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姓古國——鬲國鬲國是上古時期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方國,但是將其理解為商周時期的諸侯國家還不夠準確。歷史上一般稱為有鬲氏。有鬲氏族是上古時期較為富強、發達的部落族群,是大汶口文化後期由魯東南、晉東北、豫西南遊獵而來的散落氏族組成。鬲國簡介有鬲氏族主要繁衍生活在禹城、齊河、濟陽一帶,活動範圍約1300平方公里,人口數字不祥。據傳炎帝、少昊時期(約在公元前2500年前後)此地被封為鬲國,與禹息故城所疊壓的的高國屬於同期的後國,國都處在現禹城鎮的地下4-6米處。有鬲族是大禹治水的積極響應者,重點參與了鬲津、徒駭、濟河、漯河、黃河的治理,成為治水的主力軍。水患平息後,又在大禹指導下,開展了興農、紡織、製造、修建、養蠶、漁獵、牧養、編織、行醫、製藥等,逐漸發展成為文明、進步的部落後國。在少康復國、商湯滅夏過程中,該部落發揮了重要作用。地望論證山東省考古所研究員張學海先生在《虞夏時期禹城歷史探索》一文中闡述道:“文獻與考古資料相互參證,可知有虞不在豫東虞城縣,而在魯西陽穀、梁山一帶;有鬲不在德州市德城區而在南面不遠的禹城、齊河、濟陽一帶。……在徒駭河上中游地區,有三個相互毗鄰的龍山文化聚落群,自西南而東北依次為陽穀、梁山聚落群,茌平、東阿聚落群和禹城、濟陽聚落群。……上述三群的前兩群是兩個龍山古國已很清楚,禹城、濟陽聚落的聚落層級目前雖還不清楚,但群體年代屬龍山文化晚期,從龍山文化的整體發展水平考察,也可以初步確定是個龍山古國。陽穀、梁山聚落群是有虞氏,禹城、濟陽聚落群是有鬲氏,茌平、東阿聚落群國號未祥。”。這樣,有關鬲國存在的年代及活動區域也就基本明瞭,就是在禹城、齊河、濟陽一帶,而禹城又是有鬲氏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生存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1100年間。張先生還在文章中講到:“禹城、濟陽聚落群,位於禹城中部、齊河北部和濟陽西部,群內已知龍山文化遺址17處,其中禹城境內9處,8處分佈在城關鎮及其周圍鄉鎮”。作為考古學界來講,發現半個縣城區域有9處龍山文化層應該算是密集區,而這些數字與實際發現相差甚遠。事實上,大多數出土文物,因多種原因被人們當作碎磚爛瓦或晦氣之物扔掉了。不過,按現存的古蹟、文物、資料分析,也足以證明禹城鎮地下有龍山文化城,應該是鬲國國都。同為山東省考古所研究員的王樹明先生,也在《禹城縣大禹治水傳說與考古發現尋繹》一文中講到:“種種跡象表明,說近數十年來,以禹城邢寨汪遺址發現以炊具陶鬲為代表一類,在山東龍山文化晚期中出現此類外來物質,是夏遺融族有鬲一支,東漸此地建國後的物質遺存。……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斟姓二部及今山東禹城一帶有鬲氏,在太康失國,少康中興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憑此一端,即中清楚的看出,在有夏初年或山東龍山文化晚期,今德州平原縣、禹城市的有鬲氏一國,乃有夏初年雄居於山東魯西北一帶一勢力強大的夏代王室同盟。……原始社會晚期或夏代初年,居住在今禹城的有夏先民,曾有過治理洪水或與洪水進行鬥爭的光輝歷史”。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員曹定雲先生、四川大學教授彭邦本先生都多次發表文章,指出禹城區域是大禹治水的基地,也是治水、興農的成功之地;當地部落氏族積極參加了治水工程,此種觀點在當今史學界基本達成了共識。