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嬙遙度天際

    最可能的是匈牙利人。

    匈奴人曾經在歐洲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但他們的帝國是短命的。他們的帝國很快被瓦解後,甚至整個民族也消失在歐洲的歷史和文化當中。一般認為匈奴4世紀西遷到了歐洲東部,併入侵歐洲,與第4、5世紀侵入歐洲的匈人有血緣關係或系同一民族。

    另外,有少量的匈奴邦徹底消失在異國,在東、西羅馬帝國軍隊服役的匈奴軍人不少,大多駐紮在北敘利亞、北非洲與南英格蘭地區,有幾個匈奴邦隨西哥特人進入法國與西班牙,有一個匈奴部落隨東哥特人進入義大利。有人認為今天的匈牙利人就是匈奴的後裔,但這個問題現在仍是個疑問。

    至於土耳其人,現代一般認為土耳其人為突厥人的後裔。蒙古人則是室韋人的後裔,起源在今天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

  • 2 # 書法尊古

    匈奴曾經是中國北方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民族,這些年大量關於西漢的電視劇讓這個民族重新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在2004年,2500多名匈牙利公民向政府提出申請,要求承認他們是“匈奴族”。儘管這一要求被政府駁回,但是關於匈奴是否在歐洲存在後裔的問題,再次把世人的目光聚焦到了1500多年以前。

    公元460年,這一年是匈奴人的噩夢,這是他們民族存在的最後一年,他們的帝國被柔然所滅,他們的單于沮渠安國也在保護帝國的戰爭中陣亡。從此,這個叱吒蒙古草原700多年所向披靡的民族在歷史上消失了。成了歷史文獻裡的一個符號。

    後人不禁要問,他們後來去了哪裡?真的完全和漢民族融為一體了嗎?還是說他們重新找到了一片樂土,在那邊安居樂業了呢?

    由史書可以得知,匈奴的先祖就是殷周時期的鬼方、獫狁,他們最初的活動中心在漠南陰山以及河套一帶。匈奴對於中原的侵擾始於戰國末年,各國修長城就是為了防禦匈奴。

    公元前209年,冒頓殺了自己的父親頭曼,廢除了單于推舉制度,自立為單于。隨後四處搶地盤,打下了匈奴的統治版圖:東至遼河、西至蔥嶺、北抵貝加爾湖,南到長城。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北部草原遊牧民族各部中出現了統一的遊牧軍事政權。

    匈奴人看著中原的肥沃水草、美味的特產、先進的文明、華麗的服裝等直流口水,因此多次向中原侵犯。不善騎射的中原人直到衛青和霍去病的出現才一改捱打的局面。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漢朝對匈奴最大的一次追擊。匈奴大敗,從此以後撤退到了大沙漠以北,沙漠以南就沒了匈奴的王庭了。

    公元前57年,匈奴內訌,後來由於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向漢朝稱臣,於是漢、匈結為一家,關市大開,直到王莽篡漢,60多年來漢、匈人民都得到了安定的發展。

    到了東漢時期,匈奴分裂,北匈奴多次攻打南匈奴,同時侵擾漢朝與西域諸國,嚴重阻塞中西交通。最終在漢朝與南匈奴的合作下,北匈奴徹底被擊潰,北單于也受傷逃跑,是年,匈奴政權全部瓦解。匈奴這個部族成為了歷史。

    但是後來這一批匈奴族人去哪裡了呢?關於這一點,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往南遷移到中原,與漢人雜居、結婚生子,接受了漢族文化,最後完全融入其中。

    另外一個說法是遷徙到歐洲的說法,往北遷入蒙古、俄羅斯。

    根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開始了西遷,來到了錫河流域的康居國。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出現在了頓河以東的阿蘭國。

    公元374年,匈奴人一舉殲滅了頓河之濱的阿蘭國,並在大單于巴蘭頓伯爾的率領下,渡過了頓河,向東、西哥特人發動了進攻,最終佔領了哥特人的地盤。並由於哥特人的原因與羅馬帝國發生了戰爭,結果是羅馬帝國在阿德里雅堡慘敗,使得羅馬的統治根基動搖了。

    之後,匈奴人繼續向西北征戰,征服了日耳曼部落,奪取了匈牙利平原。至此,從黑海至多瑙河以北的大片土地,盡入匈奴之手。從此以後,匈奴人便在匈牙利平原定居。

    在歐洲大陸,匈奴人可謂是所向披靡,公元443年,匈奴軍隊長驅直入到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外,東羅馬全軍覆沒,不得不和匈奴人簽訂了城下之盟。

