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62712118707一滴
-
2 # 聞魯生
沒有好演的“喜劇“、“悲劇”之差異,只有受眾的“淺薄”、“深邃“之區別。
趙本山賣了根拐,引來一片廉價的笑。而卓別林的噙淚而笑,卻會帶來長久思考。顯然,笑的取向、境界,層次、意蘊不盡相同,也就清晰劃分了惡搞與幽默的截然不同。
無所謂喜劇悲劇誰更好演,沒有文化思想、道德情操,以及觀眾喜好,上了春晚,即是莫大笑話。
-
3 # 馮桂清8247480773239
我覺得喜劇好演,悲劇不好演。因為喜劇你可以誇大,無邊際去笑去逗笑話自己不樂;而悲劇得有哭,苦,沉,悲不好演。
-
4 # 一簑煙雨平
與其說喜劇比悲劇難演,不如說喜劇比悲劇難出彩。
悲劇本身帶走強烈的情感爆發度,不管是歇斯底里爆發型,還是沉默表達型的,因為強烈,反倒相對比較容易抓到爆點。
喜劇則不同,喜劇多以語言的不同組合形式創造笑點,創作方要有很強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積累;演員的演繹得自然;還要求觀眾有相當的解讀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梗,有人覺得好笑,有人覺得並不好笑的原因。
-
5 # 咖司娛樂
有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觀點:喜劇由一個個小的悲劇串聯而成,一臺喜劇發揮到極致也就變成一場宏大的悲劇。
悲劇是近距離看到的生活,喜劇是遠距離看到的生活。
喜劇的目的在於使觀眾從中收穫喜悅,喜劇給人的樂趣在於從他人的不幸裡產生優越感,從而獲得心理滿足。
人們很少對喜劇人物真正感同身受。因為若不保持距離,就無法心安理得地嘲笑那些出醜角色的愚蠢。
事實上只要我們湊近細瞧,就能看到許多喜劇人物在受苦。此時若真有了豐富的真實感,就難免會自我代入,喜劇中原本惹人發笑的災難就會變成悲劇。
舉個大家熟悉的例子。大家應該都看過《人在囧途》,當我們保持距離去欣賞這部電影,可能覺得徐崢和王寶強都很好笑。
但就是他們的這兩個逗逼人物,如果較真往裡深看,悲劇核心就會被挖出來:
兩個人都是從飛機到火車到中巴車一直輾轉各種交通工具,期間各種笑料,劇本表面上的就在這一層。
但他為什麼會這樣?
徐崢,員工訂票不盡責,春運難回家。因為他對員工的管理方法不當,展現了他在領導才能上的失敗。而飛機遇雪之後,火車買票難,黃牛票真假莫辨等等,展現了公共交通問題上長期難以解決的腫脹。
王寶強,奶場老闆拖欠工資,一年血汗要付流水。因為奶場老闆透支對擠奶工的信譽,因為奶場老闆的合作者也不靠譜。因為他也沒有別的選擇,等等。同樣的錢,對徐崢來說解決問題高興就好,對王寶強就是命根子。這一些,都反映了他民工生活的艱辛。
所以《人在囧途》在表面上,就止步在了「遭受困境」後的窘態這一層,刻意繞過了上面說的嚴肅核心。如果把上面換一個角度嚴肅地深挖之後,拿同樣都是民工來說,另一個人,可能生活艱辛想掙大錢掙快錢,也許鋌而走險。
人們樂於消費喜劇人物的不幸,看喜劇的時候更多隻想知道這事「有沒有」而不需要「為什麼」。不幸的原因人們並不關心,因為一旦關心,就會發現這些細節苦難彷彿在契合自己。 一旦喜劇創作者把這一部分赤裸展現,讓觀眾意識到「自己跟劇中角色一樣蠢」,或者「自己跟劇中角色有一樣慘的可能性」,觀眾就笑不出來了,喜劇即宣告失敗。
觀眾看不到,才可以「幸災樂禍」。
也就是說,喜劇某種程度上,在迴避現實。
悲劇正是因為離生活的本質更近,更坦誠直面,從而在人性的體察與思考上,具有更加深邃的價值。
-
6 # 顏榜
