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地人
-
2 # 分開旅行321
一個人一支樂隊的李榮浩,透過《麻雀》再次展現了他不凡的創作能力和音樂素養,依然是李榮浩式的歌曲風格,歌詞非常具有共情性,用一首歌可以寫出很多值得深思的人生道理。《麻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像“麻雀”一樣的自己,拼命去維繫這城市中的感情,累著、活著,慢慢地找不到幸福感所在,其實說的就是我們每一個小人物的心聲,最後一句“麻雀也有明天”,格外溫暖,堅信每一個奮鬥者都有自己想要的未來!
-
3 # 暢古今聊天下
李榮浩這首麻雀副歌歌詞的確是不像是現在一個一線歌手唱出來的。很多評論說是開音樂倒車,復古懷舊。我也是李榮浩粉絲,他的確很復古,他說過以前的很多東西很潮很酷,之前的《王牌冤家》《張家明和婉君》應該都是受老電影影響創作的。這首歌副歌歌詞應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金庸武俠之類的吧(純屬猜測)。放在現在看起來很像網路歌曲。為給你取暖我把翅膀折斷等等 在沒有故事背景沒有mv的情況下 聽起來真的表達的有點誇張,情感的表達有點太直。但如果能在電影中出現,我相信會好很多。可能是年少有為太火了 大家對他新歌期待值太高 現在評論好多都在說他這首歌不好。我覺得我們還是等一整張專輯都出來了或者在聽一段時間再做評論也不遲。
主歌和以前風格差異不大 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 就是進副歌進的有點太快了吧 參考李榮浩在中國好聲音上唱的黃種人 李榮浩現在唱歌都是這樣放開了唱了吧?(至於唱功 非專業 不評價)。副歌旋律和節奏還是很帶勁的(不過看評論有人說撞車了 我聽了一下的確是相似度極高) 李榮浩剛出道唱功就飽受爭議 以前刷知乎看過知友評論 很多人喜歡他平平淡淡的感覺 也有很多人不喜歡他的假聲(前倆張專輯唱不上去假聲用的很多)現在作品很多也避開高音。
關於撞車這不是第一首歌了。早期太坦白撞了jm(一個英文名 我也忘了大概怎麼拼了)好像還有模特。很多知友說的老街和周董的一首歌(我沒聽過 )。在無限歌謠季裡面和伊一合作的那首討好 也撞了一首英文歌(副歌旋律相似度極高)不過我還是覺得討好這首歌非常牛,個人非常喜歡。說李榮浩這幾首歌創作沒受影響我都不信,哪有這麼多巧合。不過這不影響我喜歡李榮浩 第一 他只有小部分歌是這樣 對於他來說一年一張專輯 還沒到那種沒歌隨便抄幾首來糊弄人的地步 他已經創作和這些歌一樣好的歌 說明他是有能力的 就算是網友說的‘漢化’。能漢化出這些作品 我覺得也是ok的 起碼不是剪一些抄下來結果遠遠不如原曲 第二 最重要 在這方面還沒有出現過爭端 他也沒表明過他創作不受其他音樂影響 如果他說這些歌全是他純原創(那他就是人品有問題) 所以我覺得在沒出現這些問題之前 大家聽歌樂呵樂呵 別太較真 能有好聽的歌就行了 沒必要太追究這詞誰用過 這旋律和那個那個很像,給歌手太多框架幹嗎。我們高中寫作文不也有時會模仿別人的套路。真涉及到版權問題的時候在站隊不遲。
李榮浩在歌手火了。之後《有理想》專輯反響不大 後面《嗯》的戒菸流行了一段時間,上了偶像練習生才算是翻紅了。網友都挺喜歡他的說話風格 直直的暖暖的樣子。加上微博上愛玩梗,我印象中第一次影響比較大的熱搜應該是他微博上說公司給他買熱搜一下蹦到第四了。鄉村愛情 不榮藝各種梗層出不窮。年少有為一首歌更是讓他事業走向巔峰 就前兩個月一邊開演唱會一邊錄好聲音 一起樂隊吧倆個節目。人紅是非就多了 選了一首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引起熱議。我本以為李榮浩不會作出迴應 沒想到李榮浩寫了一大篇微博迴應音樂沒有貴賤,藝術欣賞這東西怎麼爭也不可能爭出個所以然。李榮浩還舉例子迴應 我真捏了把汗 還好他現在火 站他的人挺多 不過也就是因為他火 所以是非多。希望他以後就堅持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不要再參與這種爭辯。 作為粉絲 我喜歡他 也是認同他的很多觀點 音樂風格 甚至大到價值觀。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 也希望老大發展越來越好。
-
4 # 音樂風
