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姬夢傑15234288773
-
2 # 暖男上官龍
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當一個行為堅持21天,那麼他就會成為一個習慣,如果堅持90天,它將成為一個不容易改變的習慣。
孩子小的時候,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很多父母都有一個習慣,對於孩子永遠都是埋怨或者稍微不順眼就河東獅吼。這樣不僅不會養成良好習慣,反而會讓小朋友產生恐懼與自卑心理。正確的做法是
第一,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正確榜樣。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會貫穿孩子的一生,很多小孩子都是以父母為榜樣。父母若不養成良好習慣,如何要求孩子?
第二,包容引導。孩子是帶著父母修行的小菩薩。小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父母不可以對成人的要求為標準。要學會素去引導、鼓勵孩子,千萬不要培養一個“乖”孩子。
第三,獎勵與懲罰相結合。培養一個好習慣,離不開獎勵與懲罰,只是懲罰需要有度。比如,培養孩子運動的習慣,如果做到了就獎勵孩子一個玩具,沒做到就“剋扣”一次零花錢。
小朋友從小養成健康良好的習慣,受益終生。
3歲看大,7歲看老:如何培養學齡前兒童的良好習慣?
出生後到上學前的孩子被稱為學齡前兒童,這是一個孩子非常重要的成長階段。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兒童形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期。12歲以後,孩子的許多行為習慣逐漸形成。這時候,再有新習慣想取代舊習慣就很難。青少年研究專家孫雲曉說過:“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
從一定意義上說,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種習慣,這個人就會沿著這種習 慣所設定的軌道前行。如果是好習慣,自然受益終身;如果是壞習慣,那可能就毀了孩子的一生。社會生活中,通常我們說一個人素質不高,往往就是指這個人身上有許多壞習慣。由此,做家長的必須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切不要為孩子製造遺憾。
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看似一句俚語,其實這句話很有道理。教育理論認為,孩子從出生到3歲是兒童生理發展、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父母的期望、行為和一些生活標準會被嬰兒內化為自己的期望和規則系統。換言之,3歲前是人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時的兒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據資料,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曾做過一項對近千名兒童從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5歲前為智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如果把17歲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孩子在4歲前就已經獲得了50%的智力,其餘的30%是在4〜7歲間獲得的,剩餘的20%則在7〜17歲間獲得。布魯姆的研究證明了0〜3歲在人生道路h的重要性,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早期教育的不可替代。由此,家長不僅應該儘早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更重要的是,家長尤其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間,父母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
據我觀察,有不少家長對孩子0〜3歲這個年齡段不夠重視,認為這時候的孩子還小、不懂事,有點小毛病不必苛求,長大了再糾正也不晚。其至有些糊塗家長,認為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然直。所以,他們對孩子的不憤事、沒禮貌、任性等總是採取遷就、縱容的態度。殊不知,對一個人來說,很多好的或壞的習慣都是在這個階段養成的。換言之,這3年將為一個人一生奠定或好或壞的基礎,家長的某個失誤有時能給孩子帶來一生的遺憾。
