲設有辦事處。在紐約時報和其他報社發表質疑文章之後,該交易所就被美國監管機構傳喚。
格里芬研究了數字代幣在Bitfinex的進出記錄,發現了幾種明顯的規律,這些規律表明交易所中的某人或某些人在其他交易所的代幣價格下跌時採取行動,又成功地推高了價格。他們用Tether(由Bitfinex的創造和出售的虛擬貨幣)來購買其他加密貨幣以達到拉昇價格的目的。
格里芬先生說:“這篇論文表明,在去年價格的明顯上漲中,價格操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Bitfinex執行長Jan Ludovicus van der Velde在一份宣告中說:“Tether的發行無法用來操控Bitfinex的比特幣或任何其他代幣的價格。它從未參與任何市場或價格操縱。”
報告發布後,比特幣的價格下跌了5%,接近今年的最低點。比特幣現在比去年下半年的高點下降了65%以上。這篇新文章幫助推低了週三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價格的下跌。
新的66頁檔案的作者沒有證據證明Bitfinex知道或負責價格操縱。研究人員是依靠所有虛擬貨幣交易的公共分佈賬本(也就是區塊鏈)捕獲的數百萬筆交易記錄來發現的。這種方法並不具有決定性意義,但它有助於政府當局和學者發現過去的可疑活動。
格里芬先生和沙姆斯先生特別檢查了Tether的流向,2017年比特幣價格一半的上漲可以追溯到Tether流入少數其他交易所之後的幾個小時。通常在價格下跌的時候,Tether流入,幾個小時內比特幣價格開始回漲。
其他可用Tether購買的大型虛擬貨幣,例如ETH和Zcash,在這些時期比比特幣上漲更快。作者發現,在接受Tether的交易所價格上漲的速度要快於沒有接受Tether的交易所,並且當Bitfinex今年停止發行新Tether時,這一模式就停止了,即下跌後價格不再很快上漲。
倫敦大學學院教授莎拉·梅克勒約恩率先提出了這種模式,在本週查看了這篇論文後他表示,這篇新論文中的分析“看起來非常合理”。
分析區塊鏈資料的Chainalysis公司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Gradwell也表示,該研究“看起來是可信的”。他還說,充分了解這些模式還需要更多的分析。
格里芬先生之前就曾撰文,揭露其他幾個金融市場的欺詐行為。他在2016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金融界的關注,該文章表明,與金融市場波動性(VIX)掛鉤的某個金融合約受到了操縱。後來舉報人確認了這些懷疑,現在這幾起訴訟正在進行中。
除了他在德克薩斯大學的工作之外,格里芬先生還有一家諮詢公司,負責金融欺詐案件,其中包括虛擬貨幣行業的一些案件。
這篇新論文並不是第一個發現虛擬貨幣市場被操縱的學術文章。早在去年,以色列和美國研究人員就曾發表過文章,他們指出:2013年比特幣的大幅上漲就是由當時最大的交易所Mt.Gox進行價格操縱所引起的。
-
4 # 小e的家
數字貨幣自去年大漲、瘋漲後,吸引了相當多的人來關注這個市場,從目前來說數字貨幣風險也是要高於任何投資市場的。
數字貨幣市場投資的風險其實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跟任何金融市場的風險是大抵相同的。
投資的大原則是:不懂得東西,永遠不要去碰。
然而目前我們在數字貨幣市場(包括很多金融投資市場)見到的是大部分人炒幣得有好幾個月了,甚至連區塊鏈是什麼都不知道,完全聽從別人推薦、專案方忽悠,連自己買的數字貨幣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就敢投錢進去,最後錢賠光了,開始大罵。
所以說最大的風險就是投資者的盲目更風。
如果你對數字貨幣有一個自己的高度認知,那麼你的相關知識會幫你選擇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幣種,在適當的價位建倉,然後長期持有。
從13年投資數字貨幣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中以來,我們不難發現,長期持的人都很賺錢。
-
5 # 陳思進
首先要指出的是:題目中“數字貨幣”顯然是指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幣,那麼就根本不存在什麼“投資”,因為,說過無數遍了,比特幣的價值為0,只能靠價差獲利,只是投機市場而已。
正好最近芒格(巴菲特的老哥們兒)在《財經》的專訪中也提到:“有些新事物真的是非常愚蠢的投機,比如比特幣,將會有一個非常糟糕的結局。僅僅因為人們賭博才這樣做,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對他們或對國家有好處。某些華人總是善於抓住瘋狂的投機。”
回到問題本身,既然是投機,那風險就和賭博的風險一樣。投機賭博的市場都是零和遊戲(輸家虧的錢+贏家賺得錢=0),甚至是負和市場(還要扣去各種手續費)。更何況三分之一的比特幣掌握在一小群莊家手中,對於散戶韭菜而言,風險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事實上,比特幣在2017年12月17日頂峰時期曾一度漲至2.1萬美元一枚,而如今不到半年時間已經跌破6120美元,市值縮水超過七成……
篇幅有限,點到為止。
-
6 # Enu信仰者
數字貨幣難度極大極大。 一般情況下不適合投資人投資。歸零幣種可能性超過95%。最終歸零幣超過99.99%。
回覆列表
受比特幣財富風暴影響,市場對數字貨幣的追求幾近瘋狂,但投資的血淚史告訴我們,風險總在最瘋處:
1、個幣風險:A\波幅巨大,暴漲暴跌,所以儘量少用槓桿投資數字貨幣
B\技術太前沿,真正懂得人並不多,所以數字貨幣騙局、眾籌ICO跑路事伯 件層出不窮,最好要有可靠的老司機帶路!
2、系統風險:A\交易所風險,倒閉、被攻擊風險,
歷史上,交易所被攻擊不是一次兩次了,下面舉幾個典型的案例:
Mt.Gox 駭客攻擊,失85萬個BTC,申請破產保護
Bitfinex駭客攻擊,失119756BTC
Youbit駭客攻擊,4000個BTC被竊
3.7幣安交易所 駭客攻擊
B\籌碼大多比較集中,在大玩家手裡,流動性很容易枯竭
3、技術風險:A\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並不成熟,私鑰私儲有被竊或被遺忘找不回來風 險
B\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不明朗,技術瓶頸有等突破
4、監管風險:A\純粹的數字貨幣交易在國內基本屬於非法交易
B\國外雖然沿屬監管邊緣地帶,再次強調可靠的老司機帶路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支撐數字貨幣的區塊鏈技術未來一定靠譜,但標榜代替中心化貨幣的數字貨幣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過,存在即合理,最終少數幾種堅挺的數字貨幣
可能會如“黃金”等工業價值不大的貴金屬一樣,以純避險類資產而長期存在,大部分數字貨幣將沒有長期存在價值!
2018年6月22日,日本金融監管機構下令數家加密貨幣交易所整改反洗錢措施,導致比特幣價格跌幅達11%。其他加密貨幣與比特幣一齊應聲下跌。按市值計算第二大加密貨幣ETH下跌了9%,而XRP則下跌了大約7%。比特幣現金和萊特幣約下挫11%。比特幣一度跌破6000美元,這是自去年11月13日以來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