“奔波於繁忙鬧市,我從來不敢停下腳步,每一個人都像一隻麻雀,隨處可見卻又五臟俱全。”
盼星星盼月亮,李榮浩終於發行新歌啦!與往常推薦的歌曲不同,《麻雀》這首歌帶給人們的是平庸中的恍然大悟,是無慾無求後的多情敏感。
山隔壁還是山
都有一個伴
相信海枯石爛
也許我笨蛋
飛太慢會落單
太快會受傷
日子不就都這樣
天會晴就會暗
我早就習慣
一日為了三餐
不至於寒酸
——李榮浩《麻雀》
忙忙碌碌的人群,總有一個我,麻木而緊張,平庸且平凡。也不是沒有嚮往過轟轟烈烈,可深知轟轟烈烈過後也不過是甘於平凡。世界上的人不就是這樣,被磨平了稜角只能依舊像只麻雀一樣,飛的不快不慢懶懶散散。唉,好像真的是飛了太久了,我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麻木不堪。時間還在轉,直到有一天才幡然醒悟,我還是那個人,害怕難堪,也會翻臉,也會茫然。
你飛向了雪山之巔
我留在你回憶裡面
你成仙我替你留守人間
——李榮浩《麻雀》
“在某個明天,我留守人間摭拾人間煙火,你千里赴約飛躍雪山之巔。”小小的麻雀志不在四方,只想留守小小的安穩人間,雖然平凡,倒也安然。
終歸還是把時間熬成了歲月,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我就在這人間。偶然落單,偶爾孤單,偶爾也有不甘。歲月間,我並不平凡,做著大大的夢,有著小小的帆。
感謝這人間,來一遭就已不孤單。
-
5 # 心靈枸杞
《麻雀是一首中規中矩,通俗易懂,還算的上是個好的歌曲,作為主打歌可能感覺給人沒什麼驚喜,不像之前《野生動物》那樣複雜炫技的頻繁高調能讓我反覆品味,但是大了一聽,我也還是願意把這首輕鬆的歌曲放在我的播放列表上
回覆列表
聽到李榮浩的新歌《麻雀》,第一時間想到了《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歌曲。後者發行於1990年,離這個時代隔了差不多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作為一首為小人物背書的歌曲,《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歌曲直到迄今為止,都是最具代表性的經典。
直到這一次李榮浩的這首《麻雀》出現,終於讓平凡的你我,又多了一種歌唱自我的選擇。從此以後,小人物,可以是怎麼飛也飛不高的小小鳥;小人物,同樣也可以是體型雖小但五臟俱全的麻雀!
《麻雀》是一首非常率真、誠摯的歌曲。作品以“麻雀”為喻,寫出的是一種小人物的共情,它未必是遠大的鴻鵠之志,而只是一種渺小而又強大,脆弱而又頑強的意志,卻更明白無誤的道出了人生與活著的意義。
其實,之所以像《我是一隻小小鳥》、《麻雀》這樣的小人物歌曲,很少能夠引起大量的共鳴,甚至在這個崇尚個性的時代,已經越來越被那種獨一無二的表達取代,恰恰就是因為創作這型別的歌曲,往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個是音樂表達體系的成熟,一個是依然保留接地氣的敏感和樸實。這兩點單個來講,很容易做到,但湊到一起就難上加難。因為音樂技術成熟的代價,往往意外著思維同步的世故,從而形成更為複雜和文學性的表達。
李榮浩這首《麻雀》最好的一點,就是他有非常流暢和成熟的音樂表達,但同時這又是一首讓很多人覺得通情達理的作品。甚至可以說,這是一首反向的感同身受型作品,即李榮浩是以代入小人物內心的方式,將他們的感覺寫出來,再將作品的情緒和情感,用作品的形式“還給”你我這些平凡人。
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麻雀》這首歌曲,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共情,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同一頻率和緯度上,聊同一件事情、分享同一種情緒,體會著相似的喜樂哀愁。這樣的音樂往往會成為一種烙印,甚至生命的記憶。
在我看來,整首歌曲最為精妙的用詞,就是“一日三餐”。“一日三餐”這是你我生活中每天都要經歷的必須,也正是因為太平常、太必須,所以讓很多的創作人,根本不會關注到這種日常到可以忽略的細節。
而李榮浩的天賦,正在於擅長在這種平凡卻不可或缺的日常中,去萃取生存的意義、活著的理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敏感與敏銳,才讓《麻雀》成為一首能夠讓人共情的作品。
