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夫82
-
2 # 亦有所思
原本這句話是秦可卿對著王熙風說的。小可當年讀到這裡也是心有慼慼焉。
古人都是信命的,從孔子哀嘆伯牛的“命矣夫”,到太史公自序中憐人傷已的“命也夫”,都把命運的無奈和無常詮釋得痛心莫名。
屈原問:“其命何從?”項羽長嘆“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蔡文姬說“唯我薄命兮沒戎虜”,李白說“才將聖不偶,命與時俱背。”,蘇東坡說“此生天命更何疑。”陸游說“聖賢自古無如命”這話杜甫也說過,事實上豈止是聖賢,連河裡的小魚都要受命運的擺佈“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
小可信命,也因為信命,當年還特意去學周易,六爻,四柱,手相,可是學了又能如何,且不說只學了些皮毛,就算是學成李淳風的本事,能改變命運麼?
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現在看來更像是天要成全某一個,所以才“降大任與斯人也”,諷刺的是,天經常“降大任與斯人也,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可是被折騰的人裡面只有20%的人才能走出牢籠,而這種牢寵在生辰八字上早就體現出來了,與努力無關。
反過來說,那些經歷苦難然後成功的人是天選之子,天命之子。努力可以成功?找對方向就可以成功?都不如命運垂青你來得到位!
憑什麼乾隆的四柱就是子午卯酉俱全,始終一生富貴。而朱元璋的八字就是辰戌醜未,早年家破人亡?
因此,好人好命,這句話是一個偽命題,孔子當年就已經駁斥過了,而惡有惡報更是扯淡,杜甫在一千多年前就說“朱門酒肉臭”,當安祿山大軍襲來的時候,被殺的不都是命不好的百姓?
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人的命,真的天註定!
-
3 # 男兒何不帶吳鉤001
首先,我們看這句話的出處。《紅樓夢》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王熙鳳去探視病中的秦可卿,風姐說道:前日有人薦了個好代夫,再也是不怕的了。秦氏笑道:任憑神仙也罷,治得病,治不得命。嬸子,我知道我這病不過是捱日子。
治得病,治不得命,該如何理解?秦可卿得的什麼病?她的身世命運如何?讓我們慢慢分析。
我們先看秦可卿的身世:書中交待,秦可卿是宮中營繕郎秦業收養的棄嬰。營繕郎是宮中營造房屋的工頭。養大以後,嫁給了賈府的賈蓉。這樁親事,門不當,戶不對,另人費解。其實,秦可卿是有來頭的。有人考證,秦可卿是位公主。她是康熙廢太子印礽的私生女,被太監送給了養生堂,秦業收養了她。由於出身高貴,嫁給了賈府。
秦可卿身材裊娜纖細,性格溫柔可人,對人對事溫良儉讓,深得賈府上下喜愛。賈母常在人前誇讚,說她是重孫媳輩中第一得意之人。
可是,可愛之人也有可恨之處。秦可卿是十二正冊之末,她的判詞是: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
造釁開端實在寧。
配畫:一個美人在高樓自縊。
暗示了秦可卿是個淫亂之人,最後自縊(上吊)而死。
書中或明或暗寫了秦可卿不僅與自己的公公賈珍亂倫,而且與寶玉,賈薔多人有愛昧關係。
牆糊一百把,沒有不透風的。秦可卿與賈珍偷情被人發現,羞愧之下,自縊而死(書中說是病死)。原來版本寫的是自縊,最後作者改成病死。
我們回到開頭秦可卿對王熙鳳說的話:治得病,治不得命。意思是說身體的病可以治癒,心上的病無藥可治。
為了印證這個說法,我們看《紅樓夢》第十回:張太醫治病細窮源。太醫道:大奶奶是個心性高強聰明不過的人,聰明太過,則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則思慮太過。這可是說到病根上了。試想,一個容貌才情出眾,又是豪門官宦家裡的貴婦,如何經得了這樣的羞辱。上下都知道了,就連焦大趁著醉酒也指桑罵槐,含沙射影: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
秦可卿得的不是什麼肺病之類,而是心病,羞愧之病。所以她說:治得病,治不得命。
誠然,現代醫學對於很多疑難雜症都已可以醫療,唯獨精神上的病難以醫治。每年有多於幾十萬的抑鬱症患者自殺就是例證。
至於宿命論的說法,人的命,天註定,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純屬佛教邪說。他們對於解決不了的問題,統統歸於命運安排是唯心的,不科學的。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請朋友們海量大度對待。