禹城環境與鬲國都城現禹城鎮本是一座古城,原是禹城縣城所在地。唐乾元二年由阿陽城(現火車站西南陽城子村)遷入。當時,此地是本縣最高的土丘,丘底方圓達十幾平方公里,約高出本縣的平均地面10米以上。為避水患之故,故而選擇瞭如此高寬的土丘興建縣城。現鎮中心仍高於本市平均地面6米以上。興建縣城時,此地有一村莊,名叫李善人村,是很有勢力的一個村落,因此長期居住在較為優越的地面上。根據該區域的高闊地形分析,上古時期,經常遭洪水蹂躪的人們,選擇此高地建城堡是有必然性的。現古城周圍只見冢丘,不見城堡,更懷疑此地下有城池了。該地區屬黃河衝擊平原,在屢遭黃水淹沒的過程中,地平面不斷升高,建築物不斷被埋入地下。自唐代古縣城建立以來,每次重修都要抬高地面,因此地下的古城城堡是埋入較深的。地面上建築物密佈,地下水位常年較高,埋藏地下的古城堡被發現和挖掘也是較難的。1958年此地興起挖地瓜窖,通常深度在5-6米左右,經常有人挖出陶器、骨器類。當時,正值極左風盛行,見此趕快銷燬,以免招惹麻煩。1990年前後,又興起打手壓機井,地下鑽探時經常在5―7米處遇陶礫片,有時地下急劇漏水,說明地下有人工空洞。據經常在此城區打壓水井的人講述,城下有密集遍佈的陶片、石器。種種跡象表明,地下有建築物群。分析起來,此建築物群應該是鬲國國都。唐代建的古禹城縣城,南門名“禹跡”,東門名“祝阿”,西門名“鬲津”,北門名“都陽”。“禹跡”指此地有大禹足跡;“祝阿” 指此城源於祝阿縣;“鬲津”指此城臨近鬲津河;“都陽”應該指高地的國都。封建社會中,國都是統治中心,沒有確鑿的事由,是無人敢取其名的。這也足以說明此地近處有古國都。發達的有鬲氏族據參加1978年禹城邢寨汪龍山文化層試掘的肖德順先生講,出土的119件器物,均為典型的龍山文化器物,其中有西部文化特徵,也有山東丘陵東南部的文化特點。試掘前曾在地表撿到商代器物,龍山文化層器物出土後,發現下面還有文化層,相似大汶口文化層。當時,地下水位升高,水勢湧漲,塌方嚴重,試掘工作而被迫停止。從出土文物分析,此地應是東、西方氏族和諧融合生存的區域,有鬲族是東、西氏族混合的部落群。大汶口文化後期,就有人群居住,龍山文化期已是較昌盛的氏族部落,各文化層都曾遭大水淹沒過。山東丘陵通往西部的陸澤形成之初,西方的炎帝部落既開始派人東行,推行興農方式。同時,東方的太昊部落也開始了東遷活動。當時的禹城地處平坦之野,北、西有水環繞,南有高陵擁抱,風調雨順、Sunny明媚,息土肥沃,水陸交通暢通,是利於人類生存的風水寶地。和睦相處的東、西部落群,在此共同安家落戶成為勢之必然,其後逐漸發展成為較發達昌盛的氏族部落,被炎帝封為鬲國。從文化層的多地方特徵分析,早期的有鬲氏族,是一個素質較高的氏族,內部和睦團結,對外交流廣泛,能夠不斷接納、吸收其他氏族的精華,以增強生存能力。因此,有鬲族發展成為一個強盛的氏族。一是參與治水。堯帝時,茫茫大地遭水淹,黎民百姓皆憂愁。舜帝攝政元年,大禹奉命治水。大禹授命之後,接受共工、鯀治水失敗的教訓,不計一方一城的圍堵築壅,而是採用了大手筆,號召全民採用大水衝沙的辦法,利用水自身的力量,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放水。大禹為實現治水方案,曾用7年的時間在當時黃河的下游進行觀天文、察地理、識人情、興農、屯田、挖溝、修堤的活動。大禹採用了以山東丘陵與太行山相對的一線丘陵為堤堰,向海河流域放水的辦法。在實施此方案過程中,大禹廣泛團結各氏族部落共同奮鬥,安排人們在有息土的地方屯居、興農。當時,有鬲族群也因水災生活在困境之中,當得知大禹進禹城治水之後,如信天神,積極地接納且參與其中。大禹初進禹城,先是落足於鬲國都城西南35裡的高國,有窮氏族首領皋堯熱情接應,並且共同籌劃治水。有鬲族得知後,首領親自接應來鬲國住息,並在鬲津國都西10裡的具丘山為大禹一行修一城堡,作為治水的前線指揮中心。