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煙火燎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就讓巴西非常不爽了:什麼叫“落選”?那是巴西大公無私、大愛無疆、大雪無痕,為了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主動讓出來的好伐?你就算不為巴西高大偉岸的形象高山仰止,最起碼也應該對巴西的博大胸懷鼓個掌吧?
於是安理會五常不約而同地向巴西送來了巴掌:自己什麼貨色,心裡沒點數嗎?
在五常之外的江湖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說當年聯合國籌建時,日理萬機的羅斯福特意在百忙之中拜訪了尼赫魯,說什麼也要讓印度坐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交椅,並表示不同意就是看不起我老羅。然後印度國大黨在極其為難的情況下,經過了極其複雜的討論,最後在大愛無疆的光芒下做出了一個極其艱難的選擇,那就是為了亞洲甚至世界的和平,印度選擇將這個席位讓給中國,於是尼赫魯成了馳名世界的偉人。然後中國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並在1962年倒打一耙,成了一個如假包換的白眼狼。。。
然後,和印度一樣由入常慾望的巴西將老黃曆翻了個底朝天,也找到了當年羅斯福給巴西撐腰說什麼也要讓巴西進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證據”,並表明自己才是眾望所歸的“真命天子”。
今天的聯合國,比任何時候都要尷尬,一方面作為地主,深感聯合國沒有卵用的美國故意拖欠會費,導致聯合國不得不面臨砸鍋賣鐵以續命的艱難局面;另一方面,德日印巴等所謂的潛在大國不停高喊“入常”,並呼籲聯合國改革,尤其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要搞世襲,要懂得給要求進步的後來者上升的空間。
一面是想要出來的美國,另一面是想要進去的德日印巴,聯合國成了真正的圍城。
而不管怎麼折騰,聯合國還是矗立在那裡,不偏不倚,想要改革的想法是好的,但也就想想就好了。
之所以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根本原因在於聯合國雖然是凌駕於各國之上的國際組織,但五常才是執法的真正打手。而這五個手握大棒的國家,除了表示“同行莫入,面斥不雅”,更用手中的大棒告訴別人:想要平起平坐,先從我的屍體上跨過去先。
而他們的底氣和實力,基本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作為人類歷史上的最大浩劫,二戰讓所有國家尤其是同盟國都開始了深刻的反思,於是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的聯合國橫空出世。
而為了保證聯合國的權威性,需要美蘇英三國作為CEO,不過因為中國在二戰期間發揮的巨大作用,加上美國總統羅斯福有意拉攏中國成為對抗蘇聯的前沿陣地,因此形成美蘇英中四大國並立的局面。
鑑於英國被美蘇徹底超越,為保證自身不在未來被取代,英國拉下老臉,將躺贏的法國拉了進來,於是形成了“五常”的局面。
可以說,聯合國從成立的那一刻開始,就是戰勝國之間的狂歡,那些被戰勝國吊打的戰敗國,以及還沒有眉目的殖民地,是根本沒有資格與五常平起平坐的。
巴西雖然在1822年就取得了民族獨立,但因為1823年美國就提出了“門羅主義”政策,公然表達了要將拉丁美洲作為美國後花園的野心,所以儘管巴西以一個國家的身份而存在,但本質上仍然是美國的半殖民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自降身價拉巴西進群,就是低頭看一眼都顯得如此多餘。
所以說巴西根本就沒有落選,畢竟根本就沒有人選它。
作為世界版圖上最為偏遠的大洲,南美洲偏遠到連二戰都沒有完全波及這裡,這使得包括巴西在內的南美洲成為納粹兵敗後的逃亡目的地。不過在最終的勝利到來前,本土並未遭受納粹德國襲擊的巴西卻派出了總計25000人的巴西遠征軍。
從1944年7月到1945年5月德軍投降,雖然作為南美唯一一個派兵參戰的國家,巴西遠征軍取得了較為輝煌的成就,但巴西遠征軍始終不是一個獨立作戰的序列,其隸屬於美軍的戰鬥形式不僅符合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點,更極大弱化了巴西在二戰中的作用。
不過事實上,就衝這點可憐的參戰兵力,巴西想要力挽狂瀾也是天方夜譚,而沒有巨大的貢獻,巴西拿什麼資本去衝擊常任理事國地位呢?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國家都像法國這樣人品爆棚,運氣沖天。
