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58580535730

    印花平網制網,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以後,一方面完善了膠片感光法,另一方面開發了一些新方法。由於新方法還不夠成熟或其它原因,尚未能普及。所以,目前仍然主要採用膠片感光法。

    一、膠片感光制網法 這種傳統方法的製版過程,主要包刮繃框、上膠、曝光、顯影、固化等環節。

    (一)繃框

    1、框架材料 主要有兩種材料,一是異型鋼管,二是鋁合金異型管。前者質量大,手工搬動不方便,但成本較低。後者模仿日本東昇公司產品,質量輕,操作方便,但成本較高。

    2、框架構形 為提高抗拉強度,防止框架變形,常將框架的長邊壓成外突弧形,外突程度隨框架長度變化,一般為2-3公分。

    4、塗布粘合劑 一般用聚乙烯醇縮醛膠,在框架貼布面塗布,要求塗布薄而均勻,不能堆砌,新框須塗布二次。

    5、繃框裝置 一般採用二種形式,一是螺桿式繃框機,另一種是氣壓式繃框機。前者以螺桿轉動拉伸原理,用手動或電動分別從經緯兩個方向拉伸絲網鋏子,拉伸絲網。後者用氣動方式,將設定的氣壓傳遞到各個絲網鋏子拉伸絲網。 這兩種裝置,繃框原理和繃框過程可以說是相同的,只是動力不同,但是在絲網張力控制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前者是根據螺桿拉伸程度,後者是根據鋏子上的氣壓。其均勻性、重現性和誤差比前者要科學得多、精確得多。特別是2米×3米以上的大框架,氣動拉伸更顯出其優越性。 在氣壓拉動型的繃框機上,我們可以看到用於夾絲網的鋏子,有的很大(約25cm),有的很小(約12cm)。很明顯,大鋏子不如小鋏子,這是因為鋏子一旦扣緊,在另一個(垂直)方向上受力時,整隻鋏子可以移動但夾在裡面的絲網是無法再拉伸的,極易造成框架上的絲網不均勻。從這一角度來分析,我們也可以認為鋏子越小越好。

    6、繃框操作 1)程式: 裝框架→覆絲網→絲網上鋏→設定氣壓→開氣→頂框架→塗溶劑粘結→關氣→切邊→燙毛邊→貼邊 2)要點: ○絲網上鋏時,各只鋏子口儘可能在同一經(緯)線上,以保證網版經緯絲路平直,受力均勻,切忌隨意上鋏。 ○絲網與框架粘結牢固,無區域性松縮現象。 ○貼邊結實無漏水、滲水 ○網框繃好後最好放置24小時以上才可上膠、感光,以防框架變形過大,切忌即繃即用,引起套版不準。

    其實,對於繃好的網版,在其後續的加工和使用中最大的問題是網絲與框架的脫膠收縮。中國產異型鋼管框因與網絲的粘結面較窄,出現這種情況更多一些。它可以發生在繃框、上感光膠後的烘乾、固化以及刮印的各個環節,這是製版工人最怕的。原因雖然有多種,但根本原因是粘結劑的粘結力不夠。

    把舊框放在繃框機架上,隨即扯去廢舊絲網,對舊框上的殘留粘合物未作任何處理,就覆上新絲網,繃緊,抬升框架,使框架與絲網貼緊,然後在絲網與框架的粘合面上塗上粘合劑,少傾即可卸鋏、切邊。一隻新網版的繃制就這樣完成了。

    粘合劑在框架上塗多了不好,塗少了也不好,在溼度大的季節裡常因不易乾燥而“發白”,影響粘結牢度。對於繃框工人來說,研製高粘結力的繃框用劑是十分困難的。所以我們只能從實際出發,不斷總結經驗,處處小心從事。

    繃框中另一個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松板印”。所謂“松板印”是指網版感光製成花版以後,在刮印過程中布面上出現的顏色深淺,其形狀類似松板上的木紋。這種深淺花紋一旦形成就無法消除,並最終出現在成品布面上。它主要產生在大塊面花形上。其實這不是繃框操作造成的,而是絲網與布面接觸時,他們之間的經緯密度在某種數量條件下的反映。我們不妨用繃好的空白網版壓到貼上平整的白布上去觀察,可以看到用一張網框在不同經緯密度的白布上有不同的花紋反映出來,也可以改變網框與布邊的夾角,以觀察“松板印”的變化。由此我們可以採用提高或降低絲網目數或改變網絲與框邊的夾角(俗稱“斜繃”)來降低甚至消除“松板印”。

