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奧林匹亞宗教祭祀與競技活動相結合的最早記載,是公元前9世紀伊利斯國王伊菲圖斯的事蹟。伊菲圖斯是一位開明的統治者,他決心把原有的宗教活動辦成具有全伯羅奔尼撒影響的體育盛金。 他為此改進祭典儀式,增加體育競技內容,並規定每4年舉行一次。最可靠的史實,是他於公元前884年與斯巴達訂立的"神聖休戰協定",奧林匹克運動會神聖不可侵犯,奧運會期間一切交戰必須停止,任何人不得攜帶武器進入奧林匹亞,任何人不得阻撓赴會的運動員,違者必遭希臘各城邦共同懲處。休戰協定鐫刻在一隻青銅盤上。古代著名歷史學家波利比奧斯(公元前200~前118)、狄奧多羅斯(公元前1世紀)和普盧塔克(公元46~119)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記述了這一史實,而公元2世紀的羅馬學者保薩尼阿斯還曾見過這一銅盤。 伊菲圖斯時代的古代奧運會未留下詳細的史料。公元前5世紀,雅典僭主希庇亞斯才開始為古代奧運會編屆次。這項工作後來又由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繼續。 4年一屆的古奧運會週期為1417天,被稱作奧林匹亞德,後來人們也把一屆奧運會稱為“奧林匹亞德”。古希臘奧林匹亞德始於公元前776年,那一年舉行的奧運會被認為是第1屆古代奧運會。這屆奧運會僅有一個比賽專案,稱為場地跑,即為距離場地長度192.27米的短跑。獲得這個專案勝利的第1位奧林匹克冠軍是科羅布斯。 所以說伊菲圖斯是古代奧運會的創始人。 顧拜旦,法國著名教育家,近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1863年1月1日生。他的傑出成就主要在學生教育方面和社會競技運動方面。 1888年5月,顧拜旦針對學生“學業過勞”,提出“唯一解決的辦法是叫孩子們遊戲”。1889年5月,他利用萬國博覽會召開體育會議和學生運動會。1892年,他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之後於1894年6月成立了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於1896年在雅典召開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奧林匹克已成為世界規模的體育盛會,他倡導的奧林匹克精神傳遍了全球。由於他對奧林匹克不朽的功績,被譽為“奧林匹克之父”。 皮埃爾•德•顧拜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終生倡導奧林匹克精神。1863年1月1日出生於法國巴黎,1896年至1925年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也是奧林匹克會徽、奧林匹克會旗的設計者。顧拜旦不僅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體育活動家,同時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學家和歷史學家。第二屆國際奧委會主席勒巴龍•皮埃爾•顧拜旦的故居在法國的諾曼底省的米爾維勒城堡,古堡的門口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現代奧運之父、教育家、歷史學家皮埃爾•顧拜旦:1863—1937。 1913年,顧拜旦為國際奧委會設計了會徽、會旗。會旗圖案白底、無邊、上面有藍、黃、黑、綠、紅5個環環相扣的彩色圓環,象徵著5大洲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比賽和友好精神相聚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外,他還倡議燃放奧林匹克火焰、設立奧林匹克杯等。在確定奧林匹克運動會口號的問題上,顧拜旦最初覺得應以“團結、友好、和平”的口號來指導比賽。後來,他的一個朋友狄東神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得到顧拜旦的讚賞,認為它體現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以後便倡議它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1925年顧拜旦辭去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職務。在他任職期間(1896年至1925年),國際奧委會成員由14個增加到40個,並先後成立了20多個國際專項運動聯合會。他卸任後被終身聘為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 顧拜旦在社會競技運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892年他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之後,於1894年6月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於1896年在雅典召開了第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了體育活動家的生活。1924年顧拜旦辭去了擔任28年之久的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1937年9月2日,當這顆偉大的心臟永遠地停止了跳動,全世界都為之動容。 