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些生活那點事

    周培公是湖北荊州人,他是清朝康熙年間比較有名的謀臣,他曾擔任過多個官職,在吳三桂等人發動三藩之亂時,周培公用才智和口舌說服王輔臣投降,周培公不只是謀臣,還是一名文學家。

  • 2 # 圖文繪歷史

    先仔細說說《康熙皇輿全覽圖》,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雙方根據條約勘定國界,這其實是滿清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同外華人確定國界,以前沒這麼明確的概念,當時俄華人拿出的是有經緯線、標註詳細的地圖,而咱們手裡還是粗劣的地理圖,從那時候,康熙就萌生了重新繪製地圖的想法。

    《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圖。

    透過打聽,想繪製像俄華人那樣的地圖,必須用到西方的工具,比如地平經緯儀、測角儀等,而中國沒有,還要專業的測繪人員,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這是個巨大的工程,當時康熙身邊已有很多傳教士,他們開始在歐洲網羅人才,直到1698年,法國地理學家、測繪家雷孝思等人陸續來到中國。

    康熙大帝畫像。

    從1708年正式開始繪製地圖的工作,分兩步走,中西方測繪團隊的組建,西主訴有像雷孝思、白晉等人,中方的像欽天監的官員們、各地學者都有參與,建造測繪工具,招募大量人才,統一培訓,在北京周邊進行測繪實驗,一批批測繪人員下放每個省,做前期勘探工作。

    康熙皇輿全覽圖。

    地圖測繪中,使用了西方的地平經緯儀、測角儀等,也有咱們的黃道經緯儀、羅盤、象限儀等,測繪的方法也是西方的經緯測量法,咱們傳統繪圖之法結合,於1718年初步完成,東北及西北是滿文,其它是漢文,不但重新勘探了黃河、長城,珠穆朗瑪峰、貝加爾湖都有繪製,當然由於當時漠西蒙古沒完全收復,所以新疆部分標註不完全,西藏地區由於道路崎嶇,也繪製不全,到了乾隆時補全了這兩個地方。

    1717年,該地圖木刻出版,命名為《康熙皇輿全覽圖》,比例為四十萬分之一,是中國第一部經緯網的全國地圖,裡面所用的技術和方法都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後來又出了彩繪版和銅版,分別藏在內務府、內閣檔案館、軍機處、兵部、內府藏館5處,後來又有其他印本。

    圖為湖北荊門,周培公墓。

    而周培公,歷史上確有其人,康熙時期的大臣,湖北荊門人,官至盛京提督,他和《康熙皇輿全覽圖》沒有半毛錢關係,是二月河先生為了小說劇情需要,虛構在此人身上的,實際上《康熙皇輿全覽圖》開工時,周培公已經死了7年了。

  • 3 # 東方大史

    周培公原本是個小官吏,靠著討好權貴子弟得到了進入內閣當一個供奉的機會。

    招降王輔臣

    在康熙十五年,圖海奉命討伐首鼠兩端的王輔臣,而周培公此時是圖海手下的一個幕僚。

    周培公為圖海分析了王輔臣的心理,他認為王輔臣不敢反,他不會放下到手的榮華富貴,跟著吳三桂造反。

    之後周培公毛遂自薦,想要親自去招降王輔臣,圖海大喜過望,在寫給康熙的奏章中盛讚他忠勇可嘉。

    此時的康熙已無人可用,忽然出現了這樣一個人物,康熙自然要予以重賞,因此立刻加封周培公為銜一品的參議道臺,並賜黃馬褂一件。

    辭官回家,但仍關心朝政

    之後周培公很順利的就讓王輔臣出城接受圖海招撫,在康熙平定吳三桂叛亂後,開始對功臣大肆封賞。

    周培公向朝廷請命給他已經亡故的母親討要一個誥命,因此在康熙十五年,朝廷封周培公為山東登萊道,並對其父母追加封賞。

    後來周培公還曾在家中為其已經亡故多年的父母守孝三年,之後才去山東赴任,但因為遭到上司打壓,因此僅僅當了三年的官,就選擇辭官回鄉。

    在康熙二十九年,一直在家無事可做的周培公終於抓住了一個機會,此時噶爾丹叛亂,周培公向朝廷獻上了自己的平叛見解,因此被任命為盛京提督。

    在康熙四十年,周培公因病去世。在史書上對周培公的評價並不是很多。總得來說,他是一個比較不錯的謀士,能夠抓住時機為上位者制定好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也僅此而已。

    《皇輿全覽圖》並非周培公所畫

    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下令繪製此圖,此時周培公已經死了七年,他自然和此圖無關。