應該說尷尬的地理位置是阻礙巴西入常的最根本因素。身在美國的後花園,巴西從來都是半殖民地的存在,而遙遠的地理位置,雖然讓巴西避免了二戰的屠戮,卻也使巴西無法為二戰做出更大貢獻,這徹底阻斷了巴西入常的可能。
今天這些想要入常的國家,之所以如此趨之若鶩,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於常任理事國具有他國所不具備的一票否決權,這是左右國際格局的重要籌碼。
而一票否決權的產生,是蘇聯為應對美英等國瘋狂拉人而丟擲的最強殺招。
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中國能夠成為五常之一,確實應該感謝美國,也許他的確有自己的私心,但它的執意拉攏,無論是肯定中國的二戰貢獻還是今日的國際地位都居功至偉。
而巴西雖然也是美國潛在的小弟,但無論其地位還是貢獻都不值一提,說難聽點,他根本就沒有與中國放在一起比較的資格。所以巴西的所謂“落選”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3 # 帝國烽火
1945年世界第二次大戰結束,為了維護戰後的秩序,世界的各大國決定成立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以便於管理世界各大國。這種想法在雅爾塔舉行的後續會議上,羅斯福總統、丘吉爾首相和斯大林就有提出,所以他們宣佈要建立“一個國際機構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應運而生。
聯合國成立之前的時候美國最初的方案是由4個常任理事國,即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其中蘇聯期初不同意中國參入,但是羅斯福總統說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沒有中國參入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世界,所以中國成為了常任理事國之一。
四個常任理事國定然在重大裁決上容易不好決斷,所以就有了第五個常任理事的空缺,當時英國提出讓法國成為第五個常任理事國,但是美國卻提出拉美代表是巴西。美國堅持認為,巴西的人口、面積和資源使它有充分的理由加入常任理事國。當然這都是有各自的 算盤,其中英國和法國都為歐洲,英國推舉法國,在將來歐洲的事物中,歐洲更有利;而巴西是美國的小弟,一旦巴西成為常任理事國,美國的話語權將會更加大。
法國和巴西的常任理事國鬥爭,最終法國勝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法國在二戰中出力比巴西多。雖然法國在德國入侵之後就投降了,但是任然有很多流亡在英國的人士,他們堅持抵抗德國。自由法國軍隊是盟軍在西線的第三大軍事力量,軍隊數量高達上百萬,法國軍隊從非洲一直打到萊茵河畔,而巴西只是象徵性的向義大利派遣了一個師而已。法國在二戰中的貢獻遠遠超過巴西,所以更有資格進入安理會,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同時法國當時的國家實力更加強大,工業實力和基礎都比較好,而巴西卻沒有功業可言,在實力對比上法國明顯高於巴西。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巴西作為美國的小弟,巴西進入常任理事國對美國非常有利,但是對蘇聯就非常不利,所以蘇聯反對巴西進入,這樣的情況想,在英國和蘇聯共同反對下,美國想堅持也沒有辦法,巴西失去成為常任理事國的資格。
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蘇、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
-
4 # 一葉楓流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是選出來的。
羅斯福提出聯合國構想的時候,是基於國聯的基礎。國聯是會議制,沒有突出大國的地位。而影響國際局勢的是大國,而不是普通國家。所以要建立大國決策機制。
對國際局勢有影響力的國家就是二戰的幾個主要參戰國。歐洲是英蘇德,法意,亞洲是中日,還有美國。除了德意日法西斯國家,法國投降,只有美英蘇中了。根本就沒有巴西什麼事。
也許在方案醞釀階段有過構想,但那隻能是設想階段,基於世界的廣泛參與。但是作為可行性構想,是不會有巴西的位置的。
巴西除了人口和英法相當以外,不論是經濟水平和戰爭參與程度都遠不及其他國家,算不上主要參戰國家。這樣的國家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也是很小的。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必須是有影響力的。法國的作用是抑制德國,中國的作用是抑制日本。美英蘇是打贏戰爭的主力。這就是戰後的政治格局。
