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ries雋
-
2 # 薩沙
這要分開來頭。
首先看看禿頂。
很多人認為滿清的剃髮就是我們看到的垃圾清劇裡面那樣,只是剃掉前額,然後必須留一個大辮子。
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滿清的剃髮是有一個變化的。
滿清初期,要求剃掉前額和兩鬢的頭髮,只在後枕部留有一小撮頭髮,拖一個小辮子。
這種剃髮的要求並不高,正常來說禿頂也是有頭髮的,編一個小辮子難度不大,無非是長短而已。
所以,這難不倒當時的禿頂。
其次,我們在看看徹底的光頭。
現實中,因脫髮到完全光頭的人其實不多,哪怕是老年人。
一般這種人都是患有什麼疾病,或者年齡太大。
這種情況下,光頭無法留辮子,當然也不會被滿清胡亂殺了。
光頭可以去當地政府報備,找一些鄉紳或者鄰居證明自己確實是光頭,就沒事了。
當然,這些鄉紳或者鄰居不是胡亂證明就可以,他們是要擔責任的。
滿清是連坐制度,如果發現此人不是光頭而是故意不願意剃髮。那麼不但這個假光頭要斬首,擔保他的這些人也要倒大黴,搞不好還要一起上刑場。
其實,滿清的中期和後期,對於剃髮管的已經不是很嚴格。
只要形式上有了,一般官府也不過問。
大家記得《武狀元蘇乞兒》嗎?
像阿燦那樣披散頭髮,不正兒八經留辮子,在滿清初期一定會斬首。
但滿清末期,只要你前額剃髮,後面有辮子,加上阿燦自己又是八旗子弟,就沒有過問了。
-
3 # V587累
禿頂的人其實很好辦,禿頂又稱地中海,顧名思義就是頭中間的頭髮開始脫落,並且沒有再長的希望,禿頂的現象是很多中年男人的煩惱,但是治癒率很低,大約屬於遺傳。
在清朝,清廷規定男人必須要留辮子,而且上升到性命攸關的地步,口號很嚇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為了頭髮,還發生過很多流血事件,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因為很多漢人不願意剃了留了幾千年的頭髮,尊崇古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損傷。
而清朝為了貫徹剃髮的命令,下令只要不願意剃頭髮的,那就連頭一塊兒剃下來,在揚州和嘉定這些地方,儒家學問盛行,遇到的抵抗更多,清軍對於不願意剃髮的百姓,舉起了屠刀,殺的血流成河,據說殺人最多的時候,屍體把河道都給堵塞了,河裡的水都是紅色的。
在這種高壓下,很多人被迫接受。其實願意剃髮也是個訊號,那就是願意認同大清朝的統治。
其實挺簡單,禿頂的人一般都是頭頂禿四邊有頭髮,在明朝他們把四邊的頭髮匯聚到一起,挽個牛心髮髻就行了,到了清朝,如果他們願意留辮子。把髮髻放下來編成辮子,四邊的頭髮一剃就行了。
反正清朝的辮子是金錢鼠尾,只需要留銅錢大的一片頭髮就行了,禿頂人不是沒頭髮,而是頭髮少,一留金錢鼠尾,他這禿頂的毛病反而看不出來了,因為大家都禿了。
但是禿頭的人比較不好辦,他得提前去官府報備,說我這不是不配合留辮子,只是天生沒有頭髮。如果不想去官府惹麻煩,也有辦法,就是在帽子裡藏一根假髮辮,出門的時候戴上帽子,不管天氣多熱,帽子堅決不能摘。
這樣只要沒人認真查,也能矇混過關。
清朝的剃髮政策,直接催生了一個行業的從無到有,那就是理髮業。清朝以前人們是不剃頭髮的,頭髮和頭一樣貴重。曹操馬踏青苗,對自己的懲罰就是割發代首,頭髮都能代表腦袋,所以清朝以前沒有理髮這個行業。
清朝自從推出剃髮令後,有了專門剃頭這一行,剃頭匠挑著擔子,一頭裝著煤爐子一頭裝著剃頭的用具,走街串巷的搖著專用的宣傳工具叫換頭的,給人剃頭。
-
4 # 香茗史館
清朝其實早在入關之前便已經開始推行“剃髮”政策,要求被征服的漢人和投降的明朝將士一律改變髮式,作為臣服的標誌。但在入關之後反而有所放鬆,直到攻陷南京、蘇州、杭州之後,攝政王多爾袞認為大局已定這才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嚴厲推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而更嚴重的時期更是實行“剃髮不如式者亦斬”的政策,也就是說如果剃髮不夠標準,也要殺頭。那麼清朝脫髮謝頂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清朝髮型的變化,從“金錢鼠尾”到“陰陽頭”清朝的辮子髮型,可以說是我們對清朝最深的記憶之一,但是由於影視劇的影響,我們總是認為清朝的男子髮型就是那種“陰陽頭”,其實這並不準確,清朝男子的髮式其實也是隨著時間而不斷改變的,清朝初期的被稱為“金錢鼠尾”,清朝中期為“豬尾”,清朝後期時期才開始出現“陰陽頭”。
