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12089736555

    大頭鸚鵡原名虎皮鸚鵡。

    虎皮鸚鵡4個月齡達性成熟,開始發情、***,可作為種鳥進行繁殖了,虎皮鸚鵡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窩可產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產1枚蛋,在產第三枚蛋時雌鳥開始坐窩孵化,孵化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18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期30天左右,雌鳥在孵化期間對外界干擾較為敏感,儘量保持環境安靜,以免親鳥受驚後棄巢,影響孵化和育雛。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溼度45%~50%,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虎皮鸚鵡繁殖高峰期可達3~4年,以後繁殖率逐漸下降,為了對種鳥群進行提純復壯,應不斷更新種鳥。虎皮鸚鵡平均壽命7年。

    18天。原名虎皮鸚鵡

    虎皮鸚鵡4個月齡達性成熟,開始發情、***,可作為種鳥進行繁殖了,虎皮鸚鵡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窩可產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產1枚蛋,在產第三枚蛋時雌鳥開始坐窩孵化,孵化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18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期30天左右,雌鳥在孵化期間對外界干擾較為敏感,儘量保持環境安靜,以免親鳥受驚後棄巢,影響孵化和育雛。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溼度45%~50%,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虎皮鸚鵡繁殖高峰期可達3~4年,以後繁殖率逐漸下降,為了對種鳥群進行提純復壯,應不斷更新種鳥。虎皮鸚鵡平均壽命7年。

    虎皮鸚鵡怎麼繁殖

    一、備巢:在繁殖期的時候要準備鳥巢,是在年底就進入了繁殖期,在這個時期的到來,要提前準備好,為了促進鸚鵡的發情,可以在飼料中新增雞蛋黃,有助於發情,效果是很好的。備巢要用心,要足夠的空間,而且要墊一些草。

    二、***產卵:其實在發情期的鸚鵡,可以明顯看得出來的,也就是雌雄鸚鵡會常常鬥嘴玩,關係非常的親密,而且是形影不離,這是情侶的表現,通常***的時間是在上午九點以及下午四點開始進行;

    第一天***一次,前兩三天都是***一次,在後面基本上都是一兩次,每次產蛋都有兩個,營養不良的時候只有一個,所以要注意飲食營養,這樣才能提高產蛋率。

    擴充套件資料:

    產卵結束後鸚鵡就會開始準備孵卵,通常孵化時間要23天左右,這裡面有一個很感動的情況就是雄鸚鵡會守在窩邊;

    只有等孵化完之後,雄鸚鵡就會出去採食,而且雌鸚鵡每次出去,雄鸚鵡依然是守在窩邊等待它的回來,而且整個過程雄鸚鵡就是負責看守,雌鸚鵡負責飲水以及取食等所有的事情。

    剛孵化出來的小鸚鵡全身都是白色的羽毛,就像是一團棉花,過了幾天之後會發出小小的聲音,到了一個月之後才會長出色彩鮮豔的羽毛,這個時候也接近成年鸚鵡了。

    一對4個月齡以上,處於發情期(母鳥是否處於發情期尤其重要)的虎皮鸚鵡,在有巢箱的前提下:

    母鳥首先會探視巢箱進而頻繁進出(有過繁殖經驗的母鳥在這一過程只需花2,3天,之後就會和雄鳥進行***(***直到母鳥開始孵化會進行數次)——雄鳥蓬起羽毛,輕啄雌鳥的喙以挑逗雌鳥,雌鳥翹起尾部,雄鳥踩背,交尾;初次繁殖的雌鳥在探巢過程中會花費更多時間)

    初次***7天后(這段時間雌鳥繼續頻繁進出鳥巢,出巢時才可與雄鳥進行***,晚上在巢箱外睡覺),雌鳥產卵,在產到第3枚左右時雌鳥開始持續地孵化,所謂持續就是指晚上呆在巢箱裡睡覺。

    經過18的孵化,小鳥就出殼啦!

    母鳥繼續呆在鳥巢裡。但是有些雄鳥在這時會殺死雛鳥(可能是妒忌或其他什麼原因,發生過這種狀況的應當在二次繁殖中和母鳥***完成後就隔離,要想預防從第一次開始就隔離吧,但是這終究是部分雄鳥才會乾的事)有事實證明如果雛鳥在兩三隻左右母鳥可以獨自餵養它們,如果是更多的雛鳥就不得而知了,但據說母鳥可以單獨餵養雛鳥。

    經過30至40天的餵養,雛鳥可以出窩了,它們先是在洞口向外張望,後來會逐漸把身子挪出來更多,總之出窩仍有一個過程。

    出窩後如果母鳥沒有新一輪繁殖意願,小鳥可以和母鳥一起生活,至於有過隔離的公鳥迴歸後對小鳥的態度缺乏足夠驗證。公鳥沒隔離的,母鳥由於急於繼續繁殖會趕小鳥,有些公鳥在這時對自己的孩子的態度會比母鳥好。

