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交大黎荔

    漢語的語音不是一成不變的,大概經歷了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三個階段。從先秦到東漢時期為上古音時期。魏晉南北朝、唐宋時期是中古音,與中古音相似度最高的現存方言是粵方言,而唐朝是典型的中古音時期。漢語分為四聲——平、上、去、入。寫詩時,平聲自然還是平聲,上去入歸入仄聲。總的來說,把宋也歸入中古音時期是說得過去的——四聲還是保持著的。 到了蒙元是中國語音劃時代的大變動,南宋滅亡後,漢人和漢語都大難臨頭了,人成了四等公民,還被逼著學蒙古語(尤其北方地區)。這次民族融合的結果就是四聲發生了嚴重的變化,簡單的說,就是“平分陰陽,入派四聲”——北方方言裡的入聲全部消失。所以說,唐詩和宋詞都是中古音時期,有許多接近相通的地方。

  • 2 # 老街味道

    問題:唐詩為何符合宋朝的平水韻?如何用平水韻和詞林正韻作詩填詞?

    前言

    唐詩符合宋朝詩韻韻,宋詞符合清朝的詞林正韻聽著好像有點奇怪,難道唐朝人和宋朝人穿越了嗎?

    看完下面的短文,您就會明白原因在是什麼?

    一、晉朝詩、唐朝詩竟然符合宋朝的韻

    王勃《 滕王閣序》中有一句“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說的是西晉張華與龍泉,太阿寶劍的故事。這個張華也是一位詩人。

    三雅來何遲?耳熱眼中花。盤案互交錯,坐席鹹喧譁。

    簪珥或墮落,冠冕皆傾斜。酣飲終日夜,明燈繼朝霞。節選自張華《輕薄篇》

    這一段西晉詩人的作品,押韻完全符合宋朝平水韻的【六麻】:花、譁、斜、霞。

    又如 唐朝皎然的七言律詩《同李著作縱題塵外上人院》完全符合平水韻的【九青】:

    百緣唯有什公瓶【瓶:九青】

    萬法但看一字經【經:九青】

    從遣鳥喧心不動

    任教香醉境常冥【冥:九青】

    蓮花天晝浮雲卷

    貝葉宮春好月停【停:九青】

    禪伴欲邀何著作

    空音宜向夜中聽【聽:九青】

    雖然魏晉時有過李登編著的《聲類》和晉代呂靜編著的《韻集》,但這些都是私人著作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因此詩人作詩基本依照口語 。

    隋朝陸法言編制了《切韻》,到唐朝孫愐改編成《唐韻》(206個韻部),宋朝又根據前朝韻書編撰了《廣韻》(206個韻部)、《集韻》,後來在這些韻書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改編,最後形成了106個韻部的《平水韻》。 以後的元明清也都是以平水韻為標準,一直到今天。

    由此可以看出來,宋朝的平水韻其實繼承了前朝的音韻系統。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以前,蘋果也會掉下來。只不過牛頓發現了蘋果掉下來的規律而已。

    二、宋平水韻與唐韻對比

    王力先生在《漢語詩律學》中記載了平水韻韻部與唐韻韻部的對比: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 很多的唐韻韻部被合併成了平水韻的一個韻部,所以符合唐韻的詩一定符合宋朝的平水韻。

    例如【支、脂、之】在唐韻裡是可以“同用”的三個不同韻部,平水韻【四支】合併了唐韻的【支、脂、之】。同理,唐韻裡的【庚、耕、清】可以“同用”,平水韻把這3個韻部合併成了一個【八庚】。

    三、為什麼唐宋詞幾乎都符合清朝人編寫的詞林正韻?

    道理也是一樣的,平水韻合併了唐韻,清朝戈載的《詞林正韻》也差不多合併了《平水韻》。

    唐宋人作詞都是依照詩韻,類似與古體詩的鄰韻通押。戈載就按照古人詞作的押鄰韻情況,編寫了詞林正韻,基本上類似於詩韻中鄰韻的合併。

    所以我們會看到,唐宋詞大多符合清朝人的《詞林正韻》。

    四、不是所有的宋詞都符合詞林正韻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宋詞都符合詞林正韻。因為《詞林正韻》不完全等同平水韻的鄰韻通押。例如晏殊的《浣溪沙》按照詞韻檢查就出律了:

    一曲新詞酒一杯【杯:第三部】押韻(第1組韻)

    去年天氣舊亭臺【臺:第五部】不押韻(第1組韻)

    夕陽西下幾時回【回:第三部】押韻(第1組韻)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來:第三部(平) 】押韻(第1組韻)

    小園香徑獨徘徊【徊:第三部】押韻(第1組韻)

    可以看出來第二句【臺:第五部】,明顯不是【第三部】。因為宋人按照詩韻押韻, 押的韻是【灰】韻(唐韻的灰、 咍 hāi2個韻部可以同用)。

    結束語

    也有朋友說,現在寫詩非要用平水韻嗎?讀者不懂平水韻怎麼辦?