-
4 # 寂語堂齋
我是這樣理解這句話的,《紅樓夢》作者也好,書中人物說者也罷,給我的感覺就是,不知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而對命運發出的感慨和無耐。
治了病,治不了命。那命是什麼?命學中本身就包括疾病這項內容,治病的過程就是在醫命,治好了病就醫好了命。但大病或絕症治不好,那麼就醫不了命,所以凡能治好的病都是小病或不是絕症,也就是說現在醫療技術能治療的病,就能醫好相應的命。
依理而推,人命是絕對的,人的一生一切都包含在命中,哪個方面有病都可以治療,這和改變命運的理論是不一樣的。但要是那個方面得了絕症,就治不了,比如得了感冒可以治療,身體虛弱可以透過健身能增強體質,窮命也可以治療,如果是一般窮命可以透過自身辛勤努力,能夠改善生活條件,這叫醫治窮命。如果是枯窮之命則醫不了,就象人得了絕症一樣無法醫治。再比如這個人是個光棍命,可以醫治,透過自己和大家的幫助也可以結婚,但他要是個和尚命那就醫治不了等等,總之命中所包括的都可以治療,這就叫醫命。
最為關鍵點就是要知命,孔子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曾國藩說為人之道四知,知命,知禮,知言,知仁。古人都把知命放在首位,可見知命的重要性,只有知道自己的命有哪些缺陷,才能對症下藥。命理學存在的價值決不僅僅是算的準,而是教人趨吉避凶,但趨吉避凶也是消極的態度,能夠積極醫命才是人生的樂觀態度。
所以我認為《紅樓夢》裡這句治了病,治不了命,並不是人生的真諦。
-
5 # 小說紅樓
《紅樓夢》雖然只是一本小說,可是其中的語言卻非常豐富和有意思,有鄉村土話,有吳儂軟語,有客套話,有詩詞歌賦、成語典故,五花八門卻不會讓人覺得繁瑣,反而別有趣味。
也有一些看似平常卻發人深醒的話,比如“世事洞明世事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話簡單明卻發人深醒;“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這是在提醒大家珍惜朋友,因為相遇已經是莫大的緣分。其中“治了病,治不了命”就讓人讀來很是傷感,第一瞬間想要反駁,後來卻又只能同意。
第一,這句話來自秦可卿,卻暗示她和王熙鳳的結局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釵中第一個因病去世的女子,與她關係交好的王熙鳳也曾因為小產後一直在生病,最後恐怕也得因病而亡。
秦可卿是在王熙鳳來探望她的時候說出這番話,秦氏笑道:“任憑神仙也罷,治得病治不得命.嬸子,我知道我這病不過是捱日子。”秦可卿還很年輕,此時還遇到了一個很好的大夫,如果她配合治療這病是有好的可能的,可是她卻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是因為她知道即便病能夠治好,可是她也在這個世界上活不了了。
雖然《紅樓夢》刪除了秦可卿與公公賈珍之間苟且的章節,但是從字裡行間還是可以窺探這一事件。這件事紙包不住火,遲早是要被發現的。賈珍身為一家之長,沒有人會拿他怎麼樣,那麼秦可卿就只能夠成為替罪羊。秦可卿一直是眾人心中好媳婦的典範,如果這件事情爆發她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毫無立足之處,與其到時候落到如此田地,她不如就因病去世讓這件事成為被時光掩埋的秘密。
秦可卿對著王熙鳳說了這句話,其實王熙鳳也逃不過這個魔咒。王熙鳳位高權重,一生也是因為貪財作惡無數,大夫能夠治好她的疾病卻無法化解她曾經犯下的錯誤。“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她終究也逃不過法律的制裁與命運的懲罰。
第二,黛玉也發過類似的傷感之語,人生不怕錯過只怕沒有時間,命運無情也讓人無法琢磨
黛玉的身體從小就不大好,從會吃飯開始就要吃藥,雖然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可是終究也是不好。黛玉和寶釵剛開始的時候相處不太好,可是後來寶釵的主動關心就讓她們之間親密起來,黛玉甚至都把寶釵當作親姐姐。寶釵在探望生病的黛玉對她進行寬慰,可是黛玉卻說了一些喪氣話。