明代翰林劉士驥在《禹跡亭記》載:“禹臺(具丘山)在城西十里,高十仞,廣倍之,相傳禹所憩也”。前些年,在該遺址揀到到石鏟、石斧、陶紡輪 、陶彈丸、蛋殼、陶片數十件,經測定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器物。1977年2月23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禹亭碑陰》又載:“禹邑城西有臺,名曰具丘。禹疏九河嘗駐足焉”。由此可見,當時的有鬲氏族,對於治水是竭盡全力的。大禹在治水、興農的過程中,體現了順天成道的科學精神、和諧團結的凝聚力、天下為公的崇高品德,從而形成了先進的思想文化。歷史證明,生存在禹城地面上的有窮、有鬲兩大氏族,是大禹先進思想文化的實現者。大禹先進文化的廣泛傳播,對於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有鬲、有窮兩大氏族是遠古時期的先進、文明的氏族,是中華民族初期形成的中堅力量。有鬲族在參與大禹治水的同時,也治理了內河,在內河上修了多個碼頭、渡口,在具丘山下修了較大的碼頭,因而把內河取名鬲津河。此河為當時的交通樞紐,也成為捕魚、澆灌排澇的重要渠道。有鬲氏族順應社會主流,積極參加大禹治水、興農的運動,從而發展成為一個先進的民族。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禹城輩輩流傳,演繹出多種類神話故事。二是助少康復國。後弈,皋堯後裔,也稱有窮后羿,曾主政禹息故城(原高國)。夏太康時期,后羿成為東夷族中勢力最大的首領,善騎射、通鑄造,也熱衷於養兵。先期繼承祖訓,施德政、發展生產、親和百姓,使故城維持著繁榮景象。後弈勢大之後,產生圖謀夏國之心。夏啟子太康,無德無能,致使國勢衰弱。太康令后羿在帝都輔佐朝政,康“淫蕩自縱,殄滅道德,終日盤遊狩獵於洛水南岸,十日不返,民怨沸騰。後弈乃拒絕太康回都,因夏民以代夏”。④ 後弈代夏之後,滋生劣質,不修民事,沉湎於田獵,排斥忠良,專用奸邪。寒浞上慫恿後弈遊樂,下愚弄百姓,以欺詐手段竊取國政。寒浞竊國,捉羿殺而烹之,夏朝野大亂。夏重臣伯靡,本是有鬲族首領,決心平定內亂,“伯糜奔有鬲,自鬲帥斟鄩、斟灌之師以伐浞”。⑤“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立少康”。⑥伯糜在鬲國積極做滅寒準備,收留了斟灌、斟鄩兩後國的全部殘餘力量,由於有鬲氏的參與、斟氏族的奮勇當先,寒浞之亂很快被平定,並誅殺寒浞父子於禹息故城西門外。有鬲族是平定內亂的主力軍,鬲族的強大勢力,成為少康復國的堅強後盾,也是夏王朝穩定局勢的基礎力量。鬲族與薄姑族的匯合商成湯的祖上長期過遊牧生活,自商始祖契至成湯,已有八次重大遷徙行動。夏桀時期,商族主力定居於山東西部、河北南部及河南中、西部地區。居住在魯西北一帶的薄姑族屬商族一脈。夏桀三十一年,商湯自山東西部出兵,攻擊夏桀於封丘、定陶,夏桀敗走安徽巢縣,商湯隨至追擊,夏桀死於亭山,夏朝滅亡。商湯在河南偃師商城建都,建立了商朝。鬲國取消,成為商朝的屬地,有鬲族融合於薄姑族中。近幾年,禹城鎮出土的商代器物較多,可以推測,商代時,這一地區的居住人口還是較密的,原鬲國城仍是一座繁榮的古城堡。古城堡毀於周公平叛中周武王滅商前後,封商紂王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禮,管轄河南中部及山東黃河以西的廣大地區。武王封弟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於武庚封地周邊,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武王滅商二年後去世,三監聯合武庚、薄姑族及東方諸小國叛亂。