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說法盛傳陵墓位置
對於成吉思汗墓地的具體位置,多年來大致有四種說法: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三是位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四是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700多年來,一直沒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實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點不立標誌、不公佈、不記錄在案。
在蒙古國肯特山的依據是,有關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經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樹下靜坐長思,而後忽然起立,對手下隨從說:“我死後就葬在這裡。”南宋文人的筆記中也記載,成吉思汗當年在西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獨木棺裡。所謂獨木棺,是擷取大樹的一段,將中間掏空做成棺材。獨木棺下葬後,墓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的依據將在後文中詳細表述。
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所在的清和縣三道海附近的依據是有考古專家在該地發現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測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佐證之一是馬可·波羅在他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中寫道:“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
在寧夏六盤山的依據則是,有記載說,成吉思汗是1227年盛夏時,攻打西夏時死於六盤山附近。有考古專家據此認為,按照蒙古族過去的風俗,人去世3天內就應該處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為的是怕屍體腐爛,靈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後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美國富翁考古隊敗走麥城
一位蒙古學專家預言:成吉思汗的陵墓裡可能埋藏著大量奇珍異寶,裡面的工藝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還要壯觀。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成吉思汗的陵墓裡可能埋藏著他東征西討,從20多個王國得來的無價珍寶,這也是吸引考古界多年來前赴後繼、苦苦尋覓的原因。
據國內外多家媒體報道,2000年8月,美國的探險家、億萬富翁穆裡·克拉維茲率領他的由科學家、考古教授和翻譯組成的考古探險特別小組,信心十足地來到烏蘭巴托尋找成吉思汗陵墓。克拉維茲的計劃起先遇到蒙古政府的抵制,後來他幾乎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在蒙古生活了6年,才說服了蒙古政府並吸引了兩位著名的當地歷史學教授加入探險。
2001年8月16日,克拉維茲的考古隊在烏蘭巴托東北300多公里處的森林中發現了一個城牆環繞的墓地,裡面包括幾十座沒有開啟過的陵墓。探險隊由此向外界宣佈“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但後來被證明是匈奴墓。
2002年4月,這個考古隊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東北322公里處的肯特省巴士利特鎮(音譯)發現了一個由城牆環繞的墓地,裡面至少包括30座沒有開啟過的陵墓。這個古墓被稱為“非常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然而,4個月後,考古隊突然放棄挖掘行動並撤出蒙古。有傳言說,在考察過程中,美國考古隊的一些工作人員被陵墓牆壁中忽然湧出的許多毒蛇咬傷,並且他們停放在山邊的車輛也無緣無故地從山坡上滑落,所以考古隊決定放棄挖掘。
因此有傳言說是成吉思汗顯靈了。不過,真實情況據說是考古隊受到了蒙古政府和民間的阻止。因為按照蒙古的傳統觀念,挖掘土地會帶來壞運氣,而觸動祖先的墳墓會毀滅他的靈魂。所以,當蒙古國民眾得知這一訊息後,紛紛強烈反對挖掘,蒙古國政府也勒令考古隊停止挖掘並撤出那個地區。因此,主要投資者克拉維茲不得不宣佈停止考察活動。
蒙古貴族死後密葬的傳統