黛玉嘆道: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強 的.今年比往年反覺又重了些似的."說話之間,已咳嗽了兩三次.黛玉會這樣說是因為她對生死看的很開,生死這件事從來就不是人力可以強求的,能夠治好固然可喜,但如果治不好也只是命而已。
黛玉她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黛玉的病如果當初聽從癩頭和尚的建議沒準早就好了,可是她不僅沒有聽從醫囑反而一直背道而馳,見了寶玉等異姓親友,還時常在哭,這就註定了黛玉的病一生都不能夠好了。
黛玉從來不後悔與寶玉相識相愛,只是遺憾最後沒能夠在一起。如果蒼天見憐可以給她更多的時間,是不是就不會如如此多的遺憾了。黛玉視愛情如生命,她用一生詮釋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真諦。
第三,司棋也曾為了情大病一場,原本以為病好了就萬事大吉,不曾想終究難逃命運的牽絆
司棋是迎春的丫頭,她的地位不是太高卻出場了很多次,除卻她大鬧小廚房的霸道,其實她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對愛情的執著和堅韌。
司棋與表弟潘又安相戀,難以阻擋刻骨的思念便相約在大觀園想見,可是好求不巧就被鴛鴦看到了,鴛鴦什麼都沒說,但潘又安卻嚇的逃跑了,司棋也因此一病不起。
鴛鴦聞知那邊無故走了一個小廝, 園內司棋又病重,要往外挪,心下料定是二人懼罪之故, "生怕我說出來,方嚇到這樣。”因此自己反過意不去,指著來望候司棋。鴛鴦知道司棋心中因為此事而擔驚受怕,鴛鴦便來勸解她,讓人安心這件事她絕對不會說出去一句。司棋自以為逃過一劫因此安心養病不久也就好了,殊不知這件事兒還沒有完,後來“傻大姐”撿到一個繡春囊引發了抄檢大觀園,司棋和潘又安的事情便抖了出來,司棋也難逃被攆出大觀園的命運。
司棋被攆,潘又安心中有愧便感到司棋家下跪認錯,本以為他們這次可以在一起,可是司棋母親說什麼都不答應,司棋為了不違背母親和心意和不辜負潘又安的情誼便撞牆而亡,潘又安見此也撞牆而死,兩個相愛的人最終還是無法在一起。
司棋“治好了病,卻治不了命”,她和潘又安雖然兩小無猜、情投意合,但是終究還是無法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只能夠落得孔雀東南飛的悲劇。世事多變,命運從來都無法預料!
-
6 # 老劉34614
治了病,治不了命,這句話我認為是作者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賈府的沒落有意埋下伏筆,也反映和揭示黑暗的封建社會普通人和下等人的悲慘命運,因那些人的命運都掌握在王權貴族手中,而自己卻無能為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即是透過自已的努力爭取到的好光景,卻也只是短暫的,治不了自己的好會,長命!
巜紅樓夢》中大部分女性都逃不過悲慘命運的結局,是因封建社會的女性沒有地位,沒有自由,沒有話語權,是封建男性的付屬品,是封建社會的陪葬品,這些都是封建社會強加在女性身上的精神枷鎖所造成的!
巜紅樓夢》可說是封建王朝的縮影。作者利用這句話暗示賈府、暗示封建社會必將走向衰亡,命不長久,是治不了的命!
回覆列表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由於個人身世的原因,很相信宿命。
小說開頭出現的癩頭和尚的《好了歌》,就是宿命觀的最好註腳,而《金陵十二釵正副冊》裡,寓意了榮寧二府裡每一位女子的命運。寶玉隨手翻看了"又副冊"中其中一冊,寫的就是晴雯的命運: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晴雯是寶玉的貼身丫鬟,和寶玉心意相投,甚至也有云雨之情。一個嚴冬的晚上,她給寶玉開門受了風寒,又因為用藥不當,不久就死去了。寶玉為她悲愴不已。
《紅樓夢》裡的小姐丫鬟們,個個如花似玉,然而不少人年幾輕輕便告別人寰。由此賈母感嘆:"治得了病,治不了命"。預示著這個大家族必將走向衰敗。
這些年輕女子,生活在富貴溫柔鄉里,條件那麼好,為什麼早早病逝?作者認為是宿命所致。依本人的看法,恐怕是那個年代流行的肺癆病所致。
秦可卿之死,說是"淫喪";黛玉之死,說是"還情";王熙鳳之死,說是"血崩";晴雯之死,說是"藥誤"。等等。但從她們臨死前的一個共同症狀——咳嗽和咳血來看,很象肺癆病的症狀。這種病在中國古代比較流行,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徹底消除(題外話,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