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氏異聞錄

    聰明不是萬能的,還得有情商

    韓信一生打過很多漂亮的仗,也給人們留下很多典故,比如十面埋伏、背水一戰、暗渡陳倉等等。韓信關於自己為什麼會被劉邦從楚王的位置上撤下來,做淮陰侯呢,他自己的總結是“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這段自我總結,表面上來看很精準。因為項羽亡了,劉邦最大的敵人沒了。可不就是敵國破,謀臣亡。天下那會兒確實算是太平了。這段精準的自我總結,也凸顯一個問題,韓信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因為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他還在押解回京的路上。而且這話,其實也是有問題的,因為敵國破,謀臣亡,可破敵國不只是韓信一個謀臣就可以搞定。韓信的功勞雖大,但是張良,蕭何等人功勞也很大。張良也好,蕭何也罷,他們那會兒誰都沒亡,日子過得太平。

    故此,劉邦對韓信的自我總結,他也回了一句,“人告公反。”這句懟得很妙,直入主題,韓信被這樣被押送回京,不是因為敵國破,謀臣亡,而是因為你搞事情。韓信那會兒真搞事情了沒有。謀反,那會兒是沒有,窩藏項羽舊部是有的。韓信被劉邦押送回京前,還幹了一件敗人品的蠢事。之前他因為跟項羽舊部鍾離昧的關係不錯,所以他頂著高壓收留了鍾離昧。但是,後來聽說劉邦要來,又聽說有人告他謀反,他覺得沒有罪,大概想來想去可能鍾離昧一事得罪了劉邦。於是,他又逼死了鍾離昧。關於鍾離昧一事,韓信處理得很反覆,不夠仗義。本著瞞著劉邦藏人,現在為了自保而逼死鍾離昧,獻出他首級。這不就是坐實了,自己當初是窩藏鍾離昧。所以,劉邦撤了韓信的楚王的位置,韓信也不是很冤。

    劉邦為什麼非不容韓信做楚王呢?這跟鍾離昧在不在楚沒有關係,而是他本來就不樂意封韓信做諸侯王。韓信本來的齊王,就是在楚漢對峙的時候,韓信逼著劉邦封的。這點上,一部分人覺得以韓信的功勞應該封王。但是這種應該沒有絕對的。韓信的功勞大,蕭何,張良他們兩個人功勞比韓信小,他們都沒有封王。憑什麼韓信這麼一枝獨秀,因為功勞大?可功勞從來都不是韓信一個人的。張良、蕭何這兩人跟劉邦的時間比韓信久多了,他們功勞也不小,他們都沒有提,更沒有特別情況下,逼劉邦封爵。韓信這麼秀,當時劉邦批了,是因為確實情況特殊。過了特殊時期,劉邦不樂意封的,肯定在平了天下後也得再撤。劉邦撤了韓信的諸侯王之後,還給了韓信侯爵。

    這個待遇也沒很差。但是當了淮陰侯的韓信依舊很高冷。沒事鬧情緒不上朝也就算了,但是他覺得自己現在跟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人處在同等爵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問題是哪裡丟人,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人也是功臣,他們都是很早就跟劉邦起事的人。而且,韓信後來去樊噲家做客,樊噲全程特別禮貌對他,還說:“大王乃肯臨臣!”樊噲很客氣,這話說得韓信大王來我家,真是給面子。韓信出門,就笑說:“生乃與噲等為伍!”

    還是那句話,跟樊噲等人為伍,並不辱沒韓信啊。畢竟,樊噲還是劉邦的連襟。換個角度想,跟樊噲為伍,變相地跟呂后、劉邦為伍。這有什麼不好?關於上述事件的處理,韓信在IQ和EQ不是成正比。本來吧,已經從楚王被貶為淮陰侯,就應該低調做事。必要的時候,拉攏一些跟劉邦關係不錯的人,嫡系派人士。韓信根本看不上樊噲等人,但是他神奇看得上陳豨。後來,陳豨謀反了,他還打算乘機在長安搞事情。該事情被自己門客的小弟告給了呂后。接受告發的呂后處理用緊急政策,沒有司法程式,直接讓蕭何召韓信入宮,而後直接誅殺。關於韓信案呢,韓信冤不冤,這點上不好說。按著《史記》這不能算是一個冤案,跟彭越案的性質不好比。

  • 2 # 峰子奇觀

    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二元論,不是非黑即白,非聰明即愚蠢的事兒。

    首先,擺正一個歷史觀

    回答此題,首先要擺正一個歷史觀,那就是:一個人聰明與否、情商高不高、功勞大不大,與當時的最高統治者 站在皇權層面乃至國家層面的政治需要相比,個人因素簡直渺小的可憐。