    在康熙四十三年,康熙曾多次派人前往地方勘察地形,並繪製地圖,尤其是那些人跡罕見,幾乎沒有人去過的地方。

    而且康熙還任命一些西方的傳教士,教導國內的學子如何繪製地圖。

    在康熙四十七年,清朝正式派出一支測繪隊伍去繪製全國地圖。

    諭傳教士分赴內蒙古各部、中國各省,遍覽山水城廓,用西學量法,繪畫地圖。並諭部臣,選派幹員,隨往照料。一併各省督撫將軍,札行各地方官,供應一切需要。

    在康熙五十六年,這份當時最精確的中國地圖終於繪製完成。

    這份龐大的地圖,不是一兩個人就能繪製完成的,當時繪製這張地圖,前後耗費了近十年,動用了數百人走遍了全國各地,才完成了一張曠世之作,這張地圖不是一個人的功勞。

  • 4 # 折緣

    《皇輿全覽圖》是從康熙四十七年(1708)開始,清廷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全國進行大規模地大地測量活動,即使對道遠路阻的西藏地區也派專員前往,歷時十年之久製成了《皇輿全覽圖》。這件偉大的作品的完成,主要依賴於兩方面的奴隸,一是清廷,確切地說是康熙,一是西方耶穌會士。而促使二者聯手進行此事的契機則是《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這與中國傳統社會地圖功能的限定有極大的淵源。

    17世紀以前,歐耶大陸各個國家的統治者們對他們所統治的地域並沒有明確地邊界概念。而在17世紀,由於互相聯絡的結果,歐亞大陸上的zhuya9o國家都透過談判劃定了明確地、線狀的邊界。中國傳統的“天下”觀念”在清代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所謂“天下”,即古代把家、國、天下連稱。積家成國,積國成天下,得“天下”即實現了“大一統”,這是歷代統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標。然而自康熙朝起,籠統而模糊的“天下”逐漸有了清晰的輪廓,即清朝四邊的疆域範圍漸漸被明確下來,與俄國的接觸是造成這種改變的首要原因。

    長期以來,中原王朝習慣了和周邊的部族、政權處於一種朝貢關係之中,滿洲入主中原後,也繼承了這種體系。沙俄勢力的東進,中俄兩國之間的談判及《尼布楚條約》的簽訂,破壞了這一體系的完整性,我們可以想象,這種新出現的條約關係必然是康熙以往的疆域觀念受到極大衝擊,從而渴望對清朝的版圖有一個新的更全面的瞭解,耶穌會士在中俄談判中的突出表現,使得他像信任西方曆法一樣開始重視他們的製圖學。

    而從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巡幸多倫諾爾開始,到後來的親征噶爾丹,三十六年北巡張家口、大同和寧夏,三十八年的南尋,張誠和徐日升這兩個耶穌會士都扈駕 ,講解西方科學技 術 ,並用西法不斷進行實地測量。康熙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瞭解到了當時西方的製圖學。

    透過親自實地測量,康熙對西方製圖學的方法和準確度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感到中國傳統統輿圖繪製中的一些不妥之處 。到了康熙三十七年,法國傳教士巴多明來華傳教,沿途細察各省地圖,發現縣城鎮的位置與實地不符甚多,他將此事上奏給康熙,再次建議重新測繪全國各省地圖,這就更堅定了康熙皇帝測繪全國省級新圖的決心。

    於是,康熙命白晉返回法國,號召更多的傳教士來華,不就,白晉挑選了十幾個精通天文學、數學、地利學及測量工作的傳教士回到北京。當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康熙對他們的工作做了一次檢驗,由於永定河的週期性氾濫對京師地區造成了嚴重威脅,所以康熙認為有必要對順天府周圍的地理環境進行一次細緻的勘測。康熙四十一年1702,耶穌會士安多、白晉、雷孝思及巴多明受命去完成這項人物,經過七十天左右的工作,耶穌會完成了地圖,康熙對此很滿意。

    到了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又命令傳教士們對北京周圍地區進行測量,經過半年多的奴隸,地圖繪製成功,上呈康熙,“帝親自校勘,認為遠勝舊圖”,如此,試驗取得了成功,隨之在新方法的指導下的全國性大地測量活動開始了,十年之後,便有了這幅《皇輿全覽圖》。

    然而,這一切,都源自《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正是這種前所未有的邊界勘定協議,讓康熙下定決心要準確掌握全國地形邊界。

