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龍白馬
-
2 # 一點點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戰戰兢兢,說實話我只知道清乾隆時期曾編纂過《貳臣傳》並不知道元朝忽必烈也有。
但是對於趙孟頫這個人我還是有些瞭解,下面我簡單說一下趙孟頫的貳臣經歷。
喜歡書法的人對於趙孟頫這個名字一定非常熟悉,作為書法家,趙孟頫的作品曾在拍賣會上以將近兩億元的價格成交,正可謂是一字千金。
趙孟頫是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子秦王趙德芳後裔,標準的宋朝宗室,出身於這樣的家庭,趙孟頫沒有生活的壓力,趙母對其培養又非常嚴厲,加之趙孟頫自幼聰明絕頂,所以頗有學識。
宋朝末年趙孟頫憑出身曾擔任真州司戶參軍一職,這只是一個負責地方瑣事的微末小吏,元滅宋之後,趙孟頫“家居,益自力於學”。
元朝初年,元朝漢族官員程鉅夫為了改變南宋遺民在元朝的地位問題,向朝廷提出了“取會江南仕籍,供給江南官吏棒祿,通南北之選”等數條建議而被忽必烈採納,隨後又推薦了以趙孟頫為首的二十餘人入朝為官。
趙孟頫身為宋太祖後裔,又曾在南宋為官,所以從實際情況來看趙孟頫確實是貳臣無疑,但是趙孟頫仕元期間的所作所為讓他和明末清初投降滿清的那些“貳臣”有著很大區別。
首先趙孟頫仕元后並不像明清交替之時一些明朝舊臣為了向新主子邀功請賞而出賣殺戮自己的同胞,相反趙孟頫品行端正為人寬厚,從政過程中也為百姓做了一些事實好事,而忽必烈也並沒有什麼所謂的“貳臣傳”,對於趙孟頫頗為賞識和重用。
但是趙孟頫畢竟身為宋朝宗室世受皇恩,入仕元朝確實留下了話柄,這樣的做法很難讓南宋遺民接受,也就有了趙孟頫有失氣節的罵名。
-
3 # 人文行天下
《貳臣傳》是清乾隆時期出現的,元世祖時期沒有《貳臣傳》一說,但我認為趙孟頫確實是貳臣。
《貳臣傳》,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式提出編纂的。《貳臣傳》分甲乙兩編,附錄於《清史列傳》卷78、79兩卷中,共收錄了明末清初在明清兩朝為官的人物120餘人。像洪承疇、尚可喜、耿仲明、祖大壽、吳偉業、錢謙益等都榜上有名。
貳臣降清以後,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對清朝赤膽忠心,積有功勳,二是毫無建樹。因此,乾隆要求對貳臣們區分對待, 將前一種人編入甲編,後一種人編人乙編。這樣作,反映了乾隆的精明之處,使乾隆繼續堅持了忠君的標準,把效忠清朝的降官列入甲編,可以使這些人的後人感到乾隆通情達理,減少了牴觸情緒。而對那些對明清都不盡忠的降官列入乙編,就更加證明了編輯《貳臣傳》的必要,容易與漢族知識分子得出共識。
趙孟頫,字子昂,漢族,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臺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晚年逐漸隱退,後借病乞歸。至治二年(1322年),趙孟頫逝世,年六十九。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工書法,精繪畫,擅金石,通樂律,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尤其是以書法和繪畫水平最高。其字,尤其是楷書,號稱“神品”,是書法楷書四大家之一,“趙體”的創始人。
這樣看,趙孟頫是文學藝術方面的完人,成就非常高,為什麼說他是貳臣呢?
文化成就,不能代替思想品質和政治立場。
趙孟頫,是宋太祖的十一世孫,趙宋王權的後裔,身份顯赫。至元二十三年收到元世祖召見,即仕元。態度上、行動上沒有猶豫,即刻出仕。宋代理學興盛,理學注重氣節、品質,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對於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元朝滅宋時,南宋大臣陸秀夫揹著八歲的皇帝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這是什麼?這是氣節,是節操。軍民十萬人堅貞不屈,跳海殉國。可是,趙孟頫呢?一紙詔書,欣然北上。節操何在?
