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OPEC+會議近在眼前,有一名成員國卻在此刻表示:我要退群! 12月3日週一,據路透社報道,卡達油長表示,卡達將在2019年1月退出OPEC,今日早間已將此決定告知OPEC。 訊息過後,油價短線下跌。布油現報62.16美元/桶,WTI原油現報53.49美元/桶。
2
回覆列表
  • 1 # 財經孟

    OPEC要是分裂了,最大影響便是國際油價會下跌。但會否持續下跌,並不能確定。

    卡達稱退出OPEC,影響有兩個:

    短線——OPEC會議減產共識成泡沫

    在此關鍵時刻,OPEC內部分歧加劇,必然導致接下來的OPEC會議,達成減產共識的難度增加,國際油價受此影響(雷同遭潑冷水),今天剛剛上漲的3美元漲幅有可能回吐,繼續下行破50美元大關。

    長線——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問題難緩解

    卡達一旦退出,必然導致OPEC內部分歧加劇,最終導致眾多原油生產國各自為戰。而目前國際原油價格處於低位,未保出口石油的收入,產油國恐持續大幅增產,最終導致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問題一直存在,油價連連下跌,國內汽柴油價格則連連下調,直至觸及地板價限制。

  • 2 # 英武

    1.卡達的原油產量在OPEC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卡達退出OPEC的舉動,卻對未來國際油價有巨大的影響!而這種變化,美國最為高興了。

    2.美國當初要組建的MESA, 就是想捆綁沙特、阿聯酋,從而左右、強拆OPEC,從而控制國際能源價格,奪取定價權!加上國際能源等大宗產品的美元結算權,隨著美中國產能提高,未來的國際能源價格將會被美國控制的更為嚴格!

    3.按照卡達表態,我們將會專注於世界頂級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的地位!

    4.其實,主要還是因為OPEC的事實上領導者是沙特,而美國當初就是捆綁沙特,從而實行卡特爾進而組建OPEC的,而隨著沙特帶著巴林、阿聯酋等國家,在去年6月份與卡達實施“斷交風波”,卡達在OPEC的話語權基本上被沙特主導收回,這樣的地位自然讓卡達不滿。卡達的石油日產量為60萬桶,而沙特作為OPEC最大的生產國,產量為日1100萬桶。

  • 3 # 張老大159957934

    這種機構本不應該存在,它的存在坑了世界無數的貧油國家,地球資源成了一些國家及個人(獨裁統治者)私有財產財,財大氣粗何等猖狂。OPEC的解散為產油國平等競爭,提供了機會,同時也為降低世界界油價提供了可能。為此我們應該慶賀應該高興。

  • 4 # zhangwanhe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那要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首先,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產油大國和出口大國,如果OPEC真的解散了,毫無疑問的是,國際油價將由美華人說了算,那時國際油價也許會有一個下跌過程,但目的是擊垮一些中小產油國,特別是小規模的產油國。以後油價將在美華人的操縱之下上漲,直到到65美元下上。拭目以待。

  • 5 # 快樂老嗲

    控制油價的一方是美國,另一方才是歐佩克。歐佩克也不是全部分裂,歐佩克產油份額也在越來越少,所以對油價的下跌持謹慎態度。

  • 6 # 杭州天堂鳥

    從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開始,這兩年在國際上開始流行“退群風”了。為何要“退群”?當然是覺得一來“群”對自己作用和意義不大,二是就是不想被“群”限制了。這不臨近年關,“退群風”就刮到卡達了。2018年12月3日週一據報道,卡達油長Saad Sherida Al-Kaabi表示,卡達將在2019年1月退出OPEC,並已將此決定告知OPEC。