    這幅圖並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用的測繪方法也是當時西方的科學繪圖法,與中國傳統的繪圖法有很大的區別,並不是周培公這樣的傳統士大夫就能搞定的。何況,康熙在1708年開始下令進行全國測繪的時候,周培公同志已經掛掉7年了。死掉的人不可能在陰間畫個圖出來在二十年後呈現給康熙吧,那估計康熙要被嚇死的。

    周培公一生其實只幹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勸降三藩之亂時割據平涼的王輔臣,這件事情對當時勢如破竹的吳三桂來說,是整個戰局最大的轉折點。王輔臣在陝西響應吳三桂,則吳三桂便可以壓倒清廷半壁江山,將西北西南東南連成一線,進而入河南進取北京威脅清廷的統治根基。

    然而,王輔臣的在周培公的遊說後,王輔臣這個比吳三桂還要反覆的小人就投降了,他的投降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東南的耿精忠也沒多久投降了,整個戰局瞬間崩壞,大勢逆轉,吳三桂再無回天之力,只能趁死之前稱帝過把癮。

    後來周培公的人生就沒有什麼輝煌的業績了,他為以死殉亡父節的母親請旌,然後升職山東登萊道,為他母親守孝三年後,上任沒多久就因為跟總兵官意見不合,僅任三年就辭官回鄉了。

    到了康熙二十九年,噶爾丹之亂時,賦閒在家的周培公想要復起,寫了“平叛策”上呈康熙,被康熙採納,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負責戍邊,此後他就一直幹著這個活,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死於任上為止。

  • 5 # 史味人生

    一個被打入冷宮禁錮在盛京冰天雪地中的“大官”竟然私自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用十年功夫,遍歷清朝四方土地,到處丈量土地並作以詳細記錄,如果你是清政府,你怎麼想?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

    《康熙王朝》中塑造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奇才,平三藩之核心人物,最後以一眾家丁打敗了察哈爾大軍,進而打敗了吳三桂叛軍,隨後因為滿漢有別,在獲勝的一刻被召回京,隨後便被送往盛京後金大本營監管,直至收臺灣之前死去。

    劇中最後送給康熙一副《康熙皇輿全覽圖》,並自稱是一副“寄情山水的小畫”,用了十年功夫製成,是自古以來最全最大最細緻的地圖,康熙十分喜歡,回到行宮中開啟地圖,伴隨著悠揚的小調,周培公的畫外音娓娓道來,是本劇的一大亮點之一。

    歷史上的康熙皇輿全覽圖

    《康熙王朝》中康熙皇輿全覽圖是周培公率人完成的,用了十年之功,如果是真的,恐怕周培公早就被秘密賜死了,瞞著官方製作官方地圖,莫不是要造反,再不就是通敵。

    實際上歷史上的《康熙皇輿全覽圖》的確是用了十年才初步完成,但是卻是官方主導的行為,也只有官方才可以製成此圖。

    《尼布楚條約》之後,康熙萌生了製作“地圖”的想法,為使邊界更加準確,於是從1708年開始,直至1717年,最終完成了《康熙皇輿全覽圖》的測量繪製工作。

    本次製圖不僅使用了中國曆來的黃道經緯儀、羅盤、象限儀,同時也採用了西方的地平經緯儀、測角儀,團隊中也包含中方和西方的地理人士,中西結合窮十年之功,才成就了在中國歷史上極有分量的:康熙皇輿全覽圖。

    歷史上的周培公

    周培公此人並非《康熙大帝》(二月河原著小說)杜撰的,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是其功勞遠沒有小說中塑造的那麼大。

    1、周培公是康熙身邊的謀臣之一,與小說電視劇同;

    2、周培公曾任盛京提督,與小說電視劇同,但這是自主請纓的,而不是像電視劇中那樣被貶;

    3、周培公曾參與三藩之亂,並親自攜帶諭降詔書,前往平涼招撫王輔臣,與電視劇同,但並沒有任將軍和南征北戰,三藩之亂是圖海為主將。

    歷史記載《清史稿》中記錄了(周培公)好奇計。這一點在《康熙王朝》中頗有展現,尤其是在面對“撤藩”的第一論,有理有據,可行性十分強。勸降王輔臣更是體現了他有勇有謀的性格特點。只不過《康熙皇輿全覽圖》與周培公毫無干係。

    電視劇對周培公進行了藝術加工,放大了周培公的歷史功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及《康熙王朝》中的謀臣恐怕索額圖明珠要放在後面,伍次友、周培公、姚啟聖這三個一衣帶水、挨個推薦的恐怕是最先想到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檳榔是最應該被禁止種植的水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