1875年至1881年間,在歐洲考古工作者們的努力下,處於毀壞之中的、不朽的古代奧運會的遺址不斷被挖掘出來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佈挖掘的結果。因此,顧拜旦同其他一些對奧林匹亞感興趣的人士一樣,都能及時、詳細地傾聽到公佈的情況。對此,他提出了一個十分有價值的挖掘計劃。當時他曾寫道:“德華人發掘了奧林匹亞的遺址,可是法蘭西為什麼不能著手恢復他古代光榮的歷史呢?” 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1883年,20歲的顧拜旦開始進行比較教育學的學術研究。那年,他自費前往英國考察,他要親眼看一看自己從少年時起就憧憬的地方。在那裡,他潛心研究了英國教育史,撰寫過有關18世紀英國兒童教育家湯姆士•阿諾特之教育思想的學術論文。阿諾特曾經說過:運動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種活動。這句名言在顧拜旦的心靈中,誘發起致力於體育教育的火花。當時,他還考查了英國教育和體育的現狀,一路走去,顧拜旦用畫家的眼睛、音樂家的耳朵觀察著旅途的所見所聞,並用文學家的筆法把這一切用旅遊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他興致勃勃地考察了夢寐以求的拉格比公學,還訪問了伊頓、威靈頓和溫徹斯特等著名公學,同時參觀了享有世界級聲望的牛津和劍橋大學。他詳細瞭解了英國教育和體育的現狀,對那裡學校的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和經常性的郊遊十分讚賞,希望在法國各學校中也能設定體育課,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思想和刻苦鍛鍊、強健體魄的精神。那時,他對法國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透過改革教育,增強民眾體質,來振興法國。這次考察,驗證了少年時代自己心中目標的合理性。 1886年到1888年,顧拜旦出版了一本關於教育的書,並發表了17篇相關文章,還作過很多次演講,引起了知識界和政界的關注。政界向年輕的顧拜旦發出了有機會成為區議員的訊號,但是他放棄了,因為在他心中有更高的目標。 1887年,他作了《法國和英國中等教育制度對比》的報告,對英國將戶外競技遊戲納人教育內容給予很高評價,主張在法國學生中也開展競技遊戲,並以體育為重點來改革教育。1888年5月,顧拜旦針對學生因學業過重而過分勞累的問題提出:“惟一解決的辦法是讓孩子們遊戲。”當年,顧拜旦就任法國學校體育訓練籌備委員會秘書長。翌年,在聖克萊的推動下,成立了“法國體育運動聯合會”,設立了“皮埃爾• 德•顧拜旦獎”,以表彰最優秀的運動員。同年,顧拜旦代表法國參加了在美國 波士頓召開的體育訓練大會。與會期間,他進一步瞭解了世界體育發展的動態,敏銳地感到近代體育的發展正在走向國際化,一批國際性的單項體育聯合會組織相繼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等。這些組織都為現代奧運會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1891年,顧拜旦改組了“尤利西蒙委員會”為“體育高階理事會”。同年他還創辦了《體育評論》雜誌,井以此為陣地,熱情宣傳他的體育主張。當時,顧拜旦的崇拜者狄東神甫創辦了一個學術性的俱樂部,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顧拜旦非常欣賞和贊同這個口號,以後便把它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因為它體現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 1892年11月25日,顧拜旦在“法國體育聯合會”成立3週年的紀念大會上,發表了題為《復興奧林匹克》的演說,他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創辦現代奧運會的倡議。他說:“我們要恢復的是以和平、友誼、進步為宗旨的奧運會,她將不受國家、地區、民族和宗教的限制,向一切國家、地區和民族開放。”這次著名的演說,第一次公開和正式地提出了創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理念。 經過顧拜旦及其同事們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籌備,“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大會”於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勝利召開。來自12個歐美國家的79名正式代表參加了會議。在這次歷史性的會議上,一致透過恢復奧林匹克運動的憲章,確定了現代奧運會的宗旨,並規定只允許業餘運動員參加。為了籌辦現代奧運會,還正式成立了奧運會的永久性的領導機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著名詩人澤•維凱拉斯被選為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當選為秘書長。會議還決定,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4月在希臘舉行。以後按古奧運會的傳統,每4年舉行一次。 