傳說,成吉思汗下葬時,為保密起見,曾經以上萬匹戰馬在下葬處踏實土地,並以一棵獨立的樹作為墓碑。為了便於日後能夠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處,當著一峰母駱駝的面,殺死其親生的一峰小駱駝,將鮮血撒於墓地之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綠草發芽後,墓地已經與其它地方無任何異樣。在這種情況下,後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時,便牽著那峰母駱駝前往。母駱駝來到墓地後便會因想起被殺的小駱駝而哀鳴不已。祭祀者便在母駱駝哀鳴處進行隆重的祭奠。可是,等到那峰母駱駝死後,就再也沒人能夠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
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皇族下葬後,先用幾百匹戰馬將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種草植樹,而後派人長期守陵,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跡方可離開,知情者則會遭到殺戮。由此可見,這種傳說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潘照東指出,從六盤山到日蒙聯合考古隊發現墓地的這個地點,路程相當遙遠,盛夏季節,幾千里路,要保證遺體不腐爛,同時過山涉水,還要穿過沙漠,這些問題3天之內很難解決。
潘照東說,按照記載,成吉思汗去世時,拿白色公駝的頂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氣了,說明靈魂已經附著在這片白色駝毛上,這時遺體就可以處理掉,而把這團駝毛儲存在衣冠冢裡。據潘照東介紹,上世紀50年代成陵落成時,曾經開啟過銀棺,發現了這團駝毛。
朱耀廷說,按照蒙古族的傳統,成吉思汗是“密葬”,不希望讓後人發現,對於後人來講,應該尊重祖先,而且蒙古族子孫也不希望成吉思汗墓被髮掘。
潘照東更是語出驚人,“我們以後也很可能找不到確鑿的埋葬地點,也許成吉思汗什麼都沒有留下。我們的思路一直是錯誤的。”當時蒙古人沒有肉身崇拜的傳統,認為人的肉身來自於大自然,去世了也應該回歸大自然。早日安葬,靈魂方可昇天。因此,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銀棺靈樞中,儲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時的靈魂吸附物———白公駝頂鬃,而不是成吉思汗的遺骸。
“也許我們後來者一直思路有問題,總是希望挖掘出什麼東西,而實際上根本沒有。”潘照東不贊成大規模挖掘成陵,按照蒙古族傳統,打攪死者靈魂,是對死者的不敬,遺體沒有儲存價值,關鍵是靈魂不滅。大規模的考古,已經違反了草原祭祀文化,遭到反對,實際證明,一直也沒有弄出什麼來。
前不久,蒙古國總統巴嘎班迪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水均益採訪時說:“根據成吉思汗傳承下來的一個遺囑,也就是他去世時所說的一段話,他說,讓他的陵墓永遠不讓世人知道。因此,我們遵循成吉思汗的這一遺囑。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處在那個方向、處於什麼樣的狀態這一問題,應該就像你問的那樣,使它永遠成為一個謎底似的問題,使那些願意猜謎底的人繼續猜這個謎底吧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戰略家。他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諸部落後,進而征服了半個世界,創立了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大帝國。
成吉思汗成就霸業的原因諸多,首先成吉思汗本人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天才。他從小生活艱苦,形成了堅毅,勇敢的性格。他生活的年代動亂,漂泊,耳濡目染使他對於行軍打仗非常熟悉。第二,蒙古民族民風彪悍,團結,吃苦耐勞,蒙古士兵從孩提時就練就了鋼鐵般的意志。據史載:“蒙古人從三歲起就手拿弓箭。”他們放牧、騎射、圍獵,很早就孕育了靈敏的馬上戰術。
第三,成吉思汗的軍事思想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他在蒙古騎兵的建軍、治軍、練軍和用軍等各方面,繼承和發展了先人的成功的實踐經驗,並有自己的獨創之處。
戰略方面,成吉思汗有一套後人稱為“大迂迴”的戰略。蒙古軍的迂迴戰略源於蒙古族的圍獵。他們把圍獵中的技藝,嫻熟地運用到戰爭中,許多堅固的城堡,變成了他們圍困中的野獸。因此,蒙古軍隊大迂迴戰略的突出特點是:它不以擊潰敵人就算達到戰爭目的,而是用獵人那雙狡黠、深邃的眼睛,盯著敵人的後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將敵人包圍,從不給對方留下一條逃生的出路。即使留有一條生路,那完全是一種戰術運用。這種大迂迴戰略,與古代其他軍隊的進攻方式大相徑庭,它不直接對敵列陣挑戰,而是更講實際,手段更隱蔽。併力圖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計謀”將對方制服。
