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韓語TOPIK資訊
-
2 # 工程師職稱評定
教育 教育 教育 重要的事說三遍。
孩子貪玩,這是本性。如何將他往正確的方向引導,這才是教育。在學校由老師教,在家就由父母教,孩子一到家就丟掉書本拿起遊戲,跟家長的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建議您多觀察孩子的喜好,利用獎懲的方法來督促孩子學習,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孩子現在還小,要靠家長的監督,要多陪陪孩子,不要批評孩子,這樣會給他帶來很大壓力,多與孩子溝通。
玩有一個前提,必需是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作業完成了之後也不是隨便的玩的,手機、電腦每次玩都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而且要讓孩子遠離網上的不良資訊。
實在不行,就打吧。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時候打服了,他會有畏懼心理,長大了再打就沒有效果了。
-
3 # 久明教你管孩子
跟孩子提要求:
比如你能接受孩子玩多長時間?那就做下來跟孩子談,告訴他這是媽媽的底線。
然後就執行
在這期間孩子可能會耍賴 不聽話 對抗
你都要堅定地執行下去
讓孩子知道 哪些事可以 哪些事不可以
這也是幫孩子重新建立規則感的 一個手段
-
4 # 雙蛋黃媽媽
據《中國中小學生寫作業壓力報告》統計,中國中小學生每日寫作業的時長是2.82個小時,是日本的3.7倍,南韓的4.8倍,全世界平均水平的近3倍。
就連黃磊的女兒多多,也被媽媽吐槽寫作業不認真,在陪作業被折磨瘋的這條路上,大家都是一樣的
可見孩子們的壓力真是挺大的,然而比孩子們更壓力更大的,還有他們的父母……
《報告》中還顯示,91.2%的家長都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著的高達78%,時長超過4小時。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每4個家庭裡,就有3個因為寫作業“開戰”。
其實有時候,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越吼寫作業的效果越差,吼2小時只寫了5分鐘的情況常有。
孩子越吼越不會,越不會越捱罵,長期下去,不僅會對孩子的腦發育有影響,有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孩子,甚至患上了抑鬱症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兒童心理教育專家田宏傑老師,曾研究過,不能夠自主完成作業的孩子,往往在寫作業時是這樣的:
1、難以進入寫作業的狀態,坐在桌前要1小時以上才能開始認真寫作業;
2、寫作業的過程中,身邊的任何事物都能夠輕易吸引到他(橡皮、卷筆刀等等);
3、看到難題就退縮,不想做;
4、假期的作業經常是最後幾天才開始做;
5、經常走神、開小差,一定要父母盯著才會寫作業。
而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是很重視的,當孩子出現以上5種情況,家長都會特別著急,但是由於孩子受神經發展水平的限制,很多事情做不到,這時候,父母的指責、打罵吼就都上來了。
當戰鬥逃跑反應一旦產生,身體要調動全身的血液到四肢,四肢得到更多的血液,就能夠讓他在逃跑的時候跑的更快。
問題就在這,如果血液都到達了四肢,大腦的血液就會不足,影響到孩子接下來的做題,這時候就會發現,平常讀5遍就能背下來的古詩,現在讀20遍都背不下來,平常一道簡單的題5分鐘能做出來,現在怎麼都做不出來了。
當父母指責孩子的時候,孩子會害怕,孩子一害怕就會激發他身體中的一個本能反應——戰鬥逃跑反應,這個反應是連動物都會有的反應。
知道孩子不寫作業原因後我們就知道讓孩子乖乖寫作業要解決的兩大問題
第一個大問題:如何提醒孩子去寫作業?
“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吧”
“先把課本拿出來,媽媽一會過來陪你”
“作業認真寫,今天寫不完不準睡覺”
“先寫語文、英語,再寫數學”
自覺的孩子不用父母說,會主動去寫作業,並且認真完成。
不自覺的孩子會不停地磨蹭,直到你對他發火要打他了才不情不願得走到書桌前。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寫作業?