    此時的匈奴帝國再次達到了鼎盛,其版圖東起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至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這廣大區域的一帶附屬國,都有自己的國王和部落酋長,平日裡對匈奴俯首稱臣,戰時出兵參戰。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公元450年,匈奴單于阿提拉在查隆丕尼的大決戰中被打敗。儘管匈奴人的戰鬥力還在,但卻成了他們最終的輝煌。

    公元453年,阿提拉在迎娶日耳曼公主的第二天就死於動脈破裂。在失去了強有力的領導人後,匈奴帝國面臨著崩潰的局面。

    外族的奴隸紛紛揭竿而起,,不同的派系為了爭奪統治權而激戰不休,匈奴帝國最終由於汪達爾部落的入侵而滅亡,徹底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

    其子民則是融入了歐洲其他的各個部落裡,相互交融,如今也就再也找不到純種的匈奴人了。

    無論是戰爭還是文化交流,都能在某一程度上促進各民族的融合。在歐洲所向披靡的匈奴人最終也未能逃出盛極必衰的怪圈,他們在強盛的盡頭毀滅了自己。

    然而,毀滅的是政權,滅不掉的是民族,即使已經相互交融,但是作為歷史的路標,他們一直都在。

  • 3 # HuiNanHistory

    匈奴沒有後代。

    或者說,沒有明顯的、可追溯的證據,能證明匈奴與現在的某一族群存在直接的繼承關係。匈奴人早已滅絕了。

    有人會說:匈奴人的後代是蒙古人,或者匈奴人的後代是匈牙利人。

    事實上,這些觀點都站不住腳,都被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所否定了。

    蒙古的祖先並不是匈奴,而是東胡。

    我們都知道,胡在先秦兩漢指的是匈奴,而東胡則是指活躍在匈奴東部的額爾古納河流域的部族群體。

    至於匈奴和匈牙利的聯絡,更是荒謬。

    這個錯誤觀點先是將匈奴等同於公元4世紀歐洲的匈人(Huns),再將匈牙利人視作匈人的後裔。

    如果你一定要給匈奴找後人,很多或許已經融入漢族了。

    例如,漢武帝時期的大臣金日磾,他就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歸順漢朝後被姓賜金氏,並和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等共同成為輔政大臣。

    除此以外,南匈奴內附後,還有不少匈奴融入中原,自此繁衍生息。這些人或許是有匈奴遺傳的DNA吧。

    不過,如果想從整體上去尋找匈奴後裔,純屬徒勞。

  • 4 # 有時聊人文歷史

    匈奴的後代已經散佈於廣闊的亞歐大陸之上,成為多個民族的族源之一。匈奴不是一個現代民族概念,他一個上古族群。就好像戰國的秦人、趙人、楚人等概念,可以說秦人的後裔都是華人,但是不能反推,說華人都是秦人的後裔。所以,和匈奴嚴格對應的現代民族是誰,尚有爭論。更嚴格的說,匈奴是一個上古政權的名字,比如秦、趙。你可以說秦人是秦人,也可以說秦人是戰國時的華夏人,但不能說秦人是漢人,因為漢人這個稱呼要等到漢朝才有。

    (匈奴金鷹王冠 出土於內蒙古鄂爾多斯)

    從這頂王冠的樣式可以看出——匈奴不是束髮的族群。因此,匈奴族群的主體不太可能是冠帶戰國的華夏族群。

    匈奴這個詞。

    匈奴這個詞實際上是冠帶華夏對他們的稱呼,而不是他們的自稱。奴這個詞是形容詞而不是名字,同樣結構的還有倭奴等。都是一種歧視性稱呼字尾。在秦代,華夏族把匈奴稱為胡,秦代華夏族很可能也把所有北方少數民族稱為胡。而匈這個字的意思為喧囂騷擾,匈奴的漢語意思就是——喧鬧的,騷擾邊關的奴隸。毫無疑問,這不是匈奴人的自稱,而是他稱。

    匈奴人的語言:

    匈奴人使用阿爾泰語系的語言。但是到底屬於阿爾泰語系中的哪一種,現在尚有爭論。

    (匈奴語撐犁的對照發音)

    匈奴語很可能是阿爾泰語系早期的語言,當時,匈奴和東胡已經分化成兩個族群,但是突厥和蒙古族群還沒有出現。

    匈奴的種族。

    漢朝史料中沒有特別關於匈奴人長相的記載。匈奴人——至少在大規模擴張前的匈奴人很可能和秦漢時代的中原人沒什麼太大區別。但是這是擴張前的情況,冒頓單于之後,匈奴進入迅速擴張階段。擊敗了大月氏,進而控制西域。匈奴因此成為多族群共存的政權。歷史上的大肉氏是塞種—吐火羅族群,這個族群應該是白種人。大月氏往西是烏孫、大宛等部族。匈奴人,尤其是貴族階層之間很可能會跨族群聯姻,變成跨族群甚至是混血的人種。匈奴貴族曾和漢朝長期通婚,因此有了華夏血統。當然,他們也會和西域的一些王族通婚,比如匈奴曾和烏孫通婚。因此他們的貴族可能是跨族群的存在。

