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昌羊君

    馬褂原來是滿族人騎馬時所穿的衣服,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故稱為“馬褂”。

    背心一般是西式服裝裡的一種,樣式短小。官方也稱馬甲。

  • 2 # 五嶽獨尊—泰山

    馬褂的起源產生已經很難考證,它興於明末盛於清,為清代的“行裝”之褂(男性正裝“袍褂”的外褂則較長,長及膝蓋或更偏下,與短款的馬褂不同),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至民國時期又升格為禮服,統用黑色面料,織暗花紋,不作彩色織繡圖案。 舊時男子穿在長袍外面的對襟短褂。本為騎馬時穿的服裝,故名。

    馬褂原本是滿族騎馬時穿著的服飾,在長袍外面套馬褂,有“長袍馬褂”的美稱。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滿族騎射時穿著的一種褂子,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

    馬褂中最有名的是"黃馬袿", 清代的一種官服。凡領侍衛內大臣,護軍統領等,皆服黃馬褂。後也賜與有軍功的臣下。清代的巡行扈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侍衛什長等,皆例準穿黃馬褂。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

    馬甲也叫鐵衣或背心。是一種用於保護軀幹,或保暖的服飾,起源於中國,後傳入歐美。

    清俞樾《茶香室三鈔·罩甲》:“國朝 王應奎 《柳南續筆》雲:‘今人稱外套曰罩甲。’……按,今吳中猶有馬甲之稱,當即由罩甲而得。” 張天翼《夏夜夢》:“那件密密扣著的馬甲--把她顯得更加瘦小。”

    歷史上曾是官服或制服,如清朝官服“十三太保”(因用十三粒紐扣而得名),就是馬甲。

    馬甲在古代指的是騎兵戰馬披帶的鎧甲,使戰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尾巴外露以外,全身都得到保護。隨著重甲騎兵日漸減少,到了明清時期,騎兵的戰馬一般不再披這種笨重的馬甲。馬甲後經世之演變,漸漸流變為人類的一種服裝形式。

    隨著生活的不斷演變, 現代馬甲是一種無領無袖,且較短的上衣。

    我們看清宮影視劇時,常常會看到皇帝一高興了,就賞賜大臣黃馬褂以示恩寵。而得了黃馬褂的大臣彷彿得了天大的恩寵感激的五體投地,高呼萬歲。還有,身穿黃馬褂的人一般人動不得,見官不拜,別人反而還要下跪,彷彿如聖旨一樣神聖。可能不少人要疑惑了,這黃馬褂到底有何威力,居然如此強大?

    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從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講起。皇帝龍袍使用黃色的傳統是從隋唐時期才有的,在這之前的皇帝衣服顏色並不固定,而是根據五行而定的。唐高宗時期,黃色開始正式成為皇家專用顏色。到了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黃色徹底成為了封建皇權的象徵,無論官員、百姓都不能私自使用黃色。

    馬褂原本是滿族所獨有的民族服飾,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無論是騎射打仗還是日常生活都比較方便。在最初,馬褂只是八旗兵的常穿衣服,滿清入關後,開始逐漸盛行。

    康熙在位時期,幾乎每年都會進行木蘭圍獵,圍獵結束後賞表現出色者馬褂示以恩典,後來逐漸演變為一種“禮服”。

    那麼有哪些人能有幸獲資格穿黃馬褂呢?

    主要有以下四種人,一類是侍衛大臣,負責保衛皇帝的安全人員可以穿,但黃馬褂並非可以一直傳下去,如果有一天離開了這個崗位,這黃馬褂也要再上交回去,不允許私自帶走。

    還有一類是上面所說的在圍獵過程中表現出色者;第三類是有突出貢獻的大臣,也是我們通常最熟悉的“賞賜黃馬褂”,這類黃馬褂很難獲得,縱觀清朝,獲此殊榮者寥寥無幾,只有大將軍傅恆、福康安及晚清漢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

    最後一類是捐錢獲賞,這種行為在慈禧當政時期很盛行,比如大商人胡雪巖為左宗棠籌辦軍需,朝廷就賞賜了他一件黃馬褂;到了晚清末期,八旗子弟花個百十兩銀子也能買個黃馬褂穿,這時的黃馬褂已經氾濫到不值一文了。

    大清朝最有名的一件黃馬褂當屬李鴻章那件,他在日本談判時被人行刺,血染黃馬褂,李鴻章談判時依然堅持穿此衣服,據理力爭。談判結束後,日本從最初的三億兩白銀降到兩億兩,李鴻章回國時將黃馬褂換下儲存好,長嘆一聲:“此血可以報國矣”。