很多人說孩子天性貪玩,他們現在玩心太重。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就可以好好寫作業?難道真的是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懂事、聽話?
孩子不想寫作業,就像大人不想上班一樣。最後都是不得不被逼著去學習、去工作。
此時父母們有沒明白,很多孩子是“被逼”去學習,他們從父母那接收來的訊號是被命令、被控制。所以他們潛意識裡會排斥。
那到底該怎麼辦?
就像我們大人為什麼有的人喜歡工作,不說喜歡吧,最起碼不排斥、不討厭。我們不是被逼著去工作,而是我們主觀認為自己要去好好工作,我該去工作。
所以同理,你要讓孩子主觀上認為自己該去寫作業了。
肯定有父母會說:我們是大人,但孩子哪能做到。
所以,此時父母的引導教育就很重要。下面要劃重點了,請大家注意:
父母們在提醒孩子做作業時,可以這麼說:把“吃完飯,趕緊去寫作業”換成“我們現在吃完飯了,接下來該做什麼?”
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自己主動去思考,讓孩子自己發現此時應該去做什麼。
“你該幹什麼”和“我要幹什麼”你們覺得哪個效果會更好?
如果孩子和你提要求,比如:“媽媽可不可以看完動畫片再去寫作業?”
你的回答“可以”,但要和孩子規定好時間,比如20分鐘,半個小時,時間一到必須去寫作業。
同時也要定好處罰措施,如果到了時間點還不去寫作業,就要受懲罰。
第二個問題,父母陪孩子寫作業時該怎麼做?
和孩子設計一套家庭作業日程表
比如放學的第一件事是做作業,娛樂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每門作業完成後可以休息15分鐘等。透過長期規劃幫孩子養成做作業的好習慣。
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和獎懲規則
目標的制定從短期目標開始,如認真完成作業、不磨蹭等會有什麼獎勵。比如完成一半作業時可以得到一隻冰淇淋,完成所有作業時就可以看1小時電視等,親測有效!
也可以從中期目標開始,如期中考試成績、一個月內做作業的認真度,如果考得好會得到什麼獎賞。
不管孩子制定什麼目標,充分尊重並且幫助他執行即可,而且一定要有獎勵。
做溫和、堅定的執行者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自己獎懲規則嚴格執行。
當孩子進步時,不要吝嗇給他的鼓勵。當他沒有完成目標時,需要承擔的責任也絕不姑息。
比如孩子寫作業字跡潦草時:
你應該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 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
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要求等),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有信心嗎?”
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準備“作業計劃完成本”
可按照不同學科,分條記錄好每天要完成的作業,及時提醒並對照。
完成的打√,未完成的則用紅筆畫○,並調整到之後的學習日程中。
所有計劃完成後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
確定好做作業的順序
家庭作業很多,有不同學科,在程度上有難易之分。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予孩子一些建議。
一般原則是先從孩子喜歡的學科開始,先完成比較容易的作業,這樣有助於孩子完成更大難度的作業挑戰。
創造“私人學習空間”
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安靜獨立的學習環境。
家長切忌走來走去,大聲喧譁,更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平板等。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的同時建議看點書。
不要孩子做完一題就評判,打斷孩子的思路。
善用小鬧鐘
根據孩子的作業總量和作業的效率,估算出做作業需要多長時間,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先上鬧鐘,鬧鐘在孩子完成作業的期限前10分鐘響起。
避免給孩子消極的暗示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不要給孩子傳遞消極的非語言資訊,這樣會給孩子設定負面的基調。