為了對不朽的希臘精神表示敬意,也因為當時規定,國際奧委會主席應該是奧運會舉辦國家的人,為此,時任“泛希臘體操協會”主席的希臘著名詩人維凱拉斯當選為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委員會的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當選為秘書長。而後來人們並沒有找到任何關於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委員會第一任主席選舉過程的記錄。 顧拜旦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被允許自由地挑選國際奧委會的委員,我提出的人選,不加任何改動地入選了。” 國際奧委會最初的委員名單刊登在國際奧委會第一期《通訊》上。 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委員會的第一期《通訊》於1894年7月出版。它報道了委員會中各種不同觀點,但最基本的意見還是可以達成一致的,就是不管怎麼說,奧林匹克運動有助於透過體育促進身體健康、有助於打破階級間的界限和促進國際間的合作,它可以成為維護人民之間和平的基本要素,而且是具有國際意義的進步。 可隨後,當時的希臘總理給顧拜旦寫信,婉轉拒絕了在希臘召開第一屆奧運會的決定。1894年10月, 1896年4月5日,第一屆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行。開幕式上,希臘國王高度讚揚了顧拜旦的貢獻。雅典奧運會後,維凱拉斯辭去奧委會主席職務,顧拜旦當選第二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顧拜旦要求運動會能在世界各地舉行,反對把希臘作為運動會的永久會址。他認為古代奧運會的光輝歷史是希臘民族的,也是全人類的,只有使它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廣泛傳播,成為國際性活動,才能使奧林匹克精神發揚光大,更具生命力。 為捍衛奧林匹克精神的純潔性,1912年,顧拜旦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期間,發表了他的名作《體育頌》。熱情地漚歌了體育,抒發了他的奧林匹克理想。為此,他榮獲了該屆奧運會文學藝術比賽的金質獎章。 1913年,顧拜旦精心地為國際奧委會設計了會旗,即一面中間由藍、黑、紅、黃、綠五隻彩色圓環相套接成白色無邊旗。它象徵著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此外,他還倡議燃放奧林匹克火焰、設立奧林匹克杯等。在確定奧林匹克運動會口號的問題上,顧拜旦最初覺得應以“團結、友好、和平”的口號來指導比賽。後來,他的一個朋友狄東神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得到顧拜旦的讚賞,認為它體現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以後這個口號就成了人盡皆知的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 顧拜旦十分重視奧運會的象徵意義,他創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含義的儀式。奧林匹克在經歷了戰爭和各種坎坷之後,已經走向成熟,這些儀式給奧運會帶來了莊嚴的氣氛和神聖的使命感。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8月14日,在荷蘭安特衛普召開的第七屆奧運會上,這些儀式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各種儀式從這屆奧運會開始成為被遵守的禮儀規格,如,按國家組隊入場、向國家元首致辭、釋放鴿群,鴿子頸部繫有參加國國旗色彩的彩條等等,而最突出的是顧拜旦的重大創舉——由運動員進行的奧林匹克宣誓:“我們宣誓我們將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忠誠比賽,尊重指導比賽的各項規則,並願意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為了國家的榮譽以及體育的光榮參加比賽。”也正是從這一屆奧運會開始,標誌著世界五大洲在奧林匹克精神下團結在一起的奧林匹克五環旗開始在各處飄揚,這也是顧拜旦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一大勝利。 最初,希臘人認為奧運會是希臘的,雅典應是奧運會的永久舉辦地。然而顧拜旦始終堅持奧運會是屬於世界的,應該在全世界各個不同城市舉辦。顧拜旦的不妥協,才使奧運會有了今天的輝煌。顧拜旦的和平、友誼、進步的宗旨,對反對歧視,堅持平等的原則,對奧運與文化和教育的結合,對人的和諧發展,對逆向代表制等原則的堅持,如今已成效顯著地寫入奧林匹克憲章中。 13年後(即1937年9月2日),顧拜旦男爵因心臟病在日內瓦公園的一張長椅上溘然長逝,終年74歲。遵照他生前的遺願,遺產移交給了他的遺孀和其患病的女兒勒內。顧拜旦的遺體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臟則安葬在古希臘奧林匹克的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的科羅努斯山下。他希望即使自己已長眠於地下,但其心臟仍能與奧林匹克運動的脈搏一起跳動。 在法國,有以顧拜旦命名的街道、體育場館。法國國家奧委會總部就設在皮埃爾•德•顧拜旦大街1號。在法國國家奧委會的大廳裡,矗立著顧拜旦的銅像。1999年12月17日,他獲得由《奧林匹克雜誌》評選的“世紀體育領導人”稱號。