-
5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不要說有美國撐腰,只要五常當中哪怕有四常紛紛同意,最後一常也依然會按下否決意見,因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只能有5個國家,不能多也不能少。(先分析下五常,作為一個背景模板)
事件回顧在差不多三年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聯合國五常之間錯綜複雜的背景勢力,簡而言之一句話,他們每一個國家與對應的國家之間都有利益牽扯,都有競爭發展,5個國家就恰好形成了5個點,在這5個點上,每一個點與另外的4個點都有著諸多聯絡。
換句話來說,聯合國這5個國家都是一個利益交錯,盤中複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而且聯合國五常所能夠帶來的巨大利益,內行人不說也永遠不會知曉。
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聯合國五常所面對的是一個巨大的蛋糕,每個人都可以踩上一勺子,並且直接將這個蛋糕吃完,突然之間有一個人加塞進來,那就意味著原先的有5雙筷子,突然之間變成了6雙筷子,在蛋糕總體量不變的情況之下必然,五常當中的5個國家都會損失掉原有的部分蛋糕去為給第6個國家。
沒錯,這就是事實好了,講完一個大的背景條件,我們再來具體看一下1945年巴西落選常任理事國的表面原因。
當時法國和巴西兩個國家共同鬥爭這個常任理事國的職位,法國代表自然而然的有一套說辭:
別看我們在德國入侵之後的,沒幾天的功夫就投降了,你們巴西堅持了那麼長時間,可是咱們兩個輸出不一樣,我是射手你是輔助,我在這短短的幾日之內就已經對德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甚至消滅了德國大部分的勢力。當然法國可以這樣說,咱們表面上聽聽就行了。除此之外,法國還指出,雖然我們投降了,雖然當時我們的國家都沒有了,但是我們的國民全都跑到了英國,然後與英國一起對抗德國,英國堅持了多長時間,我們就堅持了多長時間,我們對於德國的攻擊,力量和時間對比來看,要比你們巴西要付出的多的多。當然當時的實際情況則沒有辦法明說,只能說兩點:
第1點,法國的各個方面都要比巴西強,法國與巴西在同等平臺之上進行競爭的話,巴西很難佔到絕對意義優勢。
第2點法國能夠入五常,其實是蘇聯和美國博弈的結果,因為那個時候咱們的實力還是稍微有一些弱,而且在那個兩極爭霸的年代,蘇聯和美國之間的博弈甚至直接決定了一些國家的生死。既然他們兩個國家有如此大的影響力,隨隨便便改變一個國家進入五常似乎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回覆列表
二戰後,美國提議組建聯合國,最初提議的常任理事國是對二戰有重大貢獻的國家擔當,美國最初提出的常任理事國方案是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四個國家,根本就沒有巴西,按剛才說的條件,要對二戰有重大貢獻,巴西連資格都不符合。
這個方案在美蘇英三國進行討論,中國地位不足,沒有太大的發言權,尤其是英國丘吉爾,壓根看不上中國。蘇聯的意見是由蘇聯,美國和英國3個國家管理戰後秩序就夠了,排除中國。而美國想扶持中國來管理亞洲,更何況中國確實對二戰貢獻很大,最後3方進行協商,協商過程中,英國又提拔了法國,最後確定了五常。
1945年6月26日,在舊金山會議中,由50多個國家表決透過《聯合國憲章》。同年的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就此正式成立。這個由美國總統羅斯福最先處處的“聯合國家”成了二戰反法西斯勝利後的“世界聯盟”,常任理事國當然就是之前美英蘇三方確定的五常。加入聯合國的條件更有意思,當時各國商議加入聯合國的總得有個條件吧?於是蘇聯代表說:“必須要熱愛世界和平的國家才有資格加入聯合國!”然後補充到:“蘇聯就最熱愛和平的國家!”把當場所有的代表都聽傻了,沙俄時代的俄羅斯從一個小小公國擴張到如此大的地盤,蘇聯時代同樣強行吞併周圍小國,這是不是對和平一詞的諷刺?但聯合國憲章就是採納了蘇聯的話,畢竟二戰蘇聯作出的戰爭貢獻是最大的。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重來都沒有巴西什麼事!巴西相當常任理事國還是幾年前,巴西,日本,德國和印度聯合提出聯合國應該增加一個常任理事國,不過方案直接被否決,之後印度和日本又多次提出,依然被否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