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這個肯定是假的,毫無疑問。不過我們要弄清楚,“號稱”多少人,和“實際”真的有多少人,不是一個概念。

    舉個例子吧,蜀漢投降魏國的時候,人口九十四萬,總兵員十萬二千人;吳國投降晉朝時,人口二百三十萬,總兵員二十三萬人。這兩個數字,都是在三國鼎立已經形成、各國大體上沒有遭受全面戰爭的條件下,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所得到的。而在前三國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總人口數肯定是要比這個下降的。

    而著名的夷陵之戰,劉備號稱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最後幾乎全軍覆沒,大家想一想,可能嗎?如果真這樣,那恐怕蜀漢全國所有男性不分老幼就全部得交代在夷陵,而且還要算上很多女兵吧?實際上,中國古代直到明朝,想要維持一支總兵力三四十萬的軍隊都非常困難,更不用說經濟和生產水平都遠不如明代的三國時期了。

    所以就存在著一個“號稱”和實際的問題,中國古代行軍打仗,都喜歡“號稱”自己多少多少人。雖然實際部隊肯定是要打折的,但是反正氣勢上不能輸,最好起到嚇唬敵人的作用。這一點不但華人會,連越南人都會。明成祖征討他們的時候,這麼一個蕞爾小國不是還敢號稱自己“七百萬大軍”嗎?(不知道他們全國有沒有這麼多人)

  • 2 # 開太空梭的樹懶

    那是看《三國演義》看多了給人的錯覺,整個三國時期,所有國家的人口加起來也就幾百萬人。

    比如說:諸葛亮當丞相治理蜀國時期,蜀國全國的人口加起來還不到一百萬人,也就九十多萬。而軍隊大約十萬人左右,國家的財政壓力也是相當的承重,平均九個人養一個士兵。諸葛亮幾次北伐,一次拿個三五萬人出來,就已經算很多了的,談不上幾十萬人。

    談戰爭,那就要說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據《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的記載,進攻的精兵大約10萬,戰馬萬匹,,估計戰鬥計程車兵也就11-12萬左右,加上後勤部隊,13萬人左右。而曹操的部隊,步兵 騎兵和後勤部隊加起來估計也就3.4萬人左右。實際上的官渡之戰袁和曹的戰力對比是13比3.4萬左右的,並不是《三國演義》裡面動不動就是袁紹幾十萬大軍,說的那麼多人,就是為了形容陣仗大,戰鬥激烈,戰鬥刺激,來體現小說的好看精彩。

    而《赤壁之戰》,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那是嚇唬孫劉聯軍的,實際上曹操南下有人說幾萬人,有人說十幾萬人,加上劉表兒子劉璋投降的5-6萬的陸軍和水軍,加起來20萬人左右。而劉備1萬人,周瑜3萬人左右,所以孫劉聯軍總數量還不到5萬人。當時三國時期的國家人口基數本身就不大,加上年年戰亂,不可能有那麼多的人口的,能有個3-5萬人的部隊就算是實力強勁了的。

    《夷陵之戰》,劉備號稱70萬大軍,實際上當時的蜀國全華人口還不到100萬人,全國男女老少全去參軍那個人數是夠的,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而實際上的劉備大軍一般在5-7萬人左右,最多8-9萬,是蜀軍加上少數部隊的組合模式進攻。那是諸葛亮為了防範北方曹操偷襲,還是有留蜀部隊防範的,至少也有個幾萬人。蜀國全國就那麼多人口,加上諸葛亮還要留一些部隊在蜀國,劉備根本就拿不出來多少人馬去和孫權戰鬥。而孫權當時派遣的部隊也大約5萬人左右,吳國也比當時的蜀國雖說強一點,但是也強不了太多,兩次戰爭能拿個3-5萬人,就已經算是相當大的戰爭了。

  • 3 # 千御

    其實古代的軍隊裡面除了真正負責主體作戰、打仗的戰兵之外,還有負警備任務和防守任務,負責輜重,押運糧草的輔兵,以及負責轉運糧草,修建營寨,開山搭橋的民夫。

    通常來說一個戰兵至少要配2個輔兵,4個民夫,也就是說至少要帶6萬的輔兵和民夫,有時可能更多。有時候古代人喜歡把輔兵和民夫的數目也拉入軍隊總數,有時就會出現一萬戰兵的情況號稱十萬大軍,謙虛一點的也會號稱三萬大軍,總之就是這樣了。

  • 4 # 勇戰王聊歷史

    去掉一個零,基本上就是真實人數。我方軍戰力可以“以一敵十”,所以,會誇大十倍宣傳兵力。

    以三國中實力最強的魏國舉例。三國時期,曹魏才四百萬人口。一般徭役鬆散的情況下,以古代生產水平,二十人能養一個“脫產者”,也就能養活二十萬人。按照重徭役算,十人養一兵,也就四十萬人可以脫產。

