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同凡響999
-
2 # Qin藍心盈人
有點遺憾我是學民族樂器的,不過在音樂學院時候是有門課程叫世界名曲賞析。所以各個時期的西方音樂都有講解和學習。
這個問題很多朋友已經回答了很專業的知識了,我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1.首先找到你要欣賞的古典音樂的作曲家,瞭解一下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大的時代有一個音樂主流創作方式,其次瞭解一下他的人生履歷,這個過程非常有趣,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部分。這樣你就會了解他的音樂風格和思路。有一個文化背景的情況下去欣賞,會覺得打開了新天地。
2.根據你的個人喜好,可以找同一時期的不通音樂家的作品做橫向比對。比如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你就可以對比著聽。會發現他們不一樣的精神世界。音樂,不像繪畫和影像那麼清晰表示一些事情,也做不到完整的時間線描述。但是音樂是製造氛圍的高手。而且相當主觀。大家有感受就是有感受,沒有也不用強求。
3.一定要聽優秀演奏者的演奏版本,找一些知名的樂團演奏版本來聽,相信我,表演者的二度創作直接影響聽覺感受。
4.跟同樣愛好古典音樂的朋友分享,也可以寫成音樂欣賞筆記,你把感受寫下來。那種體驗就會非常完整而且深刻美好。
民樂的問題大家可以問我。
-
3 # 小城故事liu
我覺得聽古典音樂的核心分為三點
1.古典音樂高度個人化,屬於純粹的藝術創造。音樂跟作曲家本人的心境歷程思想非常密切。且這樣的思想感情,不是浮於水面,而是深處的本性的東西。
2.古典音樂內涵深刻,能發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於低俗。
3.古典音樂是歷經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為眾人喜愛的音樂。古典音樂是一個獨立的流派,藝術手法講求洗練,追求理性地表達情感。
-
4 # 羅曼蒂克死
古典音樂或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陌生,瞭解者更是很少,但是像莫扎特等世界著名古典音樂大師卻是知道的,不過我很少去聽這些大師的作品,相對這些作品,我更喜歡中國的古典音樂。
中國的古典音樂相信大家肯定聽過,像《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等。當然會有一些人不喜歡這種太“嚴肅”的音樂。今天說的是聽古典音樂的核心,所以就不多介紹我們國家的古典音樂了。其實,古典音樂和大多數音樂也是有共性的,當然有人說古典音樂是“高雅”的,所以俗人聽不了,但中國古典音樂不一樣,古箏作為中國古典音樂代表樂器之一,相信很多人現實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接觸。
廢話說完,迴歸正題,聽古典音樂的核心之處在於意境。因為聽古典音樂作品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現場演奏,無論視覺還是聽覺都得把注意力集中到演奏者本身和音樂本身上去。
在現在,我比較推崇的古典音樂就是常靜的一些作品。
然後2019年1月9日在北京Blue Note演出,反響熱烈。
建議大家去聽聽常靜的音樂,更好的理解古典音樂。
所以聽古典音樂大家一定要去聽現場,欣賞其意境。
-
5 # 雨林中獨步
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對,聽古典音樂沒
什麼核心問題,只要你在聽的過程中感受
到美就是 最重要的。
-
6 # JiaChia
古典音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讓你獨自相處的時候知道怎麼相處;同時,當你不好的時候,痛苦的時候,音樂是解藥,音樂是陪伴。
-
7 # 溜達HIFI頻道
如果從字面理解,就是過去的經典音樂。但實際我們在日常或音樂專業領域,都不是這麼簡單認為的。首先東方的過去經典音樂就沒有涵蓋其中,東方代表中國的過去經典音樂,都稱之為“中國古樂”或“中國民樂”,《十面埋伏》、《高山流水》、《陽關三疊》等,都是中國古樂,都不在所謂的“古典音樂”範疇內。
“古典音樂”嚴格來講就是特指西方某一個時間段的傳統音樂,相對來說有比較清晰的時間階段,就是西元1750-1820這段時間,也有認為從1730開始,還有個折中說法就是中間加了個過渡期。其實這不重要,這些都是後人定的,大家認可就行。
但如果從著名的音樂創作人物上區分,可能更直觀點。有一種說法是莫扎特是巴洛克時期結束代表人物,貝多芬是古典主義結束的代表人物,也有人把貝多芬稱為古典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換句話說就是,莫扎特是巴洛克時期到古典主義時期過渡人物的代表,貝多芬是古典主義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過渡人物代表。
