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禪月水清音

    “至誠之道,覺險而避”,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就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用佛教中的一句話就是“善知因果,擇善因必得善果,擇惡因比招惡報”。所以,這裡的至誠就是關鍵,既不是愚忠愚孝,也不是小人嬗變,“至”者極也,“誠”者無欺也,上不欺天地,下不欺人我眾生,“誠”之極者,心地自平,上合天地,下合眾生,為道也。

  • 2 # 雨村368

    至者,盡也。等同與神創萬物的人類未日,物質大爆炸理論的物質寂滅。對於中華民族以人為本的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的人文化。這些聳人聽聞的荒言,如同狗屁!

  • 3 # 一穗谷

    謝謝邀請,至誠之道,覺險而避,如何至誠?就句面意解應該是,本是誠實規矩的途徑,但察得有艱難和險阻而逃避,何以說什麼誠意。其實誠已到至的時侯已不會逃避了。覺險而避的人不誠!誠已是一種境界,跟信,禮,義同個層次。所以說達到至誠的人是不會逃避難險的,反會迎難而上。

  • 4 # 邵靈霞

    “至誠”為意誠達到了極致,來到了生命本來之處。

    而生命本來自帶覺知與本能,能自然避險。

    覺得有了這自然避險之行為,就不是至誠了的理解,還真把生命當一潭死水,不過為各自的分別心得出的愚痴見解罷了。

    至誠能自然避險,避險不礙至誠,不去分別都能領悟。

  • 5 # 心不顛倒819

    什麼是至誠?真誠到至極,國學大師曾國藩說:"什麼是誠?就是心中不起一念,為之誠。"心中一念不生,便是覺的體,至誠到了極處,已得覺悟,既覺悟,任何有危險的事都明明瞭了,而避之。

    南無阿彌陀佛

  • 6 # 錢江潮信

    儒家:

    文質彬彬,可致君子!

    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歸仁矣!

    道家: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佛家:

    心懷般諾常自在!

  • 7 # 浮蓋山

    至誠之道和中庸之道是儒家學術之根本,誠:成信、忠誠、誠實,誠之根本,指尊守信用;不應有超出不切實際的虛渺幻想,趨實避虛,不生無妄之雜念;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最高境界!

    至誠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至誠無息,至誠無妄。 《中庸》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曰: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 廉溪先生曰:“無妄者,至誠也。 ”

    誠,中國古代哲學術語——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質之終始,無誠不物。北宋周敦頤用以為至高無上的宇宙本體:“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明清之際王夫之提出“誠,以言其實有爾”,用以指客觀的“實有”,並作為宇宙的一般規律。 “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們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為本。

    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肯定“誠”是一種真實不欺的美德。要求人們修德做事,必須效法天道,做到真實可信。說真話,做實事,反對欺詐、虛偽。

    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至誠之道,為我們後輩人指明瞭正確的方向,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引導向前進;以不至於盲目偏離軌道,才能達到理想的最高精神境界!至誠之道,迎難而上

    誠信之根本大成,為人之本性,比如抗洪搶險,以大誠為國之根本,可不謂堅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誠為一種信仰、執著、熱情,無懼無畏,如果心中存有虛妄雜念,遇險難危之事,只有舉步而不敢前,憂柔寡斷、貪生卻步、望洋興嘆……!

    至誠之道,不欺不詐

    誠信之道,在四書五經中,佔有一席之地,和中庸之道相輔相成,以誠信為信念,不欺不詐;比如在生意上不欺行霸市,不欺詐平民百姓,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正確信念,不奸詐欺瞞、騙取消費者上當,而大斂不義之財。用中庸之道與人和諧相處,以至誠之道,順應天時地利的最後走向和路徑——!

    至誠之道和中庸之道感天應地,順天而向,更不可遇險境而逃之夭夭,出現危難之事躲避逃奔而無另何誠信可言、可信,做到以人為根本信仰,做到順應天時、地利、人和是一種最高思想境界!

  • 8 # 日子裡的江湖

    至誠之道,與視險情而避,並無悖謬,務實務虛罷了。

    至誠,是一種態度,是宏觀上的,避險,是一種行動,是微觀上的,雖千萬人,吾往矣,指的是在觀念上我真誠的認為是真理,雖有千萬人反對,我不改初心,而不是指具體行動上,成千上萬的人騎馬拉車地跑過來,我就不躲,我就迎著車馬而上,那註定被踩死,方向可以不變,但實際操作上可以想辦法避開車馬而又不隨波逐流嘛。

    我不贊成所謂至誠無息那種聖人都做不到的“誠”,我覺著管仲說得對:有利至誠,則敵不校。我們要帶著理想主義去談現實,而非罔顧現實的去追求理想主義,否則,誠便是痴,痴便成執,凡執必偏,便非正道,不入正道,何來至誠?偏執耳。

  • 9 # 愛讀經

    誠者自誠,不自欺,不論是大家可以監督到的地方,還是自己處於暗室之中,都表裡如一、言行一致;

    其次需要明誠,要明天命、明本性,明人道,讓自己內心隨時處於一種安定清明的狀態。

    歸納起來就是十二個字:明真相、用真心、說真話、做真人。

  • 10 # 禪留心間

    比如我接到這個問題,我實在是不知道答案,但我還是回答,第一,我很誠實,我不知道,第二我很誠心,我在這寫下我的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花月季怎麼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