關於奧林匹亞宗教祭祀與競技活動相結合的最早記載,是公元前9世紀伊利斯國王伊菲圖斯的事蹟。伊菲圖斯是一位開明的統治者,他決心把原有的宗教活動辦成具有全伯羅奔尼撒影響的體育盛金。 他為此改進祭典儀式,增加體育競技內容,並規定每4年舉行一次。最可靠的史實,是他於公元前884年與斯巴達訂立的"神聖休戰協定",奧林匹克運動會神聖不可侵犯,奧運會期間一切交戰必須停止,任何人不得攜帶武器進入奧林匹亞,任何人不得阻撓赴會的運動員,違者必遭希臘各城邦共同懲處。休戰協定鐫刻在一隻青銅盤上。古代著名歷史學家波利比奧斯(公元前200~前118)、狄奧多羅斯(公元前1世紀)和普盧塔克(公元46~119)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記述了這一史實,而公元2世紀的羅馬學者保薩尼阿斯還曾見過這一銅盤。 伊菲圖斯時代的古代奧運會未留下詳細的史料。公元前5世紀,雅典僭主希庇亞斯才開始為古代奧運會編屆次。這項工作後來又由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繼續。 4年一屆的古奧運會週期為1417天,被稱作奧林匹亞德,後來人們也把一屆奧運會稱為“奧林匹亞德”。古希臘奧林匹亞德始於公元前776年,那一年舉行的奧運會被認為是第1屆古代奧運會。這屆奧運會僅有一個比賽專案,稱為場地跑,即為距離場地長度192.27米的短跑。獲得這個專案勝利的第1位奧林匹克冠軍是科羅布斯。 所以說伊菲圖斯是古代奧運會的創始人。 顧拜旦,法國著名教育家,近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1863年1月1日生。他的傑出成就主要在學生教育方面和社會競技運動方面。 1888年5月,顧拜旦針對學生“學業過勞”,提出“唯一解決的辦法是叫孩子們遊戲”。1889年5月,他利用萬國博覽會召開體育會議和學生運動會。1892年,他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之後於1894年6月成立了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於1896年在雅典召開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奧林匹克已成為世界規模的體育盛會,他倡導的奧林匹克精神傳遍了全球。由於他對奧林匹克不朽的功績,被譽為“奧林匹克之父”。 皮埃爾•德•顧拜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終生倡導奧林匹克精神。1863年1月1日出生於法國巴黎,1896年至1925年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也是奧林匹克會徽、奧林匹克會旗的設計者。顧拜旦不僅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體育活動家,同時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學家和歷史學家。第二屆國際奧委會主席勒巴龍•皮埃爾•顧拜旦的故居在法國的諾曼底省的米爾維勒城堡,古堡的門口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現代奧運之父、教育家、歷史學家皮埃爾•顧拜旦:1863—1937。 1913年,顧拜旦為國際奧委會設計了會徽、會旗。會旗圖案白底、無邊、上面有藍、黃、黑、綠、紅5個環環相扣的彩色圓環,象徵著5大洲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比賽和友好精神相聚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外,他還倡議燃放奧林匹克火焰、設立奧林匹克杯等。在確定奧林匹克運動會口號的問題上,顧拜旦最初覺得應以“團結、友好、和平”的口號來指導比賽。後來,他的一個朋友狄東神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得到顧拜旦的讚賞,認為它體現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以後便倡議它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1925年顧拜旦辭去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職務。在他任職期間(1896年至1925年),國際奧委會成員由14個增加到40個,並先後成立了20多個國際專項運動聯合會。他卸任後被終身聘為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 顧拜旦在社會競技運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892年他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之後,於1894年6月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於1896年在雅典召開了第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了體育活動家的生活。1924年顧拜旦辭去了擔任28年之久的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1937年9月2日,當這顆偉大的心臟永遠地停止了跳動,全世界都為之動容。 