清朝初期“金錢鼠尾”:也就是將絕大部分頭髮全部剃掉,只在腦後留小指粗細的一綹,擰成繩索一樣垂於腦後。由於這綹頭髮的蓄髮面積只有一枚金錢大小,像是老鼠尾巴一樣,故而便被形象的稱為了“金錢鼠尾”(如上圖)。但由於當時全國各地經常因為剃髮而爆發起義,因此清廷不得不對剃髮政策進行調整,蓄髮部位開始逐步由腦後轉移到頭頂,但蓄髮面積仍然只有細細的一綹。
清朝中期“豬尾”:在經歷了長期的鬥爭之後,從嘉慶初年開始,男子髮式再度發生改變,此時蓄髮的部位雖然仍在頭頂,但蓄髮面積卻得到一定程度的擴大,已經從金錢大小擴大到了掌心大小的面積。於是,這個髮式又被形象的稱為了“豬尾”。(如上圖)
清朝後期“陰陽頭”:嘉慶之後,男子的蓄髮面積繼續開始增大,逐步演變為將頂發四周邊緣只剃去寸許,而中間保留長髮、分三綹編成辮子一條垂在腦後,名為辮子或稱髮辮,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陰陽頭”。(如上圖)
脫髮謝頂該怎麼辦,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從以上清朝髮式的變化來看,脫髮謝頂者在清朝完全不用擔心,原因有以下三點:
1、辮子需要的頭髮並不多。不論是清朝前期的“金錢鼠尾”,還是清朝中期的“豬尾”,由於蓄髮面積相對較小,即使脫髮謝頂也不至於整個腦袋都脫光吧,留下腦後一小綹頭髮並不難,也足夠結一個小辮子了。即使清朝後期也不用擔心,如果因為脫髮嚴重完全可以像中前期那樣只留一個小辮子,畢竟這是曾經流行過的髮式,說不定還會被朝廷讚揚。
2、脫髮謝頂不至於影響到腦後。脫髮謝頂的人基本都是以前額和頭頂脫髮為主,而腦後一般相對較為安全,而清朝的蓄髮部位主要集中在頭頂和腦後。因此,脫髮謝頂其實並不是很影響留辮子。
3、如果脫髮嚴重還可以戴假辮子。如果脫髮實在很嚴重,滿腦袋的掉頭髮,當時的商人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清朝時期便已經出現了製作假髮辮的商人。如果脫髮實在嚴重,戴假辮子也是一個辦法。
4、清朝統治者的考慮。除了清朝初期之外,統治者其實並不是很在意髮型到底如何,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態度,只要服從剃髮易服的制度,表明擁護滿清的統治的態度就可以了。事實上,清朝統治著也考慮到了脫髮這種情況,因而允許一些禿頂或者光頭的人只將兩邊頭髮剃掉,不用留太多的頭髮。
綜上所述,清朝的脫髮和禿頂者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可供選擇的處理辦法還是比較多的,完全不用擔心因此而被殺頭。
-
5 # 西府趙王爺
這不影響,禿頂一樣的留辮子!
因為清朝早期的標準髮式是“金錢鼠尾辮”,這和咱們在影視劇裡面所看到的清朝髮式是不一樣的。
我們看到,在影視劇裡,清朝人的辮子大都吧前額剃光,後面的頭髮留著,編成辮子!但實際上,這種髮式是在清朝後期才出現的。
至於早期的香港電影裡面那些不剃頭只是將頭髮編成辮子,那純屬瞎掰,是道具組的問題。
沒辦法,那個時候的香港電影產量高,市場大,速度快。但演員就那麼些。如果為這一部把頭給剃了,有些戲拍起來就比較麻煩。於是也就敷衍了事了。
一般來講,清朝髮式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鼠尾辮
“鼠尾辮”,即“小頂辮髮”!
具體就是將頭四周的頭髮都剃光,只留頭頂一小撮銅錢大小的地方。至於留下的頭髮要編成辮子,由於頭髮量太少,辮子就很細,就像老鼠的尾巴一樣。這就是為何其在歷史上被稱為“金錢鼠尾辮”。
甚至於有些地方不知道具體留多少的?乾脆定下一個規矩,必須得保證這些頭髮編成的辮子,能夠穿過錢眼兒。
當然,當時也不是這一種,有的人會把後腦勺的頭髮也留著,編成辮子,這就是單純的“鼠尾辮”了!