    清王朝滅亡後,黃馬褂也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退出了歷史舞臺,轉而是經過改良的長袍馬褂成為了民國時期男子的國民禮服,流行了三十多年。

  • 3 # 唯美式味道

    馬褂,遊牧民族服飾,客家又叫大襟衫,是中國清代的男式服裝之一,套在旗袍或稱滿式長衫的外面穿用,有些類似背心或外套,故穿著整齊又稱為“長衫馬褂”。滿族征服中國建立清朝。開始強制實行剃髮易服,至此傳統服飾漢服幾乎全被禁止穿戴,取而代之的,便是這種滿洲袍服。至清後期流行全國。 馬褂是有袖上衣,不同於無袖的馬甲。分大襟、對襟、琵琶襟三種。一般長度到肚臍,袖子到肘部。清朝初期只是滿族人穿用,由於公家強制漢人剃髮易服,康熙雍正年間開始廣泛流行,分單、夾、紗、皮、棉等種類。 在清朝,黃馬褂是皇帝特賜侍衛武士、有軍事功勞者和行圍打獵成績突出者的,代表皇室的恩典。所以其他人不得隨便穿用黃色的馬褂。 民國元年(1911),北洋政府頒佈的《服制案》中將長袍馬褂列為男子常禮服之一。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公佈《服制條例》,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 中國的大部分相聲演員和其他曲藝演員在表演節目時仍會穿著長袍,民國成立後多改中山裝,現在多為襯衣或西裝。

  • 4 # 以德為先

    清朝時期馬褂和背心的區別就在於:

    馬褂是官服,背心卻不是;

    馬褂帶袖,背心卻沒有;

    馬褂是地位的象徵,背心卻不是。

  • 5 # 城鄉一體鋒炫哥

    清朝男子常穿的服飾是長袍馬褂,馬褂是穿在長袍外面的短褂子,長度只到腰際,本來是北方人在騎馬時穿的,滿人統一中國後,不乘馬的人也穿起馬褂,漸漸流行起來。

    清朝的衣服長袍馬褂,早先是富貴人家才穿的服飾,到後來普遍了,變成全國的一般服飾。

    滿族婦女一般都穿長度到腳的寬長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坎肩又叫馬甲。

  • 6 # 向成35

    馬褂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滿語叫“鄂多赫”,因著之便於騎馬而得名,亦稱 “短褂” 或 “馬墩子”,流行於清代及民國時期。

    清代初期,馬褂為一般士兵穿著,至康熙時期富貴之家也有穿者。雍正後,馬褂已甚為流行[2]。並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著。之後更逐漸演變為一種禮儀性的服裝,不論身份,都以馬褂套在長袍之外,顯得文雅大方[1]。民國年間曾被列為禮服之一。新中國成立後,馬褂逐步被擯棄,後經改良又以“唐裝”的名稱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 7 # 向死而生0808

    舊時人們穿在長袍外面的背心或短褂,因便於騎馬,故名“馬甲”、“馬褂”。馬甲,又名背心、背子,無袖而短,通常著於衫外,古時婦女所著有長與衫同的,稱為長馬甲。發展至清代,男女均可穿著馬甲,有大襟、一字襟、對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長度多到腰際,並常綴有花邊。

    馬褂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故稱為“馬褂”。滿人初入關時,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間,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並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士庶都可穿著。時代不同,用料、顏色、綴飾也有差別。乾隆時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馬褂,均用珍貴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辛亥革命後,政府曾把黑馬褂、藍長袍定為禮服,長袍馬褂一度流行全國。20世紀40年代後逐漸減少。

    馬褂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琵琶襟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馬褂,穿上它可以行動自如,常用作出行裝。大襟馬褂,則將衣襟開在右邊,四周用異色作為緣邊,一般作常服使用。大袖對襟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為禮服使用,顏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員在謁客時常穿此服,因其身長袖窄,也稱作“長袖馬褂”。

    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有幸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所穿黃馬褂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所穿黃馬褂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勳者,所穿黃馬褂稱為“武功褂子”,同時,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

  • 8 # 雲享歷史

    馬褂

    褂分長褂和短褂,短褂即馬褂。因為它長不過腰,袖僅掩肘,短衣短袖便於騎馬,所以叫“馬褂”,也叫 "馬墩子",流行於清代及民國時期 。

    背心

    滿清背心,又叫坎肩。滿族的坎肩一般短而緊身,舊例多襯於袍內,後則逐漸穿在袍衫之外。

    我們來看下馬褂和坎肩有什麼區別。

    起源不同。馬褂原本是為方便騎馬,在清初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到了雍正間,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以後逐漸成為一種便服。之後更逐漸演變為一種禮儀性的服裝。坎肩並不是滿族原有的服裝,是由漢族的"半臂"演變來的。據記載"半臂"的樣式始於隋朝,當時很簡單,就是無領、無袖、對襟。