    OPEC即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1960年9月成立,總部設在奧地利維也納,目前擁有16個成員國,石油儲量達到全球總儲量的70%,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組織之一。OPEC成了之初的目的,主要在於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卡達加入OPEC至今已有57年,為何還要退群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OPEC組織卡達始終處於配角地位。特別是在產油決定上,卡達的話語權一直很小。就拿今年10月資料來舉例,作為OPEC第11大產油國的卡達原油日產量約為61萬桶,相比沙特高達1120萬桶/日的產量顯得微不足道。

    第二,卡達“退群”符合自身利益和未來世界能源發展需求的變化。“退群”的卡達希望精力集中在開發和增加天然氣產量上,計劃在未來幾年將天然氣產量從每年7700萬噸提升至2025年的1.1億噸。卡達擁有僅次於俄羅斯、伊朗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氣儲量國,總儲量為24.5萬億立方米,佔比達13%。卡達還是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氣(LNG)生產國和出口國,其天然氣出口量相當於全球總供給量的1/3。同時,為遏止全球氣候變暖與空氣汙染等原因,全世界特別是亞太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正迫切尋求“煤改氣”、“油改氣”,天然氣的消費量出現了逐年攀升的局面。預計全球2050年,天然氣佔全球一次能源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23.5%上升到27.5%,天然氣將超越石油成為最大的一次能源品種。而卡達雖是石油生產小國,但卻是個天然氣生產大國,相比石油更依賴天然氣的卡達,這一變化正好符合全球未來能源對天然氣的需求趨勢。

    第三,從地緣政治上看,卡達“退群”也有向OPEC“老大”沙特叫板之意。從2017年6月5日,沙特為首的7個國家宣佈與卡達斷交,並對該國實施禁運封鎖開始,卡達陷入斷交風波。直到今天,卡達和沙特兩國積怨頗深,關係仍陷僵局。歐佩克自成立以來,沙特就是實際掌門人,曾主導了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大國的共同減產行動,成功終結了國際石油價格低迷的狀態。為此,卡達“退群”也有向沙特叫板的意味,進一步擺脫沙特對其的影響。

    第四,在國際能源市場上,OPEC自身影響力越來越弱。自美國頁岩革命爆發以來,美國躍升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嚴重衝擊歐佩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據統計,美國、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個產油大國2017年日產量合計3600萬桶,佔全球總量的39%;而歐佩克其餘成員的日產量合計2700萬桶,只佔全球總量的30%。以至於歐佩克調控油價的能力日益下降,在國際能源市場上的影響力逐步在下降。特別是美國特朗普上臺後,一直希望削弱甚至要解散歐佩克,以提升自己的能源主導地位。正因歐佩克的影響力不斷被削弱,也促成了卡達“退群”。

    總體上講,卡達在與不在歐佩克裡面,其實對歐佩克影響並不大。這從訊息宣佈後國際油價的短線下跌也可以看出,短期內對國際石油供應不會產生任何重大影響。但從長期看對於國際能源市場,可能會產生長期負面效應,增加了市場不穩定因素。總之,在近期國際油價暴跌,沙特俄羅斯剛剛同意延長減產,以及歐佩克6日維也納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卡達的“退群”舉動,雖對歐佩克象徵意義更大過實際意義,但卻意味著歐佩克內部的裂縫越來越大了。

  • 7 # E哥評化工

    OPEC成立於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簡稱“歐佩克”。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現在,歐佩克旨在透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併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2016年底OPEC與俄羅斯組成減產聯盟,以削減供應和支撐油價,2018年12月6日的會議出於同樣的目的。

    OPEC江河日下

    頁岩油革命的崛起導致OPEC的地位受到威脅。

    2008-2009年金融危機後,伴隨著需求提振以及美元貶值的雙向影響下,國際油價再次回升,到2014年7月中旬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上漲至100-105美元/桶之間。

    也正式在這段時期,美國頁岩油革命逐漸升溫,到2014年美國超過沙特、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產油大國。在沙特、俄羅斯、美國三大產油國中,沙特和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在2000年以來均是平穩增長,而美國原油產量則是逐漸下跌,直到2009年美中國產量開始出現爆發時增長,到2016年原油日均產量達到1235萬桶/天。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美國原油日均產量達到1179萬桶/天,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產油大國,這是自1991年以來的首次超越。