所以啊,這對於地中海來說,不算難事兒,畢竟沒有全禿嘛!
當年“金錢鼠尾辮”是女真男性的傳統髮型,其在入關以後,為了鞏固統治,強令中原漢人“剃髮易服”,甚至於有著“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規定。
“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思文大紀》當年因為“剃髮”,發生了許多慘案,比如“江陰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屍山血海,民族之痛啊!
第二階段:蛇尾辮
這個階段形勢上並麼變化太多,只是辮子粗了而已,有點像蛇尾巴。當然了,辮子粗了,說明發量增多,也就是頭頂留髮的區域也變大了。
第三階段:牛尾辮
清朝的辮子是一個逐漸加粗的過程,留髮區域也越來越大,到了同治年間,已經“陰陽頭”的形式了。也就是咱們在影視劇裡面看到的那樣。
至於原因,據說跟戰爭有關,當時的士兵們喜歡把辮子當“圍脖兒”用!
“在打交手白刃戰時,將辮子纏於脖項,藉以避刀砍。所以軍人的辮子較大,如發少則搭以假髮,或加黑絲線,以壯其形態。”——《清末社會鱗爪》這種髮型,禿頂很難駕馭。但是那時候清朝對於頭髮已經不是那麼看重了,政策比較寬鬆,蓄不起牛尾辮也沒有太大關係。
回覆列表
沒那麼嚴重!
其實脫髮的人,他只是頭頂沒有頭髮,但是周圍還是有頭髮的。清朝前期的時候是一,是隻有,腦袋後邊有一撮小頭髮叫“金錢鼠尾”。這是脫髮也可以實現的。清朝並不是像現在清宮戲裡邊一樣,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陰陽頭。網上流傳說陳奇瑜是因為晚年禿頭然後被殺的,其實不可信因為,陳奇瑜在明朝當官後來南明任命他為東閣大學士時候,清朝還沒有滅掉南明,那時就已經病逝了。到了後來,其實清朝對於留頭髮的政策也逐漸的寬鬆起來。甚至,宮廷裡邊很多的阿哥都喜歡穿漢人的裝扮。到太平天國的時候,清政府也只是將太平軍罵為“長毛”,也並沒有特別強調要頭髮怎麼怎麼樣。
再說一點題外話,其實留辮子還是當時一個漢族官員提出來的。
在順治元年(1644)吳三桂降清,李自成戰敗,清兵 入關。隨著清兵直下江南,形勢變得對清有利,攝政王多爾袞遂在順治二年六月頒發薙髮令,凡清兵所到之處,限十日內盡行薙頭,削髮垂辮,改從滿族的髮式服飾,否則格殺勿論。這一高壓政策的實施,激起江南士民乃至全華人民的反抗,進一步加劇了當時的矛盾,給中原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是清初統治者的一大惡政。
事情的起因在於漢奸孫之獬,孫之獬本是明朝進士,也可謂滿腹經綸,卻清軍一到北京就投降,還第一個剃髮易冠,可上朝時,朝臣分為兩班,皇族血統的滿族貴人說他是漢民,不許他進班;五十步笑百步的漢族大臣說他是滿人裝扮,不讓他入列。孫之獬羞愧難當,遂奏請漢人一律剃髮。朝廷也就頒佈了剃髮令。 自古以來,漢人就重視衣冠服飾,孝經講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未成年的兒童,把頭髮覆頸披肩,成人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髮成髻,盤在頭頂。都對頭髮非常重視,不敢妄動,曹操也有割發代首的典故。 然而,剃髮令的政策,本是清朝消弱漢人的反抗意識,卻破壞了漢民族的習慣生活方式。本來清廷推行的官來複其職,民來複其業的政策,安定了民心,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引起漢人的強烈反抗和牴觸,造成漢人起義大爆發,誓死捍衛顱上頭髮,結果又導致滿清的血腥鎮壓。
歷史上有名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江陰九九之禍,南昌大屠殺,廣州大屠殺,湖廣填川。這湖廣填四川,就可憐的四川人,是明軍也殺、清兵也殺、張獻忠也殺、吳三桂也殺,誰殺的多又是個謎。
剃髮令歷時三十多年,後來漢化程度較重的順治帝執政,決定以文治國,也為了緩和矛盾,才施行十從十不從。 即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釋道不從,娼從優伶不從,仕宦從婚姻不從,國號從官號不從,役稅從文字語言不從。禿頂的人還能梳個小辮子,光頭的既不是僧人又沒有度牒,出門只能帶個假辮子吧。