大迂迴戰略的實施體現了速度與距離的對立統一,蒙古軍隊清一色的輕騎兵,創造了農業時代的“閃擊戰”。13世紀,歐亞等國的軍隊多以步兵和重騎兵為主,而蒙古軍隊卻是清一色的輕騎兵。輕騎兵具有突擊力強、靈活多變的特點,適合遠端奔襲。重騎兵防護效能好,機動性差,適合陣前對抗。所以,蒙古軍的輕騎兵,恰如“二戰”中機械化部隊,它常以絕對的軍事優勢,迫敵解除武裝。這就使成吉思汗時代所營造的戰場,完全是一種颶風式戰場。
大迂迴戰略能營造廣闊的戰爭空間,以迂為直,避實擊虛,使戰場攻防結構發生突變,從而打亂敵人的部署,為己創造有利戰機。大迂迴戰略離不開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蒙古軍隊之所以能在穿插、迂迴中屢建奇功,就在於它“羊馬隨徵,因糧於敵”。 蒙古軍因糧於敵的具體作法一是搶奪牲畜以備後用。二是對堅壁清野的城堡,用軟硬兼施的方法迫對方供給糧食。蒙古軍隊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解決了軍隊的供應問題,而這種解決方法不像一般的軍隊讓士兵負重過多,或在戰鬥序列後有很長的輜重隊,而是在他們民族千年以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中,以最輕便的方式加以解決。這種輕便體現在他們食用的羊或馬,不需要特別的裝備來運送,從而大大減輕了蒙古軍隊的負重,更有力量和能力,大膽向敵人的縱深穿插迂迴,其距離的深遠常常使他的敵人也難以置信,這就是為什麼蒙古軍隊攻下一個個城堡竟是那麼容易。
在戰術上,騎兵大兵團寬正面密集隊形衝擊敵人,迂迴包圍,分進合擊,誘敵深入,設伏殲敵,對敵堅固城堡採取變化多樣的攻破戰術,不給跑敵喘息機會,猛打猛追。這些戰術細緻巧妙,機智靈活的運用使成吉思汗的軍隊經常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第四,成吉思汗的建軍要則:知人善任,勇於納諫。只要忠誠並有才幹則不分民族或階層就重用信任,甚至不嫌戰場俘虜和從他來投誠者,同樣一視同仁,視其能力水平給予一定職位加以重用。
精心的組織工作。整頓軍隊,分別任命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萬戶長,使軍隊直接歸屬於自己掌管和嫡系親信控制之下。軍隊體制上建立了護衛軍組織,這支護衛軍是成吉思汗戰勝敵人的一個重要文柱。
制定周密細緻的作戰計劃。他制定作戰計劃與軍事指揮時力避盲目蠻幹,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決不含含糊糊草率從事。
嚴明軍紀,賞罰分明。蒙古史學家多桑指出:“將軍中如有人犯了錯誤,成吉思扦只要派去一名下級官吏傳令,就準能執行不誤。這個將領無論相距多遠,雖統帥十萬人馬,也得堅決服從使臣的傳令。如果處於鞭打,就得伏地受刑,如若處以殺頭,就給割下自己的頭。”而對做出貢獻的有功人員,他終生不忘,永遠信任,分別給予獎賞。
嚴格軍事訓練,重視改革武器裝備技術,重視培養官兵的英勇頑強的思想作風。蒙古軍隊的武器裝備由一般常規武器發展到能使用火炮、火箭發射器和火焰石油投射器等先進武器,平時行軍安營紮寨,總是以戰鬥陣容駐防。有時召集各軍營部隊,考核軍隊訓練,或者從各部隊選拔優秀士兵搞武藝比賽和摔膠,優勝者給予鼓舞獎賞。
重視軍隊的後勤保礙工作。由於出征時攜帶的羊馬很有限,為充分食用這些牲畜,成吉思汗還專門規定了屠殺的方法:“用牛羊的膀胱兩個,吹滿空氣,把骨管伸進膀胱的管孔。骨管上刻有螺絲紋。在獸的第四、第五肋條之間,刺個穴口然後把骨管插進創口,壓迫膀胱把空氣注入肺臟。這樣做的時候,獸立刻死去。死狀好像是被電擊一樣。這個殺法的利益是肉量增加70%,滋養力充分,肉質柔軟,味道也美,易於更長久的儲存。”(《大統帥成吉思汗兵略》274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重視軍隊通訊聯絡和交通運輸的暢通無阻。據史料載,差不多他每到一處,在五十、百里以內各設一釋站,僅送信報息的驛站所備用馬就達三十多萬匹。成吉思汗當時對修築橋樑、開山修路也非常重視。他出徵花刺子模國,渡過伊力河時,墊木頭、鋪石子修的橋就達四十八座。察阿歹西征中渡過沙拉坦河時,就修了十八座橋,使全軍安然渡河。除此以外,過山越嶺時也修了許多小路,從而對來往人馬、車輛、商賈、遊客創造了極為方便的條件。這樣兩大洲各國之間的來往聯絡也更加方便,路程也縮短了。作戰時軍隊之間相互聯絡訊號方面,也都採取了妥善的辦法和制定了必要的制度。例如制定往步和乘馬聯絡外,用吹號、色旗互相聯絡等。
成吉思汗一生勒馬跨鞋馳騁在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廣闊戰場上,創造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戰略戰術,豐富了世界軍事科學史的寶庫,給人類留下了寶貴遺產。