1875年至1881年間,在歐洲考古工作者們的努力下,處於毀壞之中的、不朽的古代奧運會的遺址不斷被挖掘出來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佈挖掘的結果。因此,顧拜旦同其他一些對奧林匹亞感興趣的人士一樣,都能及時、詳細地傾聽到公佈的情況。對此,他提出了一個十分有價值的挖掘計劃。當時他曾寫道:“德華人發掘了奧林匹亞的遺址,可是法蘭西為什麼不能著手恢復他古代光榮的歷史呢?” 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1883年,20歲的顧拜旦開始進行比較教育學的學術研究。那年,他自費前往英國考察,他要親眼看一看自己從少年時起就憧憬的地方。在那裡,他潛心研究了英國教育史,撰寫過有關18世紀英國兒童教育家湯姆士•阿諾特之教育思想的學術論文。阿諾特曾經說過:運動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種活動。這句名言在顧拜旦的心靈中,誘發起致力於體育教育的火花。當時,他還考查了英國教育和體育的現狀,一路走去,顧拜旦用畫家的眼睛、音樂家的耳朵觀察著旅途的所見所聞,並用文學家的筆法把這一切用旅遊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他興致勃勃地考察了夢寐以求的拉格比公學,還訪問了伊頓、威靈頓和溫徹斯特等著名公學,同時參觀了享有世界級聲望的牛津和劍橋大學。他詳細瞭解了英國教育和體育的現狀,對那裡學校的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和經常性的郊遊十分讚賞,希望在法國各學校中也能設定體育課,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思想和刻苦鍛鍊、強健體魄的精神。那時,他對法國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透過改革教育,增強民眾體質,來振興法國。這次考察,驗證了少年時代自己心中目標的合理性。 1886年到1888年,顧拜旦出版了一本關於教育的書,並發表了17篇相關文章,還作過很多次演講,引起了知識界和政界的關注。政界向年輕的顧拜旦發出了有機會成為區議員的訊號,但是他放棄了,因為在他心中有更高的目標。 1887年,他作了《法國和英國中等教育制度對比》的報告,對英國將戶外競技遊戲納人教育內容給予很高評價,主張在法國學生中也開展競技遊戲,並以體育為重點來改革教育。1888年5月,顧拜旦針對學生因學業過重而過分勞累的問題提出:“惟一解決的辦法是讓孩子們遊戲。”當年,顧拜旦就任法國學校體育訓練籌備委員會秘書長。翌年,在聖克萊的推動下,成立了“法國體育運動聯合會”,設立了“皮埃爾• 德•顧拜旦獎”,以表彰最優秀的運動員。同年,顧拜旦代表法國參加了在美國 波士頓召開的體育訓練大會。與會期間,他進一步瞭解了世界體育發展的動態,敏銳地感到近代體育的發展正在走向國際化,一批國際性的單項體育聯合會組織相繼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等。這些組織都為現代奧運會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1891年,顧拜旦改組了“尤利西蒙委員會”為“體育高階理事會”。同年他還創辦了《體育評論》雜誌,井以此為陣地,熱情宣傳他的體育主張。當時,顧拜旦的崇拜者狄東神甫創辦了一個學術性的俱樂部,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顧拜旦非常欣賞和贊同這個口號,以後便把它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因為它體現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 1892年11月25日,顧拜旦在“法國體育聯合會”成立3週年的紀念大會上,發表了題為《復興奧林匹克》的演說,他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創辦現代奧運會的倡議。他說:“我們要恢復的是以和平、友誼、進步為宗旨的奧運會,她將不受國家、地區、民族和宗教的限制,向一切國家、地區和民族開放。”這次著名的演說,第一次公開和正式地提出了創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理念。 經過顧拜旦及其同事們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籌備,“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大會”於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勝利召開。來自12個歐美國家的79名正式代表參加了會議。在這次歷史性的會議上,一致透過恢復奧林匹克運動的憲章,確定了現代奧運會的宗旨,並規定只允許業餘運動員參加。為了籌辦現代奧運會,還正式成立了奧運會的永久性的領導機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著名詩人澤•維凱拉斯被選為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當選為秘書長。會議還決定,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4月在希臘舉行。以後按古奧運會的傳統,每4年舉行一次。 為了對不朽的希臘精神表示敬意,也因為當時規定,國際奧委會主席應該是奧運會舉辦國家的人,為此,時任“泛希臘體操協會”主席的希臘著名詩人維凱拉斯當選為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委員會的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當選為秘書長。