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北拾芳

    理解戚繼光的遭遇,還是要從明朝的政治制度說起。明朝永樂後,漸漸趨於穩定,國家開始重文不重武,後來科舉制度漸漸成熟,文人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武官反而不受重視,即使有將領身居高位,也是沒有實權,文官還處處打壓武官,這一現象在戚繼光之後更加嚴重。戚繼光的出身並不是多麼顯赫,他能有個官位還是借的祖上的光,剛開始是譚綸比較看好他,在徵兵期間讓他當了福建總兵。可是真正讓他平步青雲,闖出自己一番事業的是張居正。說到張居正,他是萬曆皇帝的師長,深受領導的賞識,那個時候萬曆皇帝還小,凡事都要仰仗他這位老臣。正因為張居正看得上戚繼光,戚繼光的很多軍事政策才能得以執行。比如說戚繼光掌握薊州軍隊的實權,張居正怕在文官裡引起議論,便多費了點心思,將薊州的其他武官紛紛調離,將擋在戚繼光前面的絆腳石一一搬開,這樣戚繼光一門心思專注薊州的軍務改革,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張居正對他的軍事事業的鼎力支援。那麼再說回戚繼光,他本人也是一個善於利用自己優勢,並且是個很識眼色的人,他知道現在是文官當權,如果僅僅依靠自己,很多事情反而不能進行,雖然環境有限,但他還是盡己所能利用一切有利條件讓自己的才能有用武之地。這時候有個人不得不提,他跟戚繼光截然相反,他就是俞大猷。俞大猷就是一個很有軍事才能的將軍,提出過很多建設性的軍事意見,他提議重用火器,在抗倭問題上他說,倭寇擅長陸戰,水戰他們就不行了,我們應該多多在水師方面增加軍費,倭寇登陸之前就把他們消滅了。但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他的想法終究只是想法罷了,沒有人支援,文官更是不會考慮這些。他就比較倒黴了,一身抱負無法施展,最後都是帶著遺憾離開的。所以說戚繼光比他幸運,而且有自己的規劃,他組建一個軍隊用時三年,重視軍隊紀律,戚家軍也是有名氣的,他們有自己的軍事策略,在武器上多冷兵器也有部分火器,說到底還是因為文官的腐敗,貪汙使得不能大規模使用火器,只能用冷兵器。

    說到明朝的這個風氣,使得很多隊都是空有虛名,沒有實權,加上很多軍民都不是自己自願的,軍隊紀律很鬆散,所以才會倭寇橫行。這個時候的戚繼光才會成名,因為他的軍隊可以抗倭,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紀律是擺在那的,作戰能力也是有的,他本人的能力也不是虛的,這樣他才會成為一代英雄。但是隨著張居正的去世,戚繼光的好日子也算到頭了。清算張居正也就是解決戚繼光,記恨他的人給皇帝上書,說手握重兵的戚繼光是一個不確定,不整治他怕是會造反。那皇帝怎麼可能給自己身邊弄個隱患,寧可錯殺不能誤殺。據史書,與他同時被彈劾的還有李成梁,但是李成梁沒事兒,他卻被革去官職。他後來的生活過得更是捉襟見肘,跟他聯絡的朋友也很少。據說,連他妻子也拋棄了他,最後結局是一個人孤獨終老。戚繼光一生最值得炫耀的事情,可能就是他的戚家軍了。他的抗倭鬥爭也是名留青史,可是失去了張居正的支援,他再有能力,也終究被文官的大批勢力給埋沒了。要說這是誰的悲哀呢?歷史更替總是這樣進行的,沒有戚繼光,也會是別的人。

  • 2 # 上將軍潘鳳

    背後的靠山

    戚繼光能夠在東南一心一意的練軍平倭主要得益於朝中的靠山,一個在外戰功赫赫的將軍難免遭人嫉妒,而當時戚繼光的靠山是朝中大佬級的人物張居正,他把持朝政十餘年一心撲在大明帝國的建設上,戚繼光不僅打仗有一套,人情世故也不是個善茬,朝廷來了上級就請客吃飯加送土特產,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只是單純的想一門心思把倭寇消滅而已,這是戚繼光一生中最大的心願,很容易在他有生之年完成了這個夙願。

    政治上的牽連

    內閣首輔張居正在瘋狂加班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他是個有名的工作狂人,經常是通宵達旦的玩命幹活,最終猝死在工作崗位上,所謂樹倒猢猻散,張居正倒臺之後那些曾經被他得罪人開始瘋狂彈劾,而當時壓抑已久的明神宗也趁此機會落井下石,凡事跟張居正有所牽連的官員基本都受到了處罰,遠離朝堂上的戚繼光也沒能倖免。

    一代名將鬱鬱而終

    明神宗萬曆雖然知道戚繼光是無辜的,但是他本來就是一個任性的人,張居正死了整不到他(他也沒那個膽子)現在只能拿活著的同黨出氣了,時任薊鎮總兵戚繼光被萬曆弄到了廣東當總兵,這明升暗降的套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幾年之後一代名將戚繼光染上肺病,最後鬱鬱而終。