不僅有共情的過程,《麻雀》還有一首優秀作品應該有的出口,那就是喚醒。在這首作品裡,李榮浩點出了現代人麻木不仁、理所當然、得過且過的情緒特點,但最後又用充滿力量感的聲音,喚醒所有人的鬥志,激發出那種沒有遠大目標、也要努力生活的態度。
所以,《麻雀》就這樣成了一首既懂你,更鞭策你的有意義的歌曲。
不僅僅只是詞曲和演唱,李榮浩還同時擔任了《麻雀》這首作品編曲、製作、吉他、貝司、和音編寫、和聲、錄音、混音和母帶後期製作,幾乎一首歌曲能夠涉及到的領域,他都實施了全覆蓋的操作,音樂專業性可見一斑。
在編曲製作人,《麻雀》這首作品以非常乾淨的吉他、貝司和鼓這三大件,作為音樂的主體結構,音色乾脆有力、表達也是一氣呵成。從聽覺上,這種民謠搖滾曲風,既保留了民謠的質樸清新,又能透過搖滾節奏的副歌,恰到好處地帶來情緒釋放時的力量感。有收有放,更有的放矢,整體的表達有主有次、有內斂有綻放,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從音樂氣質上來講,《麻雀》是一首有一定復古感的作品,這種復古感,很大程度上也是李榮浩在去除掉許多不必要的元素之後,在音樂上做了最適當的減法,所以聽起來自然有了九十年代的復古感。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純粹、質樸的復古感,絕對不是老土!真正經典的藝術類型,往往都是去年代化的,就像在當代依然有很多樂迷群體的古典音樂和爵士樂,即使在過去這麼多年後,你同樣不能稱它們的表現形式老土一樣。
音樂表達,有時候需要的僅僅只是恰到好處和恰如其分!
《麻雀》就是一首歌曲和編曲結合得恰到好處和恰如其分的歌曲。因為這就是一首呈現“渺小而又強大,脆弱而又頑強”生命力主題的作品,用民謠搖滾這種直接又純粹的表達,往往才能體現直抒胸臆、有血有肉的效果。用更多花哨的元素、華麗的音色和多變的鼓點去表現這樣的主題?對不起,那唱的肯定不是“麻雀”,而是孔雀!
其實從今年李榮浩擔任《中國好聲音》導師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他對回溯音樂傳統的一種執念。堅持讓學員用自己本色的聲音,去演唱不做改編的經典作品,真正體現出音樂的本質和純粹。而從這次《麻雀》這首歌曲來看,李榮浩不僅是這麼要求學員的,同樣更是這麼要求自己的。
這種回溯音樂傳統的做法,實際上就是保持音樂最本質的初心。誠然,在音樂性上一直與時俱進的李榮浩,從《嗯》和《耳朵》這兩張專輯起,已經開始融合更多的音樂元素,甚至還包括了電音這樣的潮流風格。
但和很多音樂人玩啥像啥不同,李榮浩則是玩啥最終還是像自己,這是因為他始終保持了旋律的敏感和悅耳,以及堅持在吉他、貝司、鋼琴和鼓的基礎上,再進行音樂的開放性嘗試有關。因為這樣就保留了作品旋律與質感之間的平衡,並呈現出一首流行歌曲的最佳黃金比例。
李榮浩曾經寫過一首歌曲,就叫《流行歌曲》,作為一個已經寫了無數爆款《流行歌曲》的歌手,在我看來,李榮浩恰恰是這個時代最符合流行歌手標準的流行歌手。他不是徒有虛名的所謂天王,他也不以刻意的個性表達,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
李榮浩就是一個把歌曲寫得好聽、感動,讓大多數人都能共鳴、共情的流行歌手,也是一個幾乎能把每首作品(包括給別人寫的歌曲),都能寫的傳播甚廣、流行廣泛的歌手。他就像華語樂壇黃金歲月裡的那些優秀流行歌手一樣,總是以源自生活但高於生活的創作平衡,提供一首流行歌曲最恰到好處的雅俗共賞。
可能不甘於“流行”一詞的平庸,所以這個時代的很多歌手,拼命想要擺脫這個稱謂,並換上很多獨立、個性的標籤。事實上,當你的作品缺少了共情的共鳴和感動,缺少了讓大家都能分享、呼應的旋律,你也就遠離了流行音樂的本質。也難怪現在的很多歌手,都苦於自己的作品,總是無法出圈,那就是因為一個流行歌手,越來越脫離了流行音樂本質的原因。
對於李榮浩來講,出圈這回事?不存在的!作為一個優秀的流行歌手,即使他的音樂同樣有品質、有態度,但他的作品卻始終一直在圈外。仔細想一想,這個時代能夠做到用純粹作品站穩腳跟,像個真正的流行歌手流行的歌手,還真是不多。
麻雀可以飛上青天,誰說流行歌手不能飛上雪山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