    這四十萬人,也不能全部去打仗,還要戍城守邊,還要有文職人員等等。曹操只養精兵,曹操最引以為傲的軍隊就是“虎豹騎”,!曹操經常攜精兵以少勝多。我寫過文章,推算出曹魏能長期養活的總兵力在23萬左右,最精銳的中軍只有10萬人。

    《三國演義》中,曹操動不動就讓夏侯,張遼等人為先鋒,領兵五萬。這是不太可能的,最多給五千或八千人馬才算符合實際。

    例如,赤壁之戰,曹操號稱“治水陸兵馬八十萬人”。其實,據我估算,到赤壁的也就八九萬人。曹操帶來的總兵力絕對不會超過十五萬人,十萬以內都算符合實際。

    還有,諸葛亮北伐,每次傾全國之力,也就帶出來四五萬人。糧草不好運輸,路上就要消耗四分之三。帶四五萬人出去,就要準備至少二十萬人吃的糧食。蜀漢才九十多萬人口,這算“窮兵黷武”了。

    夷陵之戰,劉備帶六萬人去打東吳就是滅國戰爭。孫權都要找曹魏請援兵,可見,一場上十萬人的戰鬥有多麼重要,多麼的不容易。

  • 5 # 仁勇校尉

    三國時期動不動幾十萬大軍的印象,題主可能是受三國演義影響。《三國志》等歷史記載中,三國時期幾十萬大軍的時候並不多。

    前三國時代(曹丕篡位之前),由於長期戰爭和瘟疫等災害的破壞,社會經濟凋敝,支援不了規模太大的戰爭。幾場關鍵決戰規模並不算大。

    官渡之戰,袁紹兵力十萬,曹操的兵力則不是太明確,官渡一線的兵力可能兩萬左右,總兵力估計五六萬。

    赤壁之戰,曹操總兵力十五六萬,投降的荊州軍有七八萬,但參加赤壁之戰的總兵力估計也就十多萬。孫劉聯軍總兵力不超過五萬。

    夷陵之戰,陸遜所帶的東吳軍五萬人,劉備兵力大概五到六萬。

    三國後期,隨著社會經濟和人口的恢復,戰爭規模擴大了,但知名度相對小多了。

    諸葛恪進攻魏國的合肥新城之戰,諸葛恪兵力二十萬,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同樣領兵二十萬救援新城。

    淮南三叛中的第三叛諸葛誕之叛,司馬昭領兵二十六萬鎮壓,這是三國時期空前的兵力。諸葛誕和支援的東吳軍之前也有十幾萬。

  • 6 # 懷疑探索者

    當然是不可能的。歷史小說都是演義,所謂演義,就是講故事。故事不妨吹噓的大一點,好看就可以,但是不能當真。以三國時期的全華人口,三個國家全部加起來也最多1000萬人 。古代一個家庭是平均5個人,那麼,假設有200萬個家庭。一個家庭最多出一個成年人當兵,否則無法維持家庭的生計。那麼,理論上三國有兵員200萬人。但是,有的家庭不可能都是兒子,我們假設有一半多一點的家庭有成年兒子,則理論上三國可以擁有100~120萬兵源。但是,你不可能把國內所有的家庭的成年男子都派去當兵,那樣還要不要種地了?沒有足夠的青壯力來種地,那麼軍隊所需要的糧草從哪裡來?大家都當兵去了,國家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怎麼辦?那些手工業,釆礦業,商業活動,文藝活動怎麼辦?所以,最多兩個家庭之中有一個家庭把成年男子派出去當兵。這樣,理論上三國時期大概有50~60萬兵源。考慮到當時有1000萬人口,50~60萬人當兵,已經不算少了,也是一個大的負擔。農耕文明的社會,平均20個人養一個兵,這在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還是勉強可以的,再超過就要不能承擔壓力了。那麼,當時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可以看到,當時曹魏國,蜀漢,東吳,這三個國家實際上擁有的兵力和我推測的兵力差不多。曹魏最強,有40萬兵力,蜀漢有8~10萬兵力,東吳有8~12萬兵力。合併起來,恰好是60多萬兵力。再多就不行了,會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

    劉備因為呂蒙偷襲荊州,殺害了大將關羽,所以盛怒之下兵發白帝城,向東吳發起進攻。據記載,劉備當時率領的兵力是2萬多人,不及3萬人。而演義小說將劉備的這次軍事行動誇大為70萬大軍,誇大了至少二三十多倍。所以,在古代那種歷史條件下,動輒出動幾十萬大軍是不可能的任務,把"十"字去掉,有幾萬人馬,那還可能符合實際情況。