  • 3 # 半壺老酒半支菸

    明朝政治圈是如何殺掉戚繼光的?這問題問的很有深意,因為明朝政治圈雖然沒有在肉體上消滅戚繼光,也就是並沒有把他綁縛刑場斬首示眾,而是讓他在貧病交加中鬱鬱而終;但是明朝的政治圈一向是以殺人不見血而著稱的,比如嚴嵩被徐階扳倒,得到的是比死還殘酷的懲罰——在乞討中餓死。明朝的文官集團,不但毀掉了戚繼光拯救大明王朝的偉大夢想,甚至也毀掉了戚繼光的浴血奮戰換來的名聲。所以說是“明朝政治圈殺掉了戚繼光”,也並不為錯。

    咱們還是看看明朝的官員們是怎麼未倭寇報仇而又毀掉戚繼光拯救大明王朝的偉大夢想的吧:戚繼光曾提出要為大明訓練三十萬新軍,但是被朝中大佬一口回絕,理由就兩個字:沒錢! 不但不給戚繼光撥款,御史言官們還一窩蜂上表彈劾戚繼光,理由居然是戚繼光“貪汙”——傻子都知道戚繼光有多窮。

    更可惡的是言官們居然給戚繼光安上了“通番(也就是勾結倭寇)”“縱敵”的罪名,理由是一次戰役戚繼光沒有全殲來犯之敵,跑掉了幾個。

    言官們之所以敢噴戚繼光,是因為張居正去世了。張居正在世的時候,言官們都很老實。在給事中張鼎思說戚繼光不宜於守北,當朝大臣頂不住言官壓力(如不處理,言官就會說是受了戚繼光的賄賂),把正在鎮守北疆防備瓦剌和後金(滿清)的戚繼光調往南方,讓真正的北疆長城就此垮掉,戚繼光知道朝中有人整他,於是辭職回家。但是按照言官們卑劣的本性,回家也是不行的。於是給事中張希皋等又彈劾他貪汙,戚繼光因此罷職(辭職是有退休金的,罷職是沒有的),以至於一代名將揹著“貪汙”的惡名貧病而死。

    讀者諸君都知道,明朝的武器一直比較精良,戰場繳獲的佛郎機,到了大明軍工專家手裡,不但能山寨,而且還能改良,甚至能把搶來的單發大炮改成“百出佛郎機”,也就是能短時進內發射上百發炮彈。但可惜的是,發明(或改良)了“迅雷銃”、“掣電銃”的趙士楨改行去給萬曆皇帝招待客人(鴻臚寺主簿);武剛車、神飛炮的製造者畢懋康當了右僉都御史,而他編寫的《軍器圖說》也被束之高閣,百餘年之後的乾隆看見那本書也覺得心驚膽戰,乾脆下令列為禁書,因為那本書裡明確說了:“夷虜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如果老百姓都掌握了火槍(畢懋康已經研發出了燧發槍),那麼八旗兵的騎射就一點優勢都沒有了。

    按照《紀效新書》和《軍器圖說》,三天能訓練出一個不錯的弩手,而三年也未必能訓練出一個合格的弓箭手,其中原因就是一個利用機械另一個全靠體力和技術。訓練一個燧發槍手比訓練一個弩手還容易——不需要體力來拉開弩弦。

    很多人一直以為戚家軍是以狼筅著稱,但事實上戚家軍真正的底牌是火槍和火炮、戰車,戚家軍打倭寇經常是殲敵無數而自己零傷亡,靠的也不全是狼筅,因為冷兵器對砍,自己毫髮無傷那是不可能的,戚家軍的戰法是先用大炮轟,然後武剛車推進,火槍手貓在車後面打活靶子,等到倭寇意志崩潰開始狼奔豕突,狼筅兵長槍手才衝上去捅倭寇的屁股。戚繼光作戰,已經實現了初步的炮、坦、步協同。

    其實按照戚繼光的想法,訓練新軍省時省力,而且打造出來的槍炮只要質量過關,那使用壽命可是要比大刀片子長的——根本就不存在對砍之後捲刃報廢的情況。 遂髮式火槍比八一大槓還簡單易學,所謂訓練,也就是知道站好隊形大致方向不錯就行了。

    明朝大佬不答應給戚繼光補款,並不是因為真的“沒錢”,而是某些人認為哪怕那一分錢用在軍隊建設上也是浪費:大明將士靠的是對萬歲爺的忠心,敵人來了,拿血肉之軀堆上去就行了,百姓的性命不需要花錢……

