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阿哥隨筆日誌
-
2 # 獵股團長
十部最經典的金融電影, 金融人士必看
作為一枚金融從業人員,將不斷提升自我修養視為一生的必修課,閒暇時光看看電影,也圍繞著金融主旋律,休閒學習兩不誤。電影是一門藝術,投資也是一門藝術,那麼當電影遇上金融,有哪些經典值得我們回味?
1、《華爾街之狼》(2013)
華爾街之狼
推薦理由:本片根據前華爾街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特的個人自傳《華爾街之狼》改編,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導演提名。
點評:原本以為是部商戰片,沒想到是傳記片,而且極具娛樂性。小李子的演技不用多說,一個字,贊!整部電影視覺衝擊力有餘,柔軟細膩的描寫不足,如此悲哀且可怕的黑色喜劇,由滿是感嘆號的炫富勵志開篇,卻以滿是問號的反思為結局,其間是由拜金物慾帶來的癲狂和毀滅,讓每一個觀眾在歡笑之餘不得不思考面對金錢、全權的誘惑到底該何去何從。
2、《監守自盜》(2010)
監守自盜
推薦理由:這部電影獲得了2011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它透過對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中具體人物和事件的再現,犀利地解釋了危機產生的原因。透過採訪政治家、記者和金融行業領袖,導演查爾斯·弗格森還原了美國金融改革的歷史場景(有些或許是虛構的)。電影結構巧妙,透過深入淺出的演繹,一些晦澀的經濟專業術語也變得通俗易懂。
點評:片子可看性很高,影片前期請到了很多重量級的人物進行大量採訪,資料支撐相當的豐富。製作也十分宏大,從冰島全國經濟淪陷,引及世界級金融巨頭,針砭時弊,把美國和世界上某些監守自盜的金融家諷刺得體無完膚。
3、《安然:房間裡最聰明的人》(2005)
安然:房間裡最聰明的人
點評:1、人物很多,但是沒有主角,這就不會有爭議,對事不對人,才是最重要的。 2、事很複雜,牽連很多,但是惟獨不牽連感情,這是溝通跟體會的基本前提,保證你是觀眾,而不是第三方演員。 3、基本不涉及音樂,不是MV,大多數時候耳朵是欺騙眼睛的罪魁禍首,電影中的音樂就像流言蜚語,而電影總是要用眼睛來看。
4、《竊聽風雲》(2009)
竊聽風雲
推薦理由:透過股市、投資者等各個方面突出人性,重要的是賺安心明白錢。對於投資者來說,永遠不要動用公有或是銀行的資金炒股,無論大盤看起來漲得多麼好。
點評:對於一部沒有任何大場面的作品,能夠做到午夜場依然滿座,算不算是一種肯定?《竊聽風雲》從頭到尾不過是追蹤3名香港警察如何攜手偵破一個案件的全過程,然而夾雜其中人與人之間複雜的感情糾葛、利害衝突,牢牢糾人心絃。生之艱,死之易,當你知曉了所有秘密,依舊無能為力,你會怎麼辦?是不是隻能像劉青雲一樣滿面悲愴,竭力禁錮住眼裡的淚滴。
5《搶錢大作戰》(2000)
搶錢大作戰
推薦理由:這部電影發行於網際網路泡沫末期,很可能是對未來金融世界問題的一種預見。電影中,一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輟學到“鍋爐房”做起了股票經紀人,他貪婪而昧心地賺著客戶的錢,但最終迷途知返,認清了公司的腐敗氛圍。
點評:這部電影是貪婪狂妄的金融世界一瞥,電影揭露了做市商內幕,但貫穿電影的主人公父子從作對到釋嫌的感情演變,讓影片瀰漫著淡淡的溫情。
6、《魔鬼營業員》(1999)
魔鬼營業員
推薦理由:這個真實的故事在1999年被改編成電影,本片中伊萬·麥格雷戈飾演裡森並演繹了他戲劇性掘起和垮臺的人生橋段。
7、《大而不倒》(2011)
大而不倒
點評:影片講述了於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以美國財政部長漢克·保爾森(威廉·赫特 William Hurt飾)為主要線索,記錄了在幾周之內決定全球最大經濟體命運的權力人物的決策與行動。為拯救全球經濟,擺脫金融困境,不僅保爾森傾盡全力,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保羅·吉亞瑪提 Paul Giamatti飾)、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蒂姆·蓋特納等人也動用了自己的私人關係和渠道。除此之外,沃倫·巴菲特(愛德華·阿斯納 Edward Asner飾)、投資銀行家、英國監管機構以及幾乎所有的國會議員都參與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金融大戰中。
8、《大空頭》(2015)
推薦理由:影片根據邁克爾·劉易斯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撈取了利潤,同時他們還試圖阻止全球經濟的衰退的故事。
點評: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透過做空次貸CDS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
9、《門口的野蠻人》(1994)
門口的野蠻人
推薦理由:一出充滿貪婪、背叛、爾虞我詐和高風險賭注的華爾街風雲。
點評:深度接觸資本世界,金融大鱷、國際巨頭悉數登場——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羅門兄弟、第一波士頓、貝爾斯登、大通曼哈頓、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爾肯、納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國運通、百事可樂、寶潔、卡夫、麥肯錫……有史以來最推薦的商界與金融界實戰經典案例!