所謂行為習慣體現在孩子成長的點滴小事上,因此也就極易被家長忽略。漫不經心的縱容,缺失的鼓勵,模糊的是非概念都對能成為孩子形成不良習慣的原因。
博樵一歲左右的時候,有一天我帶他到自由市場買菜。因為我要拿菜,騰不出手來抱他。我就讓他跟著我走,可他偏要我抱,我不同意,他就蹲在地上耍賴。看到這種情況,我就對他說:“你不走算了,我自己回家。”於是,我頭也不回地丟下他,真的自己走了。走出幾步後,當我悄悄用餘光回望他的時候,發現他不僅一步沒落地跟著我,而且滿臉都是笑。看到他 的這種表現,我心裡甚至有些愜意。因為,我知道我採取的方法是正確的。他其實也是在試探父母,當父母用實際行動告訴他應該怎麼做的時候,他心裡是很明白的。到家以後,我跟博樵說:“知道媽媽為什麼不抱你嗎?”“知道,媽媽抱不了。”他回答。我立即說:“對,你看博樵多懂事,媽媽抱不了,所以博樵就自己走回來了。以後,能自己走的話,就不用媽媽抱, 好不好? ”“好,我能走。”說著,他高興地跑過來,抱了一下我的腿,就去玩玩具了。
這是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小事,但這件小事卻給了我一個重要的啟發,即家長教育孩子必須要有原則,不該妥協的時候就必須堅持。其實,我即使拿著菜也不是抱不動一個小孩子,但是我沒有必要這麼嬌慣他。事實是,博樵完全可以自己走。事後,我及時跟孩子的溝通也很重要,要讓他明白,媽媽不抱他,不是不愛他,而是那樣太累了。能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努力。這件事的實質不在於抱不抱孩子,而在於家長說不抱就一定要堅持到底的原則性。堅持的結果讓孩子懂得了一個道理,即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依賴媽媽。
冇一次,我從青島出差回來,在火車上看到婆媳倆帶著一個小姑娘。一路上,不是奶奶照顧吃東西、喝水,就是媽媽給她講故事,所講故事還都是很不錯的科普故事。看得出來,婆媳二人都很疼愛這個孩子,也一定希望她將來能有出息。但是,那個小姑娘不知道為什麼老是翻臉,一會兒罵臭奶奶,一會兒罵臭媽媽。而她的媽媽竟沒有一次跟她認真計較過,也從不加以制止。我在旁邊看著心裡好不為她可惜。我覺得如此下去,這個孩子長大了一定很討人嫌,不是蠻不講理就可能是個非常內私的人。作為家長,怎麼可以允許她無緣無故地多次罵人呢?這樣的父母真是害了孩子。孩子有錯誤你不給他指出來,他會認為他那麼做很對。比如這個小女孩,這麼小就毫無緣由地罵人,長大了怎麼對能跟同事搞好關係,怎麼對能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以我教育孩子的實踐,我認為學齡前教育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一、打好身體基礎
吃的方面不必說,現在的物質極其豐富,孩子不會缺乏營養,關鍵是合理膳食。我這裡想說的是,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打下一個良好的身體基礎。從博樵出生到他100天,我天天堅持給他做嬰兒操。所謂嬰兒操,其實就是幫助他伸展四肢。先將孩子平放到床上,第一步向兩側延展他的雙臂,如此反覆20次;從大腿向腳尖延展他的雙腿,如此反覆20次。第二步,幫他向左右伸展雙臂,如此反覆20次。第三步,握住孩子的小腿幫他做屈腿運動,如此反覆20次。我每天都這麼堅持,家裡來客人也不間斷。有朋友覺得孩子好像很累,但我每次做操的時候兒子都表現出高興的樣子,沒感覺他有什麼不舒服,我也就沒有停止。事實證明,這種鍛鍊非常有意義,兒子的身體素質不錯,特別是他的大腿有力,打籃球的時候優勢明顯。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既不會給孩子增加病痛,也減少了大人的麻煩。最主要的是,健康的身體對一個人的一生太重要了。上學期間,博樵很少因為生病而缺課。那時候我們家離學校非常遠,他每天6點半就出門,騎車上學風雨無阻。如果換上體弱的孩子恐怕禁不住這麼折騰。現在,兒子已經是身髙188釐 米的大小夥子,既不是豆芽菜也不是虎背熊腰,是個胖瘦適中的帥氣大男孩兒。每次我看著兒子那麼Sunny、那麼健康,我的心裡就充滿自豪與欣慰。
二、培養規矩吃飯
嬰幼兒期間,有個特別需要年輕家長關注的事情是孩子的吃飯問題。看到有些年輕的家長在孩子吃什麼上花費了很多精力,想方設法給孩子新增營養。但是,他們卻很少考慮怎麼吃的問題。我見到有家長追著孩子給他們餵飯,或者允許孩子邊玩兒邊吃。這真是一個相當不好的習慣。孩子吃飯一定要定時、定地點。吃飯的時候就吃飯不要幹別的,更不要這頓在這個地方吃,下頓又換到別的地方。3歲以前的孩子還小,定時、定地點就是要讓孩子從形成條件反射開始,逐漸養成一個習慣,即到了餐桌除了吃飯不能幹別的。如果孩子不想吃,就不要勉強他們,因為如果不是他生病的話,不想吃飯一定是他不餓。只要孩子能自己吃飯了,就千萬不要再去喂,要讓他自己吃。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家長不堅持,將來孩子到了幼兒園會有很長的時間不能適應。這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餵飯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育——自我管理能力差、主動性差、注意力不集中。正因為我堅持了上述的餵養方法,我的孩子吃飯是很省事的,從來不需要我們特別管理,博樵七八個月的時候,餓了就知道拍著自己的小嘴,指著放餅乾的櫃子,讓大人給他拿餅乾吃。