  • 4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戚繼光,明朝中後期有數的名將,南平倭寇,北御韃靼,數十年戎馬生涯保衛了明朝邊疆安定。但就是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卻遭到朝臣汙衊、陷害,遭到罷免,最終於1585年抑鬱而終。戚繼光的悲劇表面上看是因為攀附張居正遭到清算,實際上是明朝中後期文臣凌駕武官之上後,任何有作為的武將必然遭到的命運。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清除胡惟庸、藍玉等人之後,實現了“文臣不統軍,武將不涉政”的局面。武將有五軍都督府,文臣有兵部,互相制衡,一切權力集中於皇帝手中,當時文臣唯一能影響軍隊的就是後勤補給的調配。

    1449年土木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兵敗被俘,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等明朝武勳核心力量傷亡殆盡。之後蒙古瓦剌部進犯京師,于謙輔佐明代宗繼位,以兵部尚書的身份領導明軍打贏了北京保衛戰,保衛了大明江山。

    但是于謙當時為了團結一切力量打贏戰爭,事急從權打破了文武平衡,讓兵部盡奪五軍都督府之權,從此軍隊的編制、訓練,武將的調動、升遷,作戰部署,行軍計劃等等全歸文官掌握。說白了明朝武將的生死榮辱全在文臣手中,于謙這樣清正廉潔、用人唯才的文官掌權自然無事,但這樣的人又有幾個呢?慢慢的明朝武將就成了文臣的附庸,外行領導內行成了常態。

    戚繼光出身於武將世家,他的先祖戚祥當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兵,後來戰死沙場,戚家因此世襲明威將軍。戚家世居山東登州,家鄉長年遭到倭寇侵擾,這個家族很早就有平定倭寇的志向,比如戚繼光的父親戚景通也是一位抗倭名將,戚繼光後來的成功離不開父親的言傳身教。

    實際上倭寇從人數、武器裝備等方面都是不如明朝官軍的,明軍屢戰屢敗,甚至於出現70名倭寇燒殺搶掠千里,12萬明軍不敢出戰的情況,根子全在已經敗壞的“衛所制”上。戚繼光能夠平定倭寇,除了他的兵法韜略,最重要的還是對於舊軍事制度的改革,拋棄腐朽不堪的衛所兵,招募健壯的農民和礦工,加以嚴格訓練、軍法約束,最終練出了一支百戰百勝的“戚家軍”。

    但是戚繼光當時所處的時代武將地位已經極其低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帶兵衝鋒,其他都是文官的權力。另一位抗倭名將俞大猷早年也曾上書過平倭戰略,卻被上級文官杖責、嘲諷;俞大猷屢立戰功,但很多戰功都被文官冒領,比如1549年平定範子儀叛亂的大功,俞大猷最後就得了50兩銀子,升官發財是文官的事。

    而戚繼光想改革軍制、想自己募兵,以當時明朝武將的地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要一提出來戚繼光很可能被扣個要造反的罪名直接殺了。戚繼光想實現“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志向,想完成家族平定倭寇的心願,唯一選擇就是抱“大腿”,在文官中給自己找一個大靠山,這個靠山就是張居正。

    張居正是明朝中後期少有的實幹家,不是那種讀了幾本書就目空一切、瞧不起武將計程車大夫,他能夠聽取正確的意見,這可能是戚繼光選他當靠山的最重要原因。1553年,戚繼光在張居正舉薦下署理都指揮僉事,掌管登州、文登、即墨等地衛所,開啟了他平定倭寇之路。

    戚繼光能夠改革軍制、練成“戚家軍”,能夠在別人的彈劾下倖免於難,都離不開張居正在朝堂上為其斡旋。戚繼光也不負張居正支援,台州花街之戰、白水洋戰鬥、長沙之戰、林墩之戰、仙遊之戰等等,戚家軍在沿海各省轉戰10年,殺的倭寇不敢進犯。

    倭寇平定後,張居正將戚繼光北調薊門,防禦韃靼。戚繼光以總兵官的身份總覽薊州、永平、山海等地一切軍務,訓練士卒、整頓軍備、修築長城,將明朝北方邊境打造的固若金湯。“南倭北虜”這兩個長期威脅明朝統治的邊患被戚繼光解決,可以說為張居正的改革提供了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張居正是戚繼光的靠山,戚繼光又何嘗不是張居正所依賴的呢?

    1582年張居正病逝,在朝中沒了支援的戚繼光即使功勳卓著,也抵不過小人的讒言,被以一個很可笑的理由奪了兵權,調往南方擔任閒職;1585年,戚繼光被人彈劾丟官去職,回到家鄉後不久就病死了。

    戚繼光的悲劇來源於明朝中後期文武失衡,以當時的政治環境,想有作為的武將沒得選,只能依附於文官,這就不可避免的被牽扯進朝堂黨爭。從萬曆皇帝時起,明朝朝政日趨腐敗,黨爭不斷,每一次黨爭就有一批保家衛國的武將倒下,以至於邊防廢弛、軍無戰心,最終1644年明朝在戰火中滅亡,不得不讓人唏噓,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訓,文武並行才是國家長久之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做全臉脂肪填充,大概幾天能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