而後來人們並沒有找到任何關於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委員會第一任主席選舉過程的記錄。 顧拜旦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被允許自由地挑選國際奧委會的委員,我提出的人選,不加任何改動地入選了。” 國際奧委會最初的委員名單刊登在國際奧委會第一期《通訊》上。 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委員會的第一期《通訊》於1894年7月出版。它報道了委員會中各種不同觀點,但最基本的意見還是可以達成一致的,就是不管怎麼說,奧林匹克運動有助於透過體育促進身體健康、有助於打破階級間的界限和促進國際間的合作,它可以成為維護人民之間和平的基本要素,而且是具有國際意義的進步。 可隨後,當時的希臘總理給顧拜旦寫信,婉轉拒絕了在希臘召開第一屆奧運會的決定。1894年10月, 1896年4月5日,第一屆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行。開幕式上,希臘國王高度讚揚了顧拜旦的貢獻。雅典奧運會後,維凱拉斯辭去奧委會主席職務,顧拜旦當選第二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顧拜旦要求運動會能在世界各地舉行,反對把希臘作為運動會的永久會址。他認為古代奧運會的光輝歷史是希臘民族的,也是全人類的,只有使它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廣泛傳播,成為國際性活動,才能使奧林匹克精神發揚光大,更具生命力。 為捍衛奧林匹克精神的純潔性,1912年,顧拜旦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期間,發表了他的名作《體育頌》。熱情地漚歌了體育,抒發了他的奧林匹克理想。為此,他榮獲了該屆奧運會文學藝術比賽的金質獎章。 1913年,顧拜旦精心地為國際奧委會設計了會旗,即一面中間由藍、黑、紅、黃、綠五隻彩色圓環相套接成白色無邊旗。它象徵著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此外,他還倡議燃放奧林匹克火焰、設立奧林匹克杯等。在確定奧林匹克運動會口號的問題上,顧拜旦最初覺得應以“團結、友好、和平”的口號來指導比賽。後來,他的一個朋友狄東神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得到顧拜旦的讚賞,認為它體現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以後這個口號就成了人盡皆知的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 顧拜旦十分重視奧運會的象徵意義,他創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含義的儀式。奧林匹克在經歷了戰爭和各種坎坷之後,已經走向成熟,這些儀式給奧運會帶來了莊嚴的氣氛和神聖的使命感。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8月14日,在荷蘭安特衛普召開的第七屆奧運會上,這些儀式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各種儀式從這屆奧運會開始成為被遵守的禮儀規格,如,按國家組隊入場、向國家元首致辭、釋放鴿群,鴿子頸部繫有參加國國旗色彩的彩條等等,而最突出的是顧拜旦的重大創舉——由運動員進行的奧林匹克宣誓:“我們宣誓我們將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忠誠比賽,尊重指導比賽的各項規則,並願意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為了國家的榮譽以及體育的光榮參加比賽。”也正是從這一屆奧運會開始,標誌著世界五大洲在奧林匹克精神下團結在一起的奧林匹克五環旗開始在各處飄揚,這也是顧拜旦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一大勝利。 最初,希臘人認為奧運會是希臘的,雅典應是奧運會的永久舉辦地。然而顧拜旦始終堅持奧運會是屬於世界的,應該在全世界各個不同城市舉辦。顧拜旦的不妥協,才使奧運會有了今天的輝煌。顧拜旦的和平、友誼、進步的宗旨,對反對歧視,堅持平等的原則,對奧運與文化和教育的結合,對人的和諧發展,對逆向代表制等原則的堅持,如今已成效顯著地寫入奧林匹克憲章中。 13年後(即1937年9月2日),顧拜旦男爵因心臟病在日內瓦公園的一張長椅上溘然長逝,終年74歲。遵照他生前的遺願,遺產移交給了他的遺孀和其患病的女兒勒內。顧拜旦的遺體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臟則安葬在古希臘奧林匹克的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的科羅努斯山下。他希望即使自己已長眠於地下,但其心臟仍能與奧林匹克運動的脈搏一起跳動。 在法國,有以顧拜旦命名的街道、體育場館。法國國家奧委會總部就設在皮埃爾•德•顧拜旦大街1號。在法國國家奧委會的大廳裡,矗立著顧拜旦的銅像。1999年12月17日,他獲得由《奧林匹克雜誌》評選的“世紀體育領導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