周公率西部軍旅平叛,三年誅管叔、殺武庚、流放蔡叔、平薄姑族。鬲國國都在戰亂中毀滅,後又滅跡於大火中。叛亂平定後,周公的弟弟唐叔主政祝國,改禹息故城為高唐城,作為自己封地的首府,原鬲國區域屬祝國管轄範圍。 後又經多年水淹泥沙沉積,古城堡僅存的遺蹟也被埋入地下。至今,禹城鎮範圍很少見周代出土器物。 [2] 鬲姓始祖——膠鬲膠鬲原為紂王大夫,遭商紂之亂,隱遁經商,販賣魚鹽。昔日泰州祭祀“鹽宗”的廟裡供奉著三位鹽宗,膠鬲是其中之一,是作為鹽商的祖宗被供奉的,別處供奉的兩位,一是海鹽生產的創始人夙沙氏,一是食鹽專營的創始人管仲。膠鬲在販賣魚鹽過程中,十分辛勞,最後被周文王發現,擬舉為重臣。但膠鬲當時並沒隨文王入周,可能是受文王囑託,仍留在商朝策反作內應。後來,膠鬲官居少師,並作為上邦使團成員出使周朝,使團以紂王之兄微子為首,成員除膠鬲外,還有伯夷、叔齊等。時文王已去逝,由武王執政。武王兄弟分別給使團成員做工作,要他們反商助周,許諾微子世為長侯,膠鬲加富三等,就官一列。微子、膠鬲答應了,只伯夷、叔齊沒接受。不久,武王伐紂:“選車三百,虎賁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紂為禽。”微子得知武王出兵的訊息後,馬上命膠鬲去周師聯絡。武王接見膠鬲,商定了十五日後,也就是甲子日到達朝歌,然後膠鬲速趕回去通報。武王揮軍東進,一路不斷遇到惡劣的天氣和險要的道路,行軍十分艱難,部下勸武王歇息緩進。武王認為:自己與膠鬲已約定甲子之期,如不能按時趕到,膠鬲將有危險,他不願失信於天下,也不願失信於膠鬲。於是催兵疾進,按期趕到,以4萬5千多人的兵力討伐紂王,紂王拼湊了70萬人迎戰於牧野。由於微子、膠鬲等人的策反工作成效顯著,紂王70多萬人一經接觸,士崩瓦解,很多士兵紛紛反戈衝向紂王,紂王大敗,自焚而亡。武王建周之後,“微子膠鬲,皆委質為臣”。相傳膠鬲死後葬於無錫安鎮膠山,現山之西有殷商賢人膠鬲墓,膠山由此而得名。
鬲姓古國——鬲國鬲國是上古時期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方國,但是將其理解為商周時期的諸侯國家還不夠準確。歷史上一般稱為有鬲氏。有鬲氏族是上古時期較為富強、發達的部落族群,是大汶口文化後期由魯東南、晉東北、豫西南遊獵而來的散落氏族組成。鬲國簡介有鬲氏族主要繁衍生活在禹城、齊河、濟陽一帶,活動範圍約1300平方公里,人口數字不祥。據傳炎帝、少昊時期(約在公元前2500年前後)此地被封為鬲國,與禹息故城所疊壓的的高國屬於同期的後國,國都處在現禹城鎮的地下4-6米處。有鬲族是大禹治水的積極響應者,重點參與了鬲津、徒駭、濟河、漯河、黃河的治理,成為治水的主力軍。水患平息後,又在大禹指導下,開展了興農、紡織、製造、修建、養蠶、漁獵、牧養、編織、行醫、製藥等,逐漸發展成為文明、進步的部落後國。在少康復國、商湯滅夏過程中,該部落發揮了重要作用。地望論證山東省考古所研究員張學海先生在《虞夏時期禹城歷史探索》一文中闡述道:“文獻與考古資料相互參證,可知有虞不在豫東虞城縣,而在魯西陽穀、梁山一帶;有鬲不在德州市德城區而在南面不遠的禹城、齊河、濟陽一帶。……在徒駭河上中游地區,有三個相互毗鄰的龍山文化聚落群,自西南而東北依次為陽穀、梁山聚落群,茌平、東阿聚落群和禹城、濟陽聚落群。……上述三群的前兩群是兩個龍山古國已很清楚,禹城、濟陽聚落的聚落層級目前雖還不清楚,但群體年代屬龍山文化晚期,從龍山文化的整體發展水平考察,也可以初步確定是個龍山古國。陽穀、梁山聚落群是有虞氏,禹城、濟陽聚落群是有鬲氏,茌平、東阿聚落群國號未祥。”。這樣,有關鬲國存在的年代及活動區域也就基本明瞭,就是在禹城、齊河、濟陽一帶,而禹城又是有鬲氏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生存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1100年間。