    其實也無所謂,您可以用普通話押韻作詩 ,現在的《中華通韻》幾乎就是普通話口語押韻,不需要去查韻書了。

    不過,不學習一點平水韻的基礎知識,對於理解古詩詞會產生不少隔閡,例如“烏衣巷口夕陽斜”怎麼讀起來也不押韻呢?瞭解平水韻就知道,家、花、斜都屬於【麻】韻,當然是押韻的。

    韻書不需要去背,背也背不過。雖然語言環境變了,但是大家要知道,元朝以後的口音變化一直都有,古人也有查韻書的時候,科舉時因押韻不對而落榜也不少見。我們比起他們,用手機和電腦查詢其實很方便,也可以用網路檢測詩詞格律,有問題的字改過來即可。

  • 3 # 鐵騎無聲

    這能算個問題嗎?這“問題”涉及的只是個簡單的常識,也值得“研究”一下?

    漢語的統一語言(歷代官話)是一脈相承地傳下來的。雖然,時刻都在變化,但是,文字的讀音大體是穩定不變的。變化只是區域性、少數。比如:入聲字在宋末淡出官話系統,入聲消失,入聲字被分別派入其它聲調(入派三聲)。算是漢語言的一次大變化,也僅僅只有不到五百個(佔全部入聲字的46%)入聲字被“改仄為平”而已。還有54%的入聲字依舊為仄聲。

    韻書,是根據流行語言的發音制定的。語言主體不變,韻書自然不能變。故:千年以來的十多個版本的韻書,也都是一脈相承,大體相同,少有變化。這不是《平水韻》的“神奇”,這只是音韻的發展規律。僅此而已,別多聯想!

    不知道那些“詩必言平水…”的學者們是否注意到:唐詩的押韻、平仄,和今天國家提倡的《中華新韻》、《中華通韻》,也是非常“符合”的!有問題的讀音、平仄也是少數。中國詩詞大會播了那麼多屆,節目中的選手、佳賓、主持、專家…。都使用標準的普通話誦讀、講解、點評古詩詞,(實際都在使用新韻)大家發現“不押韻”的現象了嗎?

  • 4 # 梧桐樹邊羽

    唐詩為何符合宋朝的平水韻?如何用平水韻和詞林正韻作詩填詞?

    這個問題每次在賞析詩詞的時候都會遇到。

    總有一些人滿臉鄙薄:你用宋朝的平水韻來分析唐詩,太無知了。

    這種人是典型的知道一些知識點,而不思考的人。他們的態度大多是自以為是的指責,所以也就懶得回覆。不過今天題主作為問題提出來,我們倒是可以好好聊聊。不一定要說服人,僅僅是表達自己的看法。

    唐詩為何符合宋朝的平水韻?

    我們知道“平水韻”是由其刊行者劉淵原籍為江北平水(今山西臨汾)而得名。但是劉淵是憑空想出來的?當然不是。韻書由何而來?音韻學從何而起?

    曹魏時期,曹植失去了與曹丕爭位的機會之後,為避免猜忌,一心鑽研文學與佛學。他用自己的文學知識對佛經進行重譯整理,在這期間發現了漢字的部分發音規律,創造了“梵唄”。梵唄是中華漢字音韻學的開端。

    魏晉之後的南北朝,佛教在南朝大行其道,甚至成為國教。在梵唄基礎上的聲韻學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很多韻書和研究者。

    《顏氏家訓·音辭》“自茲厥後,音韻蜂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六朝是音韻學的大發展時期,同時期出現了大量音韻學家和韻書。這期間,漢字音調從早期韻書中的“宮商角徵羽”五聲演變成“平上入去”四聲。通稱“四聲韻”。

    隋代陸法言《切韻》是前代韻書的繼承和總結,又是後世傳統韻書演變的基礎,是韻書史上劃時代的著述。《切韻》將漢字分為193個韻部。初唐,格律詩大發展,在武則天授意、許敬宗主持下,開始了官韻的制定,同時提出了平仄的概念,在近體格律詩中逐步取代了四聲韻標註,經過宮廷詩人的努力,最終制定了近體格律詩的標準。同時,孫緬編制《唐韻》,對《切韻》進行了增補,達到了195個韻部。