    要進行下一輪繁殖需把小鳥分籠了。

    另,母鳥不宜連續繁殖多次,最好讓她休息一段時間。同時,你也可以對巢箱進行清理和消毒。

    有一些鸚鵡把窩做在樹枝或地面上,但對大多數而言,小鳥是在樹幹的空洞中延生的。它們在高高的樹幹上尋找一個合適的洞,通常都是啄木鳥留下的。鸚鵡從來不用任何材料,只是有時把窩弄大一點,雌鸚鵡在裡面產下2~3個白色的蛋。所有的鸚鵡都是由母鸚鵡獨自來孵蛋的。

    1.虎皮鸚鵡在出殼後5~8個月發育成為成鳥,從幼鳥變為成鳥的標誌是鼻樑的蠟膜,公鳥呈青藍色,母鳥呈深紅色;從頭額的橫紋變化來看,幼鳥的頭部具有黑色細橫紋,當黑色細紋消失後就成了成鳥,可以配對繁殖。虎皮鸚鵡的繁殖力強,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四季均可繁殖,以春、夏、秋為旺季。

    2.防近親***。配對的種鳥不但要健康,而且是血緣關係較遠為好。一旦近親***,後代的個體要變小,產卵孵化時產生死卵或死雛。

    3.鳥舍內要懸掛較多的人工巢箱,以備產卵孵化。掛巢箱時,為了減少鳥兒互相干擾,採取一高一低波浪式,由雌鳥自由選擇。

    4.雌、雄鳥***後,雌鳥進入巢箱就開始產卵,不會離開巢,完全由雄鳥來餵食,一般雌鳥隔1天產卵1枚,或1天1枚,每窩產3~8枚。產卵時,不是所有的雌鳥都獨佔1個巢箱,有的巢箱同時會有2~3只。在雌鳥產卵時,如發現雌鳥反刺毛、打哆嗦,大多是出現了難產,這時可用手輕輕調整一下鳥蛋在直腸裡的位置,可使蛋順利產下來。

    5.虎皮鸚鵡的孵化期為16~20天,完全由雌鳥孵化。孵卵期間,全靠雄鳥覓食餵養。此時,要喂主食飼料,停喂發情料。雌鳥從產第一個卵起,即開始孵卵,以後邊產卵邊孵化。雌鳥把腹部臥在卵上進行孵化。每天翻卵數次,更換孵卵方向。在孵化中,雌鳥能把未***的卵或胚胎雖然發育但中途死亡的卵挑選出來放在一邊,不進行孵化,這些卵俗稱為“棄蛋”。在孵化中挑選出“棄蛋”,是許多鳥類的***。虎皮鸚鵡的卵,也可用電孵箱孵化。在孵化溫度38℃情況下,18天可孵化雛鳥。

    6.餵養雛鳥。虎皮鸚鵡為晚成鳥,孵出25天內不能獨立生活,全靠成鳥餵食。當雛鳥孵出後,雌鳥整天守護著雛鳥,雄鳥刁食喂雌鳥,隨後雌鳥進入巢內再喂雛鳥。隨著雛鳥的長大,雌鳥漸漸不在巢內,而是在巢外守望。

    一、配對

    配對的種鳥要健康,血緣關係較遠,若是近親***,後代的個體變小,產卵孵化時,會產生死卵或死雛。虎皮鸚鵡在出殼後5~8個月發育為成鳥。從幼鳥變為成鳥的標誌除了蠟膜顏色的變化外,還可以從頭額部橫紋的變化來看,幼鳥的頭額具有黑色的橫紋。當幼鳥頭額的黑色細橫紋消失後就可以配對繁殖。虎皮鸚鵡的繁殖能力強,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四季均可繁殖,但以春秋兩季較好。雌雄鳥***後,雌鳥進入巢箱內就可以產卵,不會離開巢,完全由雄鳥來餵食。雌鳥隔一天或每天產卵,每窩產3~8枚,卵殼白色。

    二、孵化

    虎皮鸚鵡的孵化期為16~20天,完全由雌鳥孵卵。孵卵期間,全靠雄鳥叼食餵養,此時要喂

    食飼料,停喂發情飼料(金絲雀草種子和黍子為雌鳥的發情飼料),雌鳥從產第一個卵後,即開始孵卵,以後邊產卵邊孵化。所以幼雛也是陸續出殼的。雌鳥在孵化期間,每天翻卵數次,並更換孵化方向。虎皮鸚鵡的卵也可用電孵化器孵化,在孵化溫度38℃的情況下,18天可孵化出雛鳥。