    (二)塗刮感光膠

    1、上膠前準備

    1)用洗潔精或淡燒鹼溶液(稀釋液)塗刷框架上的絲網的正反面,放置10-20分鐘後用水沖洗,且邊刷邊衝,乾淨後瀝乾、烘燥。

    2)配膠 按重氮感光膠的配製要求將光敏劑拌入感光膠內,攪拌均勻,並視膠液粘度情況加入少許蒸餾水進行調節、靜置、消泡。由於光敏劑的加入,這一工作要在暗室中進行。

    2、上膠

    1)手工上膠(臥式) 將網版平放在刮膠架(或桌子上),用不鏽鋼刮刀(厚0.3cm高7-8cm,長度比框架寬度小2-3公分。磨成小圓口。)在其上面刮感光膠。先上反面(指與印布接觸面)。將感光膠適量地倒在網版一端,使成3cm左右寬的長條。用刮刀將其刮向另一端,然後調轉刮刀(即將刮刀左右調轉,使帶漿面始終帶漿,再從末端刮向始端,然後把餘漿用小刮刀(油漆刮刀)收入原膠杯內。 反面上膠後把網框平放入低溫烘箱內,待乾燥後,再用同樣方法在另一面上膠。

    2)機械上膠(豎式) 一般是單面式上膠,先將網框固定在膠機上,調整好刮刀口,把感光膠倒入漿鬥,然後自下而上地在網版上刮膠,先刮背面,再刮正面,中間也需烘乾,也有的採用雙面式上膠一次完成上膠過程。

    要點:

    1)塗在網版上的感光膠層要封住網版上所有網孔,所以要有一定的厚度,但又不能太厚。塗膠要均勻、平整、光滑。

    2)刮感光膠時,不鏽鋼刮刀與網版平面保持基本垂直,各處壓力一致,壓力適當,刮速均勻。切忌使用短刮刀,分二次拼接刮塗。

    3)塗膠後的烘乾。要注意三點,一是溫度要控制在40℃以下(最好30-40℃之間),因為溫度過高,感光膠乾燥後,易產生熱交聯,造成顯影困難。同時,烘房內應有迴圈送風系統,使溫度均勻。二是網版上膠後送入烘房內應平放,並將印布面向上,不要將網版豎立烘乾(如倚在牆上)以免造成膠層及乾燥不均勻。三是上膠室和烘房要乾淨,儘量減少塵土飛揚。因為網版上的溼膠很容易粘住灰塵,造成沙眼。

    4)上膠前網版一定要清洗,目的在於清除織造和運輸中產生的油漬和汙漬,為感光膠與網絲的粘結創造良好的條件,以減少網版上漏點、沙眼的產生。切忌將空白網版未作任何處理拿來就塗刮感光膠。因為這對花版質量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三)曝光

    1、曝光裝置

    目前主要有二種曝光裝置

    1)小片感光機(又稱感光連拍機) 以前印花圖案的分色分套描繪都是由手工完成的。因此黑白膠片的大小大都只包含一個完整的花位(一個回頭),特別小的回頭,一般再連曬成25×33cm左右。這種從經濟角度考慮的做法,即使有了電腦描稿-照排機發片的今天仍然存在。對於這種小片子,需要應用平接或跳接等拼接方式進行多次擴充套件,才能滿足製版要求。這種拼接擴充套件就由感光連拍機來完成。感光連拍機一般佔地4×6米,分機架、導軌、框架固定裝置和燈箱等幾部分。燈箱和導軌可向相互垂直或平行方向移動。導軌上都安有標尺和可移動的定位塊。燈箱面積1.2米左右見方,頂板玻璃下並排裝著紫外光燈管或日光燈管,以作曝光的光源。 小片感光機的關鍵在於精度。首先是一組梯形導軌要相互垂直,(理論上要絕對垂直)其次是移動定位塊的正確性,再次是燈箱玻璃上的中間“+”字線(黑白膠片的貼片定位線),這個“+”字線要和導軌“垂直線”吻合。 小片感光機感光時,將分色黑白膠片貼在玻璃板上(正面朝上),膠片四周用黑紙遮住(也稱蒙版)。同時根據花回規格校準導軌上的定位塊,然後將塗有感光膠的乾燥網版裝上感光機的移動框架上,接著可將網版移動至所需位置,放下框架,貼緊黑白膠片,上加壓板後即可開燈曝光。曝光時間根據花形確定,一般從30秒至2分鐘不等,具體引數因光源強弱,燈管與網版的距離不同等原因,需根據試驗確定。 這類感光連拍機曾經有過輝煌時期,現在還是主要力量,它畢竟解決了很多花樣的拼接和製版問題,成本也比較低。它的缺點是利用機械定位,誤差較大,因而拼接的準確度較差;或因燈管起跳有先後,導致同一版曝光中出現區域性不勻;或因計時器誤差,造成各次曝光中的不一致性,這對精細花樣影響較大。