四種說法盛傳陵墓位置
對於成吉思汗墓地的具體位置,多年來大致有四種說法: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三是位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四是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700多年來,一直沒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實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點不立標誌、不公佈、不記錄在案。
在蒙古國肯特山的依據是,有關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經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樹下靜坐長思,而後忽然起立,對手下隨從說:“我死後就葬在這裡。”南宋文人的筆記中也記載,成吉思汗當年在西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獨木棺裡。所謂獨木棺,是擷取大樹的一段,將中間掏空做成棺材。獨木棺下葬後,墓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的依據將在後文中詳細表述。
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所在的清和縣三道海附近的依據是有考古專家在該地發現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測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佐證之一是馬可·波羅在他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中寫道:“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
在寧夏六盤山的依據則是,有記載說,成吉思汗是1227年盛夏時,攻打西夏時死於六盤山附近。有考古專家據此認為,按照蒙古族過去的風俗,人去世3天內就應該處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為的是怕屍體腐爛,靈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後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美國富翁考古隊敗走麥城
一位蒙古學專家預言:成吉思汗的陵墓裡可能埋藏著大量奇珍異寶,裡面的工藝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還要壯觀。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成吉思汗的陵墓裡可能埋藏著他東征西討,從20多個王國得來的無價珍寶,這也是吸引考古界多年來前赴後繼、苦苦尋覓的原因。
據國內外多家媒體報道,2000年8月,美國的探險家、億萬富翁穆裡·克拉維茲率領他的由科學家、考古教授和翻譯組成的考古探險特別小組,信心十足地來到烏蘭巴托尋找成吉思汗陵墓。克拉維茲的計劃起先遇到蒙古政府的抵制,後來他幾乎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在蒙古生活了6年,才說服了蒙古政府並吸引了兩位著名的當地歷史學教授加入探險。
2001年8月16日,克拉維茲的考古隊在烏蘭巴托東北300多公里處的森林中發現了一個城牆環繞的墓地,裡面包括幾十座沒有開啟過的陵墓。探險隊由此向外界宣佈“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但後來被證明是匈奴墓。
2002年4月,這個考古隊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東北322公里處的肯特省巴士利特鎮(音譯)發現了一個由城牆環繞的墓地,裡面至少包括30座沒有開啟過的陵墓。這個古墓被稱為“非常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然而,4個月後,考古隊突然放棄挖掘行動並撤出蒙古。有傳言說,在考察過程中,美國考古隊的一些工作人員被陵墓牆壁中忽然湧出的許多毒蛇咬傷,並且他們停放在山邊的車輛也無緣無故地從山坡上滑落,所以考古隊決定放棄挖掘。
因此有傳言說是成吉思汗顯靈了。不過,真實情況據說是考古隊受到了蒙古政府和民間的阻止。因為按照蒙古的傳統觀念,挖掘土地會帶來壞運氣,而觸動祖先的墳墓會毀滅他的靈魂。所以,當蒙古國民眾得知這一訊息後,紛紛強烈反對挖掘,蒙古國政府也勒令考古隊停止挖掘並撤出那個地區。因此,主要投資者克拉維茲不得不宣佈停止考察活動。
蒙古貴族死後密葬的傳統