    三、育雛

    虎皮鸚鵡為晚成鳥,孵出25天內不能獨立生活,全靠成鳥餵食。當雛鳥孵出後,雌鳥整天守護著雛鳥,雄鳥叼食喂雌鳥,雌鳥進入巢內再喂雛鳥。隨著雛鳥的長大,雌鳥漸漸不在巢內,而是在巢外守望,以後逐漸離開巢一段時間,接著飛回。當小鳥基本全長羽毛或能從巢內探出頭時,有的雌鳥除餵食外,有的已不再理會小鳥,有的開始***,並尋找新的巢,開始準備下一巢的繁殖。雛鳥生長25~30天就可分窩獨立生活。育雛期除主食飼料外,還要喂雛鳥飼料,即增加金絲雀草種子和黍子。青菜和水不可間斷。出巢的幼鳥可集中放在一個較大的升籠中,籠內小食槽內放小米、稗子和黍子配合的飼料,也要加一些金絲雀草種子,讓鳥兒在此充分增加體力。經飼養5個月就能下蛋繁殖。虎皮鸚鵡不洗澡,身上易生蝨子,而黑暗的巢更是蝨子的溫床,甚至還會生吸血蟲,以致造成母鳥停止育雛。防止的辦法是,將巢進行預防消毒,可在箱的角落裡撒上一些除蟲菌,也可用***燻蒸,但濃度要小,以防中毒。

    大頭鸚鵡養殖與管理

    第一節:[鸚鵡]基礎知識

    一:精品大頭虎皮鸚鵡的別稱:蘑菇頭虎皮鸚鵡、大頭虎皮鸚鵡。

    二:大頭虎皮鸚鵡培育源於澳洲澳洲內陸的小型虎皮鸚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虎。

    三:大頭虎皮鸚鵡孵化期為18天(根據地理條件,氣候,溫溼度差異,可全年繁殖,孵化期也會有一定偏差,一般在1-3天左右),喂小鳥35-40天。

    四:大頭虎皮鸚鵡雄鳥鼻包蠟膜程藍色、紫色、黑色、桃紅色,雌鳥程白色(或白色略帶青苔狀淡藍色)、咖啡色。

    五:大頭虎皮鸚鵡通常清晨和傍晚飲水進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由於食物充足,它們採食飲水時間顯得並不那麼規律。

    中文學名: 大頭虎皮鸚鵡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鸚形目

    科: 鸚鵡科

    族: 紐澳鸚鵡族

    國外統稱: Budgerigar、Exhibition Budgerigar

    大頭虎皮鸚鵡一般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大約為18天左右。性情活潑且易於馴養,在中國是大眾最喜歡的寵物鳥之一,野生種群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物種特徵

    大頭虎皮鸚鵡頭羽高聳,面部有對稱斑點(腮點),頰部有紫藍色斑點(腮斑),體型比小虎大約1-3倍,相對小虎而言,大頭虎皮鸚鵡性情文雅,不愛吵鬧。大頭虎皮鸚鵡體型健碩,頭羽高聳且多樣化,面帶帥氣腮點,站姿霸氣,在中國是虎皮玩家愛不釋手的嬌寵。

    通常情況下大頭虎皮鸚鵡的平均壽命是7-10年。體長約21-28釐米左右,體重45-60克。成年鳥頭羽為純色,在放鬆或求偶狀態下可以看到明顯的頭羽高聳,蠟膜及嘴殼基部較為枯燥,無光澤,足趾淺肉色;上嘴殼基部為蠟膜覆蓋,上嘴殼彎曲如鉤狀;常見的大頭虎皮鸚鵡有黃、綠、藍、白、灰等色;足趾為對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後,適宜在枝頭攀緣。更適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長,***尾羽延長如箭。

    大頭虎皮鸚鵡一般以各種植物的種子、漿果及植物的嫩芽、嫩葉為食,由於人工飼養的優質條件,通常也配比微量元素加入軟食中飼餵。

    大頭虎皮鸚鵡人工飼養簡單,容易入手,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在掌握嫻熟技術的條件下繁殖不難。虎皮鸚鵡上嘴具鉤,強壯有力,喜歡啃咬木質,故不能用竹籠,要用金屬籠飼養。並在籠門出入口加以固定防止脫逃。作為休閒觀賞鳥可用小型電鍍的金屬籠飼養,籠內設定有棲槓、玩具,供鸚鵡玩耍。虎皮鸚鵡作為繁殖鳥應採用較大的方型金屬籠,籠的大小為長50釐米、寬35釐米、高35釐米,籠底設有抽屜式的沙盤(託糞板),便於清理糞便。虎皮鸚鵡的巢箱用豎式窩為宜,巢箱大小為長20釐米、寬20釐米、高25釐米的一個長方形小木箱,中間有隔板,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一通向外面的圓洞,直徑6-7釐米,上層與下層中安置一塊方便上下的木片或木條。每天應更換清潔飲水,每週清理1次糞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強光下直曬鸚鵡。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不低於5℃。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要加強通風。虎皮鸚鵡喜歡吃帶殼的穀物,平時應以穀子、稗子、小米為主,每星期應喂一到兩次青菜,牡蠣粉/骨粉/墨魚骨、AD3、地解多維、魚肝油粉、保健紅土應作為常備飼料。

    飼養大頭虎皮鸚鵡,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氣候炎熱,連續坐巢孵卵不但影響親鳥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雛率也明顯下降,幼鳥體質不佳,故一般多於夏季停止繁殖。雛鳥留巢34~38天,約40日齡開始獨立生活。幼鳥在6~8個月性成熟,並開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齡為1~3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幾個關於名劍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