元朝有政策,要殺盡張王李趙四姓人。張王李是中國人數最多的三大姓,而趙則是宋朝國姓,為了減少反抗,故元朝實行這種政策。這種政策和“四等人制”相互作用,鎮壓民眾反抗,維護元朝統治。文天祥,被俘五年,大義凜然,寧死不屈。面對元朝的勸降,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趙孟頫呢?有什麼行動,有什麼表示?不得而知。
趙孟頫是楷書四大家之一,創“趙體”書。觀看他的楷書作品,嚴格來看,其字型應屬行楷,而不是純粹的楷書。“字如其人”是自古以來的觀點,透過趙孟頫的作品印證,確實如此。由於其政治立場的不堅定,性格的柔順,導致書法缺少陽剛之氣,缺少骨氣。對比顏真卿、柳公權,一個對安史叛軍坦然面之,一個直言皇帝,體現文人骨氣,故其字也體現其性格品質特徵,顏筋柳骨。
因此說,趙孟頫仕元實屬貳臣。對比顏真卿、陸秀夫、文天祥,趙孟頫應該被唾棄。
當然,話又說回來。以我們今天的說法,中華民族不是僅僅指我們漢族,它是多民族的組合體。如果說“五十六個民族”是兄弟,那麼就不應該敵視任何一個少數民族,儘管“漢人”是老大。老大可以執政,倘若老大無能,治國無方甚至敗國,又何嘗不可以讓少數民族來執政呢?是兄弟,就不應該有等級之分,更不可以去敵視。所以,趙孟頫仕元是正常入仕。
回覆列表
首先,這個說法是錯誤的。《貳臣傳》和忽必烈沒有一毛錢關係,《貳臣傳》,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式提出編纂的。《貳臣傳》分甲乙兩編,附錄於《清史列傳》卷78、79兩卷中,共收錄了明末清初在明清兩朝為官的人物120餘人,所以《貳臣傳》跟宋末元初的人物沒有什麼關係,同時蒙元對趙孟頫是真心不錯,諡號“文敏”這個評價在古代諡號中是很高的評價了。至於為何後世罵名迭起,還不是因為他的宋朝皇親貴胄的身份。趙孟頫為人寬厚平和,仕元后“待故交無異布衣時”,提攜後進,品行無可指責,元朝罵他的人還不算多。僅僅就是一些遺老,明朝人從氣節的高度看,就不那麼客氣了。有題趙孟頫畫馬者“千金千里無人識,笑看胡兒買去騎”。有題趙孟頫畫竹者“中原旦暮金輿還,南國秋深水殿寒。留得一枝春雨裡,又隨人去報平安”。中國向來有“字如其人”的評價傳統,蔡京的字再好也要因人廢字。項穆便從書法特徵上找到“書”與“人”的連線點,說趙孟頫的書法“妍媚纖柔,殊乏大節不奪之氣”。傅山更無情,他早年學書學的趙字,明清易代,他選擇當遺民,堅決不仕清,國破之悲讓他憎恨起仕元的貳臣趙子昂,貶斥趙字的“熟媚綽約”是“賤態”。其實摘下有色眼鏡來看,子昂的字流麗優雅有古意,又有平易近人的親和力。即使“薄其人而惡其書”的項穆和傅山,也不得不承認趙孟頫的書法是“右軍正脈之傳”。清朝乾隆皇帝痴迷趙孟頫,趙字風行朝野。趙字與館閣體合流,造成一股強大的書法時尚。當時文人,雖然學書門徑不同,最終多以趙孟頫的風格面目為歸宿,不是“歐底趙面”,就是“顏底趙面”。直到今天學趙體的人都非常多。
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趙孟頫其人,鄙人最近在給學生講課剛好也講到宋元,因此對趙孟頫的生平做了細緻的瞭解。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尤以繪畫和書法成就最高。他是個貨真價實的才子,藝術上的成就不可抹滅。有人說他在藝術上統治了元朝。
在繪畫領域,他開創了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無疑道出了趙孟頫在繪畫史上的地位。
在書法領域,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自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其書風遒媚、秀逸。
趙孟頫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他的四世祖是宋孝宗的哥哥,這一串關係順下來,人家可是如假包換的皇親貴胄。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皆效忠於宋室,按故事接下來的發展走向,順理成章趙孟頫也會一直為南宋朝廷效力的。可偏偏現實比話本更加的曲折離奇,元人的鐵蹄踏碎了南宋山河,一時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痛苦不堪。此後很多南宋名士紛紛選擇隱居避世,誓不歸附元朝。元朝這些竊國的賊人,佔據他們的家園,此仇不共戴天。跟許多名士一樣,此時的趙孟頫避世在家,致力於學問的研究。元朝建立後,國家的發展迫切需要人才。