中世紀時期;500—1400
文藝復興時期;1400—1600
巴洛克時期;1600—1750
古典主義時期;1730—1820
浪漫主義時期;1800—1910
現代印象主義時期;1875—1925
從時間表上可以看到,巴洛克到古典有個疊加時間,古典到浪漫也有個疊加時間。這就是所謂的過渡期吧,以上是以時間點來劃分。
如果從地理上也有個大概的劃分,就是以德國和奧地利為中心,涵蓋周邊的德語系國家,這一片也被稱為世界古典樂的中心。維也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它被稱為“世界音樂之都”也不是隨便說說的。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會發現,世界著名古典作曲家,一多半都出自德國或奧地利。
再有就是義大利、俄羅斯、法國,這三個國家在過去地理上的區域,在世界古典音樂史上,也是有無法翻越的燦爛篇章。義大利古典音樂的代表就是歌劇,它的代表人物是羅西尼、威爾第、普西尼等義大利歌劇巨匠,他們撐起了義大利在世界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
俄羅斯主要屬於斯拉夫民族,遊牧民族的骨子裡的那種浪漫,在斯拉夫這民族身上體現的比較充分。那種遊牧民族的悲涼、悲壯又桀驁不馴的好鬥性,在他們的音樂裡也充分得到體現。他們代表性的作曲家有;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肖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等偉大的作曲家。
法國的古典代表人物也都赫赫有名,柏遼茲、拉威爾、聖桑,最有代表性的要數德彪西了,雖然法國古典音樂和德奧俄羅斯比不了,但它的傑出人物在世界音樂史上,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章節。
其他在世界音樂史上璀璨閃爍的“星星”,就顯得零碎孤獨了,他們散落在東歐、西歐、北歐,比如;捷克的德沃夏、波蘭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等。當然後面這些作曲家有些,在時間上被划著浪漫主義時期的,上面是按國家或地域闡述的古典音樂“出生地”。
古典主義又被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它最著名的代表作曲家就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它的音樂風有別於巴洛克時期的曲風。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以巴赫為代表,將宗教的復調音樂發展到了巔峰,對位復調技術非常成熟,樂風非常嚴肅。代表形式就是鍵盤管風琴的十二平均律,就像巴洛克時期的建築,四四方方四平八穩,“四邊對稱”但又非常“富麗堂皇”。莫扎特早期作品還能感到這樣的繼承,但從貝多芬開始,已經能感覺到有明顯的變化。音樂從復調轉入主調音樂,曲風明顯變的明朗輕鬆,旋律清澈,打破了巴洛克時期的“四平八穩”,形式也開始多元化。
從以上三個方面,時間、地域、曲風來說,我認為就是古典音樂最主要的特質,也是古典音樂最主要的核心。一種藝術或文化的興衰和它所產生的文明興衰有關,如果從唐朝開始,東方文明興盛至今,我相信我們的國樂傳承發揚到今天,它也將成為世界古典樂重要的一部分,或是主幹。中華中醫又何嘗不是這樣?
-
8 # 西西弗神經
古典音樂,相對於今天的流行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複雜,尤其是大部分作品沒有歌詞輔助理解,很抽象,於是許多人的感覺就是聽不進去,聽不懂,再加上錄製古典音樂唱片開始蓬勃發展的年代,中國的社會一直比較動盪,所以在國內古典音樂普及度極低。久而久之也就對古典音樂形成了固有的一種“偏見”,認為古典音樂只是“象牙塔裡的音樂”。再者有許多資深人士往往在談論對古典音樂的欣賞時從比較專業的樂理知識角度去講解,比如某個作品“第一樂章為C大調,第二樂章為F大調.....”這對大眾來說也是很難理解的。
其實欣賞古典音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許多現代流行音樂的旋律就是從古典音樂裡“借用”過來的。在此作我為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根據我這些年的經驗,從入門級的角度談談如何能夠做到欣賞古典音樂。
1、找到“順耳”的音樂型別