因為喜劇的核心是悲劇。更需要演員的演技。有時候,可能會是一種歡樂的方式演繹,但是讓看的人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共情和難過。比如《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用喜劇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女性悲慘的一生。劇中的松子渴望被愛,所以付出,反覆被辜負,直到生命最後,還在想著努力。裡面有劇經典的臺詞:“生而為人,對不起”。
-
7 # 和風從雲
只有經歷過悲劇或者苦難的人才能真正的詮釋喜劇的內涵,專靠演技的經驗是不行的,然而演悲劇則不需要,透過專業的訓練即可。
-
8 # change安然
這句話是沒錯的。說白了就是哄哭你容易,騙你笑難,其實就是這麼回事。生而為人,誰心裡都有柔軟不能去碰的地方,親情,愛情,友情哪一樣只有用心去維持和守護必然會有相應的付出和回報。而會哭會笑是每個人的權利,氣氛在,情緒上來只要能感染觀眾,催淚彈其實是很容易發的。但是,說實話,一個點覺得應該是個包袱但是一直不響,演員就會有很大的壓力,並不是每個人的笑點都是一樣的,逗不笑也是常有的,尤其演員,喜劇演員叫苦不迭的時候說逗不笑觀眾的時候真的是壓力很大,跟悲情戲確實不在一個層面。
-
9 # 傘人1216
同一個好的喜劇講第二次,觀眾未必會笑,同一個優秀的悲劇講第二次,讓觀眾哭起來就簡單多了。
周星馳 、葛優、 成龍、 周潤發 、梁朝偉 、黃渤、 王寶強 、徐崢 、張曼玉 、梁家輝、 張家輝 、曾志偉 、吳君如等許多演員都能表演喜劇。
喜劇和悲劇的確是不同的,如果喜劇中有讓觀眾笑不出來的場景,觀眾可能會對這個角色感到尷尬和冷漠,甚至這種感覺可能會觀眾被帶入下一個劇本場景中。
在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出色喜劇演員,比如金凱瑞、周星馳、憨豆、卓別林等,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比較沉悶的、不苟言笑,甚至有的還患有抑鬱症,喜劇人想要整出新的花樣可不容易,往往能把喜劇人自己整鬱悶了。
演喜劇要側重於喜劇的節奏。人的微笑點是很微妙的,演員表演欠一點不行下,過一點也不行。喜劇人只有敏銳的把握到這種節奏,觀眾才會笑。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笑話,有的人講出來很有趣,有的人講出來人們覺得根本不笑。能很好的把控喜劇節奏的演員太少了。這就是為什麼喜劇很難演的原因。
喜劇就好比把人的傷口撕開給人看,他和鬧劇是有區別的。喜劇搞不好就是演成了神經病,演成了自嗨。說到底,喜劇是一種諷刺,因為科學家認為笑是一種危險的反應,是危險解除後的反應。比如“撓癢癢”。喜劇的拿捏的分寸在於很高的情商,幾乎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悲劇只要毀滅,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
-
10 # 猴神大叔的小蘿莉
這句話是周星馳粉絲為了造神而創造出來,星粉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喜劇是最難演的,喜劇最考驗演技,逗人笑比讓人哭更難,周星馳喜劇出色,所以周星馳演技天下第一,所以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那麼喜劇真的很難演嗎?陳佩斯應該是喜劇表演的權威吧,那麼讓我們看看陳佩斯是怎麼說的。陳佩斯說“只要掌握方法,誰都可以演喜劇”。
就以香港為例,喜劇好手不乏其人,如許冠文兄弟、麥嘉、石天、黃百鳴、洪金寶、成龍、馮淬帆、吳耀漢,等等,還有大量的喜劇配角,吳孟達、曾志偉、午馬、陳百祥等等。一般演正劇的大咖,周潤發、梁家輝、梁朝偉、劉青雲等等,都不乏幾部喜劇經典。可見能演喜好喜劇的在香港大有人在。