10、《商海通牒》(又名“利益風暴”)(2011)
推薦理由:該片主要講述了2008年經濟崩盤的24小時內,華爾街的銀行家及重要職員們面對危機如何應對的故事。
點評:一家投資機構的初級分析師在該公司要宣佈破產的前一天發現了公司財產評估上的一個漏洞,公司持有的大量MBS(按揭抵押證券)頭寸將因市場波動和房地產倒退而帶來超過該公司總市值的損失。問題上報後,在緊張的36小時裡,公司高管最終找到了貌似合理的解決方案,又是一次金錢對道德的傾軋,這在華爾街已司空見慣。從傲慢的交易員到魅力四射的執行長,電影巧妙地探討了每個人身上的道德困境。
-
3 # 鄒易行天下
金融商戰電影No.1:《華爾街》。
經典中的經典。一句“Greed is Good”,時至今日仍讓人熱血沸騰,多少人因為這部電影而投身到金融圈。
《華爾街》:1987年上映,豆瓣8.2分
邁克爾·道格拉斯憑藉此片獲得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第45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因為儘管已經過去30來年,但現在觀看本片時,依然能讓我們感觸很深,依然能引起我們的深思!
故事發生在1985年的美國,那時候日本經濟正蓬勃發展到一個頂端,影片開頭中也有提到“日經指數昨天上漲了90點”,老業務員盧在一旁抱怨著:“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任憑尼克松放棄了金本位”。而距離1987年的美國熊市還遠,這正是股市帶給人們種種美好夢想的好時候。 影片中的主人公巴德,剛從紐約大學畢業2、3年,在華爾街一家小證券公司擔任股票經紀人(這是金融行業的最底層)。巴德工作努力,收入雖不高但也挺不錯(年收入5萬美元),但由於在紐約,生活成本高昂,還要還助學貸款,因此他經常入不敷出,時不時需要向老爸借錢。——是不是很像現在大城市裡的年輕人?
巴德知道,在這個市場中賺錢的永遠是大戶(現在的金融市場難道不是這樣嗎?),他的目標是有朝一日能成為電話另一頭的人。他堅持不懈地打給有錢人電話,想開發大客戶以賺取更多的佣金收入,但是效果甚微。因此他兩個月來天天給戈登蓋葛辦公室打電話,等來的是前臺的拒絕聲。
終於轉機出現在5月6日——蓋葛的生日。藉著給蓋葛送生日禮物的契機,巴德等來了與蓋葛見面5分鐘的機會。從這一點看來,巴德兩個月來並非簡單地重複著電話拜訪,他還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儘可能地收集到了有關他客戶的一切資訊,包括蓋葛的生日(這是蓋葛前臺接待員娜塔莉都不知道的),他的嗜好——古巴制的大衛杜夫雪茄。這一點,現在做業務的年輕人可以好好體會下。
另一個主人公戈登蓋葛登場了,他是金融市場上叱吒風雲的金融大亨。聰明自信,個性飛揚,說話咄咄逼人,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貪婪,似乎一切都盡在掌握中。“午飯?哦別開玩笑了,軟腳蝦才吃午飯。”他信任金錢和機器,卻根本不信任人。
巴德透過向蓋葛透露藍星航空的內幕訊息贏得了一個合作機會,並逐步取得了蓋葛的欣賞。
蓋葛告訴他: “外面的人買股票都是靠猜的,可我不會亂槍打鳥,我只做有把握的事。”——想想現在的金融圈,難道不是這樣嗎?有過之無不及!