張先生還在文章中講到:“禹城、濟陽聚落群,位於禹城中部、齊河北部和濟陽西部,群內已知龍山文化遺址17處,其中禹城境內9處,8處分佈在城關鎮及其周圍鄉鎮”。作為考古學界來講,發現半個縣城區域有9處龍山文化層應該算是密集區,而這些數字與實際發現相差甚遠。事實上,大多數出土文物,因多種原因被人們當作碎磚爛瓦或晦氣之物扔掉了。不過,按現存的古蹟、文物、資料分析,也足以證明禹城鎮地下有龍山文化城,應該是鬲國國都。同為山東省考古所研究員的王樹明先生,也在《禹城縣大禹治水傳說與考古發現尋繹》一文中講到:“種種跡象表明,說近數十年來,以禹城邢寨汪遺址發現以炊具陶鬲為代表一類,在山東龍山文化晚期中出現此類外來物質,是夏遺融族有鬲一支,東漸此地建國後的物質遺存。……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斟姓二部及今山東禹城一帶有鬲氏,在太康失國,少康中興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憑此一端,即中清楚的看出,在有夏初年或山東龍山文化晚期,今德州平原縣、禹城市的有鬲氏一國,乃有夏初年雄居於山東魯西北一帶一勢力強大的夏代王室同盟。……原始社會晚期或夏代初年,居住在今禹城的有夏先民,曾有過治理洪水或與洪水進行鬥爭的光輝歷史”。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員曹定雲先生、四川大學教授彭邦本先生都多次發表文章,指出禹城區域是大禹治水的基地,也是治水、興農的成功之地;當地部落氏族積極參加了治水工程,此種觀點在當今史學界基本達成了共識。禹城環境與鬲國都城現禹城鎮本是一座古城,原是禹城縣城所在地。唐乾元二年由阿陽城(現火車站西南陽城子村)遷入。當時,此地是本縣最高的土丘,丘底方圓達十幾平方公里,約高出本縣的平均地面10米以上。為避水患之故,故而選擇瞭如此高寬的土丘興建縣城。現鎮中心仍高於本市平均地面6米以上。興建縣城時,此地有一村莊,名叫李善人村,是很有勢力的一個村落,因此長期居住在較為優越的地面上。根據該區域的高闊地形分析,上古時期,經常遭洪水蹂躪的人們,選擇此高地建城堡是有必然性的。現古城周圍只見冢丘,不見城堡,更懷疑此地下有城池了。該地區屬黃河衝擊平原,在屢遭黃水淹沒的過程中,地平面不斷升高,建築物不斷被埋入地下。自唐代古縣城建立以來,每次重修都要抬高地面,因此地下的古城城堡是埋入較深的。地面上建築物密佈,地下水位常年較高,埋藏地下的古城堡被發現和挖掘也是較難的。1958年此地興起挖地瓜窖,通常深度在5-6米左右,經常有人挖出陶器、骨器類。當時,正值極左風盛行,見此趕快銷燬,以免招惹麻煩。1990年前後,又興起打手壓機井,地下鑽探時經常在5―7米處遇陶礫片,有時地下急劇漏水,說明地下有人工空洞。據經常在此城區打壓水井的人講述,城下有密集遍佈的陶片、石器。種種跡象表明,地下有建築物群。分析起來,此建築物群應該是鬲國國都。唐代建的古禹城縣城,南門名“禹跡”,東門名“祝阿”,西門名“鬲津”,北門名“都陽”。“禹跡”指此地有大禹足跡;“祝阿” 指此城源於祝阿縣;“鬲津”指此城臨近鬲津河;“都陽”應該指高地的國都。封建社會中,國都是統治中心,沒有確鑿的事由,是無人敢取其名的。這也足以說明此地近處有古國都。發達的有鬲氏族據參加1978年禹城邢寨汪龍山文化層試掘的肖德順先生講,出土的119件器物,均為典型的龍山文化器物,其中有西部文化特徵,也有山東丘陵東南部的文化特點。試掘前曾在地表撿到商代器物,龍山文化層器物出土後,發現下面還有文化層,相似大汶口文化層。當時,地下水位升高,水勢湧漲,塌方嚴重,試掘工作而被迫停止。