竊以為,喜劇分這麼幾類,行為喜劇、語言喜劇、結構喜劇和黑色荒誕喜劇。行為喜劇是透過裝醜扮傻、追逐嘻戲、粗口打鬧等來達到喜劇效果,周星馳以及香港大部分喜劇都屬於這一種。語言喜劇是透過人物的幽默語言和機鋒對話來達到喜劇效果,馮小剛的喜劇大都屬於這一種。結構喜劇是透過劇情的推動來達到喜劇效果,甯浩的瘋狂系列,孝子賢孫侍候著、抓壯丁、有話好好說等屬於這一類。黑色喜劇是透過荒誕、離奇、病態的劇情揭示嚴肅的主題。黑炮事件、鬼子來了、背靠背臉對臉、驢得水等屬於這一類。我不敢說哪種喜劇檔次高,但我喜歡結構型喜劇和黑色荒誕喜劇,這兩種喜劇考驗得更多是編劇和導演能力,內涵深厚,劇情有張力,讓人思考。
卓別林為什麼被稱為喜劇大師,他的喜劇表演形式雖然標籤化,但其創作的喜劇內涵非常豐富,揭示的主題往往是嚴肅的人性、社會和政治問題。
在表演上,周星馳有自己的特點,但在創作上,周差得太遠,編劇導演能力都是三流水平,不用說和卓別林相比,就是許冠文、黃百鳴、高志森、杜琪峰、劉鎮偉、徐克等都比他強得多。
周星馳在表演上雖然形式單一,但還是有自己的特點的,這種漫畫式的表演雖然浮誇但流暢自然不尷尬,這是其優點。可以看一下香港票房排行榜,從李小龍之後到2000年近30年的時間,除了英雄本色和風雲,歷年的票房冠軍均為喜劇,可見香港人是多麼愛看喜劇,所以專注於喜劇的周星馳票房突出不奇怪,這也是李連杰在香港票房一般的原因,精武英雄竟然票房慘敗,黃飛鴻系列竟然拿不到一個票房冠軍,很奇怪當時香港人的審美。
周星馳在創作上基本上沒什麼才華。周教育背景的缺失,人文素質的低下,審美情趣的惡俗,註定了此人拍的電影格局小、惡趣味、雞精湯和到處抄襲,可能此人擅長編一些惡俗的、下三路的段子來取悅觀眾,票房雖然突出,但談不上什麼藝術性。
從電影表達的主題看,周的電影基本上是一個模式,就是屌絲逆襲,所以周式勵志非常受屌絲們的歡迎。電影開局一般是表現屌絲如何如何悲慘,極盡誇張的悲慘,怎麼慘怎麼來,然後突然就逆襲了,怎麼逆襲的?機械降神,比如看了本如來神掌的小冊子,或者外星生物幫忙,或者如來佛祖從天而降,或者是戴了個金箍,或者是做了個夢,或者是激發了天生神力。可笑的是,他還在電影裡大喊“努力、奮鬥”,生硬賣慘,狂灑雞血,所以這種勵志只是碗雞精湯,甚至是有毒的雞精湯。因為現實中屌絲們是不可能有電影中那種奇遇的。
周星馳還喜歡來回倒騰他的那點愛情故事,一會兒“愛你一萬年”,一會兒又“一萬年太久了”,在周的愛情故事中,一般總是*絲被若干大美女愛上,這也滿足了現實中瑪麗蘇屌絲男的意淫。
在表演上,由於周的表演太套路化、模式化和臉譜化,所以獎項很少,由此粉絲們發明出了“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這樣,周星馳一下子就越居那些影帝之上了。然而,周星馳曾經在電影中編排段子來諷刺金像獎,可見周星馳對金像獎的急迫和那股酸爽感。
周星馳儘管擅長編一些惡俗的搞笑段子,但掌控整部電影的功力太差了,可以看一下他的電影,幾乎全是單線敘事的簡單故事,但就這樣連故事都講得磕磕巴巴,離九十年代別人導演他主演的電影差得太遠了,90年代周星馳主演一些電影就觀賞性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此人非常擅長營銷,每部電影上映都能找到話題來炒作。西遊降魔篇炒作與馬雲的“天馬行空巔峰對話”,美人魚炒作“欠了一張電影票”和與華誼的官司,新喜劇之王炒作被院線欺壓等等,對了,“裝可憐,搏同情”絕對是周星馳的一個必殺技,屢試不爽。
對周星馳的造神運動現在還在持續發酵,網路吹捧愈演愈烈。周星馳的粉絲團體非常龐大,而且已經組織化了,有全國總會,各省各市還有分會和負責人,不定期地搞一些活動,活動目的當然就是吹捧周星馳了。
回覆列表
我對戲劇是大外行,在生活中也多喜歡看喜劇,說到演更是一竅不通,只有問專業人士,他(她)們親身體驗,感受最深,由他(她)們回答,會更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