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子愛健身

    我們經常對於曹操有很多的不好的印象,尤其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句詩,我們在以前賞析這個詩句的時候就可以知道,曹操對大小二喬的窺探,所以也有人說周瑜孫策的死的原因和大小二喬有關。這裡我不得不吐槽一句就是,歷史上很多人總是把男人的錯歸功於女人的身上,這樣好讓自己的面子看起來不那麼難堪,但是真的是,不想是不是自己的錯誤。先拿周瑜來說,有句話說,“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國演義裡邊,吳承恩為了把諸葛亮的形象不斷抬高,所以就把周瑜寫成一個心胸十分狹小的人,因為周瑜和諸葛亮鬥智鬥勇都鬥不過,最後氣死了。但是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周瑜的死和他的傷病有關係,在受到箭傷之前,周瑜的身體一直是很好的,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說,然後也不存在被諸葛亮氣這一說法。周瑜是在一次戰爭中逞能,這樣的話,周瑜因為受到了重傷,在日後隱疾發作了,這樣就導致了周瑜的死。最後曹操也沒有對小喬進行強取豪奪,小喬最後撫養了她和周瑜的兒女,一直到38歲才死的,所以說周瑜的死和曹操沒有半毛錢關係。然後是孫策,孫策是納大喬為妾,孫策在曹操手底下做事,然後有個人嫉妒他。所以和曹操說,孫策這個人留不得,日後等他發展壯大起來了那還得了,在傳送密信的途中,被孫策的人截了,孫策直接把那個人給就地處決。但是沒想到他的的家臣和兒子跑了,最後孫策是被這個人的兒子給殺了,大喬最後是在輔佐了孫策的弟弟之後,遁入空門,所以這個事和曹操也沒有關係啊。

  • 2 # O亮劍O

    一、曹操心愛的女人是誰?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就知道,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曹操的:“吾一願掃清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可見曹操率百萬雄兵,虎視江南,其實不過是為得到這兩個女子,這也表現出了曹操對此二女的喜愛之情,江東二喬就此成為了曹操的心愛之女人。

    二、孫策娶大喬

    在三國時期出現了幾位著名的美女,期中缺少不了的自然是江東二喬,美人自然是英雄所追求的目標,年少的周瑜和孫策紛紛拜倒在她們的手裡。

    公元199年12月,孫策、周瑜攻取了廬江的皖城,並且俘虜了大喬和小喬,在相見第一面就被大小喬的身姿美貌所吸引住了,兩人色迷心竅,之後便分別娶了大喬小喬為妻。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歲,大喬是十八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準備計劃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這位被曹操稱為虎兒的英雄,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

    故可以說英俊瀟灑的孫策娶了曹操心愛的女人。

  • 3 # 葉之秋

    英俊瀟灑的孫策,為何後來娶了曹操心愛的女人?

      簡單說幾句個人的看法,不當之處,還請海涵。

      曹操心愛的女人被孫策奪走了?這個正史中估計也找不著,在《三國演義》裡,或許可以找到相似的內容。諸葛亮智激周瑜時曾說,曹操發過誓言:“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諸葛亮還把曹植寫得《銅雀臺賦》搬了出來,說到要“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於是周瑜大怒,同意聯劉抗曹。——題主問的,曹操心愛的女人,是不是指二喬?(遊戲圖)

      小說裡寫的,不能全信,二喬是當時美女,名聲很大,曹操喜歡美女,也許就宵想她們了,諸葛亮這麼一說,周瑜這麼一怒之下就聽了他的話——這不是大都督該有的行事方式,這是大車伕可能會中的低劣計謀。周瑜不是毛頭小夥子,聯劉抗曹更是軍國大事,就算他腦子抽抽一下答應,孫權也不會因此而中計。之所以吳蜀聯盟,根本的原因在於,孫吳他們自己本身也只有這麼一條路可以走,否則就只有舉白旗投降的份了。——小說家的話嘛,三分真,七分假,可不能當史料來看。