從出土文物分析,此地應是東、西方氏族和諧融合生存的區域,有鬲族是東、西氏族混合的部落群。大汶口文化後期,就有人群居住,龍山文化期已是較昌盛的氏族部落,各文化層都曾遭大水淹沒過。山東丘陵通往西部的陸澤形成之初,西方的炎帝部落既開始派人東行,推行興農方式。同時,東方的太昊部落也開始了東遷活動。當時的禹城地處平坦之野,北、西有水環繞,南有高陵擁抱,風調雨順、Sunny明媚,息土肥沃,水陸交通暢通,是利於人類生存的風水寶地。和睦相處的東、西部落群,在此共同安家落戶成為勢之必然,其後逐漸發展成為較發達昌盛的氏族部落,被炎帝封為鬲國。從文化層的多地方特徵分析,早期的有鬲氏族,是一個素質較高的氏族,內部和睦團結,對外交流廣泛,能夠不斷接納、吸收其他氏族的精華,以增強生存能力。因此,有鬲族發展成為一個強盛的氏族。一是參與治水。堯帝時,茫茫大地遭水淹,黎民百姓皆憂愁。舜帝攝政元年,大禹奉命治水。大禹授命之後,接受共工、鯀治水失敗的教訓,不計一方一城的圍堵築壅,而是採用了大手筆,號召全民採用大水衝沙的辦法,利用水自身的力量,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放水。大禹為實現治水方案,曾用7年的時間在當時黃河的下游進行觀天文、察地理、識人情、興農、屯田、挖溝、修堤的活動。大禹採用了以山東丘陵與太行山相對的一線丘陵為堤堰,向海河流域放水的辦法。在實施此方案過程中,大禹廣泛團結各氏族部落共同奮鬥,安排人們在有息土的地方屯居、興農。當時,有鬲族群也因水災生活在困境之中,當得知大禹進禹城治水之後,如信天神,積極地接納且參與其中。大禹初進禹城,先是落足於鬲國都城西南35裡的高國,有窮氏族首領皋堯熱情接應,並且共同籌劃治水。有鬲族得知後,首領親自接應來鬲國住息,並在鬲津國都西10裡的具丘山為大禹一行修一城堡,作為治水的前線指揮中心。明代翰林劉士驥在《禹跡亭記》載:“禹臺(具丘山)在城西十里,高十仞,廣倍之,相傳禹所憩也”。前些年,在該遺址揀到到石鏟、石斧、陶紡輪 、陶彈丸、蛋殼、陶片數十件,經測定是龍山文化時期的器物。1977年2月23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禹亭碑陰》又載:“禹邑城西有臺,名曰具丘。禹疏九河嘗駐足焉”。由此可見,當時的有鬲氏族,對於治水是竭盡全力的。大禹在治水、興農的過程中,體現了順天成道的科學精神、和諧團結的凝聚力、天下為公的崇高品德,從而形成了先進的思想文化。歷史證明,生存在禹城地面上的有窮、有鬲兩大氏族,是大禹先進思想文化的實現者。大禹先進文化的廣泛傳播,對於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有鬲、有窮兩大氏族是遠古時期的先進、文明的氏族,是中華民族初期形成的中堅力量。有鬲族在參與大禹治水的同時,也治理了內河,在內河上修了多個碼頭、渡口,在具丘山下修了較大的碼頭,因而把內河取名鬲津河。此河為當時的交通樞紐,也成為捕魚、澆灌排澇的重要渠道。有鬲氏族順應社會主流,積極參加大禹治水、興農的運動,從而發展成為一個先進的民族。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禹城輩輩流傳,演繹出多種類神話故事。二是助少康復國。後弈,皋堯後裔,也稱有窮后羿,曾主政禹息故城(原高國)。夏太康時期,后羿成為東夷族中勢力最大的首領,善騎射、通鑄造,也熱衷於養兵。先期繼承祖訓,施德政、發展生產、親和百姓,使故城維持著繁榮景象。後弈勢大之後,產生圖謀夏國之心。夏啟子太康,無德無能,致使國勢衰弱。太康令后羿在帝都輔佐朝政,康“淫蕩自縱,殄滅道德,終日盤遊狩獵於洛水南岸,十日不返,民怨沸騰。後弈乃拒絕太康回都,因夏民以代夏”。④ 後弈代夏之後,滋生劣質,不修民事,沉湎於田獵,排斥忠良,專用奸邪。