    王朝結構。

    大單于,是匈奴的最高統治者。

    左賢王和左谷蠡王地位居於單于之後 ,其次則是駐守西部地區的右賢王和右谷蠡王 。這四人可被稱之為 “四角 ” 。再往下分別為分駐東西兩地的左右日逐王 、左右溫禺鞮王和左右漸將王 ,他們六人被稱為 “六角 ” 。

    匈奴中比較有權勢的家族為呼衍氏,單于的妻子多從這個家族中產生。這個氏族進入中原後,改為呼延氏。

    (匈奴墓葬出土的織物)

    匈奴帝國的分裂與衰退。

    匈奴帝國和許多王朝一樣,因為戰爭與權力鬥爭而分裂、衰退。匈奴在漢朝的強力打擊下失去了陰山南北麓,匈奴稱胭脂山的地區。尤其是陰山南麓,氣候溫暖溼潤,宜農宜牧。匈奴失去了這裡,只能退守荒涼的戈壁沙漠,經濟受到重大打擊。

    漢匈戰爭進行了數百年之久。漢朝具備強大的物質基礎,匈奴帝國經濟薄弱,除去騎兵優勢外,無法長期與漢帝國對抗。匈奴最終一分為二,南匈奴入塞,北匈奴向西遠遷。

    先說南匈奴。

    西晉時期劉淵太原起兵建立政權,劉淵就是南匈奴貴族,而且很可能有漢朝宗室血統。劉淵建立前趙。但是這個時候的南匈奴主體已經不在塞外,而在山西地區。這些匈奴人應該被稱為晉朝的匈奴族才對。

    西晉的八王之亂十分混亂,司馬家為了爭權奪利,自家大打出手。山西的南匈奴五部乘勢而起,拉開了古中國四百年的南北戰爭時代。後來的石虎,也是匈奴出身,但他是匈奴族中另外一個小部族——羯族。

    呼延氏徹底漢化,成為中國的一個姓氏。他們中的一部分是匈奴後裔。

    南匈奴的後裔現在應該分佈於黃土高原地區,但是早已湮滅無聞。

    著名的漢朝匈奴族大臣金日磾的後裔有明確的家譜。

    匈奴在衰減之後,許多部落投奔了鮮卑。成為鮮卑人。現在的錫伯族是鮮卑後裔,但是這裡面有沒有匈奴人,那就很難說了。

    北匈奴及後裔。

    北匈奴被陳湯擊敗,西走之後離開了漢朝視野。但是肯定有人留了下來。如今,一部分外蒙古的學者稱蒙古族是匈奴人的直系後裔,但是這種說法尚有爭論。原因比較簡單,從匈奴到蒙古,中間跨越了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五個政權,年代相距十分久遠。

    現代的書籍中一般將二百年後出現在歐洲的匈人算作北匈奴後裔,但是這並不是信史,只是一種推斷。匈人的確是黃種人,但是他們是不是匈奴,沒有明確的考證。

    現代土耳其也把匈奴看成他們的直系祖先。現在土耳其認為,匈奴帝國是第一帝國,突厥帝國是第二帝國,奧斯曼土耳其是第三帝國。當然,這是土耳其人的說法,古代匈奴人和現代土耳其人應該不屬於同一人種。在此僅供參考。

    俄羅斯學者認為西伯利亞的楚瓦什人是西匈奴的後裔,這是從語言學上考證的。

    (現代楚瓦什人)

    楚瓦什語可能和保加爾語有近緣關係。保加爾人是公認的亞洲遷徙到歐洲的部族。

    影響匈奴傳承的因素。

    影響一個族群傳承的唯一因素是環境。

    如果一群人在一個地區固定生活了很長時間,他們很容易發展出獨立的社會體系。相反,匈奴人是典型的遊牧族群,他們四處遷徙,很可能本身就是混合族群,最後又融於其他民族中,探索所謂的純種匈奴人後裔是沒有意義的。只能大概分出現代族群與古匈人之間的遠近關係。

    其次,匈奴的人口不多。漢朝記載,整個匈奴的人口不如漢朝的一個郡縣。按照匈奴鼎盛時期控弦四十萬眾來算,匈奴的人口大概在一百萬上下。經歷戰火、災禍、逃亡與遠遷,這些人很可能已經在宏大的亞歐歷史中走散了。

    參考書目:匈奴簡史 匈奴史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諸葛亮殺魏延,遭千年置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