很多人認為古典音樂完全“聽不進去”,我想又很大的可能性是還沒有遇到適合自己審美趣味的作品。古典音樂作品完全可以用“浩如煙海”來形容,發展時期從巴洛克到古典主義再到浪漫主義時期到後來的現代派,沒個時期的風格都不同;從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可分為交響曲、協奏曲、歌劇、奏鳴曲等等,每個作曲家也都有自己比較鮮明的特點,而且同一個作品不同指揮家指揮的效果也是風格迥異。如果基本沒接觸過古典音樂的朋友可以從曝光度比較高、大眾所熟知的作品段落開始,比如大家應該都聽過貝五(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或者貝九的最後一個樂章(歡樂頌),或者某部影視作品用過的的插曲等諸如此類,如若覺得這個樂章聽得比較順耳,不妨把整首作品拿來完整聽一遍。或者聽到比較順耳的作品,記下它的作曲者,然後把這個音樂家的其他作品翻來聽聽。總之,由於古典音樂作品的數量龐大,風格多樣,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自己能聽得進去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就會對古典音樂的體系比如音樂家、作品的形式等等形成一定的認知。同時,隨著聽的作品越來越多,可能會發現原本不太感冒的作品慢慢得也能能夠聽得“順耳”了。
2、保證足夠的時間
我們通常能夠在很多地方聽到古典音樂作品的某個片段或篇章,而若想更深地瞭解古典音樂,最好是聽完整作品。然而古典音樂作品不僅數量多,而且一大部分都是大部頭作品,我覺得這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聽古典最大的一個障礙。現在的人時間越來越碎片化,而古典作品通常又耗時較長,比如協奏曲和交響曲一般來說3到4個樂章(也有3個樂章、5樂章、6樂章的),每個樂章一般來說是保底10分鐘,也就是說聽完最少也需要30到40分鐘,甚至一些浪漫主義後期的音樂家,比如馬勒、布魯克納,那作品就長處了新高度,常常都是一個小時起步,還有完整的歌劇作品更是長的令人髮指。同時由於大多數古典音樂作品的複雜性和抽象性,在欣賞古典音樂的同時並不適合做其他事情,包括跑步、閱讀等都不可以。在聽古典音樂的時候需要能夠抽出一個整塊的時間段,並且保持專注讓自己沉浸在音樂裡(最好在精神飽滿的時候,不然容易睡著)。當然在前期聽一些完整作品的時候,肯定會出現走神,或者忍不住玩會手機這樣的情況,這都沒有關係,這有點類似於冥想練習,發現自己走神了,把自己拉回來就行了。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聽得進去了。
3、抓住旋律、和聲與情感
很多專業人士認為旋律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而在我看來,旋律才是古典音樂與大眾交流的橋樑。對於跟我一樣沒有任何樂理知識的小白而言,古典音樂裡首先能吸引到我的就是優美的旋律。然而很多旋律之所以讓人聽著很有感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和聲,於是我們在聆聽古典作品的時候要嘗試用耳朵去抓不同聲部的聲音,這也是開發耳朵的一個過程。可能在一開始,只能聽得到一兩種樂器的聲音,時間長了慢慢地就能聽到來自各個聲部的聲音。一部音樂作品被寫出來,是音樂家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意志的,我認為只要聽過流行歌曲的人理解作品的情感並不是難事,什麼樣的旋律是憂傷的,什麼樣的旋律是慷慨激昂的。此外也可以透過一些有名稱的作品也可以透過名稱和作曲家的生平經歷、作品的背景故事等來輔助理解作品的情感,比如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又叫做“悲愴”,那麼作曲家想表達的情感可想而知了。旋律、和聲與情感三者並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的,這就好比我們的骨頭、血肉和靈魂都是一體的。當然,古典音樂作品可聽的東西除了旋律和聲情感外還有很多,比如現代派的作品就已經拋棄了旋律和情感,進入另一層境界了,如果發現自己在聽得越來越多的過程中慢慢地已經不滿足於這三點,可以參考一些專業大神的音樂評述,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古典音樂作為整個人類文明程序中(音樂)藝術領域的精華,是非常值得我們去認真認識一下的。以上三點就是根據本人這些年聽古典音樂的經驗,總結出的入門所需要做到的核心要素,做到以上三點,基本上就可以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暢遊了。
回覆列表
古典音樂可以從兩種維度去欣賞!一種是古典,即文化內涵,任何一首古典曲目皆有來歷,亦有故事!我們透過它去握住中外古聖先賢們瘦骨嶙峋的手!另一種維度是音樂本身!傳統音樂不同於現代流行音樂,其表現形式,思想內涵等皆有所不同!當然,要真正觸碰古典音樂的靈魂,還需要我們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認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就可以拉近與經典的距離!讓我們的心靈再度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