傳說,成吉思汗下葬時,為保密起見,曾經以上萬匹戰馬在下葬處踏實土地,並以一棵獨立的樹作為墓碑。為了便於日後能夠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下葬處,當著一峰母駱駝的面,殺死其親生的一峰小駱駝,將鮮血撒於墓地之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綠草發芽後,墓地已經與其它地方無任何異樣。在這種情況下,後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時,便牽著那峰母駱駝前往。母駱駝來到墓地後便會因想起被殺的小駱駝而哀鳴不已。祭祀者便在母駱駝哀鳴處進行隆重的祭奠。可是,等到那峰母駱駝死後,就再也沒人能夠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
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皇族下葬後,先用幾百匹戰馬將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種草植樹,而後派人長期守陵,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跡方可離開,知情者則會遭到殺戮。由此可見,這種傳說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潘照東指出,從六盤山到日蒙聯合考古隊發現墓地的這個地點,路程相當遙遠,盛夏季節,幾千里路,要保證遺體不腐爛,同時過山涉水,還要穿過沙漠,這些問題3天之內很難解決。
潘照東說,按照記載,成吉思汗去世時,拿白色公駝的頂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氣了,說明靈魂已經附著在這片白色駝毛上,這時遺體就可以處理掉,而把這團駝毛儲存在衣冠冢裡。據潘照東介紹,上世紀50年代成陵落成時,曾經開啟過銀棺,發現了這團駝毛。
朱耀廷說,按照蒙古族的傳統,成吉思汗是“密葬”,不希望讓後人發現,對於後人來講,應該尊重祖先,而且蒙古族子孫也不希望成吉思汗墓被髮掘。
潘照東更是語出驚人,“我們以後也很可能找不到確鑿的埋葬地點,也許成吉思汗什麼都沒有留下。我們的思路一直是錯誤的。”當時蒙古人沒有肉身崇拜的傳統,認為人的肉身來自於大自然,去世了也應該回歸大自然。早日安葬,靈魂方可昇天。因此,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銀棺靈樞中,儲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時的靈魂吸附物———白公駝頂鬃,而不是成吉思汗的遺骸。
“也許我們後來者一直思路有問題,總是希望挖掘出什麼東西,而實際上根本沒有。”潘照東不贊成大規模挖掘成陵,按照蒙古族傳統,打攪死者靈魂,是對死者的不敬,遺體沒有儲存價值,關鍵是靈魂不滅。大規模的考古,已經違反了草原祭祀文化,遭到反對,實際證明,一直也沒有弄出什麼來。
前不久,蒙古國總統巴嘎班迪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水均益採訪時說:“根據成吉思汗傳承下來的一個遺囑,也就是他去世時所說的一段話,他說,讓他的陵墓永遠不讓世人知道。因此,我們遵循成吉思汗的這一遺囑。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處在那個方向、處於什麼樣的狀態這一問題,應該就像你問的那樣,使它永遠成為一個謎底似的問題,使那些願意猜謎底的人繼續猜這個謎底吧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戰略家。他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諸部落後,進而征服了半個世界,創立了橫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大帝國。
成吉思汗成就霸業的原因諸多,首先成吉思汗本人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天才。他從小生活艱苦,形成了堅毅,勇敢的性格。他生活的年代動亂,漂泊,耳濡目染使他對於行軍打仗非常熟悉。第二,蒙古民族民風彪悍,團結,吃苦耐勞,蒙古士兵從孩提時就練就了鋼鐵般的意志。據史載:“蒙古人從三歲起就手拿弓箭。”他們放牧、騎射、圍獵,很早就孕育了靈敏的馬上戰術。
第三,成吉思汗的軍事思想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他在蒙古騎兵的建軍、治軍、練軍和用軍等各方面,繼承和發展了先人的成功的實踐經驗,並有自己的獨創之處。
戰略方面,成吉思汗有一套後人稱為“大迂迴”的戰略。蒙古軍的迂迴戰略源於蒙古族的圍獵。他們把圍獵中的技藝,嫻熟地運用到戰爭中,許多堅固的城堡,變成了他們圍困中的野獸。因此,蒙古軍隊大迂迴戰略的突出特點是:它不以擊潰敵人就算達到戰爭目的,而是用獵人那雙狡黠、深邃的眼睛,盯著敵人的後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將敵人包圍,從不給對方留下一條逃生的出路。即使留有一條生路,那完全是一種戰術運用。這種大迂迴戰略,與古代其他軍隊的進攻方式大相徑庭,它不直接對敵列陣挑戰,而是更講實際,手段更隱蔽。併力圖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計謀”將對方制服。