    換句話,統治者為了政治需要,要除掉一個大臣,無論這個大臣功勞有多大、情商有多高,都是免不了統治者的制裁的。(為了皇權穩固、國家穩定、家天下長久,這是統治者們統治的客觀需求,有時候統治者也是身不由己,雖痛亦要殺之。)。

    而統治者要拿你開刀,無論你智商、情商再高,也只能將統治者對你的傷害值降到最低,而無法讓統治者不解決問題,因為你已經成了統治者眼裡的問題,問題就擺在眼前,剩下的就看怎麼解決了。

    當然,不能說臣下的智商、情商就不重要,當然也非常重要。雖然不能阻止帝王解決問題,但好的智商、情商,可以讓自己的傷害值降到最低,比如至少不至於丟了小命,或不至於被滅族等等。

    其次,韓信為什麼被殺?

    有了上面這個歷史觀認知,我們再來分析韓信,就會客觀準確很多。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

    1、韓信是智商問題?

    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月下追韓信,幫劉邦覓得了得力軍事大才韓信,隨後替劉邦征戰天下,屢出奇謀,用兵如神,群雄一個個被滅了。 最後在垓下之圍,十面埋伏,又一舉殲滅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項羽窮途末路,烏江自刎,幫劉邦打敗了最強勁的敵人。

    因此劉邦得以建立西漢王朝,並坐上西漢開國皇帝的龍椅,成了漢高祖。韓信功勞顯赫,勞苦功高,這一點劉邦也說過自愧不如。(劉邦曰:攻必克,伐必勝,吾不如韓信也。)

    △大將軍 韓信(劇照)

    淮陰侯韓信,無疑是一代戰神,不愧“兵仙”之稱。帶兵打仗、軍事指揮藝術、戰略戰術、軍事奇謀等,可以說韓信是一個天才級別的人物。智商不高嗎?當然高,而且相當高。

    試想:如果韓信智商低,那麼在鬥智鬥勇、你死我活的秦末亂世,早就被淘汰出局了,成了刀下之鬼。韓信智商之高,是經歷過無數次血與火的殘酷考驗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2、韓信是情商問題?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認為韓信被殺的“致命缺點”:情商不高。甚至有人乾脆說:韓信,是軍事天才,政 治白痴。那麼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說一件小事,見微知著。

    有一次,韓信和劉邦聊天,劉邦說:我能帶十萬兵。於是笑著問韓信:阿信啊,你能帶多少兵啊?韓信口直心快,頗自負的來了句:大王你只能帶十萬兵罷了,而我韓信帶兵越多越好啊!(韓信曰:多多益善。)劉邦聽罷臉色一沉,你小子膽敢說我沒你帶兵多?不知天高地厚!於是,這天被愣是韓信給聊死了。

    韓信見劉邦不悅,氣氛尷尬,不得不連忙為自己救場,忙補一句:大王雖不善帶兵,但善於帶將。(韓信曰:王不善將兵,而善將將。)這才勉強給劉邦挽回了些許面子。

    韓信的情商到底是不是真的很低,我不知道,但從歷史上韓信在政治舞臺上的種種表現來看,至少情商是不高的。(可能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低,但至少也不怎麼高,玩政治這點情商是遠遠不夠的。)

    3、僅僅是情商問題?

    韓信,軍事上出色,政治上短視。

    韓信功高震主,卻不懂收斂鋒芒、急流湧退,已成劉邦心中最大威脅,而還渾然不自知。在這一點上,張良就比韓信政治見識要高出許多,張良選擇了功成身退,告老還鄉,最終得以善終。

    說到底,我認為其實並不是因為韓信情商低,才最終被殺的,而韓信身上真正的原因是:認知問題。

    為什麼?

    △劉邦 (中)、張良(右)劇照

    我舉一個生活例子。

    就像生活中有一些八卦精婦女(小部分人),與親朋好友之間玩耍,智商、情商那叫一個高,嘴又甜,腦袋靈光,極富心思,還善於講俏皮話,哄死人不償命的那種,各種關係玩得都很好。可是情商是高了,但見識和認知卻侷限於她的八卦圈,就這決定了認知層次。

    這類人,縱然智商、情商再高,又能怎麼樣呢?也幹不成多大事,認知層次,擺在那兒呢。

    所以,韓信最大的致命點是:韓信的認知水平,並沒有和他的軍事水平成正比,這就為悲劇埋下了伏筆。

    韓信的認知層次,還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感情認知層次上。當韓信在攻下齊國後,他的謀士蒯通 曾力勸他自立,這才是成熟的政治家該做的,不然以後必難自保。可韓信卻說:漢王(劉邦)待我如兄弟,把自己的衣服給我穿,把自己的飯給我吃,我韓信豈忍心做此背叛之事啊?(韓信曰:漢王以衣衣我,以食食我,豈忍背之?)