    2)大片感光機(整版感光機,俗稱一次性感光機) 它是一個可翻轉的大鏡框似的裝置。“鏡框”約2×3米(有多種規格)由機架、邊框、平面玻璃及橡皮膜罩等構成,另有碘鎵燈和抽氣泵。 大片感光機不存在花形拼接的精確度問題,它的關鍵在於抽氣時的密封性和曝光距離的確定。 感光時,先將大黑白膠片準確地貼在已上膠並乾燥的網版背面,然後翻開橡皮膜罩,把貼有黑白膠片的網版放在平板玻璃上,再罩上橡皮膜罩。橡皮膜罩是一個能將除玻璃承照面以外,密封包含並配有抽氣泵的裝置。網版裝好以後,可開始抽氣,待網版與玻璃貼緊後,翻轉“大鏡框”,使玻璃面轉向曝光燈。曝光燈約距平面玻璃2.5米,然後開燈曝光,一般為5-6分鐘,然後放氣、下罩、取出網版就可去顯影沖洗了,以上過程均需在暗室中進行。 該機的優點是一次成形,整版曝光均勻,沒有拼接誤差。他的缺點是用點光源曝光,儘管光源可以拉遠,(當然不能拉得很遠)但始終成放射狀,所以網版邊緣易產生衍射現象,影響精細花形的清晰度。

    要點:

    定位

    對小片感光制網來說,“準確定位”除了導軌相互垂直,燈箱玻璃檯面“+”字標準線互相垂直和二組“+”字之間的二、二平行以外,還應包括貼片時黑白膠片上的“+”字線與玻璃檯面上“+”字的準確吻合,移動定位塊的準確定位。對於操作工應懂得檢查感光機的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要知道燈箱玻璃上“十”字標準線的劃定(不劃在玻璃上,線條精細且長)。要明瞭其原理。對於一次性大版的感光,也有準確定位問題,主要是其始位置和中心線,防止各套花版偏差過大造成印花機臺上調整花位發生困難。

    曝光時間

    在印花廠,網版曝光程度有“老”和“嫩”的說法。曝光時間短,感光膠交聯不充分,網上膠層易被沖掉,稱為“嫩”,反之則稱“老”。總的規律是:曝光時間短,花形顯影快,網上細莖、泥點可能較原稿粗,網上膠膜牢度差,砂眼多;曝光時間長,花形顯影慢,網上膠膜牢度好,砂眼少,網上細莖,泥點就可能較原稿細,甚至部分缺失。 總的原則是細莖、泥點曝光時間宜短,塊而宜長.怎樣做到恰到好處,全憑經驗控制。

    (四)顯影沖洗

    1)顯影沖洗裝置

    1、顯影槽。根據網框大小製作,要求充滿水後能浸沒網版,可加熱。

    2、沖洗架。在豎式燈箱(約寬一米)前,有可直立放置的網版支架,以便進行燈光照射觀察網版上的花形沖洗情況。

    3、沖洗噴頭和壓力泵。水泵壓力可以調節,多孔噴頭也可以變換噴射範圍。

    2)顯影操作: 把曝光先後的網版浸入顯影槽的水中,1-2分鐘後,適當晃動網版,待未曝光部分的膠膜吸水膨脹,明顯出現與黑白膠片相同的花紋時,取出網版,放到沖洗架上,用沖洗噴頭從網版壓布面沖洗網上花紋。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排衝,直至各處細莖、泥點清晰,圖形輪廓清楚,然後用無壓力水將刮印面的殘膠淋洗乾淨。

    要點:

    1、顯影沖洗場地需安排在背光面,與感光室的距離要近,使曝光後的網版送入顯影槽水的途中無強光照射,無明顯曝光的可能。

    2、掌握好顯影程度。顯影時間過長,膠膜膨脹嚴重,粘結牢度降低,非花形部分的膠膜易被沖掉;顯影時間過短,膜層膨脹不充分,易造成沖洗不徹底,殘膠過多,堵塞網孔。所以顯影沖洗的標準應該是在圖形清晰的基礎上,沖洗時間要短,殘留膠液要少,那種沒有顯影槽,或將網版長時間浸在顯影槽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顯影后的網版要及時送到帶有迴圈風的低溫烘箱內平放乾燥,防止殘膠液堵塞網孔。

    (五)固化

    所謂“固化”,是指提高經過上述過程已在網版上固著的感光膠膜的堅牢度與耐磨性。實踐表明,未經固化的印花網版其可印製的數量是很有限的。現在固化網上膠層的方法多為配套的固化液。只要用排筆或棉紗團將它塗於乾燥的網版兩面(塗時網版要平放),然後在上述烘箱內平放乾燥即可。

    要點:

    1)塗固化液要均勻,不能有遺漏,否則遺漏之處,在刮印時易引起大片脫膠,造成印花病疵。

    2)塗固化液時要放平網版,塗後適當敲打框架,使花形處網孔清晰,然後平放烘乾,以防塞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走路時穿什麼鞋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