寒浞上慫恿後弈遊樂,下愚弄百姓,以欺詐手段竊取國政。寒浞竊國,捉羿殺而烹之,夏朝野大亂。夏重臣伯靡,本是有鬲族首領,決心平定內亂,“伯糜奔有鬲,自鬲帥斟鄩、斟灌之師以伐浞”。⑤“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立少康”。⑥伯糜在鬲國積極做滅寒準備,收留了斟灌、斟鄩兩後國的全部殘餘力量,由於有鬲氏的參與、斟氏族的奮勇當先,寒浞之亂很快被平定,並誅殺寒浞父子於禹息故城西門外。有鬲族是平定內亂的主力軍,鬲族的強大勢力,成為少康復國的堅強後盾,也是夏王朝穩定局勢的基礎力量。鬲族與薄姑族的匯合商成湯的祖上長期過遊牧生活,自商始祖契至成湯,已有八次重大遷徙行動。夏桀時期,商族主力定居於山東西部、河北南部及河南中、西部地區。居住在魯西北一帶的薄姑族屬商族一脈。夏桀三十一年,商湯自山東西部出兵,攻擊夏桀於封丘、定陶,夏桀敗走安徽巢縣,商湯隨至追擊,夏桀死於亭山,夏朝滅亡。商湯在河南偃師商城建都,建立了商朝。鬲國取消,成為商朝的屬地,有鬲族融合於薄姑族中。近幾年,禹城鎮出土的商代器物較多,可以推測,商代時,這一地區的居住人口還是較密的,原鬲國城仍是一座繁榮的古城堡。古城堡毀於周公平叛中周武王滅商前後,封商紂王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禮,管轄河南中部及山東黃河以西的廣大地區。武王封弟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於武庚封地周邊,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武王滅商二年後去世,三監聯合武庚、薄姑族及東方諸小國叛亂。周公率西部軍旅平叛,三年誅管叔、殺武庚、流放蔡叔、平薄姑族。鬲國國都在戰亂中毀滅,後又滅跡於大火中。叛亂平定後,周公的弟弟唐叔主政祝國,改禹息故城為高唐城,作為自己封地的首府,原鬲國區域屬祝國管轄範圍。 後又經多年水淹泥沙沉積,古城堡僅存的遺蹟也被埋入地下。至今,禹城鎮範圍很少見周代出土器物。 [2] 鬲姓始祖——膠鬲膠鬲原為紂王大夫,遭商紂之亂,隱遁經商,販賣魚鹽。昔日泰州祭祀“鹽宗”的廟裡供奉著三位鹽宗,膠鬲是其中之一,是作為鹽商的祖宗被供奉的,別處供奉的兩位,一是海鹽生產的創始人夙沙氏,一是食鹽專營的創始人管仲。膠鬲在販賣魚鹽過程中,十分辛勞,最後被周文王發現,擬舉為重臣。但膠鬲當時並沒隨文王入周,可能是受文王囑託,仍留在商朝策反作內應。後來,膠鬲官居少師,並作為上邦使團成員出使周朝,使團以紂王之兄微子為首,成員除膠鬲外,還有伯夷、叔齊等。時文王已去逝,由武王執政。武王兄弟分別給使團成員做工作,要他們反商助周,許諾微子世為長侯,膠鬲加富三等,就官一列。微子、膠鬲答應了,只伯夷、叔齊沒接受。不久,武王伐紂:“選車三百,虎賁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紂為禽。”微子得知武王出兵的訊息後,馬上命膠鬲去周師聯絡。武王接見膠鬲,商定了十五日後,也就是甲子日到達朝歌,然後膠鬲速趕回去通報。武王揮軍東進,一路不斷遇到惡劣的天氣和險要的道路,行軍十分艱難,部下勸武王歇息緩進。武王認為:自己與膠鬲已約定甲子之期,如不能按時趕到,膠鬲將有危險,他不願失信於天下,也不願失信於膠鬲。於是催兵疾進,按期趕到,以4萬5千多人的兵力討伐紂王,紂王拼湊了70萬人迎戰於牧野。由於微子、膠鬲等人的策反工作成效顯著,紂王70多萬人一經接觸,士崩瓦解,很多士兵紛紛反戈衝向紂王,紂王大敗,自焚而亡。武王建周之後,“微子膠鬲,皆委質為臣”。相傳膠鬲死後葬於無錫安鎮膠山,現山之西有殷商賢人膠鬲墓,膠山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