三、教孩子有禮貌、有條理地說話 教孩子說話表面看起來好像是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其實這裡大有學問。
琢磨一下週圍的人,有的人說話頭頭是道,邏輯清晰;有的人說不了幾句就語無倫次。這其實都跟家長小時候的培養有極大關係。首先,大人與孩子交流時儘量要採用書面語或者要用規範語言。儘量少採用隨意性的口頭表達(這個問題,我在《表達能力在幼兒開發》中有詳細論述)。因為,孩子必須要進入社會,最早的集體生活就是上幼兒園。如果你的孩子不會用規範語言表達,幼兒園老師都聽不懂。其次,文明用語、禮貌用語要從小開始灌輸、培養。往小了說,這樣可以使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很快融入集體生活,往大了說,語言體現一個人的教養,會影響他的終身——好教養終身受益,沒教養貽害終身。最後,教孩子說話要有條理。其實,人人與孩子的交流很多的時候都不是有意而為,而是一起生活的客觀存在。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從大人那裡潛移默化繼承來的。從這個層次上說,對孩子學齡前的教育,主要體現的是父母的修養和水平。所以,做父母是要有準備的。一個滿口髒話的家長,教不出文明禮貌的孩子。
四、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實就是給孩子立規矩。這就像在-張白紙上作畫,能不能畫出美麗的圖畫全憑父母的“手藝”。孩子剛能玩兒玩具的時候,我沒怎麼管理,他隨意玩兒、隨意放。我覺得那才是童年。其實,我錯了。小孩子的行為習慣就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培養形成的。我意識到隨意放玩具是個不好的行為習慣,還是受到博樵奶奶的啟發。應該說,博樵的奶奶給了我很多帶孩子方面的有益點撥。 我休過產假就上班了,博樵由一個保姆帶,但博樵的奶奶每天都會過來一趟。她做了讓博樵很受益的兩件事。第一,奶奶要求孩子的玩具一定要有一個固定的地方收納,玩兒的時候拿出來,不玩兒的時候放回原處並碼放整齊。第二,從博樵稍微懂事起,奶奶就指導保姆,提醒他到廁所小便,大便的時候教他坐“盆兒”。後來證明,這個習慣太好了,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很快就適應了集體生活,保姆帶起來順手,孩子也不受罪。說實話,我們這一代大多隻有一個孩子,責任心強不必說,那真是生怕讓孩子受委屈。但是,博樵奶奶帶孩子的經驗使我懂得,要真想讓孩子不受罪,首先要從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開始。因為,只有孩子具備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才能儘快走出家庭融入集體,融入社會。溺愛要不得——不僅培養不出好孩子,還會給孩子的成長製造障礙。
五、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孝順 自我結婚起,我就斷斷續續地跟博樵的爺爺奶奶一起住 (只有博樵小的時候有幾年沒在一起)。
從1997年開始,至今已近20年,我從來沒有跟婆婆發生過口角。我對婆婆非常敬重,好房間盡著她住,好東西盡著她吃。我們的行為帶動了兒子,儘管奶奶沒有長期帶過他,但他跟奶奶最好,有什麼新鮮東西都是先讓奶奶嘗。應該說,這已成為博樵生活的一部分。上學的時候,因為奶奶喜歡吃醬肘子,博樵覺得學校的醬肘子做得特別好。就跑到食堂給奶奶買。食堂工作人員問他買這麼大肘子吃得了嗎?他說想買回家給奶奶吃。那工作人員說你這麼孝順,我給你放點湯,到家一熱就行了。他赴美留學前的一個月,只要沒事,就陪著奶奶出去散步。回國探親必定有奶奶的禮物。第一次回國探親,他給奶奶買了兩件非常漂亮的T恤,有個同學不解地問:“這麼好的衣服你怎麼不自己穿,為什麼給你奶奶?”他說:“正因為它好我才特意買給奶奶的。”每次往家裡打電話,父母當中有一個人接電話就可以了,但一定要跟奶奶說幾句。在他心裡,奶奶是他最需要關懷的人。看到博樵這麼憤事,我們心裡都很欣慰,對一個出生於80年代末期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很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