    △大將軍 韓信(劇照)

    顯然,韓信的認知層次,與老成謀國的劉邦相比,確實不在一個層次上。劉邦為了江山,可以拋棄兒女私情、乃至跳出一般意義上的感情層次。而韓信在感情層次上是個好人,是條漢子,但在政 治層次上,卻還是天真幼稚的boy。

    韓信還在幻想著劉邦會顧及往日情義,不會把自己怎麼樣,但劉邦身為帝王,江山擔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可以任酒豪俠、稱兄道弟的劉邦了,而是一個成熟且心狠手辣的政 治家。劉邦是不會留著如此大本事的韓信,威脅自己統治的。同時,無論韓信反不反,會不會反,一點也不重要,劉邦要的是死人,因為死人是最安全的。

    最終韓信,被劉邦老婆呂后,誅殺於未央宮,被滅三族。一代戰神,從此隕落!

    最後,綜上我總結成三句話:

    1、解決韓信,本質上是帝王統治的政 治需要,韓信對統治者構成威脅,無關韓信智商、情商。

    2、當然,解決韓信的方式淪為最壞的被殺,就關係韓信的情商問題了,但最終也不僅僅是情商問題,而是認知層次問題。

    3、韓信能不能學一代牛人范蠡的?可他偏偏做了文仲。這個留給大家思考。

  • 3 # 帝國的臉譜

    自劉邦奪得天下,項羽自刎烏江,一個“流氓哲學”從此就成為了實用學的代名詞而暢行天下無阻了,成者王侯敗者寇,只要能贏、能勝、能得天下,無論透過怎樣狡詐而卑鄙的手段,都是後人眼裡的英雄,至高無上的君主,既得江山,兼得英名,這就是世道。

    蕭何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韓信是英雄吧?英布說:“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韓信)、彭越,今皆已死,餘不足畏也。”英雄吧?張良輕易不評人,但他說韓信:“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英雄吧?韓信手下謀士蒯通評價他:“功無二於天下,略不世出者。”英雄吧?至於劉邦,他評價說:“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更是英雄吧?

    這樣一個被後世譽為“兵仙”的超級戰神,這樣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超級英雄,就是因為他在能反的時候沒反,就被很多人奚落為不智,嘲笑為蠢蛋,視其為天底下最不聰明的人,這種價值觀從什麼時候開始?所以,耍盡陰謀手段的劉邦得了天下得了英名,誓死不肯過江東的項羽、被劉邦殺頭夷三族的韓信都成了傻蛋。

    項羽是有底線的,寧死不屈;韓信是有底線的,寧死不反。前203年,韓信得授齊王印,治下地大物博,手下兵多將廣,稱雄於北方可謂輕而易舉。正因為如此,項羽派手下武涉從楚國跑到齊國遊說,對韓信說,別看劉邦重用你,一旦他得天下而你無用之時,必然“兔死狗烹”,“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

    面對三分天下的巨大誘惑,韓信卻說出了一段肺腑之言:“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這段話最能體現韓信的為人,知恩圖報,有情有義;這段話也決定了韓信的最終結局,儘管知道背之不祥,但不背叛,於自己更不祥;儘管他雖死不易對劉邦的忠心,但時過境遷,到了劉邦要鞏固統治、清除異姓王時,韓信自然成了俎上魚肉,任人宰割。

    蒯通的勸說更是入木三分:“當今兩主之命懸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面對蒯通的勸說,韓信發怒道:“吾豈可以向利背義乎!” 不因利而背信棄義,這就是韓信的原則和底線,這樣的英雄,能以聰明或愚蠢去輕描淡寫地評價?一個失敗的英雄,永遠比一個成功的小人更讓人敬重!

  • 4 # 流洛之家

    劉邦建立大漢的過程中,韓信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不可能打得過項羽。

    大漢建立後,高祖呂后害怕那些功高震主的大臣,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所以劉邦開始誅殺功臣,韓信作為第一功勞者,被誅殺也是情理之中。

    至於韓信後不後悔,我想說的是,作為人臣,威脅到皇權的,歷史上沒有幾個下場好的,即使韓信幫項羽奪得了天下,韓信也會被誅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血壓患者應如何進行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