    樣式不同。馬褂結構多為圓領,對襟、大襟、琵琶襟、人字襟,有長袖、缺袖、大袖、窄袖,均為平袖口,不作馬蹄式。而坎肩常見樣式有初了對襟、大襟、琵琶襟、人字襟外,還有一字襟,但是沒有袖子。

    對襟馬褂

    琵琶襟坎肩

    搭配不同。馬褂始終作為外套,罩於其他衣服之表。穿著和搭配方式多種多樣,不過習慣搭配長袍,顯得文雅大方。坎肩可內穿也可外穿,製作上還常把坎肩和長袍用同一種面料,製成套裝,穿起來別有一種華貴端裝的氣派。

    政治地位不同。馬褂中的黃馬褂是一種官服,是天子近侍的服裝。只有領侍衛內大臣,護軍統領或特賜的有軍功的臣下能穿,代表莫大的榮耀和皇帝的信任。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公佈的《服制條例》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 “國民禮服”。而坎肩則沒有特殊的政治意義。

    黃馬褂

    國民禮服

    歷史境遇不同。雖然新中國成立後,馬褂逐步被擯棄,但後來馬褂被改良,以其為雛形,加入立領和西式立體裁剪所設計,現在“唐裝”的名稱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而坎肩則只能在影視裡看到了。

    唐裝

  • 9 # 國士無雙官方號

    第一,來源不同。馬褂是滿人入關帶進來的,而背心來源於魏晉南北朝的裲襠,隨著時代的變遷,同樣都是而無袖的,但是樣式與用途發生了改變。古代的背心叫“兩襠”都是布帛製作的,男女皆可使用,到了宋朝時期才叫背心,到了清朝時期,背心被製作成了多樣式的服飾,其中有一種背心前有13排扣子,最初朝廷要員才會資格穿,後來普遍用在官員之中,士兵用它當號衣,也就是舊時兵卒,差役穿的統一制服。

    馬褂是清朝時期專門穿在袍服外的短衣,不完全是無袖的,因為方便騎馬所以得名,原本是士兵穿的,到了康熙時期富貴家也流行開來,雍正時期,穿馬褂已經不分身份高低貴賤,都將馬褂穿在長袍的外面,顯得十分的文雅。逐漸的成為了一種禮儀式性的服裝,成為男式的便衣。

    滿人入關的時,馬褂僅代表著八旗士兵,馬褂均用珍貴的裘皮製作,一般人是沒有的。乾隆年間,一些官員為了顯自己高貴的身份,使用各種貴重的皮毛製作而成,而且還將毛翻在外面,清代末年,流行起了一種黑色海虎絨馬褂,這些時髦的馬褂是貴族以及紈絝子弟的標誌,一般官員以及士大夫不會如此的張揚,只用綢緞或是棉布製作。

    馬褂當作外衣穿,而背心當作穿在裡面

    馬褂來源於行服,也就是外出打獵的服裝,皇帝每次出巡或是狩獵所有陪同人都會穿上行裳,按照制度所載,馬褂穿在箭袖缺襟袍之外,下系行裳。而背心是穿在裡面的,古代男子打仗作戰會穿防護背心,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古代人稱背心為裲襠,古代女子用來保持腰部的纖細穿的一種衣服,起源於16世紀的歐洲,無袖上衣,長度大概到了膝蓋那塊,大多都是綢緞面料,在旁邊有繡花,穿在外套與襯衫之間。

    馬褂在清朝有一定的地位可言。其中馬褂有一種顏色不能隨便使用,就是黃色,而黃色的背心在唐朝之前是可以使用的,因為黃馬褂在清朝服飾中有著特殊的地位,首先民間禁止穿,它代表著一種特權,是古代皇帝專門賞賜給寵臣穿的,皇帝本人並不穿皇馬褂,清朝有專門的規定,皇帝與皇親貴族以及文武百官都穿石青色的行褂。

    而背心就比較隨意,若是不能穿正色可以穿偏色,但是馬褂就有就有講究。簡單的說就背心是廣義上的坎肩,而馬褂是狹義上的坎肩,馬褂是有釦子的,而背心可以可以沒有釦子,用途不同,意義也不一樣。就如同現在的馬甲與背心一樣是一個道理,材料不同,馬褂能夠禦寒,這是背心沒有的功能。

    馬褂的歷史比較久,象徵的是中國傳統服飾演變,它是文化的瑰寶,設計師將馬褂的製作運用在禮服上,由此可見馬褂比較有價值感,而背心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了常用服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釣魚是一種好習慣還是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