比如皺眉、嘆氣、瞪眼和其他消極的非語言資訊,這些都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
有些孩子會比較敏感,如果父母做出這些舉動會增加做作業的緊張氛圍。
不要先關注答案是否正確
很多父母會追求“零錯誤率”,如果孩子一道題做錯了,就會非常生氣。這裡建議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相反,你要關注孩子是怎麼解決問題的,怎樣拼對單詞的。
只要你關注了這些“小勝利”,就會激發孩子去挑戰更大困難的積極性。
對於不確定的答案。要平靜地對孩子說:“我敢打賭,如果你回去檢查一遍,你一定會有不同的答案。”
-
5 # 奔奔起跑
孩子一到家不是立刻寫作業,而是立刻開啟電視,或是隻想著去玩,這樣一種習慣可以說是由來已久形成的,這一行為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是很多缺乏,缺乏約束,缺乏管理,甚至於可以說是放縱造成的。做作業沒有成為孩子的習慣,而看電視卻成了孩子的習慣,一點也不奇怪啊。可見習慣的養成重要,我們家長對孩子的管理同樣重要。
之所以成為習慣和習慣的養成都是慢慢而來的,如果某種行為已經成了習慣,想要糾正是很難的。你要去說服和改變他的這種習慣,難度有,但改變的可能性也有,所要花費的精力和時間跨度會相對長一些。
一 不能一下子斷,也斷不了,得慢慢的。看,可以。孩子回來,你就讓他立刻做作業,孩子也會覺得無趣。學校里老師就在課堂上講這講那,孩子很少得到愉悅的休息 ,回來接著就做作業,孩子似乎覺得很累,會有想放鬆而產生牴觸情。回來後應該讓孩子休息 20分鐘,喝喝水,吃點水果。在20分鐘時間段裡可以讓孩子放鬆一下,允許看看電視,但事先必須要有約定,只能看一次,而且20分鐘後鬧鐘一響就必須做作業。長期以往每天都重複這樣一個動作,也會形成一種習慣,久而久之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在看完電視後去做作業,當然一開始是要督促和催促的。
二 要事先約定,不要事後發火。事先不和孩子說,事後孩子做錯了就不要對孩子發火。事先告知孩子,就像老師讀題目一樣,就像宣佈遊戲規則一樣,該做什麼不該做,該做多長時間,又該在什麼時間停止,都要跟孩子說的清清楚楚,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做父母的這個告知、約定程式不能省略,不然孩子就會按照他自己的方法怎麼開心怎麼玩了。
三 在孩子看電視和寫作業這個矛盾上,我覺得添置一個鬧鐘非常重要。有了這個鬧鐘,你會省去很多麻煩,用鬧鐘來說話,用鬧鐘來提醒。
四 在這個問題上還涉及到一個時間管理,這種對時間管理的能力的培養和體現是貫穿在整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小時候,這個方面作為家長的示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比方說帶孩子去看電影,電影院放電影的時間是事先約定好的,遲去了就會看不到頭,必須準點的到達和提前到達。要讓孩子知道,準點到達會怎麼樣?遲到了又會怎麼樣?讓孩子認識管理時間的重要性。再比如,你帶孩子出去遊玩,要坐火車等交通工具,這也是有時間約定的,遲了坐不上班車,旅行計劃就會泡湯,也要告訴孩子遲了的後果會怎麼樣。孩子有了時間的意識,還要有對時間管理的能力,這個能力要靠平時的一點一滴的培養的。
五 孩子如果已經形成了這個壞毛病,回來就看電視或玩而不做作業,要想改變,可以在看電視或玩的時間上做些變動,結合鬧鐘及事先約定,能收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或是改變和分散他的注意力,然後在和他聊聊天,聊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或是進行一下戶外活動,分散他對電視的注意力,轉移他的興趣點,這樣一直做下去,慢慢也會得到改善的。
回覆列表
可以先行孩子感興趣的學習開始,比如說喜歡繪本,就可以先看兩本繪本,這時家長可以陪伴,使孩子安靜下來,讀了繪本可能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可以查字典,或者引導孩子說這個正好是書上剛學的內容,然後引導其書寫作業.比如書拿出來了,就可以說,今天語文作業是什麼啊,剛才繪本好有趣啊,就是不會寫這個字,進而引導完成作業.這只是個例子或方法.比如孩子不愛看書,但是喜歡遊戲,就可以玩買東西的遊戲.引導完成數學作業,英語可以透過遊戲和對話引導.希望家長可以透過自己孩子的特點找到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