      再說娶這個字,不好隨便用的。三國時代,仍然注重尊卑有序,婚姻是兩姓之好的大事,講究的,是個門當戶對,為了保證雙方利益,有一套完整的禮節,過程之長,繁瑣程度,超乎現代人的想象。於男方來說,娶的是妻,取“齊”的意思,妻子與丈夫的地位等同,哪怕就是從簡,告天地,稟父母,請媒妁,這是一定要的。納的是妾,錢幣到了就可以,自己滿意就行,最多尊重父母的,告訴一聲就行了,到妻子那通個氣,擺桌酒從後門抬著進可以了。孫策娶了誰?不知道,反正大喬不太像是他八抬大轎娶進門的。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孫策攻下廬江的皖城,擄獲二橋(喬)姐妹,孫策自納大橋為妾——當時吳夫人還留在吳縣,大喬的戰俘身份,似乎也不對等,“自納”大有玄機。隨後大喬隨袁術家眷等一起被送回吳郡,孫策四個月後去世。

      曹操知道孫策平定江東,感嘆不能和這個“猘兒”正面相鬥,於是,作主把親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弟弟孫匡,還讓曹彰娶了孫賁的女兒為妻。

      亂世,英雄,美人,總是有許多可以想象的故事。

  • 4 # 塞外孤狼

    孫堅的長子孫策,繼承了父親的優良基因,也是十分的勇猛善戰。是個全方面的軍事人才,從18歲領兵到26戰死,在他戰鬥的這8年打下了江南的半壁江山。當時都說“寧惹閆王,莫犯孫郎”。孫策不按常理出牌,在對手覺察到危險的時候,他的劍已經抵住了喉嚨。他的父親孫堅戰死荊北,他卻跑到了江東為什麼?這個還是要繼續往下看了。在孫堅死後,他的老部下和後人繼續的依附袁術,孫策在短暫的投奔舅舅後也依附了袁術。

      袁術本在南陽,可是搜刮的百姓太痛苦。初平的後期,袁紹、曹操、劉表聯軍將她逐出了南陽,曹操更是把她追到了九江,然後袁術順路殺死了揚州刺史佔據了揚州,地盤大概是淮南一帶。孫策獲得父親舊部後藉著為袁術征戰的機會,佔據江東大片土地並遠離袁術的統治地區;後袁術僭號,孫策得以名正言順地脫離袁術自立。到建安四年,孫策已平定江夏下游的長江流域沿岸,獲得朝廷任命的將軍職務,基本盤可以認為已經穩定。

      孫策在數年間佔據江東,膽識和能力都不差,作戰經驗可能不如他的父親,江東勢力比起他爹揍過的西北叛亂和董卓舊部畢竟太年輕。孫策崛起得益於時機和地緣形勢。早年的袁術蹲在南陽盆地裡,鄰接曹操、劉表還有司隸諸軍閥的地盤,發展空間不大。從時機看,建安年間中原軍閥割據已進入白熱化,孫堅時代依附大軍閥的曹操、呂布、公孫瓚等先後獨立,主戰場在中原,而從地緣形勢考慮,袁術出奔揚州也給孫策帶來發展機會。

      若是袁術仍在南陽,拿到父兄舊部的孫策也未必能夠獲得落腳之地,也許只能繼續給袁術做將軍,運氣好也許能攻佔荊北或中原部分地區做個半獨立的小軍閥,但這些地方都不好打,一不小心會像孫堅一樣犧牲了,袁術到淮南後相鄰的江東大片發展不完善的地區,遠離中原軍閥的爭奪中心,孫策才得以拿到父親舊部後攻佔江東,進而脫離袁術成就一番事業。所以曹操把袁術打得抱頭鼠竄也給日後孫策的崛起打下了基礎,這不可以預料。

      孫策不斷的奮鬥,從將軍慢慢轉型為諸侯,孫策遇刺的時候還太年輕了,透過軍事行動擴大地盤,沒時間好好消化地方勢力,只好以殺為主,因為是初始階段,孫策的勢力範圍侷限於長江沿線,南方的進一步開發要留到孫權的中年之後了,孫權對南方的開發是他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的主要貢獻。孫策臨終的時候回弟弟孫權說,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這些並不是他謙虛,作為一個瞭解弟弟能力的哥哥,後來的歷史程序表明了孫權是個合格的政治家。孫權不僅外形帥氣,而且勇猛,還有智謀,在三國的英雄裡面,長得帥還有本事的人實在是不多,曹操有本事,但是長相不夠帥氣。袁紹長的帥,但是氣場小,孫郎也是女生對於她的愛稱,東漢太尉喬玄曾經說曹操是治事能臣,對於孫策沒說什麼卻把最心愛的大女兒大喬嫁給了他,曹操暗戀大喬。這也成為了曹操心中永遠的痛……