    而平仄概念和《唐韻》正是《平水韻》的底子。

    北宋陳彭年編纂的《廣韻》(《大宋重修廣韻》)在《切韻》的基礎上又細分為206個韻部。但《切韻》、《廣韻》的分韻都過於瑣細,後來有了“同用”的規定,允許人們把臨近的韻合起來用。

    宋末金初,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併,成107韻。同一時期,山西平水官員金人王文鬱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個韻部。

    平水韻這次韻部將近減半,到底是王文鬱的手筆,還是劉淵的功勞,是否互相借鑑,都有爭議。但是因為都是平水人,所以以“平水韻”相稱是沒有問題的。元初陰時夫著《韻府群玉》,定106韻的版本為“平水韻”。這次大改之後,平水韻就一直沿用至今。

    明、清也不斷有修訂,包括今天的中華詩詞學會,實際上也是在語音變化,特別是普通話的基礎上,對鄰韻的不斷合併通用,將《平水韻》重新校訂,並收入《中華新韻》中,便於大家創作使用。

    瞭解了韻書的發展,我們就會知道,哪個時代的用韻最講究呢?顯然是韻部越多,區分越細的時代最講究,自然是宋朝的《廣韻》,而這種過於細緻的劃分,實際上在詩詞創作中確實起到了禁錮表達的不良作用,才會有平水派對韻部的大手筆合併。將206個韻部合併成106,也就是說韻部減半了,這意味著原來大部分鄰韻都壓縮到了同一個韻部,原來因為這些細緻區別而出韻的詩詞在平水韻的劃分原則下就合韻了。

    我們是以格律用韻來區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我們可以想象,在平水韻對廣韻的這次大合併中,會有多少原來不和韻的古體詩因為韻部的合併而變成了格律詩?所以大家不要因為今天我們創作格律詩需要合律,就認為古人也是這樣。格律初期的詩人寫詩,除了應制、科考的時候,大部分還只是遵從四聲韻,也就是通順清朗、抑揚頓挫的原則,至於到底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都是後人在格律規則形成之後給他們的劃分,以便進行歸納整理而已。

    回到題主的問題。因為唐宋中用韻部的變化是從193-195-206——106,所以只要適合《唐韻》、《廣韻》韻書寫作的詩詞,必然可以用平水韻來進行分析。因為韻部合併,原來不押韻的都押韻了,原來押韻的更不用講,不可能語音變化到不是一個韻部。而且隨著平水韻的固定,即使後期語音變化,平水韻也不再進行調整。比如“斜”,比如各種入聲字,雖然後來官話裡完全消失了,可還是遵從平水韻的平仄劃入仄音,不管你是讀幾聲。

    不要一看平水韻是宋末的,就嘲笑用平水韻賞析唐宋古詩的人,平水韻是宋修這個知識點你是知道了,用點腦子思考好不好?它從哪來?平白無故會出本韻書?

    如何用平水韻和詞林正韻作詩填詞?

    寫完去核對,並沒有其他方法。除非你願意將這兩本韻書倒背如流。

    詞牌作為一種格律成熟之後出現的格律體,每個字的平仄都已固定,唯一比近體詩要寬鬆的就是用韻了。道理和上面講過的一樣,清人編著的《詞林正韻》也合併、簡化了平水韻。

    如果平水韻是對原來簡陋的音韻系統進行大規模的增補,那麼用平水韻分析唐宋詩詞就會出現大量錯誤,但實際上唐宋之後的用韻一直都是更簡化、更通融的,用一個比當時更松的標準去分析唐詩宋詞,是不會有問題的。

    那為什麼中華新韻卻不行呢?因為中華新韻基於後來的官話,可以說元朝之後的北方語言南下對唐宋舊調有大規模的改變,所以用新韻分析古詩不大合適。

    但是我們今天在創作詩詞的時候,倒是隨意的,因為詩詞創作不但要繼承傳統,同樣要勇於創新。我們寫出不是平水韻的詩詞,大不了標註清楚使用的新韻就可以了。

    這樣更利於詩詞的傳播和影響。畢竟,就算我們會用平水韻寫詩詞,讀者可沒必要先學平水韻,再來看你的作品。

    平水韻現在最大的價值就是對唐詩宋詞的賞析,有助於我們正確理解當時的詩詞寫作方法以及古典意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武俠中最厲害的暗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