漸漸地巴德模糊了道德界限,透過盯梢、跟蹤、套詞,巴德和蓋葛分析判斷出另一個金融大亨賴瑞懷曼準備收購安康鋼鐵公司。
於是他們做局狙擊懷曼:
巴德先讓周邊人和自己的客戶買入安康鋼鐵股票和期權,然後給華爾街報紙打電話放出訊息,使得安康股價從46美元一路飆升到80美元。當然,蓋葛早在前期就大量買入安康股票了。
最後懷曼向蓋葛妥協,以71.5美元的股價將蓋葛手上的安康股票全部收購。
透過這一戰,蓋葛大賺一筆,還打敗了懷曼爵士,真是快意人生!
巴德也獲得了之前辛勤工作時難以企望的財富。美女、高檔公寓也隨之而來。
“若你不是局內人,你就出局了。”
巴德總算一隻腳踏入局內,成為一個Player,但顯然他還沒時應這種角色轉換,因為他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蓋葛已經在海邊散步,期待並欣賞日出,他還沒有意識到——“金錢是永遠不睡覺的”。
於是巴德徹底放開自己。找律師同學套詞、裝成保潔人員深夜潛入律所竊取情報,獲得內幕訊息,巴德開始無所不用其極。他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務,終於正式成為了蓋葛的合夥人。福巴德自己也透過內幕訊息進行交易賺取大量佣金,傳播內幕訊息幫助自己和自己的客戶出貨,從而賺取了鉅額收入。他還參與蓋葛收購泰達紙業的操作。此時的巴德終於完成了他職業生涯的巨大轉變。
美人在側,收入豐厚,巴德意氣風發,好不快活。但是福兮禍所伏,此時證管會已經開始盯上了巴德了。
但巴德內心深處還是想證明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就像他之前說的:“若能在三十歲以前,賺一大筆錢,離開這一行,然後騎摩托車橫跨中國”。
於是在藍星航空公司經營出現困難,又被大公司夾擊的時候,他極力促成了蓋葛對藍星航空的收購。直到有一天,巴德發現蓋葛在許諾幫助父親工作的航空公司起死回生,並低價購進了大量公司股票之後,竟然打算將公司清算分解出售,罔顧藍星航空所有員工的利益。於是他闖進蓋葛的辦公室,問“你究竟要賺多少錢才夠?”蓋葛卻是告訴他:“這不是夠不夠的問題,這是場零和遊戲,非贏即輸。”
於是巴德找到了蓋葛的對手懷曼爵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成功挽救了航空公司,還讓蓋葛損失巨大。
而這一次狙擊蓋葛,也讓巴德徹底暴露在證管會眼皮底下,終於證管會找上門來了。巴德和警方合作,拿到了蓋葛金融犯罪的錄音記錄。
影片最後福巴德的父親親自開車送他上法庭,似乎想告訴觀眾,正義得到了聲張(影片中福巴德的父親是正直的化身);而此時的福巴德的表情難得的平靜,似乎想傳達給觀眾的一個觀念:平平淡淡才是真!影片看來有了一個圓滿合理的結局。但我們很容易想到,福巴德其實只是金融罪惡汪洋中的一條小得微不足道的小魚,甚至是蓋葛都算不上是冰山一角。難道那個能買下六個蓋葛,藍星航空的白衣騎士——懷曼爵士就那麼光明正大嗎?要知道懷曼也有數次收購企業,遣散員工,將企業分解出售,賺取企業鉅額養老金的經歷。80年代的美國金融圈如此,現在的金融圈不也一樣嗎?只不過更加殘酷激烈,數額更加巨大,性質更加惡劣而已。
回覆列表
我就喜歡看鍋爐房,是不是聽起來怪怪的 ? 這可不是給你家供暖的大爐子,而是講述的一家美國證券公司,他們的員工為了發財掙大錢,每天給顧客打電話不停的推銷股票,他們的情緒高漲而瘋狂,就如同鍋裡沸騰的開水,好像200萬美金馬上就到口袋的感覺,所以電影的主戰場辦公室被形容為 “ 鍋爐房 ” ,片名《搶錢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