元朝馬背上打天下的本領毋庸置疑,但是涉及到國家建設方面,人才就遜色很多,所以皇帝迫切需要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南宋濃厚的學術氛圍,能人異士輩出,恰好彌補了元朝的不足。所以在國家建立之初,皇帝就命人遍訪宋代遺臣以期能為國家所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貴為皇室宗親,又在名士之間是個中翹楚的趙孟頫首先成了目標。但宋朝忠君愛國的思想尤為濃厚,南宋破滅之初,既有慷慨赴難的異姓忠臣,也有很多趙姓宗室成員,即便沒有壯烈殉國的趙姓宗室,在南宋滅亡後,也有不少人選擇了隱居,很多非趙姓的南宋舊人也選擇不與元朝合作,以保持自己的氣節。但在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選擇了出仕。他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和信任,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
他的這一行為在南宋遺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將他的舉動視為叛國,很多人開始唾棄他。他們難以理解,身為宗室受盡皇恩,卻在國家覆滅之初,給敵人效命。自此對他的征討的聲音不斷。
雖宋元之際,接受元朝官職的趙姓宗室成員並非只有趙孟頫一人,但趙孟頫無疑是影響最大的。我想他心裡一定是異常難受的。身為趙姓宗室,從小忠君愛國的思想比其他更來得根深蒂固,一邊是昔日的同胞子民,一邊是滅國的劊子手,夾在中間的他必定是兩相受氣的。同胞的聲討,新東家同僚間的排擠,這對他來說尤為的痛苦煎熬。未有在封建社會生活的經歷,對這種家國的思想理解沒有那麼的深刻。但以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衡量,趙孟頫的行為是不地道,可以說是沒有氣節的。但在當年為皇帝遍訪名士的官員第一次對他提出入仕邀請時,第一次是委婉拒絕的,他表示自己願做隱士,第二次他才答應入仕。這說明他內心是有過掙扎的。
我想促使他效命元朝的原因可能:
一是為保命,元世祖求賢若渴不假,可若是惹惱了上位者,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形勢,不得不低頭;
二是不甘心,不想一身的才華無處施展。從孔子開始,中國帝制社會的精英都不是真正的民族主義者,而是嚴重的機會主義傾向,與忠於某個王朝相比,他們更願意忠於自己的才華。
三是元朝初建,百廢待興,國家早日步入正軌,百姓才能有安居樂業的日子。上位者不論是誰,能讓百姓吃飽飯對他們來說就是好皇帝。百姓的願望很簡單就是能吃飽飯,倘使這些有治國之才的人為了所謂的節,置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才是最大的不忠。我忠於的是百姓,而不是一個姓氏。同時趙孟頫與元世祖忽必烈,是霸主與賢臣;趙孟頫深知導致宋亡國的重疾病症所在,後世子孫重文輕武、一味享樂,貫用玩弄權術的佞臣,致使忠臣良將不得善終,民不聊生腐朽的朝廷被推翻是遲早的事;在退隱的七年裡,趙孟頫看到了新王朝確實給百姓帶來了安穩生活;元世祖忽必烈建大元后,傾向於融合歸化漢族的禮制,趙孟頫得此傾向,一心順勢教化蒙元,為漢民眾牟利代言,元世祖忽必烈與趙孟頫因勢而合,霸主與賢臣,伯樂與千里馬。當然其時有人勸忽必烈,趙孟頫是宋朝宗室,恐有異心,不宜重用。但忽必烈不以為然,其實他統治中原後也曾對漢人施行過嚴酷的高壓政策,還將蒙古語言定為“國字”,強制民眾學習,然而他很快發現漢文化的堅不可摧,也在潛移默化中漸通翰墨,所以這次提拔儒士是他邁出的很重要的一步。忽必烈讓趙孟頫草擬頒佈天下的詔文,看後高興地說:“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此後他對趙孟頫一直很敬重,後繼的成宗、武宗、仁宗等也都對趙孟頫委以重任。
對於趙孟頫入仕元朝,後世文人頗有微詞,認為他有失氣節,同時貶斥他的書法軟媚無骨,罵為“奴書”。其實趙孟頫並非軟骨頭,面對元朝權貴也無奴顏婢膝之態,反而正直敢言、為政清廉。趙孟頫很清楚自己在朝中的尷尬處境,所以一直為官謹慎。他久在君側,難免招人嫉恨,於是極力奏請到外地任職,後來終於在濟南做了數年的地方官,留下很多書壇佳話。他在晚年辭官還鄉後,曾作詩道:“齒豁頭童六十三,一生事事總堪慚。唯餘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一生難言的苦衷,盡在字裡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