    美國原油產量的激增受益於美國頁岩油三大核心產區,尤其是Permian盆地儲量豐富、大量的剩餘可採井位,2014年美國頁岩油的產量一度達到了500萬桶/天。同時加拿大和巴西等非OPEC國家原油供應也呈現初快速增長的趨勢。據統計,2014年除了美國之外,非OPEC國家原油供應同比大增140萬桶/天左右。

    令OPEC擔心的是,2014年OPEC原油產量仍處於2008年的水平,因此,在非OPEC國家增產的同時,OPEC產量在全球原油產量中的佔比呈現下降趨勢。2012年OPEC原油產量在全球原油產量佔44.5%,2014年跌至41.8%。

    另外自2011年以後,國際油價一直保持在100美元/桶以上,持續長時間的高油價對需求端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尤其是2014年國際能源署(IEA)對當年的原油需求增長一度下調至60萬桶/天以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原油價格的回升同樣包涵了新興發展中國家需求增加的因素,尤其是中國。但為了降低對進口原油的依賴,中國開始大規模發展電動汽車。2012年4月新能源汽車被納入中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因此,全球原油市場開始出現供應過剩的訊號。

    但是為了保衛原油市場的份額,OPEC並未做出減產的決定。2014年上半年利比亞由於內亂導致原油產量下降20萬桶/天,7月產量開始回升,成為全球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導火索。與此同時,OPEC產量超過3000萬桶/天,9、10月達到3050萬桶/天,11月底OPEC決定保持原油產量在3000萬桶/天。

    儘管如此,得益於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較低,美國原油產量並沒有出現大幅下跌。隨著美國原油產量再此高增長,2018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EIA預計2019年美中國產量將會達到1241萬桶/天,與此相對應的是OPEC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因此,美國擁油有從OPEC手中搶奪原油定價權的基礎。

    OPEC內部分歧

    OPEC+的目的在於穩定油價,但同時牽扯到份額的問題,不僅是與美國之間的份額爭奪戰,同時也是OPEC+內部的份額爭奪戰。減產能夠支撐油價,能夠保障OPEC+在每桶油上的收益,但同時也不利於各國維護其市場份額,這也是卡達宣佈退出OPEC的原因之一。

    沙特與伊朗歷來是地緣競爭對手,伴隨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生效,組織內產油第一大國和第三大國關係緊張,也已經開始影響到OPEC的石油政策考量。沙特政府高階官員已經開始質疑OPEC繼續存在的長期邏輯。

    美國推動反OPEC法案

    2018年7月,兩個共和黨參議院議員以及兩個民主黨人提出了一項法案,旨在允許政府對違反反壟斷法的OPEC成員國提起訴訟。實際上,反OPEC法案2000年就已有之,2007年參議院眾議院都予以透過,但在總統簽署生效時遭遇到了否決。不過在特朗普執政時期有可能達成這項法案。

    特朗普對OPEC早有詬病,其在2016年競選總統時便與OPEC舌槍唇戰,特朗普希望實現完全屬於美國的獨立的能源體系,不僅要掌握能源定價權,甚至要搶奪市場份額。

    新的美沙俄軸心生產國

    儘管目前OPEC尚未形成魚潰鳥離的局面,12月6日的會議甚至達成了一致的減產協議,但實際上對油價的支撐效果有限,即便2019年初開始減產,也將面臨頁岩油的產量的增加以及新的原油管道的投放,這對OPEC來說將是噩夢來襲。

    現在市場普遍認為,OPEC之後將是以美國、沙特、俄羅斯三國為軸心的原油生產國,特別是在2018年10月初布倫特近87美元的油價跌至目前的60美元左右過程中,這三國起到了主導的作用,尤其是美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角受傷了縫針多久可以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