  • 7 # 一輩子的偽君子

    假的!三國軍隊總量不過百萬之眾,那能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跟玩似的?不可能的。東漢末年,由於天災人禍,大量人口死亡,直至三國鼎立,才稍有改善,是沒有資本讓那些“軍閥”亂玩的。

    且看東漢末年時期的三大戰役:

    官渡之戰,袁紹軍約10萬,曹操軍約3、4萬,這當時最強大的倆位軍閥爭戰,總共不到15萬。

    赤壁之戰是三大戰役中兵力總量最多的,曹操軍約20萬,實際上可能只有15萬,孫劉聯軍約5萬,總共約25萬,實際總兵量可能只有20萬。

    猇亭之戰,劉備軍約4萬,五溪蠻軍約1萬(響應劉備的別地部隊),東吳軍約5萬,總共10萬。

    以上是三大戰役的兵力大概數量,這三大戰役沒有一場最多也只是25萬了,更別提其他戰爭了,所以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的話聽著笑笑就好,千萬別當真,這在當時人口匱乏的三國時期根本不可能!

    不過三國鼎立之後,人口較東漢末年有了較為明顯的增長,但動不動幾十萬,這就真的過分,比如蜀漢後期總兵力約10萬,但由於要留守益州,能調動進攻計程車兵其實僅僅5萬,甚至可能更少。蜀國根本無力發動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的戰爭。

    而吳國投降時,總兵力約23萬,除去留守的兵力,實際能調動約為15萬,這也根本沒法發動幾十萬戰爭。

    而最為強大的魏國總兵力約60萬,這是三國中唯一能發動幾十萬大軍的國家,除去留守的兵力,能調動進攻的兵力也足達40萬,由此來看,魏國是出手最為闊綽的,但即便是魏國,動不動幾十萬大軍也不是開玩笑的事,魏國幾十年間僅發動了幾次兵力達20萬以上的戰爭而已,其中平叛揚州三次,滅蜀一次,滅吳一次,寥寥可數。

    東漢末年,人口劇減,無論人口還是兵力、生產力,都遠不如三國鼎立時期,而三國總兵力不過100萬,除去留守軍隊,三國能調動進攻的總兵力也不過65萬。

    據此,吳蜀倆國根本無力發動幾十萬大軍,這倆國掏家本也掏不出來。而魏國是唯一有能力發動幾十萬大軍的,但幾十萬大軍於魏國而言不是開玩笑的事情,發動起來也是很吃力的,而一旦發動,必定是要幹“大事”的,有倆次就用來滅蜀、滅吳了。

    (滅吳的其實是晉,但我這裡把滅吳之功歸於魏,是因為我實在瞧不起“晉”,竊國就算了,還這麼窩囊!)

  • 8 # 不沉的經遠

    三國時期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那是《三國演義》小說裡的情節啦,真實的歷史上三國早期幾千、幾萬那就是規模不小的戰鬥,哪怕到了三國末期的滅國之戰,也不過出動十幾、二十萬的樣子。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人口損失嚴重,農業也受到很大傷害,因此招兵難,養兵更難,有幾萬人馬已經是大軍閥了。比如像劉備在公孫瓚手下混到了平原相,也就是郡守的樣子,此時他手下的兵力不過“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不過也已經是一個小軍閥了。到徐州以後陶謙給了他“丹楊兵四千”,以這5千人馬他就可以在小沛割據,協助陶謙對抗曹操。

    就算是官渡這樣的大決戰,袁紹的兵力也不過是“精卒十萬,騎萬匹”,而不是《三國演義》裡的七十餘萬大軍。而曹操兵就更少了,按照《三國志》裡記載,到偷襲烏巢前,曹操手下只有“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這麼算起來,官渡之戰開始時曹操也就兩三萬的樣子。

    到了三國末期,人口也沒有得到完全恢復,像蜀漢投降時有10.2萬人,算上之前戰鬥損失,最多不過11、2萬人,這已經是益州所能供養的兵力上限了。而魏國滅蜀之戰時,魏軍有鍾會10餘萬大軍、鄧艾3萬人馬、諸葛緒3萬人馬,合計也不過約16萬人。滅吳之戰,魏軍也不過出動了大約20萬人。

    整個三國時期參戰兵力最多的一次戰爭,是諸葛誕發動的淮南之叛,他裹挾淮南淮南屯田“十餘萬官兵”和在揚州招募的4、5萬人造反,東吳也派來了數萬大軍助戰,而司馬昭的平叛大軍則有26萬,算起來大約參戰兵力達到了50萬左右,不過這裡面很多不是戰兵,比演義裡動輒幾十萬人馬要差的多。

    演義和歷史相差這麼多,這主要是因為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人,他經歷的元末農民戰爭裡很多戰鬥都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所以自然就帶上了自己的時代印記,這是無可避免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際網路現在發展到哪一個階段了?接下來的趨勢會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