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人生
-
2 # 飛刀遊蕩記
夭折。60歲之前,是夭。60歲,是折。
在一些農村裡,如果小孩子不幸夭折了,那就沒有墳墓。
從嚴格的封建思想來說,60歲之前去世,都是屬於夭折,不可以上墳。
-
3 # 使用者1963566224795
小輩不在家,清明就不給祖宗上墳了?我們小區有個80多歲的老太太,清明還給老頭上墳,子女不讓去,她還非要去。
-
4 # 颯286892081
我今年七十歲了,從幾歲跟著叔叔去上墳,沒落下一個節日,墳裡是自己的親人,不捨的不去前年父親九十二歲去逝,母親大前年八十八歲去逝,不能不去看一下老人,如同請安一樣,隨不在一個世界,但心裡也有惦念。
-
5 # 宋大孩兒
如果真有這個說法,應是這樣的,60歲以後人都上歲數了,兒孫都長大了,需要讓兒孫學會上墳,知道墳地的輩分資訊,以免自己去世後兒孫都沒有這個上墳的意識,不知道孝親敬長。其實還是要培養後輩一種家族、孝道的思想。
-
6 # 錫望廣大
60歲不上墳,沒聽說過。我認為,只要你還活著,而且身體條件允許,就要給你的父母及祖輩上墳,以示悼念。不應有年齡界限。
-
7 # 琅琊儒生
一派胡言,什麼人說的六十歲不上墳,難道人到了六十歲就不祭奠自己的先人了。按正常規律講自從自己的父母不在了就對上墳格外的重視。到了六十歲以後再上墳的時候都是領著自己的孫子一起去祭拜自己的祖墳,並且告訴孩子那個墳子是曾祖那個墳子是高祖墳,讓孩子知道!
-
8 # 自由陽光c
六十歲以上,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上墳還是應該的。也是可以的,在我們當地沒什麼講究和忌諱,相反,每到年節或老人的忌日的時候,上墳的多為六十歲以上老人。
-
9 # 平凡生活ABC
有些過去傳下來的東西已經不適合了,為什麼呢?因為過去人均預期壽命很低(據有關資料,夏代18歲,秦代20歲,東漢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35歲,1949年35歲,1957年57歲)。而截至2017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了76.34歲。可是古代能活過60歲的人就如同現在活過80—90歲一樣,尤其男人,古代能活到60歲的甚至更少(相當於現在的90—100歲),正所謂60大壽就來自於此。現在60歲還幹工作上班呢,所以,很多老黃曆不能看了。老腦筋要跟上時代步伐,要學會與時俱進。有些東西是在特定歷史下條件形成的,隨著時代發展就不適合啦,不要形成定勢思維(那樣就是死腦筋,僵化)。所以,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還是要給先人磕頭祭拜,跟特定年齡無關。
-
10 # 春繭壹號
沒有這個說法!奶奶70歲左右去世的,她的墳墓離我家隔一條大河,有十幾裡地,那時我父親50多歲,父親88歲去世的,在他去世前的30多年裡,每年都帶著姐姐、我和弟弟妹妹去上墳,沒有一年放空,後來父親走了,就由我和弟弟擔負起去給奶奶上墳的義務,也帶著我們的小孩一起去,這是一種親情和血脈的傳承,認祖歸宗,也是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的一部分,跟年齡無關,跟迷信無關。現在網上有一部分人,成天反這反那,反對祭拜逝去的祖先、父母,反對燒紙錢,反對清明上墳,這叫數典忘祖,自己的根都沒有了,還怎麼做人?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真還沒聽說過,我認為,只要爺爺奶奶及父母在地下,60歲身體沒什麼問題的情況下,每年必須上墳,以禱唸祖先。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