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餘康高620

    這是盜汗,假如盜汗之人血壓偏低(這現象極多),舌苔薄白。血壓低呈現的脈象叫脈弱,憑空出汗叫自汗,脈弱自汗,當用桂枝湯,處方:桂枝9g,白芍藥9g,甘草3g,大棗4枚,生薑三片。三至五付便可,效果極好,這是方舟子方豬子之流整天吹噓的西醫所治不好的,必須要它眼中的"不科學"的中醫處方東漢醫聖張仲景老先生的桂枝湯才能解決。另外,胃陰虧虛伴自汗盜汗、整天憑空出汗不止,以及其他的不明原因的出汗伴脈弱,桂枝湯都可藥到病除。桂枝湯還有一種適應症,那就是頭痛怕風吹,伴血壓偏低,有些病人哪怕是大熱天,坐摩托車或吹電扇頭痛都加重,去醫院照cT磁共震啥毛病也查不出來的,必定就是桂枝湯症。總之,脈弱(血壓低),自汗,怕風吹,只要沾上兩樣,長期纏身的毛病都要考慮桂枝湯症。例外的是結核病,雖然自汗,但伴長期低燒,就不是桂枝湯能解決的了。必須抗癆治療。

  • 2 # 做我的貓qwer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洩出來。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並忘了吃飯。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

    到了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證。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現今不論是醫生還是幹其他行業的人都知道盜汗是一種什麼樣的病證。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

    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溼,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洩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洩出,甚則可使睡裝溼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型別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洩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

    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溼,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溼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

    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

    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製作的藥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

    1、龍眼人參飲

    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銀耳紅棗湯

    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3、參苓粥

    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4、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乾淨,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藥汁煮洗淨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5、黃芪二蜜飲

    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藥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藥渣,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6、百合蓮子飲

    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淨,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 3 # 平凡的我pfdw

    可是,有的人可能在天冷時還渾身冒汗,那就得到醫院去向醫生諮詢了,有些時候或許是得病引起的原因,所以千萬不可大意。

    還有些時候,由於自己身體虛弱,以致引起失眠、渾身冒汗等症狀,屬於這種情況必須堅持鍛鍊身體,增強了體質,這種情況自然而然也就克服了。

  • 4 # 九文天下

    不瞞你說,偶爾為之,也許算不了什麼。但是,如果每天早晨醒來,都是出一身汗,你可就要去看看醫生了!

    再說一句,你的病歷呢?是男是女,多大年紀,我都不知道,起碼也有一個簡單的描述吧。

    經常出汗,不是由於運動或者勞動,也不是由於溫度高,而自覺多出汗的是一種病症。

    根據中醫學來說,其分成兩種,自汗和盜汗。

    自汗是指醒時汗出,動則加劇,常伴有面色少華,精神倦怠, 少氣懶言,食少便溏,形寒肢冷等。

    盜汗是指睡著就汗出,有時汗出如浴,醒後則止,常伴有形體消瘦,面部潮熱,口乾舌燥,腰痠耳鳴等。

    中醫學認為,人體發生疾病,是由於"正邪相爭"的反應,特別強調"正氣虛",是人體發病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一個方面。

    故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之說,即人的抗病能力,充實於體內,則外來的一切致病因素,均不可能干擾人體而發生疾病。

    這裡就說明,所謂正氣,即指人的抗病能力,虛主要是指人體的抗病能力不足。

    人體的體虛和虛症是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自體衰老等因素引起的,但以後天失於調養為主。

    氣虛證的判斷,常見面白無華,少氣懶言,語言低微,疲倦乏力,自汗,動則汗多,舌質淡嫩,脈虛無力。

    多發生於全身或者某臟腑的功能衰退時,尤好發於消化系統、或者呼吸系統生理功能的不足者。

    也可伴有胃脘脹墜,便意頻作,久瀉久痢胃下垂、腎下垂、脫肛、子宮下垂等臟器下垂。

    如果不伴有上述疾病,可開出自汗或盜汗兩方,以供參考。

    自汗方藥與用量:生黃芪、鍛龍骨各30克,金櫻子15克,太子參、黨參各20克,大棗6枚。

    盜汗方藥與用量:酸棗仁、地骨皮、烏梅、五味子、玉竹、石斛、柏子仁、當歸各10克,鍛龍骨30克。

    建議先到醫院慎重檢查一下!

    如果符合病症,可先服用三天,酌情再聯絡吧!

  • 5 # 君君234197329

    問性別,問年齡,問身體狀況,不能一概而論,自己是最好的護士,醫生不好說,護士是要及時發現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有不適及時問醫,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 6 # 手機使用者102424790634

    夜間盜汗,提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短期可以調節一下心情看看,如果每天這樣持續超過2-3周就說明可能存在某些需要專業醫療干預的疾病,需排除如結核、甲亢或者其他自身免疫相關的疾病。

  • 7 # 食療坊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洩出來。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並忘了吃飯。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證。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現今不論是醫生還是幹其他行業的人都知道盜汗是一種什麼樣的病證。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溼,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洩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洩出,甚則可使睡裝溼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型別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洩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溼,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溼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製作的藥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

    1、龍眼人參飲 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銀耳紅棗湯 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3、參苓粥 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4、黑豆浮麥湯 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乾淨,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藥汁煮洗淨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5、黃芪二蜜飲 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藥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藥渣,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6、百合蓮子飲 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淨,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有人說李斯是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