  • 5 # 漁舟太守

    講真,曹操一生南征北戰,見過的女人很多,心愛的女人也不少,但對於曹操愛慕江東二喬的故事,還值得商榷一下。

    江東二喬,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必定都相當熟悉,兩位美人,國色天香,分別許配給同樣英俊瀟灑的孫策和周瑜,堪稱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但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曹操也傾慕二喬的美色,統帥大軍南下江東,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擄掠兩位美人,置於銅雀臺上供自己娛樂。

    江山美人的浪漫,與殘酷的戰爭聯絡起來,很有戲劇性是不是?但小說畢竟是小說,真實的歷史也許是另一幅面孔。

    孫策和周瑜怎麼迎娶二喬的?

    關於二喬的記載,正史中並不多,只有三國志中的一段。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導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從史書中可以瞭解的是,首先,二喬原本姓橋,喬是後世的誤傳,應該叫做“二橋”。她們的父親叫“橋公”。(橋公是誰?後面再說。)

    其次,她們嫁給孫策和周瑜的時間是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率軍攻陷廬江皖城的時候。

    而在這之前,曹操就認識並愛慕二喬嗎?恐怕不太可能,因為曹操在此之前有過更好的得到二喬的機會,何必等到後來呢。

    曹操可能是二喬的殺父仇人

    前面提到二喬的父親叫做“橋公”,橋公是誰?一種說法是東漢太尉橋玄,但這位橋玄,身在洛陽,且已經在公元184年以75歲高齡去世,毫無疑問是後世的誤傳。

    另一種說法,說的是袁術手下的大將橋蕤。橋蕤和孫策都曾經在袁術手下為將,彼此必然都比較熟悉。後來,孫策脫離袁術獨立發展,而橋蕤則在一場對抗曹操的戰鬥中陣亡。

    橋蕤死亡的時間為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在孫策攻陷皖城之前兩年。這種說法,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地點上都較為切合,相對而言,更為可信。

    所以,如果橋蕤確實是二喬的父親,那麼曹操顯然與二喬有著殺父之仇。隨後曹操攻滅袁術,並沒有提及二喬,說明此時的曹操並不認識二喬。

    孫策周瑜納二喬的政治用意

    回頭再來說說孫策進攻皖城的事情。當時袁術死後,袁術的部將楊弘、張勳等人想投奔孫策,卻被廬江太守劉勳攔截。

    孫策一面假裝跟劉勳和好,並勸他進攻豫章,一面偷偷襲擊廬江,也就是直拔劉勳的老巢。

    孫策攻陷廬江後,成功解救了袁術的餘黨,其中也包括袁術大將橋蕤的家眷——大喬與小喬。

    隨後,孫策和周瑜分別納大喬和小喬,一方面自然是二喬的美色,另一方面也有安撫袁術餘黨的用意。畢竟處於創業期的孫策,壯大自己的勢力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啊。

    曹操愛慕二喬的說法怎麼來的?

    既然曹操愛慕二喬的說法不成立,那麼這個虛構的故事又是從何而來呢?

    最早將曹操與二喬聯絡起來的,大概要算唐朝詩人杜牧的《赤壁》一詩。“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句詩,很容易引發人們的浮想,但這未必是杜牧的本意。

    在詩歌的創作裡,常常會有一種借代,把二喬置於銅雀臺,其實只是用來借代征服江東。杜牧的這首詩,原本不過是一種對歷史滄桑的慨嘆,但後人卻從裡面讀出了八卦的意味,這大概就是誤讀的源頭。

    不過呢,民間就喜歡這種誤讀,“愛江山更愛美人”的故事,永遠不缺乏市場。經常一代一代的演繹,最終被羅貫中吸納到小說中,成為了一個極具戲劇化的典故傳說。

    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甚至還對《銅雀臺賦》進行了改編,把“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改成了“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不得不說,改得很巧妙、高明。但實際上,《銅雀臺賦》創作於公元210年,比赤壁之戰(公元208年)還晚兩年,所以說這跟二喬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不過話說回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傳,也跟曹操自己分不開,畢竟曹操私生活方面的汙點確實也不少(秦宜祿之妻、張濟之妻默默點頭),把這樣的情節安插到曹操身上,絲毫沒有違和感是不是?

    所以啊,做人還是潔身自好一點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環境汙染嚴重,幾乎看不到乾淨的水源。是人類的悲哀。人類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