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解亦,讀作【xiè yì】,《黃帝內經》有云,【體中肌肉解散,筋不束骨,肢體因倦疲軟,尺脈緩弱】,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亞健康”“第三狀體”,正式的名稱,醫學上稱之為“慢性疲勞綜合徵”。

    雖然古稱“解亦病”,但就今天的醫學說法而言,慢性疲勞綜合徵並不能算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

    健康和疾病是人體生命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從健康到疾病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且健康水平也有不同的等級狀態。當身體沒有呈現具體疾病,卻總是身體乏力、煩躁、失眠、心悸等不適之感,不能徹底消除,總是時隱時現,時好時壞的情況,便是所謂慢性疲勞。

    慢性疲勞綜合徵,是以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虛弱性疲勞為主要特徵,無任何其他器質性疾患,經充分休息難以恢復的一組症候群。現代常認為此病是人體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勞累狀態,使大腦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免疫功能異常,導致機體各系統、多臟器功能紊亂。

    西醫沒有針對慢性疲勞綜合徵的治療手段,只是採用生活方式干預的方法進行調整。

    而中醫是有治療手段的,一般從肝、脾、腎論治。

    肝屬木,喜條達善疏洩,如長期緊張,思慮過甚,使情懷不暢,木鬱不達,有如春木被鬱,生機被遏,失去生髮之性,而精神萎頓、抑鬱,首則犯脾,並會引發其他臟腑功能失調。因此從肝的方面來說,宜疏肝理氣。

    脾為後天之本,人在出生後,生命活動的延續和精、氣、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實,均有賴於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脾還是參與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臟器之一,具有運化水溼的作用。攝入體內的水液,經過脾的運化傳輸,氣化為津液,輸佈於周身臟腑器官,發揮濡養、滋潤作用,並且將全身各組織器官利用後多餘的水液及時排出體外。另外,肌肉所需要的營養也得靠脾運化水谷精微得以供養。脾虛失運,人會出現面色萎黃、精神疲憊、體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後脹氣、四肢欠溫、氣短怕冷、形體肥胖等病證。因此從脾的方面來說,宜健脾和胃,清化溼濁。

    腎為先天之本,腎中精氣充足,則臟腑的生理功能活躍,人體正氣就充盛,就擁有了強大的抗病能力。腎虛則五臟六腑皆虛,造成體內正氣不足,外邪入侵人體導致流感發生。只有在人體正氣相對虛弱的情況下,邪氣方能乘虛而人,使人體陰陽失調而發病。因此體質虛弱的中老年人易患流感,其根本原因是體內正氣不足,不能抵禦外界寒冷的侵襲。針對腎虛的發病機制,應以補腎填精益髓為主要調理方法。

    肝、脾、腎三管齊下,對身體進行調理,即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徵。當然,日常生活方式也還是需要的,透過改善飲食、作息、運動鍛鍊等方式,也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徵的有效手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橋留美子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