大迂迴戰略的實施體現了速度與距離的對立統一,蒙古軍隊清一色的輕騎兵,創造了農業時代的“閃擊戰”。13世紀,歐亞等國的軍隊多以步兵和重騎兵為主,而蒙古軍隊卻是清一色的輕騎兵。輕騎兵具有突擊力強、靈活多變的特點,適合遠端奔襲。重騎兵防護效能好,機動性差,適合陣前對抗。所以,蒙古軍的輕騎兵,恰如“二戰”中機械化部隊,它常以絕對的軍事優勢,迫敵解除武裝。這就使成吉思汗時代所營造的戰場,完全是一種颶風式戰場。
大迂迴戰略能營造廣闊的戰爭空間,以迂為直,避實擊虛,使戰場攻防結構發生突變,從而打亂敵人的部署,為己創造有利戰機。大迂迴戰略離不開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蒙古軍隊之所以能在穿插、迂迴中屢建奇功,就在於它“羊馬隨徵,因糧於敵”。 蒙古軍因糧於敵的具體作法一是搶奪牲畜以備後用。二是對堅壁清野的城堡,用軟硬兼施的方法迫對方供給糧食。蒙古軍隊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解決了軍隊的供應問題,而這種解決方法不像一般的軍隊讓士兵負重過多,或在戰鬥序列後有很長的輜重隊,而是在他們民族千年以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中,以最輕便的方式加以解決。這種輕便體現在他們食用的羊或馬,不需要特別的裝備來運送,從而大大減輕了蒙古軍隊的負重,更有力量和能力,大膽向敵人的縱深穿插迂迴,其距離的深遠常常使他的敵人也難以置信,這就是為什麼蒙古軍隊攻下一個個城堡竟是那麼容易。
在戰術上,騎兵大兵團寬正面密集隊形衝擊敵人,迂迴包圍,分進合擊,誘敵深入,設伏殲敵,對敵堅固城堡採取變化多樣的攻破戰術,不給跑敵喘息機會,猛打猛追。這些戰術細緻巧妙,機智靈活的運用使成吉思汗的軍隊經常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第四,成吉思汗的建軍要則:知人善任,勇於納諫。只要忠誠並有才幹則不分民族或階層就重用信任,甚至不嫌戰場俘虜和從他來投誠者,同樣一視同仁,視其能力水平給予一定職位加以重用。
精心的組織工作。整頓軍隊,分別任命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萬戶長,使軍隊直接歸屬於自己掌管和嫡系親信控制之下。軍隊體制上建立了護衛軍組織,這支護衛軍是成吉思汗戰勝敵人的一個重要文柱。
制定周密細緻的作戰計劃。他制定作戰計劃與軍事指揮時力避盲目蠻幹,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決不含含糊糊草率從事。
嚴明軍紀,賞罰分明。蒙古史學家多桑指出:“將軍中如有人犯了錯誤,成吉思扦只要派去一名下級官吏傳令,就準能執行不誤。這個將領無論相距多遠,雖統帥十萬人馬,也得堅決服從使臣的傳令。如果處於鞭打,就得伏地受刑,如若處以殺頭,就給割下自己的頭。”而對做出貢獻的有功人員,他終生不忘,永遠信任,分別給予獎賞。
嚴格軍事訓練,重視改革武器裝備技術,重視培養官兵的英勇頑強的思想作風。蒙古軍隊的武器裝備由一般常規武器發展到能使用火炮、火箭發射器和火焰石油投射器等先進武器,平時行軍安營紮寨,總是以戰鬥陣容駐防。有時召集各軍營部隊,考核軍隊訓練,或者從各部隊選拔優秀士兵搞武藝比賽和摔膠,優勝者給予鼓舞獎賞。
重視軍隊的後勤保礙工作。由於出征時攜帶的羊馬很有限,為充分食用這些牲畜,成吉思汗還專門規定了屠殺的方法:“用牛羊的膀胱兩個,吹滿空氣,把骨管伸進膀胱的管孔。骨管上刻有螺絲紋。在獸的第四、第五肋條之間,刺個穴口然後把骨管插進創口,壓迫膀胱把空氣注入肺臟。這樣做的時候,獸立刻死去。死狀好像是被電擊一樣。這個殺法的利益是肉量增加70%,滋養力充分,肉質柔軟,味道也美,易於更長久的儲存。”(《大統帥成吉思汗兵略》274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重視軍隊通訊聯絡和交通運輸的暢通無阻。據史料載,差不多他每到一處,在五十、百里以內各設一釋站,僅送信報息的驛站所備用馬就達三十多萬匹。成吉思汗當時對修築橋樑、開山修路也非常重視。他出徵花刺子模國,渡過伊力河時,墊木頭、鋪石子修的橋就達四十八座。察阿歹西征中渡過沙拉坦河時,就修了十八座橋,使全軍安然渡河。除此以外,過山越嶺時也修了許多小路,從而對來往人馬、車輛、商賈、遊客創造了極為方便的條件。這樣兩大洲各國之間的來往聯絡也更加方便,路程也縮短了。作戰時軍隊之間相互聯絡訊號方面,也都採取了妥善的辦法和制定了必要的制度。例如制定往步和乘馬聯絡外,用吹號、色旗互相聯絡等。
成吉思汗一生勒馬跨鞋馳騁在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廣闊戰場上,創造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戰略戰術,豐富了世界軍事科學史的寶庫,給人類留下了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